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官琢磨着,诸君担忧的大抵也不是什么李成栋、佟养甲之流,要是怕他们也就太掉份儿了,想来无非是对鞑子会否真的出动真夷南下,还心存着些许顾虑。”
满清崛起于辽东,数十年来无数名臣重将命丧其手,对于八旗军的恐惧,早已是根深蒂固的了。这些人确实有着这方面的担忧,但他们是绝不会说出来的,然而此时此刻,陈凯却毫无顾忌的将其付诸于口,反倒是在座的众人登时变得不安了起来。
“不瞒诸君,本官是从山西大同府那边南下投奔王师的。一路上所见所闻,自问也比诸君多上一些。鞑子如今是一口气占下了大片的土地,但却是遍地干柴,一纸剃发令,天下骚然,各地都在组织起义,就算是没有直接对抗的,也大多选择了抗粮抗税,就像是潮州这里亦是一个缩影。”
“说到底,鞑子,不过是一个真夷男丁四五万人的大型强盗集团而已,就算算上了蒙古八旗的那些骚鞑子和汉军旗的汉奸们,也就十来万的男丁,甚至还没有海阳一县的男女老少家加起来多呢。他们现在集中在万里之遥的京城,还要顾及着那些不服气他们的蒙古人,漠北、漠西,乃至漠南的察哈尔,根本顾不过来的。就算是南下,也有比咱们潮州更大的目标,比如闽北的鲁藩,比如广西的桂藩,他们是正儿八经的龙子凤孙,目标更大的。”
陈凯此言,殊为悖逆,但是郑成功如今尊奉的唐藩的隆武帝,无论是鲁王监国,还是永历帝,在这个基础上那就都只是伪帝而已,不作数的。
此时此刻,陈凯越是表现得大大咧咧,他们就越是摸不清楚郑成功所部的底细。事实上,他们是不会相信陈凯的全部说辞的,而是会挑拣一些他们愿意相信的内容来相信,甚至是对于那些内容会深信不疑,这就是人性。
一番畅谈过后,陈凯没有留他们用晚饭,他们也各自急着将那些从陈凯口中听来的事情带回家中,才好为各自的家族做好接下来的应对工作。不过,倒确实有几家表示了愿意襄赞军需,甚至愿意帮助明军招募军队。这几户,陈凯都记下了,并且表示等到数日后国姓爷驾临潮州时一定会向郑成功表示的。
大族、士绅以及大商贾,无论城内城外,都是地方官需要借助其力,同时又要提防的存在。陈凯云山雾罩,虚虚实实的扯了一下午,干货还是有的,听得出来听不出来的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相比这些人,那些城里的保长、甲长和牌头们本就是地方行政体系的一员,大抵相当于后世的街道办、社区办,只是比他们的权利更大些,比如收税、治安以及人员组织等等。对于这些人,陈凯没有像对待前者那样的客气,完完全全都是命令的口吻,让他们控制好各自负责的街巷,出了乱子就拿他们是问。
对于府衙和县衙的官吏们,除了黄梦麟被扔进了大牢以外,其他人还都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吏员、衙役以及帮闲们如此,就连潮州府的同知、通判、推官和海阳县的令丞簿尉们也是如此,陈凯对那些只要不高喊着要誓死效忠我大清的,都是暂且留用,等几天后郑成功抵达了,再行调整。到时候即便是不愿意继续为官的,他也表示了会发放钱粮,助其还乡,力求一个稳定。
南澳距离潮州府城,不过是二十里海路外加上百里的韩江水道,便是逆风逆流,几天的功夫郑成功也是能赶到的。更何况,陈凯他们需要等的只是先头部队,而非是郑成功的主力部队,只要人手够了,城池就能占稳了,那些夹在中间的地头蛇们,才会变成以战代练的目标。
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
杜辉和柯家兄弟在竭力维持潮州府城的守御,陈凯则在努力的稳定人心。就在陈凯对那些保长、甲长们训话的时候,早在杜辉启程时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的郑成功在接到了回报后,也立刻率军登上了行船。
陈凯所制定的计划,原本就是与郑成功经过了不断推演后的结果。原本郑成功是不同意由陈凯亲自带人潜入潮州府城的,因为陈凯对于这支军队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出谋划策的幕僚而已,而是一个绝对不可或缺的人物。
这是这近一年来陈凯在军器工坊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他的远见卓识和对情报的分析能力也始终为郑成功所看重。但是陈凯一再坚持,再加上这南澳岛上也确实没有比陈凯更适合的人选,他也只得退而求其次,放陈凯去冒这一把险。
自陈凯出发,这几日下来,陈凯在潮州城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称得上是一个殚精竭虑,郑成功在南澳岛上也是惶惶不安,唯恐陈凯等人会被车任重识破。天见可怜,经过了几天的等待,总算是得到了消息,而且还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便是已经渐渐喜怒不形于色的郑成功也不由得喜形于色。
从陈凯在那一个半月里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生产任务开始,到后来的一系列装备革新,郑成功始终坚信着陈凯就是皇明列祖列宗派来助他中兴大明,洗雪其父降清所带来那份家族耻辱的天选之人。这份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到了现在就更加得以印证。
“以三百兵,夺取了一座五万人级别的大城,此诚上天怜悯华夏子民受鞑虏残虐之苦!”
潮州府城深入内陆百里,行船须得在韩江逆流而上,风向尚可,但确也不宜过多人马,郑成功干脆就带了亲丁镇、左冲镇、右冲镇以及中冲镇四镇出发,争取以最快速度赶到潮州府城,确保那里不至得而复失。
从南澳城外的港口到韩江入海口,不过区区二十几里,换算成海里,更是只有五六海里的距离。这时代的海船,船速不过几节而已,但是这点儿距离也不过是一个来小时的事情,甚至连一个时辰都没过去,郑成功的座舰就已经驶入了韩江的入海口。
韩江起源于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交界之山区,于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溪合流,而后沿着地势走向,经潮州城东径直入海。韩江入海口为韩江三角洲一分为三,分别被当地人称之为北溪、东溪和西溪。由于北溪恰巧夹在澄海县城和莲下镇南洋寨的海盗之间,郑成功没有选择那里,而是自东溪而入。
东溪左近,成规模的地方武装只有澄海县城里自称都督的土豪杨虎,由于韩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可耕地面积大,人口稠密,所以此间在明末清初失控之后,便多为周边各路盗匪、海贼所觊觎。甚至就在去年,饶平县黄冈堡的土寇黄海如还曾派兵进攻过这里。
杨虎占据此地,自身实力不弱,但是身处四战之地,群贼窥伺,他也不太愿意去招惹明显只是过境的郑成功大军,干脆关闭城门,放任郑成功在左近募集纤夫,溯流而上。
逆水行舟,郑成功所部缓缓而行,到后来由于风向转变,干脆分出一镇轮流下船步行。百里之遥,所幸郑成功也是大举北上,超过两千战兵的实力亦是不容周边土寇小觑,一路上无惊无险,却也花费了几天的功夫才赶到潮州城下。
所幸,前期探马回报,城池依旧在明军的控制之中,接洽过后,郑成功所部的舰船驶入码头,随行各镇入城,陈凯等人悬着几天的心也总算是能够放下来了。
“国姓。”
陈凯甫一行礼,郑成功却立刻上前,双手扶起,随后便是躬身一礼:“陈参军为王师不惜甘冒奇险,当受此拜。”
郑成功如此,陈凯也只得连忙回礼。若是旁人,如杜辉,如柯家兄弟,郑成功是断不会如此,因为他们本就是郑成功的部将,是武将,披坚执锐、效死沙场是本分事,但陈凯是文官,本该坐镇南澳岛上的军器工坊为大军打造武器、甲胄,如今却冒险骗城,甚至还亲自与车任重那等人物近身肉搏,如此这般,郑成功自也是不吝敬意。
“还是回总镇府再说吧,国姓,咱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实在没有半分能闲下来的时间。”
诚如陈凯所言,拿下了潮州府城,郑成功的援兵抵达,对此地实现了稳定控制,这还是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还要许多,他们的时间依旧很是紧张。
来到了总镇府,郑成功落座,看到的首先便是陈凯、柯宸枢和杜辉整理出来的关于府县衙门和潮州镇的情况说明。明细方面,暂时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只得容着郑成功在会议之后自行查阅。
“那些官吏的处置,陈参军做得很好。只要不是那种鞑子的死忠,咱们就没有必要难为读书人。愿意跟着朝廷的,咱们自是欢迎,不愿意的,赠送盘缠,让其还乡。至于回到家乡,他们是据实阐述,还是夸夸其谈,咱们也都能落下个礼贤下士的名声来。”
读书人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很大,这是陈凯早已知晓的,沈佺期在泉州之战时的表现就是个例子。得到了郑成功的夸赞,陈凯谦虚了两句,话题便很快就转到了军务的上面。
“潮州城防,暂时由左冲镇和右冲镇负责,柯宸枢、柯宸梅回调中冲镇,重新熟悉部队,等待后命。”
郑成功一语说罢,左冲镇总镇杨才、右冲镇总镇林义以及柯家兄弟尽数起身应诺。喘了口气,郑成功便继续说道:“潮州城守副将杜辉,限汝三天之内,完成对潮州镇兵的甄别。合格者留用、民愤深重者当众责罚、老弱转为辅兵,另外从中冲镇、左冲镇以及右冲镇各抽调一百兵员,补充你部。潮州城守协,定编一千。杜副将,这是我军收复的第一座城池,更是第一座府城,就交给你了。”
“末将必不辱使命,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中冲镇迟早是要调往他处征剿,杜辉是参与夺城的主要首领之一,更是亲自震慑兵营,在原本的潮州镇兵里面很有些威慑力。潮州城守协兵员一千,与南澳镇等同,更是其他各镇的两倍,但仅仅是一个副将,一方面是要照顾其他更老资格的武将的情绪,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陈凯改变了郑成功历史上始终坚持的漳泉战略,转而进攻潮州,有他在此,这里也就暂且不需要什么总兵官的存在了。
杜辉慷慨陈词,众将亦是心情激荡。从一支只有九十来人,在狂风暴雨中孤零零的漂泊的小部队,如今不光是大军扩编近万,更是占据了一座府城。进展之快,仿佛每一天都在成长。
这里面,不乏郑成功的领导有方,不乏众将士的拼死而战,更加少不了陈凯这个突然出现在潮州,突然来到南澳岛的读书人的治才和妙计。
从进入潮州府城以来,众将看待陈凯的目光早已不同,从外来的读书人,到很有些本事的文官,再到能够高瞻远瞩的谋士,到了今时今日,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然变成了自家的兄弟一般,陈凯也算是真正的融入到了这个以郑成功为首领的全新的郑氏集团之中!
陈凯现阶段的任务,暂时还是负责潮州府城的民政庶务。现在郑成功和这支大军需要他和杜辉坐镇城中,来威慑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物。而郑成功带来的部队,也很快就依令而行,取代了那些接受初步改编的镇兵控制了整个潮州府城。
兵营中的改编在第一时间得以展开,郑成功也下令打开了潮州城的七座城门,以便城内外百姓的货物、人员流通。
四镇兵马、三百骗城部队外加上正在接受改编的那两千潮州镇兵,郑成功在潮州府城的兵力已经超过了此前的车任重的两倍之多,自是有恃无恐。查阅了公文,到了下午的时候,陈凯便领着郑成功到广济门一游,那里是入潮后的必到之处,亦是明日郑成功邀请城内大族、士绅们饮宴时需要提前了解的一些东西,只是陈凯却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在那座桥上。
“国姓可知这韩江的由来?”
“愿闻其详。”
暮春三月,登楼眺望,韩江水涨,江面开阔,长桥卧波,烟波浩渺,笔峰如画,行船如梭,别有一番景致,故潮州内八景有“东楼观潮”之胜。
陈凯凝望着远处的江面,看着贯通两岸的桥梁、看着江上的行船、看着那些赖此生存的百姓,继而正色道:“韩江原名恶溪,乃是因为此处常有鳄鱼出没伤人的缘故。到了唐时,韩文公被贬至此,撰文祭鳄,并训练弓手捕杀,自此潮州人不复受鳄鱼之害,本地人感念韩文公的恩德,便将此江更名为韩江,以为纪念。”
潮州人感恩,对于韩愈推崇备至,光是府城一地,便有多处用以纪念韩愈的建筑,甚至就连南宋时才开始兴建的广济桥,本地人也一向是将韩愈的侄子韩湘子与其联系在一起,固执的称其为湘子桥。
陈凯言有所指,其中隐喻,郑成功焉能听不出来。顺着陈凯的视线,郑成功眺望着远处的江面,随即亦是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