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念慈默,刘氏真的是太闲了…
“夫君说康儿还小,好生将养几年才好。”杨念慈扭捏道,又诚恳问:“侧妃有好消息了?看后娘这笑得一脸褶子的。”
这话一出,满室寂静。
刘氏脸皮抽了又抽,觉得自己就是没褶子也抽出褶子来了。自己为什么会理这个货?使劲儿吸了口气,强笑道:“最近是觉得脸上干了些,三小姐不是有家铺子什么千千雪的,不知有没适合后娘用的?”
她也随了杨念慈,自称后娘了,话里却是提也没提段四。
杨念慈捂嘴笑:“后娘遣人去买就是了,我都不怎么去呢。一个嫡女给后娘送胭脂迷惑自己亲爹去,不是个事儿吧?”
刘氏再忍不住,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三小姐,够了!”
杨念慈一惊,缩到段五身后,眼泪摇摇欲坠,咬唇指控:“后娘这是不满我没帮着您争宠吗?呜呜,小五,姐姐怕怕——”
众人无语,你怕?你怕你还招惹她?
刘氏又要发火,杨念慈却说起了别的:“要说啊,端王妃还没怀上吧,秋侧妃更没得怀上吧。”
刘氏怒火立马拐了弯儿,是啊,听女儿说柳王妃是个厉害的,她若是没生下嫡子,会让别的人有动静?可没听女儿说自己有用避子汤啊。不对,如果柳王妃真的要做什么手脚,她掌管着后院,能让女儿察觉?
刘氏现在满心担忧女儿,顾不得生杨念慈的气,说自己头疼的紧,进内室躺着了。
杨念慈拍拍小胸脯:“好怕怕。”
众人…三小姐才好怕怕。
杨念慈心里冷笑,管你是不是故意的,先让你不痛快了再说。原主的一条命可是栽到你们母女俩手上的。
回娘家身心舒畅了一把,杨念慈初三又带着轩辕和儿子去了余府。
余家没女儿,余舅母更是不用回娘家,因此一家人就盼着这外甥女上门走亲戚了。
杨念慈跟余舅母话家常去,主要是余启宏和杨铁兰的正日子定了。定在了三月份。
杨家早给军营里的杨大将军送了信,附上侯爷跟钦天监要来的好日子,从年前一直到年后,问杨大将军,什么时候方便。
三月里里有一日是万事大吉的好日子,诸事顺遂,杨大将军年前上了折子,请旨回京嫁女。
皇帝自然不能拦着,杨家这好几代才出这么一个娇闺女,人家待这娇女,不比宫里的公主差。准了折子,吩咐杨大将军将军营的事务交代好便带着长子回京,还批了两个月的假。
喜得杨夫人能睡着笑醒,她跟夫君聚少离多,家里没有兄弟妯娌的,侍奉公婆,养育儿女,注定不能跟着去边疆。每年从年头盼到年尾的盼着夫君能休个长假,两人好好说说话。
因着这事儿,杨夫人精神焕发,约了余舅母几次谈亲事。杨念慈收到杨铁兰抱怨的书信,坏心眼儿的想,莫不是杨伯母希望女儿快点嫁出去,省得打扰自己跟夫君…
杨念慈捂着嘴偷笑,余舅母好气道:“跟你说正经的呢,想什么呢?”
“啊?舅母您说什么呢?”
余舅母气,又问了遍:“康儿三岁了,你们什么时候给他添个弟弟妹妹。”
杨念慈无语,小家伙儿才一岁半多吧,这坑人的虚岁哟。怪不得那么多妹子都讨厌虚岁!
“恩,这个不急,他爹说再等等。”
余舅母不高兴了:“等什么?哪个男人不希望子女成群的?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你心里也没个数?”
余舅母下意识的觉得小两口出了问题,不然怎么不要个孩子,谁还嫌多的?
杨念慈冒虚汗,她能说,段老爹安排了人手连小杨康都哄骗了去,对着两人各种防吗?
“舅母,主要是我之前…生康儿时受了损,后来不是落水了吗?又受了寒。去秋狩那次,又碰见了那事儿,到底沾了毒…他爹说先将养着,怕马上要会影响日后…”
余舅母恍然才满意笑了,康儿爹是担心外甥女身子没养好,勉强生一胎再落了病根,影响以后再生啊。就说嘛,哪个男人嫌子女少呀。不过——
“你这一说,倒提醒我了。你这几年流年不利啊,劫数不断,咱是不是找个高僧给批一批?”
杨念慈忽然想起,自己不是请段老爹找空悟大师批八字吗?段老爹昨天没跟自己说啊。看来,是没当回事儿。
“舅母,我也想着这事儿来着。我爹跟空悟大师交好,不然请他给批一批?”
段老爹不去,那自己去吧。
余舅母点头:“空悟大师可是连皇上都尊称一声大师的,他的批语最是准了。咱们找他看看,要是有什么不妥,请他帮着化解了去。不过空悟大师虽然是在皇觉寺里,可也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
这个没问题。杨念慈当即道:“我请我爹引荐。”
余舅母觉得段相某些时候还是挺有用的,笑道:“那咱们挑个好日子一起去。”
杨念慈笑:“约上杨夫人她们一起。”
余舅母满意点头,上道!
两人说了会儿私密话就往正厅里去,进了去,见余老爷子余舅舅轩辕余启宏相对而坐,面上不怎么高兴。
杨念慈左右张望:“宽儿哪里去了?”
这小子不是被表哥押着一起旁听的吗?
余舅母却了然:“那小子坐不住的,看你舅舅那模样,他们是在说政事,那小子才不会听。”
杨念慈佩服,不愧是把舅舅拿捏住的舅母大人啊,是不是舅舅皱皱眉头,舅母就知道他想什么了?
杨念慈对政事无感,相当没自觉的走到余老爷子面前福了一礼,撒娇道:“外公,你们说什么呢?”
余老爷子笑眯眯拉着她坐在自己下手的椅子上,压根就不觉得跟外孙女说政事有什么不妥:“说皇上对年前南方洪灾之事要怎么惩处啊。”(未完待续)
第一二九章 秋侧妃的鄙夷()
杨念慈诧异:“不是把俩皇子都罚了吗?这事儿不是过去了吗?”
刚说完,杨念慈就觉得不对了,是啊,罚了俩王爷,可下面那些直接间接导致河堤崩塌的官员一个没动呀?
果然,余老爷子叹气:“那是罚两位王爷只争论个不休的。看着快过年了,各打五十,等安生过完年再算账。”
杨念慈点头:“皇上真是心善,还让那些人过个团圆年。”
几人无语,这年再团圆,那些人心里有鬼,也过不安生。脖子上架把刀不知什么时候落下来,那滋味儿好受?皇上估计早派人暗地里看着了,就看他们怎么个攀扯法儿,还能扯出什么人来。
“那跟咱们没关系吧,我看外公和舅舅怎么发愁呢?”
几人就想,果然是内宅妇人,朝堂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她却只要知道跟自家没关系就不再上心了。
若是别人,余老爷子懒得说,余舅舅更是没那习惯,余表哥自然也不会,可这是杨念慈啊,余老爷子和余舅舅都乐意给她解惑。人家可是关心自己呢,小棉袄啊,余家没有啊。
轩辕倒是乐意跟她讲,但他其实对朝堂上的事情看得不如两人清楚,还处于学习阶段,就忍着没说话。
余舅舅看了老父一眼,咳了声解释道:“河堤水道是归工部管的,出了问题,自然是工部首当其冲。等皇上腾出手来,怕是工部会有大变动…”
余舅舅指了指自己。
杨念慈眨眨眼,恍然大悟:“对哦,舅舅你是工部的哦。”
余启宏看向她,不会表妹一直不清楚父亲在哪个衙门吧?
“舅舅你是说。皇上会拿你动刀子?不会吧,不是还有你的上峰尚书大人吗?”
余舅舅苦笑:“应该不会。”抬手拱了拱礼:“亏你提醒,咱家当先捐银,得圣上夸赞还赐了字。只是工部其他人就不知了。哎…”
工部有几个平日里处得不错的同僚,不知他们会不会被连累?明明是…
“那舅舅的上峰怎么说?”
余舅舅一愣:“尚书大人?原尚书大人在上年开春后便请辞回老家了。之后尚书之位一直空着呢。”
杨念慈皱眉:“那么巧?”
余舅舅笑道:“尚书大人的老母年老体弱,精神头大不如前,想回老家。尚书大人奉母至孝。便递了折子辞官随母归乡。当时。皇上还赞尚书大人纯孝准他荣养。不过,尚书大人老母将近八十,自己也有了春秋。我来京后只赶上送别大人。尚书大人还感慨,自己精神不足,无法为君尽忠呢。哎,我回京就是尚书大人一手安排的。没想到却只得回来送别他。不然,我还能在江南等候大人。”
杨念慈却听出别的味道:“舅舅。你跟尚书大人关系匪浅吧。”
余老爷子笑:“外公跟尚书大人是好友,你舅舅进了工部衙门一直得尚书大人照料。他的臭脾气都是投了大人的缘。”
杨念慈笑笑:“是啊,得亏尚书大人把舅舅叫回来,不然舅舅呆在江南。这大水一发,不管有没有关系,舅舅都免不了受牵连。”
几人心里一个咯噔。莫非这里面真有什么缘故?
轩辕看向杨念慈,这女人又瞎撞上什么了?
杨念慈这只是顺着感觉那么一说。但她真没什么政治热情,说完就放亮了两只眼:“那么说,舅舅有机会高升了?”
余舅舅苦笑,还高升呢,不被降职罚薪就是好的了,他也只求能保全自己。
余老爷子摸着胡子摇头:“雷霆之怒下,难!难!难!”
杨念慈叹:“真的没机会了?”
余启宏看表妹皱着脸的样子很有趣,冲动下道了声:“要是父亲能有办法解决这种大灾,还真说不定了。”
杨念慈傻眼,怎么解决?就这一次的处理方法还算及时救了不少百姓,但这是多少人运筹配合之下的结果啊。
余舅舅咳了声:“好了,不说这事儿了,浚儿差事做得如何?”
轩辕只笑道:“多谢外公舅舅关心,我那里倒没什么。有不服的只管打趴下就是。”
几人见他说的轻松戏侃,均笑了起来。
只是杨念慈没搭理他,还皱着小脸苦思,怎么办怎么办?
轩辕不由生气,不给你男人捧场不是?
“想什么呢?”
“想怎么干掉秋相啊。”
几人都觉得牙疼,秋相到底怎么得罪你了?
那厢,秋相丝毫不知道被人莫名其妙惦记着要干掉。孙女得端王相陪回娘家,他开了中门亲自迎进去。相互见了礼,夫人和媳妇儿带着孙女进内院,他引着端王去了书房。两人就目前的局势分析了一番。
端王咬牙切齿:“真是太不要脸了!竟然捏了那么多假证来污蔑本王。”
秋相皱眉道:“咱们都知道是假证,平王那边更是知道,那为何还拿出来?”
端王眉眼一紧。
“唉——,平王这是故意的,不管真假,他一口咬定了咱们是咱们出手将那些人毁了去,只为让老爷子心存芥蒂。他是想两败俱伤啊,就算自己被罚被降,也要拉着您一块啊。”
端王咬牙:“这个无赖。”
从一开始布局,他们就小心的不留一丝马脚,怎么可能被平王找出那么多的人证物证?谁知这厮竟玩了这手?果然不要脸。
“太师大人如何说?”
徐太师上了年纪,虽仍挂了头衔,但早不上朝,只在幕后出主意。况且,多年积攒的人脉和声望,才是对端王最有利的资本。
端王闷闷不乐道:“外公说,且行且看。”
平王这次跟疯狗似的乱咬人,跟以往的路子不一样,恐怕是知道万一这次被自己这个哥哥得逞,他怕是再没机会了吧。
秋相叹了口气:“只得这样了。就算咱事先的预测成不了真,最差的结果也只是维持现状了。”
反正对王爷您没什么损失。
端王面上一笑,心里却不由想着,若是段相,肯定会提出出人意料的好点子吧。
敲门声响起,端王近侍来报:宫里来请。
端王有些意外,近侍低低说了句什么,端王吃了一惊,起身道:“本王进宫一趟,再来接侧妃。”
秋相立即将人送了出去,捻着胡子尖儿猜测,应该不是皇上有召。看那人避讳的模样,当是徐贵妃有事儿?摇摇头,疾步进了内院。
秋相进了正院,外厅里坐了大大小小的主子,正聊的热闹。
秋相咳了声儿。
秋老夫人立即道:“不如大家伙儿先去紫燕厅,那里宽敞又暖和,过会儿咱们就开席。”
众人明了,这是要清场,纷纷起身行礼,优雅迅速的离去。
屋子里一时只剩了秋相夫妻和秋大爷夫妻以及秋侧妃。
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