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极限奇兵-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孝全点点头,答应了。

    。。。。。。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5月初,郭嘉病危,5月中旬,医治无效而亡,英年38岁。

    曹操为此痛哭了好几天。

    马孝全将花清心接入马家大院,而郭嘉的儿子郭奕,马孝全答应,好好的教育他。

    曹操派人送来了一大堆钱粮,马孝全全部代花清心接收了。

    5月下旬,从悲痛中缓过来的曹操,决定采用郭嘉临终前留下的策略,先伐乌桓,后平袁氏兄弟。

    而马孝全,由于近期家事繁忙,就没有同曹操一块儿出征。

    曹操答应,只要一有太阳能记录器的消息,立刻通知马孝全。

    6月初,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北征乌桓。

    截止6月末,曹操大胜乌桓数十次,而乌桓仅在小小的偷袭战中讨得了一点便宜。

    马孝全派出花无心前往探查消息,同时,又委派新收的那八个手下收集消息。

    从回报中马孝全得知,曹操北征乌桓十分的顺利,估计再有个把月,乌桓就应该能被基本平定。

    马孝全呼了口气,运作起体内的资料器,查阅一番后,马孝全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这北方,曹操这家伙快统一了啊,嗯,看来,我的太阳能记录器,也得加紧找了。。。。。。”

    。。。。。。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7月末,曹操大胜乌桓,一举擒得乌桓王蹋顿。

    曹操命人即斩蹋顿,并将蹋顿首级悬挂示众。

    自此,北方乌桓被曹操平定。

    夜晚,曹操独自一人静坐在营帐内,许久后,曹操从怀中掏出一副绢丝书信。借着油灯光,曹操叹了口气,喃喃道:“奉孝,你看不到了吧?乌桓之乱,我已经平定了。。。。。。”

    长眠地下的郭嘉肯定是听不到曹操的话了,郭嘉最后给主公曹操留下的,除了遗憾,还有不甘。。。。。。

    同月,袁尚袁熙两兄弟得到曹操伐平乌桓的消息,吓的不轻,连忙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此时的袁氏兄弟,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光。

    这也是郭嘉建议曹操先征讨乌桓而后抓袁氏兄弟的原因。

    二人左商量右商量,最终决定逃往辽东,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

    这个消息曹操很快就知道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曹操休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到上仙大人马孝全手里,寻求意见。

    马孝全回信曰:放之任之,自取灭亡。

    拿着上仙大人的回信,曹操又从怀中掏出郭嘉临终前的那副绢丝书信,苦笑道:“奉孝,上仙大人和你的意见不谋而合了。。。。。。如果你还在的话,肯定会吵着要找上仙大人喝酒的,呵呵。。。。。。”

    曹操听从了马孝全和郭嘉的建议,对袁氏兄弟采取了放之任之策略,果然,辽东太守公孙康一看曹操不来了,渐渐的和袁氏兄弟产生了意见分歧。

    比起袁氏兄弟,公孙康更怕曹操,如果曹操率兵来到辽东,别说饭碗不保,就连脑袋都有可能搬家。

    正好有一手下又进言说,只要将袁氏兄弟的项上人头献给曹操,就一定能保住太守您的辽东基业。

    公孙康反复一琢磨,觉得这事儿靠谱,便于一日酒宴上设伏,做掉了袁尚袁熙这俩傻小子。

    割下二人的项上人头,公孙康怕腐烂变坏,立马派人整了一辆小冰车,连天连夜的送往曹操处。

    。。。。。。

    果然,如那位手下所说一致,曹操收到袁氏兄弟的人头后,大加赞赏了公孙康一番,不仅保留了公孙康的辽东太守一职,还给他封了个襄平侯,拜左将军。

    。。。。。。

    袁氏一族彻底的覆灭了,曹操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下了。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曹操凯旋而归,班师回朝。

    回到邺城,曹操封赏了一大批的官员将领。

    封赏之日,曹操仍不忘提及郭嘉,并要求众人在接受封赏时,一律感谢郭嘉。

    这一日,马孝全应邀出席了。

    坐在曹操的身旁,马孝全心中颇为伤感。

    少了郭嘉,马孝全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马孝全是个现代人,而郭嘉却是古代人,按道理来说,二人根本没有共同话题可言。只是,自花家的戴镯大礼认识郭嘉起,二人也有了十几年的友谊。

    人生最难受事情之一的莫过于看着自己的好朋友早亡。

    马孝全现在就是这样的心情——难过、惋惜、痛心。。。。。。

    曹操见马孝全沉默不语,跟着难过起来。

    接受封赏的官员将士一看,纷纷停下手上嘴上的动作,也跟着默哀起来。

    霎时间,整个封赏大会变成了默哀的送葬大会。

    “啪啪~~”马孝全拍了两下手掌,对曹操道:“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小曹啊,奉孝已经离你我而去,我们徒悲伤也无济于事了,人啊,要往前看,不是吗?”

    曹操抬起头,擦掉眼眶里的泪水,用力的点了两下头。

    看到曹操这幅模样,马孝全长长的呼了口气,心中喃喃道:奉孝啊,有这么多人为你默哀,想必你泉下有知,也应该高兴了吧,我知道,你不甘心就这么离去,只是。。。。。。命运如此,你我。。。。。。都无法与之正面抗衡啊。。。。。。奉孝,安息吧。。。。。。安息吧。。。。。。

【288】文姬归汉(本卷终章)() 
上章提要:郭嘉英年早逝,让曹操失去了一个强力的臂膀,而马孝全,则也失去了一个好朋友。。。。。。曹操的封赏大会变成了郭嘉的悼念会,马孝全也在其中,心情无比沉重。。。。。。

    ++++++++++++++++++++++++++++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1月,马孝全亲自找上曹操,要求曹操设法寻找流落南匈奴的蔡琰(蔡昭姬,后叫蔡文姬),曹操答应了。…………

    当日,曹操亲自下令打听蔡琰的消息,只要有用的或者确切的,一经采纳,赏百金(古代的金一般都指铜)。

    为此,曹操专门在邺城马家大院旁设立了一处消息收集机构,专门用来统计蔡琰的消息。

    马家大院。

    花月心挽着马孝全,轻声道:“相公,曹操在我们家旁边设立消息收集机构,我怎么觉得像是个情报收集处呢?”

    马孝全呵呵一笑:“夫人说的有道理,不过不仅仅是情报收集处,而且,还是个监视我马家的小机构。。。。。。”

    花月心秀美一皱,喃喃道:“曹操这是干什么?”

    马孝全摆了摆手:“小曹天性多疑,能坐在他那个位置上,多疑也是在所难免的了,不过夫人,我有个事情,得给你们安顿一下。”

    “什么事?”

    “不论如何,我们马家,都不要参与小曹家的夺嫡之争,明白了吗?”

    花月心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知道了。”

    “好了,我们还是去看看吧~~”

    “嗯。。。。。。”

    。。。。。。

    几日过后,马孝全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消息称,蔡琰现在身在南匈奴境地,目前是南匈奴一个叫左贤王的胭脂。

    马孝全立刻动身找到曹操,向曹操说明了情况。

    曹操点头听完马孝全的复述,应承道:“昭姬之父蔡邕乃是我的好友,我理当要对好友的女儿照顾。。。。。。上仙大人,您说怎么办,我们是打过去把昭姬抢回来,还是用其他的方法?”

    马孝全摇头:“小曹刚刚征讨完乌桓没多久,将乏兵疲,如果在劳师远征,别说南匈奴,就是南匈奴的一个小部落,小曹你都有可能会败。”

    曹操想了一下,点头问:“上仙大人,那您说我该怎么办?”

    马孝全想了一下,道:“本仙问你,那匈奴缺什么?”

    曹操道:“什么都缺。”

    马孝全点头:“既然如此,那么小曹不妨破费一下,花费一些重金,在搭配上我中土的茶叶啊,丝绸啊什么的,用来交换蔡琰,我想,应该能换回来的。”

    曹操嗯着,觉得上仙大人说的十分有理。

    马孝全道:“只让小曹你一人出钱出力,本仙也觉得心有不忍,这样吧,重金咱俩五五分,其他的茶叶丝绸什么的,小曹你就多担待一点,怎么样?”

    曹操一听大喜,连忙起身拱手道谢。

    马孝全摆了摆手:“小曹你太客气了,蔡琰乃是我夫人花月心的表姐姐、好朋友,出点力,也是应该的,对了,小曹啊,如果蔡琰回来了,本仙希望接回我马家大院,同我夫人一起住。”

    “一切听从上仙大人吩咐。”

    “嗯。。。。。。”

    11月下旬,曹操派出使者前往南匈奴与左贤王交涉。

    这左贤王统领的部落乃是匈奴众多部落中颇为强盛的一支,一听中土权利最大的人曹操派来了使者,也不敢怠慢,摆宴席接待曹操的使者。

    使者见到左贤王,行了一礼,开门见山道:“大王安好,我是大汉曹操大人派来的使者,目的在于恳请左贤王归还蔡琰。。。。。。”

    左贤王一听,眉头一皱。

    这蔡琰貌美如花,12年前被自己掳了来以后,已经给自己生了两个孩子了,而且,蔡琰现在身份贵为胭脂,虽然这个胭脂不像大单于的胭脂那么气派,但怎么着也是自己封的吧?

    “这。。。。。。”左贤王砸吧砸吧嘴,“蔡琰久居我匈奴,恐早已习惯了这里,这。。。。。。恐怕做不到吧?”

    使者微微一笑,拍了拍手,立刻有人从帐外送进一匹上好的蚕丝锦缎。

    左贤王眼睛一亮,死死的盯着那匹锦缎。

    使者拿过锦缎,展开了大约两尺长,然后“刺啦”一声,扯下一块儿。

    左贤王眼皮狠狠的跳了一下,问道:“你这是何意?”

    使者嘿嘿一笑:“大王,这锦缎乃是我中土特有的好东西,如果大王愿意将蔡琰归还,我们将送上这样的锦缎百匹。”

    左贤王一听,动心了。

    使者继续道:“光是这些锦缎还不算,我们还送来了重金,以及大王最喜欢的茶叶、陶器。。。。。。大王,您觉得这些比得上一个蔡琰了吗?”

    左贤王沉默了,心道:用这么多东西换一个已经给本王生了两个孩子的女人,嗯,值,太值了。

    左贤王哈哈大笑道:“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

    使者大喜,拱手道:“大王英明,有朝一日,大王一定能成为大单于!”

    使者这一句话说到左贤王心坎里了,左贤王哈哈大笑,宴请使者,一醉方休。

    翌日,左贤王如约的送出了蔡琰,而汉家一方,也如约的送上锦缎百匹、金十万、茶叶百盒。。。。。。

    蔡琰走的时候,没有带走她生育的那两个孩子。

    不是她不想带走,而是左贤王不答应,无奈间,蔡琰只好痛哭流涕的独自一人上了归家的马车。

    。。。。。。

    回来的车队基本上都是空车,所以行路速度相比之前要快了许多。建安十二年12月中上旬,蔡琰回到了阔别12年的中土。

    蔡琰想回老家陈留圉(这个字念yǔ),可是随行的使者却说,有故人在邺城等她。

    带着疑问,蔡琰跟随车队回到了邺城。

    曹操亲自出门迎接了蔡琰。

    见到蔡琰,曹操有些伤感,安慰道:“你父蔡邕的事情已经过去太久了,我希望你不要再想了,现在你回来了,就好好的在这里生活吧,对了,向你推荐一个人。”

    曹操说着,让了个身位出来。

    蔡琰抬起头,定睛一看,眼前正站着一个紫头发的男人。

    男人长得十分标致,尤其是那一头紫发,十分扎眼。

    “你?”

    男人微微一笑,打断蔡琰的话:“你是蔡琰蔡昭姬吧?有人想见你。”男人说完,也让出一个身位。

    男人的身后,站着一个容貌倾国的女人,女人两眼含泪的看着蔡琰。

    “你。。。。。。”蔡琰看到这女人的那一霎那,激动起来。

    “你是。。。。。。月儿?”

    女人咬着嘴唇使劲的点了点头。

    蔡琰一瞬间泪流满面。

    女人上前,轻轻的抱住蔡琰:“琰姐姐,我是月儿,我是月儿。。。。。。”

    二女抱作一团,哭得十分伤感,一时间,将周围的人都给感染了。

    曹操揉了揉鼻子,扭过头去,马孝全则闭上眼睛,深深的呼了几口气。

    许久过后,二女才相互松开怀抱。

    蔡琰看了一下马孝全,小声问花月心:“月儿,那个紫头发的男人,可是你的夫君?”

    花月心俏脸一红,点了下头。

    蔡琰呵呵一笑:“月儿长大了,真有有福气,月儿的夫君真是百里挑一的美男子啊。。。。。。”

    花月心小声回应道:“琰姐姐。。。。。。”

    蔡琰摇了摇头,走到曹操面前,双膝跪地,重重的给曹操磕了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