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身败名裂非自己儿子不嫁的李大小姐,她还不是手到擒来?张夫人脸上露出志在必得的笑容。
张祥也不再闹腾。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只要母亲肯答应玉雪嫁进来,她家绝不会舍不得这点财物,因此这门亲事,在张祥心里已成定局。
就这样,一方有心成全,一方求之不得,陆、张两家退亲之事,出奇地顺利和谐。收到张家退回来的庚帖后,芷华也不食言,立即吩咐白兰去备马车,准备亲自前往长公主府。
第四十五章 安抚()
长公主听过芷华诚恳的一番解释后,理解地点点头:“你父亲的顾虑也对,既然那李大人是个明白人,想来今后也会对女儿严家管教的。不过这退亲之事……你还是太年轻啊,一时激愤之下难免草率行事。那张家公子我也听说过,倒也是一表人才。错过这样的夫婿,将来你难保不会后悔。”
爱屋及乌,长公主对女儿唯一的好友难免有些另眼相待,说这些话也是出于长辈对晚辈的一片关心,语气十分语重心长。
芷华虽不赞同她的观点,但也明白她是一片好心,因此十分恭顺地答道:“多谢殿下关心,只是俗话说,郎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那张公子再好,他心里住着李家小姐,小女子蒲柳之姿,来日就算嫁与他做正妻,恐怕也是难入他眼。倒不如现在就放手成全他们,总归也是一桩善举。缘分自有天定,将来的事,谁又说的准呢?”
长公主也是过来人,听到这话,不知想起了什么。目光幽幽地望向远方:“你说的倒也没错。想不到你年纪轻轻,看事却如此通透,倒是我白操心了。你去看看敏仪吧,她要是知道你想撤诉,肯定会生气的。你也知道她那性子,别跟她一般见识,好好解释解释就没事了。”
芷华轻声应是,行礼告退。
刚刚得知芷华来意的敏仪的确生气了。芷华过来看她时,敏仪并没像往日一样雀跃地迎出来,趴在软榻上把头转向墙壁,看都不肯看芷华。
芷华好笑地坐在软榻边沿,轻轻抚着敏仪锦缎般的青丝,明知故问:“怎么了郡主?谁惹我们郡主生这么大气啊?”
敏仪气呼呼地坐起来,嘟着嘴瞪向她:“还有谁?就是你这烂好人!你说,为什么这么轻易就放过那对狗男女?”
这里没有外人,芷华也就挑明了说:“不放过还能怎么样呢?难道我报复他们,非得死皮赖脸嫁过去,看着相公纳进李大小姐做妾,然后日日折磨她吗?那我的下半辈子岂不是要日日活在仇恨中?你总不想看着我变成那样吧?”
敏仪仍旧愤恨难消:“你退亲我举双手赞成!我就是不高兴你这么轻易撤去状纸,这种恶毒的女人,就该判她流放边疆这对狗男女天各一方,一生不得再见!”
“他们今生能不能在一起,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拆散他们,我不但得不到好处,反而会被他们记恨在心,来日只要逮到机会,必会狠狠报复回来!我何必赌这一时之气,去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呢?更何况,那李玉雪现在逃过了牢狱之灾,将来就会有好日子过吗?她如今已是身败名裂,非张公子不嫁了,你以为那张夫人是省油的灯?李玉雪想嫁给她儿子,她非得把李家刮下几层皮才肯点头。有这样一个婆母,你还担心李大小姐日后没人收拾?咱们以后就等着看他家热闹就好,何必亲自去做那恶人呢。”芷华一片风轻云淡。
敏仪向来最肯听她话,仔细思量一会之后,终于露出笑颜:“说得也是。我就说了,我认识的阿华可不是这么容易欺负的人,怎么这次如此糊涂。原来啊,你这烂好人心里,憋着一肚子坏水呢!”
芷华气急败坏:“好啊,我好心解释给你听,你倒嘲讽我一肚子坏水!早知道就让你这小没良心的憋着这一肚子闷气,气得吃不下睡不香,这才好呢!”
敏仪从背后搂住她的脖子,贴着她的头,讨好地笑道:“好阿华,我就喜欢你这一肚子坏水的假好人模样!至少比看着那些坏人欺负你,替你心疼好。难怪母亲老叫我跟你学着点,看你,不但惩治了恶人,还落了个好名声,真真是解气!”
芷华生出食指轻点她眉心,没好气道:“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呢!我倒宁愿你别学我,日后嫁个好郎君,独宠着你一人,这后宅手段,你这辈子半点不会,这才是好呢。”
说起未来,向来开朗的敏仪也露出迷茫之色:“这么好的夫婿哪有那么容易找?看看别人家的日子,我也不求别的,只求日后婆母和气,夫妻之间相敬如宾,这就很好了。”
芷华拍拍她的手,安慰道:“你还不相信长公主殿下的眼光吗?她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将来替你挑的夫婿,肯定是万中无一的好郎君。你啊,就只管安安心心等着嫁人吧。”
说到嫁人,大大咧咧的敏仪终于露出几分小女儿娇态,娇嗔芷华一眼,嘟嘴道:“我才不想这么快嫁人呢!你比我年长一岁,要嫁也是你先嫁。我看卫国公世子就挺不错,住在庄子上的时候,他看你那眼神——说对你没意思,谁信啊!”
住在庄子上那段时间里,沈泽对芷华偶尔露出的炙热目光,敏仪早已看在眼中。不过芷华早有婚约,对沈泽也从未露出异样的感情,敏仪也就很有分寸地只作不知。如今芷华已经退亲,敏仪这才敢拿这事打趣她。
芷华可从没想到敏仪这么敏锐,毫无防备地让这话臊得脸上一红,顺手拿起一瓣手边小桌上剥好盛在碟中的橘子,塞进她嘴里:“说了半天话,郡主也口渴了吧?来,吃个橘子。”
敏仪嘻嘻一笑,也不乘胜追击,顺着芷华的手,吃起橘子来。
陆大小姐撤诉后,李玉雪很快就被接回了家。陆振远并未向李家提什么要求他们先欠着这份人情。不过李家还是给陆大小姐送来了很多珍贵礼物作为赔偿。陆大小姐直接吩咐丫鬟连人带礼一同扔了出去,当着围观百姓的面,放出话来:陆大小姐只是看在昔日同窗之情上,不忍李大小姐一个娇弱女子受那牢狱之苦。如今旧日情份已经了断,来日李大小姐的事与她再无半分关系,还请李大小姐好自为之。
对此事异常的群众们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无不赞叹陆大小姐品性高洁,风骨峥嵘。对比之下,那李大小姐名声又臭了几分,已经能和那过街老鼠媲美了。
其实群众心理就是这么古怪,如果芷华追究到底,众人只会觉得理所当然,但事后看到李玉雪的悲惨下场,又会忍不住觉得她可怜,到那个时候,反而会说芷华心狠手辣,不念旧情。如今芷华主动放过对方,群众们赞叹她善良的同时,又觉得这样轻易的放过坏人太不解气,不自觉的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抵制、惩罚那坏蛋李小姐,并且来日她的下场越凄凉越悲惨,众人就越解恨,再没有半丝同情。
张夫人果然如芷华所料,在李家派媒人主动上门求亲时,狮子大开口提了一堆要求。李夫人女儿,不得不忍气吞声一一答应,这门亲事很快就定了下来。张夫人鼠目寸光,只眼前这丰厚利益洋洋得意,却根本没想到这事会影响丈夫和儿子前程。群众们看到李小姐不但没有受到半点报应,反而如愿以偿和张家定下亲事,心中义愤填膺之情更甚。这些群众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后宅生活枯燥的贵妇。在这些贵妇们的枕头风之下,张家父子二人的仕途之路可想而知。前世原本高中探花的张祥今生名落孙山,屡试屡败。无论他答卷写得再好,到最后一看署名是他,考官们都会毫无争议地以品行不佳不肯录取。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第四十六章 囤粮()
朝廷公布秋试结果这天,姜武的回信也被鸽子带来了。
陆琰毫无意外地通过了复核,考取童生。
姜武的来信除了对李、张两家的愤慨,还有对外甥女的关心。他在心中斩钉截铁地外甥女退婚,还明确表示若老夫人和陆振远不同意,就把这封信给他们看,谁再敢阻拦,后果自负。
芷华读着舅舅来信,眼前仿佛可以看到他那杀气腾腾的样子,会心一笑,心里暖洋洋的。
生怕舅舅担心,读完后芷华立即写下回信,告诉舅舅她已顺利退亲,还附上了弟弟考中童生的好消息。
这时,白兰走了进来:“小姐,忠叔派人送来口信,庄子上的粮食都收完了,他想问问您,今年给府里送多少粮食过来?”
芷华写下最后一个字,放下毛笔随口答道:“和往年一样就好。”
白兰福了福身,正准备去传话,芷华却忽然想起了什么:“等等。你去把人带过来,我有话要问。”
白兰派春喜过去领人,自己则带着春笑从库房里搬出一扇四季花鸟屏风,立在偏厅里,以备小姐一会接见下人所用。
忠叔派来的是个口齿伶俐的小厮,这小厮显然是被精心调教过的,一进偏殿就跪下磕头行礼,丝毫不敢随意打量偏厅里的精致摆设。
“起来吧,不必拘礼。春喜,给他搬个小杌子过来他坐着回话。”这小厮只听一个有些低沉的女音从屏风后响起。
“奴才多谢大小姐赐座。”虽然大小姐语气亲和,但第一次向主子回话的小厮还是有些拘束,向春喜道过谢之后,这才半坐在小杌子上。
芷华看这小厮紧张的坐姿实在有趣,莞尔一笑,和善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或许是大小姐含笑的声音让人听后倍感亲切,这小厮终于镇定下来,不再局促,认真答道:“小的是京郊十里屯庄子上的庄头王大贵的小儿子,家里还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小的名叫春生,今年十三岁。”
“哦?忠叔怎么派你过来传话?”
“我们庄子上是每年最后一家收庄稼的。姜总管连续半个月奔波操劳,亲自监管每家庄子秋收一事,我爹见他太辛苦,这才主动提出让小的来替姜总管跑跑腿。小的从小在庄子上长大,对农事还算有几分了解。”
“原来如此。你可知今年收成怎么样?往年的收成又是如何分配的?”
说到正事,春生脸上多了几分正色:“小的听姜总管说过,今年一共收粮四千八百石,按照往年惯例,五家庄子各自存粮三百石,送来府里一千石,剩余的,就会连同去年剩下的陈粮一同出售给粮商。”
芷华点点头:“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写信给忠叔,你先在这等着,一会韩妈妈会过来问你话,你仔细和她说说忠叔现在的身体情况,我会让她配几副适合忠叔的补药。回头你就替我把回信和药材一同捎过去。”
写信交代忠叔调动一切资金暗中悄悄囤积粮食后,芷华默默地梳理着思绪。
明年二月龙抬头那日,京城七百里之外的牧州将会发生地动。地动并不严重,只是震倒了几十间房屋,但却引发了大水,导致纵贯牧州的银沙河多处决堤。整个牧州受灾严重,大水过后饿蜉遍地。这场洪水不知冲掉了多少人的家园,无家可归的灾民们不得不变成流民,活命远走他乡。受此灾情影响,靖安国粮价大涨,许多奸商趁着国难大发横财,皇上亲自下旨抄了几个带头的商家,情况这才好了很多。灾情紧急,朝廷不得不暂时先把准备押送边关的十万石粮食挪用出来赈灾。屋漏偏逢连夜雨,里勐人趁机进攻边关。敌人来势汹汹,军中粮草又不充足,如此情况下,朝中竟无一人敢站出来自请挂帅。舅舅领着军队在边关辛苦抵抗三个多月,粮草用尽后败下阵来,靖安国的西北大门镇裕关失守。情势危急,早已年迈致仕的彪骑大将军最终站了出来,自请挂帅出征。战事由大将军接手后,舅舅一家回京请罪,好在皇上英明,知道此败并非舅舅统军不力之过,只免去了他军中一应职务。也正是因为如此,舅舅才能打上张家,及时救出自己。
天灾非人力所能阻止,芷华只能在这一连串事件的导火索中寻找解决办法。只要她能在事发之前,筹集到足够的粮食,捐献给朝廷,军粮就不会被挪用。就算里勐人仍然会进攻边关,但只要军中粮草充足,舅舅定能撑到朝廷派出的领帅支援。
可是十万石粮食,真的不是个小数目。芷华算了算,目前她手中的存粮,除去留给庄户的口粮和对陆府例行的上交,加上去年的陈粮也只能拿出五千石左右。她现在手里存下了七万五千两银票,想要凑齐剩下的九万五千石,按照如今一石粗米八百文的市价,芷华要倾尽手中全部积蓄再变卖些值钱物件才能凑齐,这还是在粮价不会因为她的疯狂囤积而涨价的情况下。
明明知道即使不出这笔钱,舅舅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可芷华还是毫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