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跃龙门-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很正常,菌棒出产了一个多月香菇,营养物质已经不可能再象开始那样充足。

    “嗯,把分级标准告诉菇农,将等外品的价格压到一块二,优等品涨三角钱!”

    堂弟对村上的人那么好,现在居然压价?已经比同龄人沉稳得多的毛砣,连忙小声提醒道:“家明,这样不妥吧?”

    这有什么不妥,做慈善是积阴德,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哪那么多仁义道德?以前不敢让菇农自己分级,那是因为怕消息泄露,出现竞争者。如今大局已定,还自己捆自己的手脚干嘛?

    “我心里有数,照我讲的做就是!叫曾春他们三个受点累,休息时去菇农家解释一下,就说我们是做外贸香菇,质量不好的卖不起价。”

    “哎”

    随着分级标准的公布及曾春他们的解释,品相最差的香菇价格立即降到一块二毛钱一斤,菇农开始自觉控制出菇量,摘除那样歪瓜裂枣般的香菇,以全力保障优质菇的生长。

    优等品香菇两块五一斤的收购价!

    国人喜欢有榜样,前面种植香菇的人赚了钱,旁边的人就蠢蠢欲动。现在香菇价格又上涨了三角钱,蠢蠢欲动就变成了压制不住的冲动,大批有点闲钱的农民开始来农贸公司打听。

    从装修店里过来打暑期工的李家仁兄弟,身材高大外形俊朗、举止斯文热情,而且还带有大学生特有的朝气,很受来咨询的农民们信任。

    “叔叔,您没听错,买完菌棒之后,可以领取我们公司的订金。以后您的香菇我们包销,若是不收购的话,订金就归您了。”

    “当然当然,要是您的香菇不卖给我们,订金就要返还,还得赔我们一倍的订金。”

    “对,一根菌棒的价钱是一块五,扣掉一块钱定金,等于您只花五角钱的现金买。”

    赚钱的路子,谁都会尽力去打听,谁都知道那些试点的菇农,也是一块五角钱一根菌棒,农贸公司付一块钱订金。现在再次听到相同的条件,性急的农民开始在收款台前排队,片刻之后队伍已经排到院子外了。

    两千、三千、六千,兴奋的农民捂着一沓沓或凑或借来的钞票,做着发财的好梦。可同样是来打暑期工的柳莎莎并不收众人的钱,只登记一遍大家的名字、地址、金额,给大家解释道:“各位叔叔,前面二十三名,请到我们公司教室参加培训。等你们培训完了,再来我这交钱。”

    其他乡镇的人不认识这个漂亮妹子,崇乡的人可认识,连忙急切道:“莎莎,怎么还要培训?”

    “余叔,种植香菇是门技术,不是光看一看就明白的。大家的钱都是辛苦钱,万一技术不过关出了问题,您还不得跑黄泥坪去骂人啊?”

    发问的人立即觉得有面子,要讲起来,自己是王红英、王诗梅没出五服的表兄。要不是李家明那小子讲面子上要好看,传猛、传民打个招呼,自己就省得跑这一趟咧。当然,要不是那伢子会做人,自己也排不进前二十三名,没看到前头的都是崇乡人吗?

    “要的,就听你的!”

    等着二十三个‘幸运儿’走了,娇俏的柳莎莎继续登记、发加盖了公章的纸条。

    “毛叔叔,这纸条您收好,您是第二批培训的人。一星期后,您拿着这纸条过来,凭这纸条参加培训、购买菌棒和遮荫网、塑料薄膜等物资。冬下种香菇跟热天里不同,要打塑料大棚保温的”

    送上/门的钱都不收,而是先把工作做细,这种态度莫讲是这些农民,就是觉得见过世面的街上人,甚至是当官的、混机关的,都挑起拇指讲‘老子英雄儿好汉’。

    这是什么?责任心!

    跟这样的人、这样的公司,做生意、打交道,完全可以放心!

    没错,自诩为生意人的李家明,对做生意与做企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做生意要讲究最大利益化,在确保对方也有钱赚的前提下,得尽量争取自己的利益;做企业则在追逐利润的同时,也得承担社会责任,赚钱要赚得光明正大。

    面对县电视台记者的摄像机,挂名老总的大狗伢彩排了数遍,才额头冒汗地照本宣科道:“建立正确的理念,决定一个企业和公司的前途和命运。我认为,社会责任感应该是企业的基本理念。我相信,只有对顾客、合作伙伴负责的企业,才能成长为伟大的企业!”

    这话有水平啊,在这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里,或许只有那些层次极高的精英,才能说得出这样有水平的话。照本宣科的大狗伢虽然语气生硬,用的也是蹩脚的崇乡口音普通话,可不俗的谈吐让电视台的记者眼睛直放光,但摄像机一关他就露了馅。

    如释重负的大狗伢扯着脖子上的领带,不满道:“我的妈呀,毛砣,你回去跟家明讲,下次这样的事莫寻我了!背他那些稿子,我都背了一夜!”

    “你莫想了,你以为当老总这么好当的?家明正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搞这些虚头八脑的事?”

    来采访、宣传的记者气得想吐血,为企业做免费广告,还是虚头八脑的事?

第327章 产业秘密() 
广告能让一个好企业加速成长,也能让一个坏公司加速死亡,这个道理毛砣他们不懂,李家明却非常懂。

    ‘山里人家’农贸公司无疑是一家好公司,对农户负责任的做法,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种植香菇不能用新鲜木屑,得用陈木屑,或先将木材放置半年以后再来加工成的木屑,这样才能消除新鲜木材里的一些对菌类生长有害的物质。随着那三百多立方米栗木、椴木被加工成木屑消耗完,持续近一个月时间没日没夜的大规模菌棒制作工作也就结束了,临时聘请的那一百多号临时工也面临解聘。可农民听说公司需要陈杂木,而非新鲜杂木,立即到处搜罗,短短三天又用板车、三轮车送来一两百立方米。

    除了收香菇之外,毛砣、细狗也会来公司帮忙,他们是农家子弟,没少在山上砍柴,一眼就能看出那些硬杂木,大多是些栎木、柞木、枫木、桎木,公司需要的栗木、椴木并不多。可让他们不解的是,负责生产的曾春居然会收那些硬杂木,而且价钱不比栗木、椴木低多少。

    这不对啊,以前曾春他们都讲,袋装香菇种植只能用栗木、椴木,否则有近半年的时候,林科所也不会只囤积到区区三百来立方米。疑惑不解的毛砣、细狗不好问曾春,连忙去车间找李家明。

    “家明,你去看一看,我没骗你。曾春收了好多柞树、枫树,那些也能做香菇?要是这样的话,那曾春他们可够有心计的!”

    香菇属菌类,人工种植的原理其实很简单,难的是提高产量、缩短时间。正检查工人香菇分级的李家明,前世没留意过这一行,但一听就知道毛砣所言不虚。曾春那小子骗了柳老师、朱和平他们,或者说是他们三个在欺骗领导,为的就是推广成功之后单干!

    还真看走了眼,自己居然让人利用了一把?

    李家明哑然失笑,继续低头检查菇农们已经挑拣了一遍的香菇,小声吩咐道:“莫作声,让曾春去搞,他自己有股份,就不会乱来的。”

    “家明,曾春他们人品也太那个了。”

    时间太久远了,‘三十年前’同古兴起香菇种植时,李家明还在读书,对这一行的印象实在是不深,否则早应该想到既然椴木、栗木能种香菇,其他树种也应该可以,最多是配方的比例要微调。这就对了,难怪前世香菇那么便宜,原来靠的就是山上取之不尽的各类杂木,而不仅仅只是栗木和椴木。

    “人不可能没有私心的,毛伢跟我们玩到大的,收笋的时候还会动些小心眼,何况是曾春他们?现在大家坐一条船,他们能主动把这秘密暴露出来,那就是认同了我们是一国伙)的。”

    “也是哦”。

    可李家明还是小瞧了曾春,当天晚上他就来了说明情况。

    “春哥,你可够阴的啊!给我讲讲,你怎么把柳老师他们糊弄过去的?”

    白了点但又瘦了一圈的曾春,见李家明没有嘲讽的意思,讪笑道:“嘿嘿嘿,外行领导内行呗。柳局长学中文的,朱和平就一个初中生,他们哪懂得生物?家明,这事是不是做得不太讲究?”

    有野心没心态,这小子还是社会经验太贫乏了,李家明玩笑道:“春哥,如果换成我是你,晓得我会怎么做吗?”

    “怎么做?”

    “学成回来后立即说服刘新、帅勇,以辞职作筹码要挟柳老师允许你们单干,而且还得扶持你们资金、场地。”

    曾春吓了一跳,这也太狠了吧?

    “柳局长会同意?他为了公家的事,敢跟财政局的黄局长撕破脸!”

    “呵呵,你们也想太多了。成了,你们发财;没成,自己借钱、凑钱单干就是!你们三个本来就是小萝卜头兼穷光蛋,还怕个屁啊?”

    是哦,这次不就是逼得柳局长同意了?有些后悔的曾春咽了咽唾沫,半晌才佩服道:“家明,你够狠!”

    话讲对了,口气不对,李家明好笑道:“这不叫狠,这叫发癫没脑子的举动)!现在后悔了吧?我送你一句话,三十岁前不发癫的人不值一提!”

    仔细琢磨了一下,脑子不笨的曾春心悦诚服,年轻就是本钱,年轻时都畏手畏脚,能干得成什么事?

    “好了好了,自家兄弟莫拍马屁,跟你商量几个事。”

    能当李家明这样的人的兄弟,只有技术没有没钱、没地位的曾春与有荣焉,连忙道:“你讲!”

    “停止菌棒生产,我看过那些杂木,几乎都是刚砍下来个把月的。”

    不到个把月时间,理论上赚了两三万的曾春急了,连忙道:“家明,我们把这些干柴米分碎后堆积发酵,再多加入麦麸、玉米面。这样,菌棒生产就可以继续了。”

    硬质树木屑质地致密,木质素含量高,香菇菌丝生长比较慢,有利于菌丝中养分积累,肉质致密,菇大并且肉厚;而木屑发酵后,将破坏掉相当一部分木质素,出产的香菇将变成肉质松散,降低其品质。这些东西,没人提醒,李家明可能想不到,但毛砣提醒了,他就能比照学过的生物知识进行推导。

    “不行,这样生产出的香菇品质不好!”

    曾春急了,连忙解释道:“家明,吃不出来的!”

    “那是你吃不出来,有钱人什么没吃过,还会吃不出来?”

    “这可是钱!”

    “赚小钱,丢大钱!”

    看着钞票赚不到,曾春心里那个难受啊,情急之下也顾不得人家是大股东、混混们背后的大哥,脱口而出道:“家明,你屋里赚钱赚得大,我们可只是老百姓,没道理送/上门的钱不要!”

    等话讲完了,曾春才想起李家明是什么人,崇乡人都讲这家伙狠辣得很,连王富生那样的大混混头子都得给他陪笑脸,不禁心里有些发慌。

    可他没想到的是,李家明没有一点动怒的意思,反而耐烦道:“曾春,晓得田依林的生意越来越差,是因为什么吗?”

    “接不到订单。”

    “错了,不是接不到订单,而是赚不到钱了!他的笋罐头没有自己的品牌,一直在帮日本人代工,等更便宜的生产商出现后,他要么降价接单要么自寻销路。”

    曾春就是个二十啷当的后生,他哪会去想这些,他只知道本可以赚到手的钱没了。

    “你脑子不蠢,做事就更要多想!”

    李家明板起脸训斥了一句,又鼓励道:“曾春,这一摊子迟早要你来撑的,我能搞得了今年,还能搞明年?有些东西,你不但要多学还要多想,以后才能撑得起场面!”

    “什么?”

    刚才还不服气的曾春大惊,这公司李家明个人占了70%的股份,还会交给自己来管理?在他印象中,哪个当官的,不是把权力紧抓着不放?

    李家明还真是这么想的,个人再有能力顶什么用?众人拾柴才会火焰高,只有靠团队的力量,才能把事业做大、做强。当头子的,其实只要把握好大方向,事必躬为那是蠢材才干的活。

    “蠢货,我要去考大学、读大学,这公司不交给你管,我交给谁?朱和平?

    搞完接种,你来试着管整个公司,趁着我现在还有时间,不懂的就多问。”

    是哦,曾春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李家明笑了笑,对他交底道:“我们的香菇除了销深城外,还销往海外,用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品牌。降低品质,就会损害我们的品牌价值,我们得不偿失。你放心,等我出去读大学时,会把农贸公司与外贸公司合并,把大家的利益统一起来。”

    产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