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o,也不能这么说。以下的话,可能会自我矛盾,我也不知表达得对不对。
过去的数千年历史,其实都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历史,大家都在抢夺对资源的控制权,但未来呢?时代发展了,对资源的控制应该让位于协作。
打个比方,iPhone的芯片来自Intel,屏幕来自夏普代工,其他核心部件来自数十家公司,汉华不过是研发、设计、整合这些资源,然后由代工企业生产出成品。如果我们对这些资源进行控制,会发生什么呢?
当我们放弃了控制,而是选择与人协作,最后又如何?”
文不对题,乍一听很文不对题,但讲台下的研究生们若有所思。自从全球化以来,参与协作的各国都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各国的经济蓬勃发展。这里面有竞争,有对资源控制权的争夺,但更多的是协作。换句话说,推动经济发展的是协作与分享,而不是对技术、资源的控制。
“我这么解释,不知大家是否能更好理解”,李家明顿了一顿,重新组织了一番语言。
“东方的文化、智慧,是基于儒释道精神,那有谁看过儒家的《论语》任何一个篇章、《道德经》的任何一个篇章?有谁看过佛经里任何一段经?”
台下无人举手,在他们看来那些东西毫无逻辑可言,全是一些道德之谈。
“Ok,我看过你们的《圣经》,而且还仔细研究过。西方和东方之间的差异在于,你们讲究黑白分明非此即彼,而东方的文化讲究融合而不是对抗。儒家讲如何适应社会,道家如何适应自然,佛教则讲怎么形成身心合一。
回到我们刚才的话题,你们信奉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东方文化则是融合。竞争必须分出一个胜负,胜者踩着败者的尸骨,但不一定彼此都进步了。比如一战打得那么惨烈,不过增添了仇恨,为二战铺垫。
竞赛则不同,会分出一个胜负,但彼此都进步了。全球化到今天,是不是参与这一进程的国家都在竞赛,却又都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本章完)
第1018章 世界太小(上)()
‘竞而不争’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屁话,但在特定的语境之下,它又是一种理想状态。尤其是在课堂上说,李家明自己带的两个博士生,以及来蹭课的一帮博士生,很容易与当下的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为他这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屁话找到无数理由。
聪明人嘛,总是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然而,聪明人总是少数,大部分还是只相信眼睛和耳朵,唯独不信头脑。a明是首富、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蹭上他便能赢得关注度,因此,即使有一大帮人替李家明辩解,‘竞而不争’仍然成了媒体们的靶子,被用来调侃、嘲讽。
无所谓,不管那些节目主持人和脱口秀演员如何调侃、嘲讽,决定了低调的李家明全当他们是空气,依然故我。用他在课堂上的解释,那便是‘他们的工作是娱乐大众,而我目前还没有换工作的意向’。
可是这个世界还是太小了,有一些人是躲在学校里教书的李家明无法回避,比如在一次新邻居沃兹尼亚克的Party上遇到的乔布斯。
自这老爷子重掌Apple后,虽然在数字音乐播放器和智能手机上被汉华压着揍,但这家公司的日子仍然一天比一天好。其在PC机、笔记本、服务器、电脑**配件、网络连结设备、家庭视听网络连结器上的业务蒸蒸日上。靠着这些出色的产品,Apple在短短十几年间,市值从最低谷的50亿美元飚到了713。58亿美元,也让乔布斯再次成为英雄,被誉为Apple教父。
很多年前,汉华刚刚鼓捣出iPod时,李家明曾经说过如果他开创了一个时代,会去主动拜访开创个人电脑时代、当时已经声势大振的乔布斯。时过境迁,iPhone的横空出世,在事实上创造了行动终端的时代,李家明却把这事给忘记了。
择日不如撞日,还未与新邻居寒暄的李家明,看到张熟悉的脸孔后想起了往事,连忙快步走向那位削瘦的中年人,手里还拿着那瓶当作礼物的拉菲。
“Steve,我是Ming,见到您太好了”。
正与朋友低声聊天的乔布斯抬头一看,伸出皮包骨的大手,与李家明握了一下,玩笑道:“Ming,我等你的拜访等了七年!”
“Sorry,您是我很尊敬的人,总想取得象您那样的历史地位之后再去拜访。”
“你这是嘲讽?”
果然不好相与,看来他的禅宗也修炼得不怎么的,李家明松开手好笑道:“No,你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改变了整个动漫产业,还很可能正改变电视产业,而我正在寻找第三个机会,以追赶你的脚步。”
这仅是一句恭维话,却让在竞争中落于下风的乔布斯颇为满意。两家公司在诸多领域互为对手,并且汉华正全面压制Apple,能赢得对手的尊敬当然是一种成就。
“Ming,你是一个很值得尊敬的对手,我指的不单是商业上的成就,你的发明和理论都很伟大”。
这句恭维话,也让李家明很高兴,虽然走了人家的路、并想方设法堵死人家的路,但这依然是位值得尊敬的对手。
“我很赞同你的观点,或许我们应该将竞争改成竞赛,你觉得呢?”
这可不行,竞而不争只是种理想状态,人还是要活在现实里的,当然这话要说得非常漂亮。
“当然,我一直在公司内部强调这个观点:我们取得领先于对手的优势,并不是我们与他们竞争而来的,而是我们沉下心来研发出新的技术、产品,最终由用户做出的选择。”
这话太虚伪了,两家在无线办公领域的竞争如火如荼,汉华利用其与Intel、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关系,干了多少上不得台面的勾当?
当乔布斯毫不客气地指责时,作为竞争胜利者的李家明耸了耸肩膀,很无辜道:“我们去年iPhone的销量突破1。8亿台,‘卓越’联盟成员的全球销量突破6。9亿台,他们选择我们作为合作伙伴很合理,因为我们给他们创造了足够的利润。”
乔布斯为之气结,汉华集团不走寻常路,给代工企业很合理的利润,无形中抬高了他们的成本;加之Apple公司的Aphnoe性能不及iPhone,销量远远不及iPhone,造成摊在单机上的研发成本太高,让他们在智能手机上毫无利润可言。若不是智能手机的市场前景太广阔,乔布斯早就放弃了,就象他们终于放弃了在数字音乐播放器领域的竞争一样。
不过,这毕竟是公开场合,乔布斯的嘲讽被李家明针锋相对地奉还之后,依然保持着风度,没有象传说中的暴跳如雷。可两人的针尖对麦芒,落在旁人耳里又是另一番意味,似乎标志着由乔布斯开创的个人电脑时代,即将被李家明开创的移动终端时代取代。
也正好旁人所想,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人争论了几句后,还未与主人打招呼的李家明有礼貌地告辞了,手里还拿着那瓶当成礼物的Alexander dry red wine。
风度真好,不愧是a明、Professor Li!
客人们暗赞了一声后,纷纷离开了刚才的焦点乔布斯,去与正和主人客套的李家明攀谈。这也不怪他们的势利,大家都是名利中人,Apple市值不及汉华的1/3,成为李家明的朋友远比与乔布斯交朋友更有价值,何况李家明是出了名的重视友谊。旁的不说,当年Apple上市前,冷酷的乔布斯踢走了多少元老、伙伴,而汉华却是连已经离职的功勋员工都赠送股份。
而与新邻居沃兹尼亚克谈笑风生的李家明,也很尊敬这位新邻居,不仅因为其是Apple的联合创始人,更因为他在二十八年前发起了一项“沃兹计划”——将名下将近三分之一的股份,以每股5美元的低价贱卖给公司员工,并送给早期创业元老每位价值百万美元的股票。
(本章完)
第1019章 世界真小(下)()
与乔布斯的相遇只是偶然,话不投机的两人握了个手、相互嘲讽两句也就过去了,反正即使两人成为了朋友,两家公司也肯定会龙争虎斗,但李家明与杨至远的关系却必须缓和下来。
八年前,两人合作把本可以重振旗鼓的高盛搞垮了,却便宜了正想进军手机芯片领域的Intel。虽然李家明挖走了韦恩他们一帮技术骨干,跟杨至远及几个台湾人合伙创立FL科技,但Intel凭借整体实力稳稳压他们几头。
若不是当时的CDMA标准,正面临以德州仪器为首的G**联盟剿杀,吃惯了独食的Intel第一件事就是搞垮FL科技。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倒逼那些电信运营商采取融合了G**的新一代3G标准,两家还签定了研发4G通信标准的合作草案,但形势并不容乐观。Intel那头怪物太强大了,而与李家明、杨至远他们共同投资的FL太弱小了。
可随着两人的交恶,杨至远对FL的控制力开始降低。芯片性能稍差的FL,要仰仗由汉华控制的智能手机联盟销售芯片,那几个台湾佬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见两人关系紧张便起了异样心思,开始争夺话语权。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虽然李家明巴不得杨至远威信扫地,但这个时候起内讧只会便宜Intel,最终损害的还是他本人的利益。因此,在杨至远他妻子生日时,李家明接到他妻子的电话邀请后,还是去了参加他的生日Party。可李家明没有想到,在异国他乡居然遇上了一位疏远已久的朋友——苏友朋。
想想当初投资《还珠格格》,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
快步上前的李家明紧握住这朋友的手,换来对方的一句问候:“家明,别来无恙?”
“啧啧,都说贵易友,我李家明自问念旧,你怎么就处处躲着我呢?我是每天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你一个当明星的人,有时间开什么破演唱会,没时间来看看我?”
当年Sohu上市时,李家明邀请过他来观礼,利方上市时他因故没去;到汉华上市时,李家明早把他忘得一干二净了。可这帽子扣得好,李家明以前的旧友只要来了美国,都会来他这吃个饭、喝杯酒,唯有这家伙好象不好意思来似的。
“哎,旧事不提了,惭愧啊。”
“惭愧个鬼,你就是太矫情,怕别人说你那个什么”。
还真不是,当艺人的哪会矫情?不过是苏友朋爆红时没时间,等到李家明神话般地崛起之后,想再重拾友情时已晚,连赵微与李家明是前情侣想找他都难,何况是一个疏远了的朋友?
好在李家明念旧,还记得当年借给他的四百万新台币,把礼物给了杨至远太太之后,跟这位久不见的朋友聊了几句后,主动道:“友朋,你跟那家伙认识?”
“有过几面之缘,谈不上朋友。”
“那?哎,给我说实话,别遮遮掩掩。”
巧合而已,杨至远从模仿Google里尝到了甜头,见利方集团开始进军视频领域,也指示Yahoo(华国)有样跟样,但内地的娱乐圈不好混。找来找去,与赵微、孙慧她们关系不错的苏友朋便进入了他们的视线,想通过他这个台湾明星直接进军影视业。
“Yahoo娱乐副总?你这是准备转行?”
昔日的青春偶像,如今也是中年人了,早没了当年的知名度和关注度。提起这个还在谈的协议,苏友朋苦笑道:“转什么?你这么厉害的人,还猜不出其中原因?”
明白了,今天的Party既是橄榄枝,也是棉里藏的那根针。当年那四百万新台币的借款,虽说是用剽窃来的两首曲子换的,还给了苏友朋一个投资地产的机会,但比照自己今日的成就与名声,是不是有‘贵易友’的嫌疑?
这个杨至远啊,标准的小人之心!
算了,这样的事也计较,活着也太累了。没闲心跟人计较的李家明笑了笑,建议道:“友朋,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但希望你能考虑考虑。你是吃演艺饭的,也有那个基础,不要轻易言弃。”
“我知道,最近刚接了部胶片,今天是不得已。”
胶片是他们的行话,意思是电影而非电视,而在他们嘴里电影是艺术、电视是养家糊口。那就好,作为演员总演电视是没出息的。李家明拍了拍朋友的肩膀,约好Party散后去自己那住,转身去了找杨至远。
“哟,跟朋友叙完旧了?”
不就是上次被自己指着鼻子骂了两句,至于嘛?
李家明从侍者盘里端了杯红酒,好笑道:“针眼大的心,有意思吗?”
“什么时候我也指着你的鼻子骂几句?”
“你得有理啊,不是我说你,学到了我三分黑,没学到一分厚”。
能把黑厚学说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