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很有说服力,即使李家明顶着个经济学家的帽子,还当了名校商学院的院长,但他实际上还是个商人。这种合则两利的事,出于商业利益也不可能拒绝。
可是,这事太重要了,赵姨放下了平时的矜持,要求道:“家明,要不你去做做工作?这事真的很重要,只要办成了,老黄不会亏待你的”。
人情归人情,利益归利益,这两种事真不能混淆。京城里的各种关系盘根错节,稍不留神便得罪了人,只能是就事论事,不看人打卦。从人情上说,老黄固然帮过自己不少,但自己也帮过老黄很多,以前的那些关照从根上说,其实那是他作为官员的本职工作。
再者说来,如果不是Sohu系与汉华系的崛起,他又跟自己这帮人走得近,挣到了那些金光闪闪的政绩,他能十几年内从正厅跨到正部?
“赵姨,工作我会去做,但成与不成,我不敢保证。”
雍容的赵姨失望了,强行抑止内心的愤怨,世界首富还会办不成一件两利的事?还是堂弟说得对,此人看似忠厚实则奸猾,而且报复心极重。李家的二少摆他一道,他能不顾忌脸面扭折人家的指头,小黄两次针对他,他能看在区区情面上?
两人不欢而散,若不是顾忌李家明是世界首富,还是世界知名人士,或许愤怨的赵姨连基本的礼仪都不会保持。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拜完年后,李家明严令王铁不得与对方合作。随着他这一拒绝,Sohu能源在西南的管道煤气项目、还有一个刚谈好的水电项目也立即受阻,不用猜都知道是老黄表达他的不满。
消息传来,本就对此事拿不定主意的老章更坐不住了,趁着李家明还没回美国,拉着孙维刚来找他问究竟。这可不同上次,不单会得罪一派人,还得罪了以前关系良好的黄省长。
“老二,不是我们不信任你,而是我们想不明白。”
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改革改到今天,容易改的都改了,只剩下一些硬骨头。要去啃那些硬骨头,就必须触动利益集团,也将意味着斗争将空前激烈。
“你是押注?”
“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
饶是柳莎莎和两个孩子也在家里,老章也听得明白这话的意思,仍然很不满道:“家明,这里没有外人!”
那便换一种说法,李家明提醒道:“老章,以我们今时今日的实力,只要一动便是错!”
“错?”
(本章完)
第1048章 又起微澜(下)()
带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觉睡不好觉,饭吃不好饭,一切的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所以人们才说一孕傻三年。
看到妈妈如此围着弟弟转,新新也会吃干醋,悄悄问她爸是不是妈妈更喜欢弟弟。哭笑不得的李家明只好告诉她,以前妈妈也是这么对她的,可坐在他肚子上的新新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
“你才多大?”
“四岁了!”
“对对,大朋友了”。
刚把小的哄睡,出来见新新还在跟她爸、她姑闹,柳莎莎的眼睛瞪了一下,命令她去睡觉:“新新,去睡觉”。
“我不困”。
“那也不行,要把时差倒过来”。
“我不困!”
“好了好了,爸陪你”,极宠女儿的李家明连忙打圆场,抱起想以理据争的新新走人。她们这娘俩,都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太倔。
其实何必呢?
小孩又不是大人,得好好地说。
兄妹俩进了主卧边上的儿童房,把新新塞进鸭绒被里,一个故事都还没有讲完,柳莎莎便推门进来了。
“家明,杨国庆说他半小时后会过来”。
晚上九点还过来?
李家明连忙哄了不高兴的女儿两句,回卧室换下睡衣,去了楼下的客厅里准备茶点酒水。他家住在密歇根湖畔,标准的富人区,可老婆大人不喜欢家里多个墨西哥大妈、黑人大婶,搞得家里连个佣人也没有请,要不是会请钟点工搞卫生,这么大的房子非得把在这小住的小妹累瘫。
等到快十点,在美国出差的杨国庆终于来了,裹着黑色的风衣风尘仆仆。喝了杯热茶之后,与主人来往很密切的杨国庆自己去吧台里拿酒,灌了杯威士忌酒下去,等女主人上了楼,才急切道:“家明,真不行?”
陪着客人坐到了吧台前的李家明,异样地看了他一眼,好笑道:“国庆,以你的背景,也想去烧人家的灶?”
“家明,有些事可能你不太清楚”。
改革即将进入深水区,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可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近几年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随着政府刺激经济计划的出台,在很多领域造成了事实上的国进民退。尤其是那四万亿的强刺激,穿着棉袄的国企安然过冬,衣单衫的民营企业却倒在了一**的破产潮里,屡屡传出民营企业老板卷款潜逃的案子。
鉴于此,下一届政府肯定会扭转这一局面,给民营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便是机会,Sohu能源有资金来源,对方有人脉,双方结合起来就是标准的政商共同体,日后极可能成为新的能源巨头。
“家明,对方不是搞不到资金,而是不想授人以柄。你以为凭老黄的能耐,还搞不来区区十几亿?”
真是这样?李家明笑而不语,对其知之甚深的杨国庆只好讳莫如深道:“多条退路总是好的”。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或许对方对金融领域没多少影响力,但也能搞得到启动资金,再通过资本运作,不难把事干成。难的是万一失败,谁能保证这些有资本原罪的产业不被清算?
李家明搞的那个讲座,虽然有替他岳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幌子,但在政治人物眼里却是实质上替人抬轿子。投之以桃就会有李来报,加之汉华俨然是民族工业的一杆旗,只要李家明不犯下人神共愤的罪恶,些许小事都会让很多人睁只眼闭只眼。
No。
李家明拒绝得很干脆利落,就如他和老章说得那样,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政商结合是趋势,但清算一部分利益集团,为改革进入深水区也是必然的。
“国庆,到了我们今天的地位,更要专注于我们的核心产业,而不是什么钱都赚。Sohu能源只是我们的一个投资项目,并不是我们的主业,成功固然好,失败也无伤大雅。”
还是不想站队,可这不是让你站队,只是单纯的商业合作,杨国庆极力劝说道:“家明,这不是让你们站队,只是在商言商”。
太不识趣,人家老黄和赵阿姨尚且有旧日的交情在,你杨国庆算什么?李家明的脸上阴了下来,反唇相讥道:“你自己信吗?”
不信,连身在局中的杨国庆自己也不信,可此中利益太大。
No。
李家明依然是油盐不进,哪怕杨国庆的背景摆在那,他也照样不趟这混水。汉华才是他的基业,一直能保持超脱的地位,除了他通过代理人向HSD输送利益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只敬椅子不敬人,与政治保持着距离。如果不是基于此考虑,Sohu能源便不叫Sohu能源,而是汉华能源或利方能源。
“家明,真的不行?”
虽然是不满,但本事越大脾气越好的李家明没有生气,反而耐心解释道:“这事没有商量,汉华70%以上的市场在欧美,而且正在推广无线办公解决方案,我们冒不起那风险。”
那便无计可施了,杨国庆比老黄稍好一点,他在汉华和国民银行也有巨大利益。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与李家明及汉华是一体的,即使他换了岗位不再是汉华董事会成员,那些由离岸公司提供的待遇、福利,他杨国庆一样继续享受着。
“那当我没说过”。
这还差不多,李家明举杯示意,两人一饮而尽。
说完了正事,杨国庆也说起闲事,也不能说是闲事,只是相对于他俩来说是闲事的闲事。
这几年来,浔阳发展迅猛,赣浔城市带建设初见成效,柳大书记的工作很让上面满意。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李家明这个首富女婿成了柳大书记再进步的绊脚石。如果让作风硬派的柳大书记上了位,加上李家明的财力雄厚,未来会如何发展,上面的人顾虑重重。
这些东西,谁也不会明言,也不会跟李家明说起,但杨国庆在李家明这获得了足够多的利益,他揣摩到了就有义务通点风报个信。
“结果呢?”
“极可能是财政经济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带个括号”。
那是个名字高大上的闲职,李家明不由得皱起眉头,杨国庆又连忙道:“家明,我不先说这事,就是怕你误会,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杨国庆是不想因为利益破坏两人的私人关系,那会影响到他的长远利益,可问题又绕了回来。
答应对方,对方便可以替岳父说话,谋一个更好的实权职务。继续拒绝,这个职务或许就是最好的出路,这还是考虑到岳父政绩卓越,需要拿一个正部的职务当安慰奖。
这次才是真正的两难,李家明跟岳父有过冲突,激烈的时候甚至直接翻脸,但有妻儿夹在中间,不得不让他慎重考虑。
(本章完)
第1049章 刨祖坟()
(前后顺序发错,请先看后一章)
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
当一贯穿T恤、牛仔裤、板鞋的李家明站在港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讲台上,身后的投影幕布上显示出这一行简体字,身前的讲台下是一片黑压压的脑袋,蹲在前排的则是一堆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此时此刻,估计还有很多香港市民守在电视机前,想一睹这位世界首富、著名经济学家的风采。
不怪大家的好奇心,都说是出名要趁早,可这位李家明先生太奇怪。年纪轻轻,便身兼数家大企业的董事长、还拿过号称小诺奖的克拉克经济学奖,却极不喜欢抛头露面,更不喜欢接受媒体采访。
“同学们,?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以网络为载体的互联网金融逐渐兴起,并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话刚说两句,台下便有学生举手,李家明皱起了眉头,却示意他可以发问。
“I ';t uand you very well, Professor Li。 bsp;you use English?”
“同学,如果你系喺芝大,我会打电话畀招生处,责问佢哋招生工作唔严谨。”
李家明的粤语不标准,却不妨碍台下的学生听懂,也立即引起了一片嗡嗡声。不待这些热血过头的学生抗议,台上的李家明继续道:“学商业嘅语言系要揸手嘅散手,你连国语都听唔明,我真系怀疑你港大嘅水平。”
不过,这位发问的学生不热血,连忙歉意道:“Sorry,我系学电脑嘅”。
那就难怪了,李家明友善地用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他坐下道:“Ok,坐下吧。我不知今天有多少同学是学工商管理的,但我劝那些学这个专业的同学一句:想要在商业领域有所作为,国语将是你们必须熟练掌握的。”
随着字正腔圆的国语从李家明嘴里冒出来,加之投影幕布上用简体字说明的数学模型及论文大纲,台下绝大部分学生都抓了瞎。与内地或台湾地区的学生不同,他们自小是接受英语教育的,平常则是用粤语,哪听得懂这些国语。就在十年前,大陆人还被他们戏称为表叔呢。
可有授道解惑责任的李家明我行我素,整个讲座从始至终都用国语,或许台下只有少部分学生听懂了。等到他讲完,示意学生们可以提问时,第一个问题便是语言的问题。
这些学生啊,脑子还真不会拐弯,李家明抚着脑门古怪道:“三个答案,第一个是假话:标新立异。
第二个是:这篇论文是刚写完的,还没来得及翻译成英文。我对学术很严谨,毕竟英语不是我的母语,因此论文完成后,以前会请导师修改,现在会和美籍助手对其用词和语法进行商量。
第三个是:这是纯学术讲座,作为本专业的同学,没有掌握好国语是他的素质太低。至于不是本专业的同学,这个讲座听懂与听不懂都无关紧要。”
话音刚落,台下有个操台湾腔的学生站了起来,拆台道:“李教授,您坚持用国语,是否是顾忌到汉华公司在内地的市场问题?”
聪明孩子,就是说话太直白。这两年,内地与香港的年轻人骂战不断,来香港讲学用英语或粤语,不是给那些键盘侠们添素材吗?香港的市场才多大?
‘啪啪啪’,李家明轻轻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