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我们问题就是过于崇拜祖先,动辄祖制不可违,一旦形成的观念和做法便亘古不变。如果你想变,欺师灭祖的帽子随时会扣在你脑袋上!”
“我们坚持了两千多年的传统义利观,一直到明清时期商业文化的兴起,才逐渐地在观念上从‘义利离’走到‘义利合’,但这只是一种进步,理论上是为商业行为张目,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全新的义利观。只有到了洋务运动以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引入,大型机械化工厂的开工,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作坊式的商业活动上升到全新的现代工业中来,这才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社会的阶级结构的比例。这才真正地有了我们商业文明的根,才从传统低浅的商业文化递升到现代高级的商业文明。
与传统义利观相反的两个历史阶段是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化和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启的改革开放时期到如今。明清时期是商人地位逐渐提高、社会作用逐渐增强,义利观由相互对立到相互协调促进的改变时期。而改革开放这个时期是对传统义利观和****时期只讲义不讲利的极端说教及行为的反动。三十年过去了,也许我们还不能沉淀出一两句经典的评论,但可以做一个客观描述。
改革开放是对以往行为上的一种矫枉,这个过程并不是精心设计的,很多情况是无法预计的,所以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由于我们传统文化的强大,所以每一次“矫枉”都必须要“过正”,而这个矫枉过正的行为都会产生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的结果,就改革开放而言也是这样的。
我们没有想到,推动改革开放的政治家们也没有想到,以实用主义的消费观引领的观念新潮和致富光荣的鼓励性口号,会把人们带入拜金主义的泥淖。
三十年,我们并没有产生科学理性的义利观,就是有破无立。当我们一脚踏入全球化的新时代的时候,我们还没来得及做观念的调整,我们还如做梦一般坐上时代快车。也许下一步的纠正会是理性的科学的,我们不能总在自己的历史文化中转圈圈吧?”
洋洋洒洒数千言,台上的李家明讲得口干舌燥,台下的人默然沉思。这些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常人,都是在商场上打滚多年的巨贾,再对照李家明平时的作派,很容易听出他的言外之音。
言外之意是什么?
不可说,套于银幕上的一句话便可以解释:以利主义,以义佐利,合而相成,通为一脉。
什么意思?
台下有喜欢读古书的人知道,李家明这句话脱胎于顾宪成的义利界说,原文是:以义主利,以利佐义,合而相成,通为一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顾宪成的义利界说已经是一种思想上的突破,但在如今的社会里,又显得唯心了。人性是逐利的,把义摆在利之前其实违背了人性,而违背人性的行为要么是圣人所为要么是虚伪。
这就有问题了,如果说顾宪成的观点还算唯心的话,那你李家明的说法就成了一把刀,砍碎了蒙在奉献精神、集体主义……之上的面具,如果你李家明的说法被接受,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将被置于何地?连主流价值观都被证明是皇帝的新衣,又置……?
政治敏感性这东西,不但官员有商人也有,李家明的演讲还未结束,台下便有嘉宾大声反对。
反对无效,台上的李家明笑意盈盈,揶揄道:“伊夫林·比阿特丽斯·霍尔小姐在《伏尔泰之友》中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虽然有失偏颇,但我认为即使你想反驳,也得让我把话说完而不是打断我,因为这是一个礼仪问题。”
也不知台下的谁笑出了声,紧接着是一片法不责众式的哄笑,让几位出声反对的嘉宾难堪地站在那更难堪,也逼得想装聋作哑的东道主李省长不得不出来表态。
“各位,这是学术论坛。虽然我不同意李教授的观点,但请李教授继续演讲,也请李教授给鄙人一个演讲结束后的探讨机会”。
聪明人,和完稀泥又定了政治正确的性。
可惜的是,台上的李家明已经合上了那台旧的黑色联想笔记本,根本没有给台下的人表演的机会。
“谢谢大家来听我的演讲,这是我的一家之言,肯定有人反对、有人赞同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谢大会给我表达观点的机会”。
说完便微微躬身致谢,李家明转身便走下演讲台,把那些想表演的人撂在了那。让李家明很高兴的是走下演讲台后,整个会场里掌声雷动,经常跟他掰掰腕子的老章也起身鼓掌。
不过,等另一演讲嘉宾上台之后,坐在他旁边的老章凑过来,小声道:“老二,这只是学术演讲?”
当然,刚在台上演讲完的李家明不用去想,都知道等待他的将是口诛笔伐。
“你图什么?”
李家明笑了笑,转过头去小声道:“语不惊人死不休”。
谁信?
第1123章 以义佐利()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千年古镇风景如画。 ( 。 。 )
如织的游人里有一对牵着手的夫妇很显眼,女的墨镜遮颜,遮不住她的风华绝代;男的高大黑丑却怪异地透出一股书卷之气。若不是有两孩子在他俩身前身后追闹,若不是年男子身有书卷气,来往的游人都会认为这是财富与美貌的结合。
一对外表相差甚大的夫妇俩领着两打闹的孩子,随着如织的游人观赏千年小镇的如画风景,也成了不远处一座茶楼里的人眼里的风景。
只是,相于这对夫妇的悠闲,茶楼里临窗而坐的几个年男子多少有些凝重。
喉舌,喉舌,媒体是喉舌,即使shu 和腾信是民营互联媒体也是喉舌。出乎意料,没有一边倒的口诛笔伐,反而异常的平静,仿佛昨日李家明的演讲没有发生过一般。如果仅是这样,还能理解为冷处理,但shu和腾信都没有收到级部门冷处理的指示,这很不寻常。
“老二倒是心大”
窗前的赵世清收回了羡慕的目光,感慨了一声,又请示道:“老大,我们装聋作哑?”
还是格局不够,正喝茶的章昭洋眼睛余光看了看对面悠然自得的马桦腾,暗自羡慕老伙计的眼光。以当年shu的基础,自己和老二又几乎同时放权给这两人,十余年之后的利方市值万亿,而shu仍然在原地踏步,连主业的门户站都被腾信追来了。
“精子,你是shu的e,shu是e负责制。”
眼见老章有不悦之色,来通报腾信动态的马桦腾托词告辞。他不耍滑头的赵世清看得更远,但知道时代变了,因言获罪只适用于造谣、诽谤,并不能套用在学术交流。况且他的带头大哥名声在外,早已不是谁都可以拿捏一二的。
听着木扶梯的脚步声远去,也在喝茶看风景的老顾回过头来,幽幽道:“精子,知道你为什么不如小马吗?”
夹在间被擎肘,如何能与放手而为?
可世故的赵世清不敢直言,惫赖道:“能力有高低呗。”
算了,话说三遍水淡,老顾不说了,转而说起他的担忧。阿里那丑人启动市程序了,以他们的业绩与规模,不难再创造一个财富神话。
正面的竞争老顾不怕,但他怕李家明在暗拉偏架,尤其是在移动终端领域。这不是信得过信不过的问题,而是切实的利益问题。李家明在shu易购只剩下区区不到10%股份,而在阿里有高达24。81%的股份,如果他在卓越系统排斥shu易购的app,这场竞争不输也会输。
这也是为什么李家明在演讲台有多不合时宜,老章他们照样坚定与他站一起的原因,抛开观点正确与大家是多年朋友的缘故,结合得过于紧密的利益也让他们不得不与李家明站在一个阵营。
“我认为不会”
难说,李家明那家伙口头说要公平竞争,转身把360搜索排斥在卓越联盟之外,哪怕对方在叫屈还私下低头认错都不行。明面的说辞是对方是流氓软件,其实还不是触动了sg和利方的利益?要说流氓,sg和利方不流氓,不私下收集用户的数据?
可赵世清坚持道:“不会的,我们跟他们不同”。
不同也不同得有限啊,老章也扭过头来,看着他和老顾的小老弟,反问道:“刚子,老二跟你说什么了?”
“没有啊”
已经象胖得象肉山样的孙维刚没那么多城府,肯定道:“老二那人死要面子,他既然抛出‘以义佐利’的言论,不会只从利益出发。”
君子可以欺这以方,真小人也可以?
等到逛累了的那对夫妇回到下榻的宾馆,老章派赵世清去请李家明过来喝茶。翻新过后的茶楼仍然古香古色,古琴也奏出了几分千年古镇的沧桑,面对临窗坐着的几位多年老友,知道来意的李家明欣然举杯。
大家都不是当年在关村里的路边摊吃夜宵的年轻人了,临窗而坐的老章看着窗下的小船,幽然道:“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相同的话用在不同的语境,意思便截然不同,老章将海明威的原话截去尾巴,同样临窗而坐的李家明哑然失笑,揶揄道:“你最终还是没有学会闭嘴”。
“为什么?水到渠成不好?”
水到渠成当然好,但与自己何干?
将名放在利之前的李家明摆了摆手,示意在楼抚琴的女孩离开,好笑道:“老章,堤有没有蚁穴?”
“千疮百孔”。
“装睡的人是否仍然装睡?”
两人打着哑谜,听的人默然不语,仿佛没听到一般。
不知从何时起,五个一起创业的伙伴不再直言不讳,而是绕着弯子打机锋。这与信任无关,而是给各自留足了缓冲的余地,毕竟各自身后都是数以万计的部下。
最后,还是城府仍然不深的孙维刚不耐烦了,直截了当道:“老二,你到底想要什么?你的名声够大了,还想沽名钓誉?”
什么叫沽名钓誉?
冷不猝防的李家明愣了一下,好笑道:“刚子,你不懂”。
“不懂,我才问!”
“好吧,我问你,社会的发展是由谁推动的?”
标准答案是人民大众,但标准答案不是正确答案,孙维刚没说标准答案而是用他在美国学到的正确答案作答社会精英。
太偏颇了,好为人师的李家明摇头想纠正,但被老顾敲桌打断。
“想讲课去学校里!”
“要说清楚你们的问题,要先掰扯清楚我的问题”。
“你认为我会信吗?”
老顾的鄙夷让耽直的孙维刚终于转过弯了,不满道:“欺负我读书少是吧?”
i的双硕士怎么可能读书少?只不过此事牵扯的利益很大,李家明也不想没通过雪莉和马桦腾他们拍板,但这孙子如此问了,他也打趣道:“觉得读书少多请教,我本来是教书匠”。
把话说开了还如此推,那是事情没那么简单,关心则乱的老顾不满道:“说重点!以利佐义,还是以义佐利?”
肯定是以义佐利,也肯定是在义与利之间寻找平衡,但李家明象他的那些洋同事样耸了耸肩膀,避而不答道:“汉华实行的e负责制,我不管具体事务”。
世事洞明的老章会绕着弯子,给彼此留下缓冲的余地,耽直的孙维刚可不会,他习惯的是重剑无锋。他在shu易购有着巨大的利益,手机购物又成为了趋势,如果李家明拉偏架他能理解,但要给他们一个准话。但话还没说完,老章打断了他的直来直去,继续绕着弯子道:“老二,我个人认为以义佐利是对的,你觉得呢?”
明确表态好,李家明点头道:“对”。
那行了,老章和老顾立即举杯,李家明不禁好笑道:“至于吗?”
老顾意犹未尽道:“我们是商人,你是知识分子。”
李家明会意一笑,不再瞎扯蛋,这帮孙子在会场里与自己站一阵线,除了自己说的是一些众所周知的之外,更是因为大家利益一致。换句话说,自己是在台用嘴说义佐利,这帮孙子是用行为证明。
/bk
第1124章 杞人忧天式的远虑(上)()
还是学校后门口那家已经几经转手的小饭馆,门外站了十几个戴着墨镜、耳机的黑衣人,挡住一圈圈看热闹的年轻人、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人群里还有不少制服警察维持秩序。
派头太大了一点,同学间吃个饭用不着这样。
不喜欢这样的李家明却没有反对,因为桂铭他们需要这排场,需要让圈子里的人时刻记得他是他们的老大。即使各自所属公司是竞争对手,但私下里仍然是他们的老大,遇到迈不去的坎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