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孟醇站直身子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去阻止老爹,要他别犯傻。但很快他就意识到,已经晚了。
这一口大锅已经压到李家人的头顶了,说啥都已经晚了。
他都能够想到金陵城内皇帝听闻消息后龙颜大怒,然后他那仕途‘前仰后抑’的老爹很快就一身轻松的回老家的画面了。千万,千万,皇帝别手下不留情,把他家的爵位都给抹了呀。
作为陆齐朝最早一批里的封疆大吏,李光因为没有武功的缘故,只得了一个“成纪子”的爵位他家是李唐宗室之后,而李唐一族祖籍便是陇西成纪。
子爵,这已经弥足珍贵。
看建国之后的勋贵数量,就可以明白这个“子爵”的含义。它至少可确保李氏一族的名门地位。
只是,现在大局已不可挽回,李孟醇自不会去找老爹去闹腾,凭白让人看了笑话,看低了他们李家。亦让会让那些受益者心生出不满。李孟醇岂是如此不智之人?
李光午后来到城外河堤,父子见面,李孟醇始把心思道明。
结果,迎接他的就是李光火冒三丈的怒斥:“孽障!”
“书都读进狗肚子里了,我李光怎就生出你这样的孽障!?”
他李光这辈子不敢说是完人,却绝不是贪图名利的苟且小人。李孟醇这个两年来一直跟在身边的儿子,怎的就入了歧路了?
李光猛地一下,反省到自己的错误,那是真的有错,不然怎就没发现儿子走错路了?
可是,这反省且先放下的好,手中握着竹鞭,双眼精光直冒的李光认为自己的当务之急是先教训教训儿子一顿!
“啪!”
“啪!”
“孽障,你给老夫记住,官者,民之父母也!”
第九百三十六章 筋疲力尽()
江浙距离金陵咫尺之遥,睦州发生的一幕转眼就传入了京城。一时间满朝上下,都为睦州决口之事议论纷纷。吏部、户部、工部、礼部、刑部、御史台,弹劾李光的奏章、条陈,像雪片似的飞向宣德阁来,这种针对一省巡抚的弹劾,就是内阁都无资格审议。
而陆川在其内的一些事儿,则被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忽略了。
萧嘉穗暂摄内阁事物,可谓是权威赫赫,但这件事上内阁所能做的就是把事情的原委彻底调查清楚。他可不会为了李光隐瞒甚个。
而至于陈王,他在睦州吗?那是安保司的事儿。
萧嘉穗与李光只有点头交情。后者的升降荣辱,对他来说毫无意义,且此事又有些敏感,他是万不敢替李光隐瞒些甚个的。
进了宣德阁,却见赵明诚与蒋敬等内阁阁臣已经先在里头,只一点头招呼,对陆谦说道:“禀陛下,李光、陆仁的自辨已经呈上,恭请圣裁。”
此时已近八月,南方持续了数月的降雨已接近尾声,江河水位落下,若不出意外,朝廷接下的工作重心就是做灾后的善后处理了。
“今夏事多,闹得人不得安生。我原想六月出巡塞北,现在都不知道要推到几时。”整个南方数月里普降大雨,灾情最严重的是长江流域,睦州区区一地决口算个屁啊。错不是有打脸陆谦的嫌疑,这事儿都送不到内阁来。“自辨折子我就不看了,你先讲讲,里头都说了甚个?”
二人又能说什么呢,只是把实情一五一十的道出来罢了。安保司的密折,乃至陆川的奏折,陆谦都已经看过了,讲真的,李光和陆仁是都情有可原的。
要知道,那分洪也只分了安江一条河,李光和陆仁决定扒堤,可是冒着很大风险的。要是安江淹了,神泉镇也没保住,那责任岂不是更大?
这段日子里,南方但凡有堤坝决口之处的地方官,全都要被免职纠责,甚至还要牵连更多人。
李光、陆仁能顶着压力做出分洪的决定,至少两人还是有担待的。
安保司与陆川的“调查报告”十分明了,陆谦看了后心中的火气也就不剩下几分了,但此事关系到他的颜面问题,所涉及到的人员该责罚还是要责罚的。“功是功,过是过,有功要赏,有过要罚。此事朕就交给内阁处置。”
很简单的踢了个皮球,在场一干大臣无一有二话。
陆谦说着起身踱至窗前,望着外头一晴如洗的天空,喃喃说道:“朕急于要去塞北啊。”五年一度的大集会是不能错过的。
陆皇帝征服了塞北,陆齐大军横扫草原,契丹、阻仆、蒙古等尽数臣服。但如何能确保这个臣服变成永久呢?兴盛时候的李唐王朝一样征服了塞北草原,可李唐一朝,中原与塞北的厮杀又停歇过几时呢?
只有把塞北草原彻底的汉化才行!
陆谦要把整个塞北汉化,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五年一次的秋猎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缓解。这不只是联络各方感情的好机会,也是陆皇帝对塞北各部深入了解的好机会。
有助于中央对漠南、漠北、漠西各草原部族的管理的同时,同样的,这也是陆谦亲耳听各部头人前来诉苦的机会。
解决他们的难题,面对面的详谈,总比奏折文书往来更透彻,也更行之有效。
会叫他对草原部族的各方面情况有一个更深刻更透彻的了解。
萧嘉穗等朝廷大臣尽都知道,除非是天大变故,那五年一次的会面是万不可能断掉的。
“南国各地降雨已歇,大小江河水情见缓;北地亦有秋雨复来,中原事宜何以再劳圣虑?臣且以为,陛下尽可率人去往燕京。”横竖鄂北水情见缓之后,许贯忠也已经要归金陵了,不愁没人坐镇中央。
时间哗啦啦的流逝,陆谦见天能收到地方上递来的祈求免税免赋的折子,国库也大把大把银钱物资拨了出去。甚至困于财政方面的短缺,都已经有人提议发行国债债券了。
债券这玩意儿早好多年在马会就已经有人玩起,‘国债’对于内阁大佬们言更不是陌生字眼,十年前就有人提及发行国债。之前的几次提及都不了了之,因为朝廷真没困难到那个地步,可是现在……
南方一场大涝,北方一场大旱,南北各省的水利设施都要再修建,比如水库和分水坝。这都要用钱,很多很多的钱!
吵吵嚷嚷之中,时间就进入了八月。几场秋雨之后,中秋时节,桂花飘香的同时,金陵城内已经飘起了落叶。
兵部连着上了几道折子,询问今年秋猎的事。
“秋猎”该不该去?
那当然是要去的!
不能因为时间拖拉了些,就不去做么。而至于北旱南涝的灾情,几个月的时间可不能小觑,南北各省一处处的统计汇总到金陵来,受灾人员蹭蹭的坐火箭一样直线上升。善后之事更多如牛毛,但这更忙的是内阁。
这场南北同时发起的大灾大难,对陆齐朝的影响有没有?自然是有的,可却动不了陆齐的根基。
一场大旱,一场大涝,南北各省受灾百姓数量轻轻松松的就达到了数百万规模,各地粮食作物减产,乃至绝收,都已成定局。然陆齐朝总领天下二十年,百姓手中岂无一岁之余?
所以,中原乱不了。
不会出现饿殍遍野,易子相食,流民无数,遍地白骨的场景。
齐军的赫赫威名在面对天灾的时候丁点用处也没。就跟张薄纸一样,轻轻一捅就被戳穿了虎皮。但陆齐朝的善后工作却叫这场南北并起的大灾难,消散于无形之中。
国库损失惨重,各地灾民的赈济花销,加上税赋和秋粮减产带来的影响,国家财政损失起码在两千万银元之上。但损失再大,陆齐朝也要全都兜住。
“今年各省多有遭灾。朕不希望看到各地遭受天灾的同时,百姓还要复受**。”赈灾之中可做的手脚太多,一些事上也猫腻太多,那些人,和灾难中不作为的家伙,一个个都该死!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天灾之下断不能再生**。宁可国家多费金银,不可令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此朕心愿,亦当为朝堂重臣之愿。”
马上就要去北地了,家里头的这些事儿,陆谦要留下个明确态度。
“今天,朕把这句话送给你们,尔等要牢记心头。”
“臣等受教。”一干大臣们齐声说着。
陆谦穿越二十多年了,做江山也有二十年,遭遇旱灾、洪灾绝不是今年这一起。但今年的灾害却绝对是影响范围最大的,从南到北设计十几省。
各省秋粮大幅度减产,很多地方颗粒无收,这要是放到刘汉杨隋,李唐赵宋,那是要起乱子的大难。流民潮涌,一粒儿火星子,眨眼败坏数省之地都是等闲。
但在现在的陆齐朝,市场上的粮价变动就极少有超过三成的,并且各地的粮价很快就又回落。可以说,现在的陆齐与过往年月里的历朝历代,真的是有质的不同。
“国库中有钱有粮。地方上的官仓、粮仓,如有需要,可全部启用。各省遭受灾害的州县,该免税的免税,该免赋的免赋。”这事儿本就是一个看钱粮财力的事情。
“臣等遵旨。”
“减税、免税、抚恤、赈济、借贷、安置流民,涉及事略众多,涉及钱粮众多,御史台与各地的公检法机关,还有安保司,都把眼睛给朕瞪大了。看谁个敢来伸手,立斩不饶。”
众人退去后,陆谦转回内书房,一头扎进了书山文海之中。内里已经不再是各地传来的关乎灾情的密奏秘折了,而是这阵子积攒下来的关乎塞北各部族的信息。
当皇帝既容易又不容易。
陆谦有自己的宏图大略,所以他选择的道路就是‘不容易’的这一条,很多虽非亲力亲为,但却一定要有个‘知道’。然而全国亿万苍生,每日里要发生多少事端?朝堂那么多大臣,一日中又要生出多少蝇营狗苟?
只是这简单的一个‘知道’,就已经叫他筋疲力尽了。
第九百三十七章 奴性()
在这个时代当君王真比21世纪做国家领导人要累多了,心累!
21世纪的国家领导人,至少不用担心手下人搞造反吧?而现在呢?也就陆谦有bug,但却仍旧要设立特务机关为己用。
因为他又不可能活千年万年!
系统虽有寿元可买,却又怎可能无限制呢?连个人的属性点都有限制,寿元这般神奇的事物,又怎可能丁点无用?
到了他儿子他孙子坐天下时,整个天下、朝堂人很多,你能信任几个?有陆齐版的锦衣卫在,总能让子孙后人‘防患于未然’的。
具体到陆谦本身,虽然人与人的思想、理念都会有不同,可他是敢放权下去的,一个内阁就帮他减轻了好大负担,处理了无数琐事。
能保证拿到权利的臣子对自己的忠诚,这是多少皇帝梦寐以求的事啊。看看那嘉靖帝,把严嵩父子放纵到何等境地?为的不就是自己省些事吗?
当然,‘得位不正’的嘉靖帝与陆皇帝是大有不同的。内中有很大很复杂的斗争因素。
但现在就看陆谦,明着有内阁,暗中有安保司,他对于整个王朝的掌控力是毋庸置疑,与他的个人威望都不相干了。
但是他若真的忙碌起来,以他的身体素质,也兀要累成狗。
那安保司和内阁有太多的情报送到了,整个帝国也有太多的事情、问题在发生。
陆谦在二十多年的君王生涯之中,早就学会了取舍。他手下的秘书监,从最初的十几人扩充到现下的上百人,那很多人就是在负责情报的筛选及汇总。
但就算是各方面的情报已经经过了一层层的筛选及汇总,可抵到陆谦面前时候,依旧是书山文海。
内书房的灯一连亮了两夜,第三日,陆谦引着队伍浩浩荡荡的驶离了金陵,行船走水路到镇江,然后换船沿运河北上。一切从简!
离开前他还抽空去城外的皇庄看了看庄稼,从美洲‘运’来的那些种子,经过这些年的繁育,有的还未脱去旧貌,有的却已经焕发新春,这时间就越发紧了。
等到陆皇帝一行人赶到燕京的时候,薄薄的白雪已经覆盖了燕山。陆皇帝没有去燕京城,而是径直来到延芳淀驻扎。
此番出行,陆谦带的有方金芝、扈三娘两座大山,再加上答里孛这座小山头,最后是几个装点颜色的小嫔妃。
一路行船,那真是把人骨头都给圈酥麻了。陆谦还好,正好有时间来留心南北旱涝灾害后事。话说若照着原计划来,他六月份就从金陵出发,那一路上肯定是走走停停,现身灾区,慰问难民的。但现在却连距离运河近在咫尺的几处干旱严重之地,都没停下来走一走。只有梁山泊是个例外!
而也是因为这一路都是速走,把那整个行程时间缩短了一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