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知道我?”梅耶尔笑了一下,还朝冯一平那边看了一眼,难道是他说起过自己?
“我想,了解硅谷,了解谷歌的人,肯定都知道你,我们冯总对你评价也很高,”
其实,吴倩这话,真的是我们惯讲的客套话。
“哦,是吗?”随着梅耶尔再一笑,她们俩之间的气氛,迅速轻松下来。
本来嘛,美女相见,有时其实也分外眼红。
老话不是说了吗,一山不容二虎,除非那是一公一母,其它无论是两公的,还是两母的,其实都不能和谐相处。
但谁叫吴倩这客套话,一下子说到了梅耶尔心里呢?
她顿时看冯一平身边的这个美女助理,就分外顺眼起来,“看样子他们这说起来,短时间内停不下来,怎么样,要不要我带你到谷歌转转?”
“好啊!”吴倩来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想法,但看起来,老板是满足不了她这个愿望,这下正好。
不过,她又看了那边的老板一眼,从刚刚和自己通话的那位被国内的很多女孩子,当作励志的榜样的新闻集团老板娘,到谷歌这位声名在外的美女高管,对自己都这么另眼相看,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自己是老板助理的缘故?
那一边,他们三个抢着吃确实挺地道的水煮鱼,而且还像比赛一样,抢着吃里面的辣椒,明明都辣得不行吧,还偏偏要做出一副很喜欢很享受的样子来,唉,确实是有些幼稚。
“对了,还没恭喜你呢,”布林又喝了一大口果汁,“我们的冯先生最近这一段时间,可真是厉害,先是让迪斯尼铩羽而归,让迈克尔艾斯纳这样的强人,都少有的选择回避媒体,”
“这可是以前想象不到的事,要知道,那是连乔布斯也觉得头大的强人,”佩奇语速很快的插了一句。
这好像是我们吃了辣的东西后,下意识的一种反应,感觉说话时语速快一些,就辣得好一些一样。
“艾斯纳还好,”布林说,“还有炙手可热的迪斯尼继任ceo罗伯特艾格尔,不得不在媒体面前,间接的承认自己的失败,”
“我最高兴的,其实是你在中国,让那位杨酋长一无所获,大老远的赶到中国,结果只能给你道贺,呵呵,为这个,我得敬你一杯,”佩奇说。
你就是因为嘴里太辣了,想喝口水缓一缓。
话说,冯一平见布林首先说起的是迪斯尼,还以为他们俩现在已经放下了对雅虎的执念呢,没想到,自己还真是高看了这两位。
显然,尽管现在至少可以和雅虎平起平坐,在搜索领域更是能高高在上的俯视雅虎,那些过往,他们还是难以忘怀。
“我还听说,就在昨天,ebay的惠特曼,在满庭芳里向你低头了?”布林一脸八卦的问。
“这得看你怎么理解,我的理解是,她是向利益低头,”冯一平说。
“即便是那样,那也是稀奇事,”布林说。
“还有,让世界各地的那么多知名的银行家,因为你的一个消息,立马赶到硅谷,冯,你真不是一般的了不起,”佩奇竖起大拇指。
“也就世界第三吧,”冯一平笑着指着他们俩说,“排在你们俩之后,”
“不,你跟我们可不一样,看你这最近的作为,好像就是大人物的克星,专程让们感到不爽的,”布林说。
“那么,我让你们这两位大人物,感到不爽了吗?”冯一平放下筷子,笑呵呵的看着他们俩。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手段()
冯一平这转折,很有些突兀,而这问题,又问得相当直接。
虽然老外普遍吐糟我大中华的一个特色,就是在交流的时候,有时候不够直接,其实真说起来,这样的事,他们自己也不是没有做过。
越是重要的事,就越需要铺垫,比如说求婚,总得有个前言,最后才问出那个问题,“嫁给我好吗?”或者是“娶我行吗?”
关系比较亲近的人之间,说一些比较尖锐的话,大多数人也都会习惯性的先来一个舒缓的过渡。
像冯一平所问的这个问题,就是个比较尖锐的问题,按理,多少应该要稍稍铺垫一二,但他没有,像一把尖刀,直接就刺向佩奇和布林。
至于他问的问题,那其实是一件非常明显的事。
谷歌会感受不到来自faebook的压力和竞争?佩奇和布林,会不会恼火faebook在在线广告领域,那巨大的潜力,以及faebook拥有的他们不能比拟的那些优势?
比如说,faebook的用户,相关资料都很完整,而谷歌搜索的很多用户,他们很多时候,只能知道一个ip地址。
佩奇和布林,一直有些放不下和雅虎的恩怨,也相当看不惯雅虎的大公司作风,但其实在有一些事上,他们和雅虎,并无太大区别。
原本世界科技史上最遗憾,或者说最失败的十大高科技收购之一,就是雅虎当初没能收购谷歌。
但谷歌其实也没好到哪去,因为接下来,世界上十大高科技收购决策失误之二的例子,就是谷歌没能收购faebook。
既然这都能评上“世界十大之一”,而且和雅虎未能收购谷歌相提并论,那可见faebook对谷歌的影响之大。
因为谷歌对雅虎,可是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所以,当然,他们肯定会对faebook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有意见,自然而然的,也会对它的创始人,多少会有些不满。
但是,那个人是冯一平。
所以,面对他这突兀直接而且尖锐的问题,佩奇和布林的反应,都非常一致,而且一点都不慌乱。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三个,是三位一体的好吗,所以,你又怎么能让我们不爽?”布林说。
“你别多想,就是亲兄弟之间,也难免会存在竞争,对吧,所以,只要我们之间的关系足够稳固,这些问题,都不会是问题,”佩奇说。
“或者说,既然竞争都是无可避免的,我们自然希望能和你这样的兄弟来竞争,”
“呵呵,你们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冯一平说。
确实,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竞争对手,其实也是一起分享这个市场的伙伴,如果有可能,他自然是希望能和自己的兄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来分享这个市场。
“我还得纠正布林的说法,在我看来,你并不是大人物的克星,恰恰相反,是那些大人物主动招惹上你,你才不得不被动的反击,”
“比如我们都知道,迪斯尼是在得知你对漫威有兴趣之后,马上就决定插一脚,”
“杨酋长知道你在国内准备整合另一家电商,也决定一定要掺一脚进去”
“你是为了自己的权益,才不得不反击,”
冯一平马上搂住佩奇的肩膀,“为这个,我们得吃两个辣椒,为这个,我得敬你一杯,”
佩奇拍了拍冯一平的手,看着布林说,“所以我们最关键的,是要看有没有做下会招致冯老板反击的大事,”
“那当然没有,”布林又搂着冯一平的肩膀,“我们喜欢你,爱护你都来不及呢,又怎么会让你为难,占你便宜呢,”
在加州这样前卫的地方,他们三个老爷们这样抱做一团的场景,如果被有心人看到,一定会有很多解读,其中真免不了会有让冯一平生气的解读。
“恰好,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为了我们的关系能够不受商业上的影响,两位,还是看看这个吧,”冯一平又在那个文件夹上点了几下。
原来他连那么尖锐的问题,都是在为这件事做铺垫。
他这一番话,说得佩奇和布林也有些意动。
确实,看了这份文件,他们一不会泄密,二,就是看到了faebook未来商业运作中的一些闪光点,他们会高兴,但无论五河,都不会模仿。
要是老马在这里,他一定会劝那两位,不要,千万不要,我就是被这家伙,用毫无保留,毫不见外的这一套做法,套得后来不得不乖乖上车,你们俩,可千万不要吃他这一套。
千万别被他这不设防带一套给迷惑,甚至是感动。
我跟你说,这家伙,就是觉得我们是君子,所以可以欺之以方。
但这一套确实好用,佩奇和布林,还是忍不住打开了那份文件。
话说,他们可能对冯一平是否真的和好莱坞的女明星传绯闻,并不感兴趣,但他们对冯一平公司的商业策略,那是真的感兴趣。
他们俩放下用得还算666的筷子,共同翻看起那一份文件来。
“品牌广告”
就是商家在faebook上做广告。
“站外的品牌广告”
这是在未来开放使用第三方网站登陆faebook后,可以开发的广告业务。
“虚拟货币”
这就是桑德伯格重点阐述的那部分,按他们的规划,未来这部分业务,将会贡献faebook三分之一的利润。
“未来第三方网站上的faebook支付”
这个很简单,就类似于后来其它的那些电商网站,很多推荐大家使用支付宝支付一样。
既然给他们带来了便利和效益,那faebook的支付,自然要有回报。
“本地优惠券”
这可以说是充分吸收了door运作的经验,尤其是在团购方面的相关经验。
最后,他们赫然看到,还有一点,“未来会推出基于网页的搜索业务,这自然会带动相关的广告收入,”
但佩奇和布林,他们俩此时震惊的不是faebook,未来准备和自己正面一决雌雄,而是震惊于faebook的盈利渠道。
“这样看起来,faebook的营收,将至少分散在六大领域?”佩奇说。
“你也知道,谷歌目前收入的主要来源,确切的说,超过95%,都来自于由搜索带来的广告业务,”
“这并没有什么好担忧的,如果要担忧,那你也知道,未来你们要担忧的最大的问题,是赚来的那些钱,该怎么的花出去,”冯一平说。
谷歌的未来,他非常清楚,因为一直坐着搜索领域的头把交椅,所以他们那来钱的速度,真的不要太快,真的不要太多。
佩奇现在竟然还有些不相信,就是靠搜索,他们未来的日子,甚至比微软过得还要爽。
“所以,从目前来说,我们未来虽然都同样看重在线广告,其实谷歌和faebook在这一块的重点,有着很大的区别,对吧,”布林说。
“对的,谷歌主要注重于满足需求,而faebook,侧重于创造需求,”冯一平说。
“我们也知道,满足需求,会带来巨额的广告,而创造需求,还真不一定,”
“不,单纯从手段上来说,创造需求的层次更高一些,”佩奇说道。
“不,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满足需求,同样非常重要,和创造需求相比,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高低之分,”冯一平说。
他们两个,竟然还互相谦让了起来。
“我说,”布林拍了拍那份文件,“你是为了怕我们介意,才把搜索广告这一项,放到最后,对吧,”
他这个问题,同样很直接,而且答案同样很明显。
冯一平老老实实的承认了,“是有这方面的顾虑,我们现在才是一颗豆芽菜,可不敢激怒谷歌这样的参天大树,”
“你看,这充分说明,冯对我们明显不够有信心,对吧,”布林看着佩奇说。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逼迫()
但这个问题,对冯一平来说,同样不是问题,“你该知道,我不是对你们没信心,我是对资本没信心,”
“你们现在面临的压力,和我可不一样,”
冯一平这话,说得佩奇和布林默然。
虽然他们一开始,就非常注重公司的控制权,到现在,他们手里依然牢牢的掌控着谷歌,但是,作为一家必须依靠外来资金助力发展的公司,妥协,那是不可避免的。
当初佩奇被迫让出ceo的职位,接受风投安排的施密特,对他们俩实施“未成年监护”。
以佩奇的性格,被迫接受风投所认定的自己和布林,在商业上的“未成年”,不得不说,是非常大的让步。
这应该也是他到现在,依然很难对施密特产生好感的原因,哪怕他明知道,施密特替自己分担了很多的工作不说,还确实成功的建立起了谷歌的商业体系。
谷歌的销售,确实是施密特一手带动的。
在ipo之后,他们面临的来自资本的压力更大。
你不能期望所有购买了谷歌股票的人,都能像巴菲特一样,更看重谷歌长期的发展,而不在意眼前的回报。
对不起,无论中外,大多数的股民,更在意短期,而不是长期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