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苏联-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他们早已经得到了德军炮兵阵地的准确坐标,飞行员准确地,在德国炮兵的头上,投下了炸弹。

    霎时间,在战场上空,密集的轰炸机群就像是一群大规模迁徙的候鸟。一枚枚从天而降的炸弹,就像下暴雨那样,一枚又一枚地砸到地面上。

    整个战场,被爆炸引发的火光炸得通亮,日耳曼民族的“优良血液”汇成了一条条鲜红色的河流,染红了西乌克兰的泥土。

    到处都是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到处都是黑色的炸药粉末,到处都能闻到炸药的味道,到处都能闻到血液发出的腥气。一门门威力强大的重炮,一辆辆令人望而生畏的德国坦克,在瞬间内被炸成了废铁。

    有的士兵垂死挣扎,不断地失血。在就要面对上帝的那一刻,拿出了自己家人、爱人的照片,把最后的目光留给了心中最爱的人。

    前方的坦克和装甲车带着后方的士兵隆隆行进,但每次驶近苏军阵地,正要开火的时候,却被苏军的76毫米口径反坦克炮从远距离击毁。

    天上的苏联飞机,也没有给德军任何一个接近苏军阵地的机会,密集的轰炸机群,不断地,在德国人的头上投放炸弹,数量众多的战斗机,也在战场上空来回穿插,用威力强大的航空机炮、机枪,疯狂地扫射着接近阵地的德国侵略军。

    面对数量庞大的苏军机群,德国人除了向天上射击以外,别无他法。但苏联空军的拉…7、雅克…3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实在是太快,地面的德军难以瞄准,而轰炸机的位置实在是太高,在防空火力的射程以外,即使德国人多么努力地向天射击,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苏军阵地上的76毫米口径反坦克炮,更是德军装甲部队的噩梦。当时任何一款德军坦克,包括前装甲厚达80毫米的四号坦克,都无法抵挡住这款反坦克炮的强大火力。

    “报告长官,我们的炮兵阵地遭到苏联飞机的轰炸,第400炮兵师损失惨重!前方的敌军顽强抵抗,用一种威力强大的反坦克炮(ZIS…3)击毁了多辆第10装甲师的坦克!”

    一个又一个不利的消息传到“大德意志师”师长斯特豪森的耳里,让他逐渐意识到,自己要面对的,是一支顽强的军队,但他并没有把敌人放在眼里,认为他的“大德意志师”有消灭这股苏联红军的能力。

    斯特豪森叹了一口气,然后命令道:“命令各个部队继续进攻,不能后退一步,否则军法处置!命令各个团长在天亮之前,务必要拿下前方阵地,否则全部免职!”

    副官“啪”地一声立正,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铿锵有力地说:“是!”

    除了“大德意志”师以外,第46装甲军团的另一支王牌部队——“帝国”师也遭到了顽强的阻击。

    虽然苏军暂时还没有出动坦克部队,他们的ZIS…3突击炮,还有他们的85毫米高射炮却能击毁任何一款德军坦克。上了穿甲弹的,85毫米口径的M1939高射炮,可以在1200米以外的距离轻易击穿德军四号坦克的前装甲,而ZIS…3突击炮在950米的射程内也能办得到。

    德军坦克还没有靠近苏军阵地,就已经被苏军的反坦克炮击毁了一半,剩下的,不是停止前进,就是在靠近苏军阵地的时候被近距离暴击。

    然而,德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并没有因为装甲队伍的溃败而被打倒,他们冒着苏军的炮火,勇往前进,不断地向前冲击。

    具有丰富作战经验,受过精良训练的“大德意志”师永不退缩,枪法过人的士兵们,在很远的距离外,瞄准苏联红军战士的头颅,毫不犹疑地扣下扳机,击杀一个又一个的敌人。

    这是一场苦战,一场红军战士和德军王牌之间的苦战。

    只要苏军能够坚守阵地,在苏沃洛夫行动完成之前,阻止德军推进,就能达到曼图洛夫的战略意图。(未完待续。)

192 意义深远() 
在苏德两军激战的同时,位于捷尔诺波尔的西南方面军指挥部,气氛就显得相对平静。

    在那里,你不会听见枪声,不会听见炮声,更不会听见“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的轰鸣声和四号坦克前进时发出的履带声。

    听到的,是红军战士急促的脚步声,是军官的谈话声,还有电报机发出的,“滴滴答答”的声音。

    苏军总参谋长格奥尔基·朱可夫大将指着军事沙盘的相应位置,向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曼图洛夫说明了当下的战况,“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现在德军第一坦克集群正在柏斯台奇科和拉多米歇地区集结大量的兵力。

    据我判断,他们应该是要从包围圈的西侧向我军第8、第22机械化军发起攻击,在杰米季夫卡和托尔戈维齐亚解开我军对德军第3、第48装甲军的包围。

    我已经通知第8机械化军司令员里亚贝舍夫同志和第22机械化军指挥员塔姆路奇同志做好准备,抽调部队,应付德军的行动,防止德军从西侧解围。”

    曼图洛夫看着军事沙盘,思考了一阵子,然后说道:“格奥尔基,那你觉得,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会不会从第6、第17集团军那里抽调兵力,增援第一坦克集群?这样的话,第8和第22机械化军将要面对更多的敌人,我们可能需要调集更多的兵力才能挡住他们。”

    “应该不会。”军事奇才朱可夫分析道:“现在,德军第6、17集团军的兵力已经被我军第5、第6集团军牵制住。

    他们不会可能从这两个集团军抽调多余的兵力,即使抽调了,也不会超过一个师。因为他们无法抽调兵力,所以才要向中央集团军群求援。

    中央集团军群将德意志国防军最精锐的大德意志师和党卫军最精锐的帝国师调了过来,向我们的北侧发起攻击,应该就是要牵制我军第5集团军的兵力,减轻德军第6集团军的压力,让他们能够腾出手来,抽调部队,增援克莱斯特集群,解开我们的包围圈。”

    曼图洛夫皱起眉头,对接下来的形势做出了决断,“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一定要加快苏沃洛夫行动的进展,尽快消灭敌军第3、第48装甲军团。这样,我们才能抽调更多的兵力,击退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援军。”

    朱可夫想了一想,说:“沃罗佳,刚才我收到了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汇报,他将会在半小时后,集中兵力,指挥第9机械化军向德军第13装甲师展开攻势,争取在天亮之前消灭第13装甲师。

    现在敌军第14装甲师和第25摩步师都已经向我们投降,只要把第13装甲师也消灭掉,我们就能达成消灭德军第3装甲军团的目标。

    之后,第9机械化军便可以挥师北上,支援第5集团军,连同第19机械化军一起,对抗德军第46装甲军团,减轻波塔波夫(第5集团军指挥员)那边的压力。”

    ………………………………………………………………………………………………

    到了6月26日的早上,德军第48装甲军团的剩余部队已经被苏军围困在波奇马、克林和维尼察一带,占领一片长13公里,宽7公里的狭长地带。

    在几个小时之前,第3装甲军团的第14装甲师和第25摩托化步兵师都已经被苏军第22机械化军和第9机械化军合力击溃,最后向苏军投降,整个装甲军团只剩下第13装甲师和一些不肯投降的散兵游勇在抵抗。

    在6月26日凌晨,为了尽早完成任务,第9机械化军在“逆境英雄”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指挥下,集中兵力,围攻德军第13装甲师。

    兵力和装备均占劣势的第13装甲师面对装备均占优势的第九机械化军,毫无抵抗之力,他们节节败退,被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分割,包围,逐个消灭,最终在6月26日清晨5点,第13装甲师,和第3装甲军团向苏军投降。

    第3装甲军团被消灭之后,苏沃洛夫行动基本上已经完成大半。这次行动的目的,其实就是要消灭德军第一坦克集群的核心主力——第3和第48装甲军团。

    在历史上,德军的第一坦克集群,曾经给苏军带来很多麻烦。在乌曼战役中,这支部队和德军第17集团军一起,把苏军第6和第12集团军围歼,导致苏军10万人伤亡,10万人被俘。

    然而,乌曼战役只是个开头,过了不久,第一坦克集群在克莱斯特将军的指挥下,在克列门丘格一带向北推进,9月16日,与海因茨·古德里安的第24装甲军在基辅以东120公里的罗克费特沙会师,完成对60万苏军的包围,消灭了苏军西南方面军43个师,造成16万苏军的伤亡,俘虏了45万苏军,这就是历史上最大的包围战——基辅战役。

    然而,基辅并不是第一坦克集群胜利之路的终点。到了1942年5月,这支部队在哈尔科夫东南包围并且消灭了27万苏军,是为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

    总的来说,第一坦克集群在后来的战斗里,给苏联红军带来了重大的伤亡。身为穿越者的曼图洛夫,并不想看见乌曼、基辅、哈尔科夫惨案的发生,所以他在接任西南方面军军事委员之后,就不惜一切的代价,在西乌克兰消灭第一坦克集群的主力——第3和第48装甲军。

    只要消灭了这两个装甲军,第一坦克集群的战斗力将会大打折扣。他们将会损失一半的兵员,还有90%的坦克,不会再具备发动闪击战的能力。

    之后,别说基辅战役了,克莱斯特能不能打赢乌曼战役也成问题。

    只要曼图洛夫把第3、第48装甲军团消灭,德军就不会再具备发动乌曼战役,甚至是基辅、哈尔科夫战役的条件,曼图洛夫就能避免三场战役,共计100万人的伤亡,挽救100万名苏联青年的生命!

    这场规模不大,只有“十万量级”的苏沃洛夫行动,其意义的深远程度,可以和“百万量级”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相提并论,这点只有身为穿越者的曼图洛夫和卡蒂娅才能理解得到。(未完待续。)

193 马肯森将军() 
“马肯森将军,您觉得苏联红军打得怎么样?”在一间严密看守的房子里,一名年轻的军人对德意志国防军第3装甲军团司令埃贝哈德·冯·马肯森上将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那名年轻人,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德语,带有很重的斯拉夫口音。身穿西装,戴着眼镜的他,看上去仪表堂堂,斯文有礼。

    “年轻人,我应该怎样称呼您?”马肯森上将在开始讨论之前,首先想搞清楚对方的称呼。

    年轻人友善地笑着,伸出他那只白色,多毛的右手,“马肯森将军,很高兴能认识您!您叫我瓦尔德马(Waldemar:德语人名,和俄语中的‘弗拉基米尔’一样,都带有‘世界统治者’的意思)就行了。”

    “瓦尔德马,很高兴能够见到你。”马肯森语气温和,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处境,更无法猜到眼前这人的真实身份。

    此时的他,身处苏军后方的一间舒适的小屋里。他遇到了一名会说德语的,仪态大方的,彬彬有礼的年轻人,不自觉地放下了警惕,甚至还回忆起以前在德国本土,跟年轻军官交流时的情景。

    年轻人依然保持友善的笑容,用不太流利的德语称赞道:“马肯森将军,您曾经在法国和波兰战场上屡战屡胜,屡建奇功,不得不说,您真是一名出色的将领,出色的军事专家。

    即使在这几天里,您的部队也能在遭到围攻,补给断绝的情况下英勇奋战,顽强抵抗。在您的指挥下,他们有组织,有系统得与我军周旋,没有适当的指挥,是做不到这些的。”

    马肯森将军苦笑一下,对于自己的失败感到十分惋惜。如果再有一次机会的话,他肯定会做得更好,至少不应该沦落到全军覆灭,自己沦为俘虏的地步。“瓦尔德马,刚才你是不是问我,觉得苏军打得怎么样?”

    “是的,将军。”曼图洛夫说话十分客气,态度十分友好,让马肯森将军彻底放下了警惕心。

    马肯森将军想了一想,分析道:“这次苏联人打得很好,他们打了一场漂亮的包围战,在短时间内包围了我军两个装甲军团共10万大军,然后迅速将德军各个部队分割、合围、逐个消灭,是一场漂亮的闪击战,我想苏军指挥官应该对我们的闪击战术有充分的了解。

    但是在6月22日苏德开战的时候,苏联红军就打得不太好。他们的防线轻易地被我军突破,我们的第一坦克集团军很快就在索卡尔一点撕开缺口。由此可见,苏军的防御能力并不是太好,对战争缺乏足够的准备。

    另外,苏军的单兵作战素质并不理想,士兵的作战表现和低层指挥官的表现,都不符合德意志国防军的标准,明显没有经过足够的训练。

    而且,苏联军队在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