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苏联-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会议。

    “科什金同志,”斯大林把T…34坦克的测试报告递给了助手,对科什金说:“测试报告我都看了,重要的地方,我都用红笔标注了。”

    科什金小心翼翼地,从斯大林助手的手中接过测试文件,从头到尾地略看一遍。

    文件里,几乎每一页都有红色的字迹,都是斯大林的批注。可以看得出,斯大林花了不少心思和时间来研究这份文件,毕竟这关乎国家军事力量和国防工业的发展。

142 坦克生产线() 
科什金看完了斯大林批注过的测试文件,脸上冒出了一滴冷汗。

    斯大林对于T…34坦克的设计,还有测试的结果感到相当的满意,极高的机动力,和极好的性能给他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只是,在这个坐满将帅的会议室里,在斯大林的面前,科什金总是感到有点紧张。那双粗燥的手在不停地颤抖,眼神相当的恍惚,怎么样都控制不住。

    斯大林也注意到科什金的神情,为了让他心情安定下来,斯大林一开始就赞扬了科什金的设计,“科什金同志,T…34是一款优秀的坦克,无论是防御力、火力,还是机动性能都属于世界领先水平。我们将会设立更多的生产线,大量生产,务求尽快地,大量地装备红军。”

    在场的人,除了库利克以外,都把欣赏的目光投向了科什金。作为科什金对手科京的岳父,伏罗希洛夫到了这个时候,居然也成为了T…34坦克的重视支持者。这很大程度都是受到曼图洛夫的影响,上次的测试令他的立场更加坚定。

    “斯大林同志,”科什金颤着嘴,语气紧张地说:“其实,这款坦克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空间。例如将原本的双人炮塔加大,换上85毫米M1939防空炮作为主炮,这样……可以增强火力;装甲应该加厚一点,增加防御力。而原本的双人炮塔也需要替换成三人炮塔,这样作战效率会更好。

    这些改进都是曼图洛夫同志提出的,我和助手莫罗佐夫同志研究过后,一致认为这些改动是可行可取的。我们会在短时间内对设计进行改进,并生产出改进版的原型车进行测试,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投入生产。”

    “很好,”斯大林满意地笑着,说:“如果研制成功并且大量生产的话,对于苏联的国防建设,还有红军作战实力将会起很重要的作用。

    刚才科什金同志也说了,改进的方案是曼图洛夫同志提出的。既然这样的话,那坦克生产线的建设工作就交给曼图洛夫同志全权负责。

    那么,曼图洛夫同志,您认为应该在哪里设立新型坦克的生产线?”

    “斯大林同志,各位国防人民委员布的同志们、苏联红军的同志们,”曼图洛夫给众人打了招呼,“我觉得,应该在伏尔加河流域的斯大林格勒、西西伯利亚的新西伯利亚、还有乌拉尔地区的斯维德洛夫斯克州都设立新的坦克生产线。”

    “为什么选这些地方?”大概的原因,斯大林马上也猜到,但还是想听听曼图洛夫的具体意见。

    “斯大林格勒有全苏联设备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工厂。拖拉机的生产工序和坦克相近,如果在那里增设坦克生产线的话,估计难度不高,而且工人很容易就能上手。

    至于新西伯利亚,那里也有全苏联规模最大的农业机械厂。那里生产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器械,总体生产规模比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工厂还要大,而厂里的设备也经过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的专家改良,其生产水平并不亚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工厂,都适合建立坦克生产线。

    另外,新西伯利亚现在还有个军事工业综合体的项目,预计今年夏季建成。我们也可以在军工综合体里面,设立新的T…34坦克生产线,毕竟这也是军事项目。

    最重要的是,新西伯利亚的原材料供应丰富,那里有全国生产质量最好,而且生产数量最多的冶金企业,可以给坦克生产提供优质而充足的金属原材料,在新西伯利亚建立坦克生产线适合不过了。

    至于斯维德洛夫斯克州,那里和新西伯利亚州一样,也有相当丰富的原材料供应,而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更好的优势,在靠近西部地区的同时,又不会受到西方空袭的威胁。

    只不过,这个州份还没有现成的,适合设立新生产线的拖拉机工厂。虽然没有拖拉机厂,但我们可以尝试在下塔吉克捷尔任斯基火车工厂的基础上,建立坦克生产线,人才我们可以从外地引入,并对当地的工人、工程师进行相关的培训。”

    “很好,”对于曼图洛夫的提议,斯大林感到相当的满意。“在原有工厂的基础上,设立新生产线的构思相当可取。那里有现成的厂房,只需稍加扩建,或者利用现成的厂房就能设立坦克生产线,而工厂现有的工人也有机械生产的经验,容易培训。

    这样,我们就能节省不少用于建设厂房和培训人才的时间,可以尽快地,让T…34投入量产,尽快武装红军。”

    其实,曼图洛夫的计划和历史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出入。历史上,T…34坦克被批准投产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很快就设立了坦克生产线。而下塔吉克的捷尔任斯基工厂,就是乌拉尔生产联合体的前身,也在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后,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主战坦克制造厂——乌拉尔生产联合体。

    和历史不同的是,曼图洛夫的计划,把自己的家乡——新西伯利亚也纳入了坦克生产中心的行列之中。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新西伯利亚比斯大林格勒、下塔吉克更加适合生产坦克,因为那里的原材料供应充足,而且材料质量上乘,人才、设备的技术水平都比其他地方高。

    “为了让曼图洛夫同志更加方便地完成建设任务,刚才政治局的会议里,已经通过了由卡冈诺维奇同志提出,让曼图洛夫同志升任建设人民委员的决议。”斯大林一时兴起,在这场军事会议里宣布了政治局的任命。

    在此之前,曼图洛夫并没有接到任何有关升任人民委员的通知,因为这个任命,是在一小时前的政治局会议里决定的,就连金斯伯格也不知道有这样一回事儿。

    这个任命,对于曼图洛夫来说,实在是太过突然。金斯伯格这个建设人民委员干得好好的,而且相关经验丰富。他当过副重工业人民委员,有重工业建设方面的经验,还是国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教授,具有丰富的,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怎么说换就换?

    就算换了,那金斯伯格将会何去何从?他已经是人民委员,而且对国家有一定的贡献,又没有犯过什么错误,不可能被贬职。而其他人民委员的职位并没有空缺,金斯伯格也不符合担任更高职位的条件,卸任之后,会被安排到什么职位?

    这次的人事调动,就是为了“让曼图洛夫更加方便地完成任务”这么简单?

143 重返新西伯利亚() 
曼图洛夫后来从卡冈诺维奇那里,知道了整个人事调动的来龙去脉。牵涉其中的,并不止金斯伯格和曼图洛夫自己,其实还牵涉了卡冈诺维奇、建材工业人民委员索斯宁。

    就在1939年1月,重工业被拆分之后,卡冈诺维奇一直兼任着交通人民委员和燃料工业人民委员的职务,而燃料工业人民委员部被拆分为石油工业部和煤炭工业部之后,卡冈诺维奇又接管了石油工业部,一直掌管两个部门。

    但随着石油工业和交通网络的发展,卡冈诺维奇的工作量变得越来越大,而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已经不能同时兼任两个部门的人民委员。结果,他不得不辞去石油工业人民委员的职务。

    卡冈诺维奇的辞职,令石油工业人民委员的位置出现了空缺,而这个空缺,就由建材人民委员列昂尼德·安东诺维奇·索斯宁接任。

    列昂尼德·索斯宁,1934年从莫斯科工业学院毕业,后来担任多项和工业管理有关的工作,1938年还当上了副重工业人民委员,富有工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学识。由他接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无疑是一个妥当的安排。

    而原来的建设人民委员谢苗·萨哈洛维奇·金斯伯格,本身是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系出身的,后来还成为了该学院的,钢筋混凝土学科的教授。和索斯宁相比,他对建材方面的认知比较深入,而且同样富有工业管理的经验。所以由金斯伯格这个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相关经验担任建材工业人民委员,也是合适不过的安排。

    金斯伯格走了,原来建设人民委员的职位,就顺理成章地,由第一副建设人民委员曼图洛夫接任。

    虽然曼图洛夫在建设部里面混的日子不多,但他在担任新西伯利亚州委第一书记期间,就推行了很多项成功的建设项目,累计了大量的经验,还赢得了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头衔。

    这些功劳,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和卡冈诺维奇之间有着特殊的人脉关系。结果,在政治局的会议里,他得到了卡冈诺维奇的提名,加上斯大林对他的印象也不错,同是政治局委员的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都看好这个年轻人,结果提案被通过,曼图洛夫成为了最年轻的人民委员。

    ……………………………………………………………………………………

    “曼图洛夫同志,这里真的是新西伯利亚?”曼图洛夫的助手米兰,对飞机窗外的景色感到惊叹不已。

    他们乘坐着一架Li…2(苏联版DC…3)客机,在新西伯利亚的上空盘旋。

    对于曼图洛夫来说,眼前的景色既令他感到熟悉,又令他感到陌生。在短短两个月的日子里,新西伯利亚的面貌已经产生了一点变化,工业区那边多了几支大烟筒,军工综合体那边的厂房也已经成型。

    在市区,新一期的公寓项目也已经落成,外表采用斯大林式设计,但采用装配式建筑方法的第二代曼图洛夫式公寓在城南的苏维埃区拔地而起。

    这些变化,证明了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的接班人契尔年科也没有令他失望。

    而对于米兰这个从来都没有来过西伯利亚的人来说,眼前的景色已经打破了他以往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印象。

    在他的印象里,西伯利亚是一片荒芜的,低度发展的地区。但在他眼前的,却是一座高度发展的大城市。虽然他清楚知道,新西伯利亚这几年来,正在急速地发展,但亲眼看到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苏维埃建设的力量。

    “是啊,我们终于到了。飞机真方便,从莫斯科飞来新西伯利亚只需要10个小时。”曼图洛夫回忆了以前职位太低,没资格坐飞机的日子,“以前,我还是州委书记的时候,每次去莫斯科都要坐48小时的火车。”

    “这次是我第一次坐飞机,也是我第一次来西伯利亚。看到窗外新西伯利亚市景色,我还以为来到了斯大林格勒。”米兰兴奋地说道。

    “是吗?斯大林格勒哪有这么冷?”曼图洛夫穿上黑色大衣,善意提醒道:“穿好衣服吧。这里的气温,比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都要低10度。”

    几分钟后,飞机在新西伯利亚153号飞机制造厂降落。

    在当时,新西伯利亚并没有民用机场,只有153厂的跑道可供飞机起降。曼图洛夫和契尔年科这两个州委书记并不是不想修建机场,而是因为当时的航空交通并不普及,就算有了民航机场,也不会航班来往那里。

    坐在同一架飞机上的,除了曼图洛夫、米兰和机组人员以外,还有苏联副航空工业人民委员兼雅科夫列夫设计局首席飞行器设计师——亚历山大·舍基维奇·雅科夫列夫。对苏联战斗机有研究的你,可能听过他的名字,没错,他就是雅克系列战斗机的设计者。

    他这次来,其实是受了航空工业人民委员米哈伊尔·莫伊谢耶维奇·卡冈诺维奇(拉扎尔·莫伊谢耶维奇·卡冈诺维奇的哥哥)的委托,在新西伯利亚153厂设立雅克…1战斗机的生产线。

    当飞机停下来的时候,雅科夫列夫就迫不及待地走出机舱,迎来了工厂工人、管理层的热烈掌声。

    153厂的厂长和党委书记亲自迎接了雅科夫列夫这位航空工业部的副部长,带着他往招待所的方向走去,途中向他介绍厂里的概况。

    在场的工厂管理人员,都跟着厂长,和雅科夫列夫的脚步,组成了一个人团,缓慢地走向招待所。

    而迎接的工人,也迅速地回到了工作的岗位上。停机坪又恢复了降落前的冷清。

    就在这个时候,曼图洛夫才拿起行李箱,不慌不忙地,在助手米兰的陪同下,走出机舱。

    “接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