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杀破唐-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设置的使职,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后才成为常设官,即便如此其使职的属性也没有消失,譬如节度使和兵马使并无具体官阶,判断其地位高低须看本身带官,李师古起家时朝廷授为右金吾卫大将军,官阶正三品,此后又不断加官,不久之前又带平章事衔,跻身使相行列,成为大唐镇抚地方的宰相。

    李茂接过盖了兵部大印的正八品下右金吾卫司戈告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自己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当了官?还是个正八品?

    “这是真的吗?你打我一巴掌,看看疼不疼。”

    芩娘对这个无理要求回之以嘻嘻一笑,然后她狠狠地在李茂的胳膊上拧了一下。

    “嗳哟,疼,疼。”李茂大叫起来,疼在胳膊上,甜在心里。

    芩娘掩着嘴咯咯地笑个不停,眉毛曲成了弯弯的月牙儿。

    “看来是真的,我真的做了大唐的官,官,我竟然还能做官,这可真是皇恩浩荡哇。”李茂把官凭、袍服供在香案前,看了又看,宝贝的不得了。芩娘整备了香烛,劝李茂向长安方向拜三拜,答谢天子的恩德,向郓州方向也拜了三拜,以谢节度使的辟署之恩。李茂依言拜了几拜,顺道也向孤山镇方向拜了拜,举荐他的是于化隆,做人可不能忘恩?

    来成武县的第一个年,李茂过的热热闹闹,喜气洋洋,新官刚上任,仇家没有,巴结的倒是不少,到处吃请却不必请别人,这等日子还真是神仙般的好生活,不过好景不长,一开春,苏晓渡营建新城的工程便正式拉开了帷幕,从此成武县多事,李茂也从神仙坠落凡尘,做了个脚不沾地的走引使,在苏晓渡和县城之间疲于奔命。

    孤山镇走引使的具体工作一是联系地方征调民夫,二是处理工程外围工作,理顺军镇与当地的关系,理顺军镇与州县间的关系。苏晓渡地理偏僻,民风淳朴,与军镇相安无事,难的是处理与州县之间的关系,征地派夫,要钱索粮,都是十分头疼的事。

    支撑李茂不辞劳苦地干下去的动力有两个,一步登天的鼓舞是一个方面,忠人之事、勤勉克己、尽善尽美的职业素养才是支撑他的关键。薛戎对李茂自然是全力支持,征地派夫上尽量给予方便,钱粮转运上也大开绿灯,又专门派了一个录事权摄捉金使一职,除大事外,日常工作一切由录事处置,不必李茂操任何心思。

    成武县阖衙官吏对李茂也是全力支持,这倒不是说他们有什么大局观,实在是走引使这差事是个地地道道的苦差事,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的。那些骄兵悍将一个个比爹娘老子都难伺候,一个不如意丢官罢职是小事,能不能全身而退都在两说之间,如今有李茂顶在那,众人都暗暗松了口气,若是李茂顶不住了,指不定这倒霉差事落在谁头上呢。

    对在成武县修筑新军城这事,各方反应不一。对成武县官方来说,这件事自然是弊大于利,军镇与县平级,军政互不干涉,军人犯法自有军法处置,军人家属犯法理应由地方处置,但在实际操作中,军属犯法常由军镇自行处断,地方无权干涉。

    这势必将极大地削弱成武县衙的权威和影响,不仅如此,军镇一旦建成,凭借巨大的人口优势,很快就会形成一个新的集贸中心,这势必将削弱业已凋敝的成武县工商业。

    但当地百姓和商户却不怎么看,在他们看来新城建成对成武县有益无害,至少是利大于弊。首先,驻扎在新军镇的军人是正规的朝廷官健,待遇不错,四千官健加上随军家属,上万人的吃喝用度,这是多大的一笔生意?其次,孤山镇一旦建成,去往郓州、兖州的旱路有望打通,这对促进成武县商业无疑是个利好。

    此外,有军镇这面镜子,成武县的吏治风化也将会有所改观,原因很简单,成武县里的那帮赃官污吏若再敢像以前那样胡作非为,百姓们大可抬脚去投奔军镇,花点小钱寄名军籍其实是件十分简单的事。

    喜也罢,忧也罢,赞成也好,反对也好,不管成武县人怎么想,新军城的营建工程还是如期动工了。

    新的军城命名为孤山镇,城建在一座小山丘上,山丘呈梭形,西北高阜,斜向东南逐渐低洼下去。建设新城前,先动员了三千丁夫将整个小山丘削平,切形成一个梭形的台地,再沿着边缘用青条石砌墙。台地西北一面高出地面约六丈,削切后形成一面自然的石墙,只须用青砖砌一道斜护墙防止土石崩落即可。

    其余三面都需要重新筑墙,规划中的城墙平均高四丈八,底座厚两丈二,与西北广泛采用的版筑法筑造夯土墙不同,孤山镇的城墙采用垒砌法和版筑法相结合的新式筑造工艺,筑造砖石复合城墙,这种城墙不仅坚实无比,且耐风雨侵蚀,在没有人为破坏的情况下,雄立千年也不会歪斜坍塌。

第037章 流民多了也不怕() 
砖石复合城墙的筑造工艺十分繁复,造价奇高,先以长四尺,厚一尺,宽两尺的青石条筑成高六尺的基座,再用青砖砌外墙,用胶泥混合小石子压制而成内墙芯。

    胶泥以黄泥为基本原料,掺杂石灰、青木灰、海草泥、糯米浆等配料混合而成。制作胶泥的师傅是于化隆从南方高薪聘请来的,制作糯米浆的工艺被这些师傅视为最高机密,严格保守,配制材料都在封闭的席棚里进行,席棚外站满了军将,严禁闲杂人等靠近。

    加了糯米浆的胶泥阴干之后黏合的效果不下水泥,斧劈刀砍,丝毫无损。

    用胶泥粘合剂筑墙并不在原来的规划中,苏晓渡地区是沙土地,制作胶泥的黄粘土必须从四十里外的兖州运来,耗资十分巨大,工程预算因此激增数倍。于化隆一面与李师古讨价还价,要求增加预算,一面将做海盗时累年积攒下来的财富变卖了用于筑城,这才保证了工程没有停工。

    开春之后,成武县的天空就像被撕开了一条口,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成武县南部十几个乡和邻近的宋州、徐州、兖州境内十几个县同时受灾。

    涌入成武县城内的流民日渐增多,义仓之粮储备本就不足,又因管理不善,账实不符,所亏甚多,即便尚书省户部批准赈济,也远远不够,更何况公文往复费日良多,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流民衣食无着,挨门挨户乞讨搅得街坊不宁,小偷小摸的行为也日渐猖獗,当地居民不堪忍受,常与外来流民爆发冲突,每日都有人在冲突中受伤。成武县衙捕快日夜不停地巡警街面,境况亦无丝毫好转。

    薛戎对此深感忧虑,与同僚一番计议后,准备在城外开设粥棚,把城里的流民引到城外去。那日李茂恰在城中公干,听闻此事,劝薛戎道:“兖、徐、宋三州共有十几个县受灾,灾民数以万计,秋后大荒已成定局,朝廷诸公昏昏,地方报喜不报忧,这个时候兄长设粥棚向四方施粥,端的是凶险万分。”

    薛戎吃了一惊,眉头一皱,已经明白过来,各县饥民数万人,若闻成武县设置粥棚,那还不都涌过来?就算成武县有座粮山也得被吃空。他叹息了一声道:“虽然如此,我又岂能见死不救,任由百姓死于饥寒而不顾。”就问李茂是否可以从孤山镇借些粮食。

    李茂道:“郓州对孤山镇营建卡的很紧,用一文钱拨一文钱,从来没有结余,加之又更改了筑造工艺,现在清海军全是靠吃老本在顶着,哪有多余的粮食拿出来。”说到这,李茂眼睛一亮,道:“孤山镇工程进度缓慢,概因民夫不足之故,兄长何不把义仓和筹集到的粮食借给孤山镇,由孤山镇出面从饥民中招募青壮务工?”

    薛戎一想,不觉大喜,这样一来孤山镇有了充足的民夫,而流民中最活跃,最好闹事的青壮一旦被抽走,剩余的妇孺老弱,就不怕他们再酿民变。

    想到这,薛戎不觉感慨,自己身在局中,为形势所迫,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可恨的是崔力、冯布这些人精中的人精,明明能看破这里的弊端,却作壁上观,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往火坑里跳而不吭一声,官场险恶,莫过于此。

    薛戎怀着一股恨意,当即召集阖衙官吏,下令撤回去城外设置粥棚的人,在城里城外设置六个招募处,阖衙官吏分片包干,任务到人,全力帮助孤山镇工地招募壮健劳力。薛戎的态度从来未有的强硬,独断专行的作风让李茂也感到吃惊。

    六个招募处,五天之内募选了三千人,由县里捕手和土兵带队,分批开赴孤山镇工地。孤山镇工地一直为民夫不足困扰,见这么多精壮劳力加入,乐得实际主持孤山镇营造工程的清海军兵马副使尹牧合不拢嘴,在不同场合夸赞李茂能干。

    不过这一举措虽然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却也使得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工程预算更加吃紧,不仅民夫的报酬无法按时兑现,就连李茂承诺的一日三餐的伙食供应也无法兑现。

    清海军营造将尚何来性情凶暴,民夫稍有懈怠即拿皮鞭抽打,民夫畏他凶狠,敢怒不敢言,私下里将火都发在了李茂头上,李茂的走引使幕帐数度被围攻,更有那爱打黑拳的半夜伏击上厕所的李茂,不过手段不够高明,不但没打倒李茂反被李茂一通暴打。

    事发之后,尹牧给李茂派了四个精悍的护兵以策安全。

    粮料判官文书丞每日为粮料不足而忧心,一日对李茂说道:“郓州款项迟迟不肯下拨,长此下去恐生变乱,走引使是否有法就地筹粮以济燃眉之急?”李茂道:“成武县能一次性拿出千石粮食的不超过五家,苏晓渡的苏贵是一个,不过他家早已被掏空,剩下的四家中除了两家粮商,就只剩苏女乡的苏振、苏东兄弟。”

    文书丞道:“我听说这两个人一个赛似一个精明吝啬,指望他们拿出粮食哼,无异于与虎谋皮。”

    李茂道:“流民若起,他苏家又岂能独善其身?军镇买他的粮等于给了他一张护身符,他若不识抬举,将来休怪军人救援不及。再说,他的儿子不是在御史台做监察御史吗,家乡遇灾,乡民流离失所,他老父却囤积居奇,他的脸上就好看么,若让人参上一本,仕途只怕堪忧。反之,他若肯拔出一根毛来做做善事,军镇联合县里上奏朝廷为他请求旌表,于他儿子的前途也是有莫大好处的。精明吝啬往往最理性,小算盘一拨弄开,或许就肯了。苏女乡那我去跑一趟,只要他肯掏出三瓜俩枣,咱们就大力旌彰,看他盛名之下何去何从。”

    文书丞手捻三绺须,手点着李茂笑道:“你呀,你呀,这主意嘛,嗯甚好,就这么办!把他架在火上,看他如何?”

    去苏女乡必经过成武县,得知李茂来,薛戎特意从前衙赶回后堂,见面就道:“前日心与去城外拜望定陶夫人,说起了你的事。老夫人说济阴县的郑长诗家有位小娘子正待字闺中,八字和你甚合,人品、容貌、性格也都是极好的。郑长诗做过一任汝州司户,郑家在济阴县也是屈指可数的大姓,你们若凑成一对倒也挺般配。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官要做这婚姻大事也要考虑考虑嘛。”

第038章 我不娶妻() 
心与是韦氏的乳名,薛戎在李茂面前从来都是直呼妻子的乳名,以示亲切。

    李茂起身谢道:“功业不成何以家为,我才做上这走引使就忙着成亲,让人怎么看呢,还是等等再说吧。”

    薛戎把头直摇:“好女子岂是能等得的,机会稍纵即逝啊。”

    李茂笑道:“等不来便是无缘,无缘又何必强求。”

    薛戎摇摇头叹息道:“罢了,我知道你的心思了,做了官瞧不起乡下人了,怎么,还念着黄河船上的那位小娘子呢。”

    薛戎这本是句戏言,却拨动了李茂的心弦,

    田萁,想到这个名字李茂的心里不觉一阵悸动,是啊,人生在世娶妻就应该娶那样的妻子,浑浑噩噩的就把自己的终身大事给交代了,实在是有些心不甘。

    自有了芩娘后,李茂一度以为自己有了这场缘分后就不该再去奢求其他什么,虽然大唐律法明文禁止将妾扶成妻,强行为之,男女双方都要受罚,但在李茂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能给芩娘一个妻子的名分,能让她做妻子的实惠,这又有什么不可。

    但很快李茂就知道自己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不只是说说而已,到了一定年龄有能力而不娶妻者,就会被世人视为异类,遭受无穷无尽的歧视和质疑。

    人毕竟是生活中社会中,一个被社会尤其是主流社会抛弃的人,生存尚且艰难,又谈何发展。

    芩娘也在背后逼迫他早日娶妻生子,完成接续李家香火的光荣使命。芩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