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5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齐在旁边,想要阻止,李明山可是中将!

    最终,还是想起了自己的职责,只是跟在谢凯身边,放弃自己的梦想,默默地做一个助理,就在一边看着,逐渐接受谢凯在这种她极其不适应的陌生状态。

    “你们能确保运十在部队需要的时候就能提供吗?”李明山问道。

    “不能。”谢凯平静地回答。“这个根本就没法保证。”

    “国防建设,不能停滞,虽然现在没有经费。”李明山意味深长地说道,“无论是空降部队的训练,还是部队快速部署的能力,都需要建设。美国在建设24小时全球投放能力,我们至少得建设12小时国内任何一个地点的快速投放能力……”

    战略防御跟战略进攻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的国防建设,在于全国的防御。

    可现在,运八对军队的投送能力太小,要想在全国任何一个地点投送一个旅,都不是轻易的事情,这还只是人员,不包括武器装备。

    “那不是我们考虑的。我们是军工单位,考虑的是完善国内的军工制造配套,确保我们国家在处于战争状态中不会因为被国外停止供应卡住脖子,让我们的部队因为缺少足够的装备而输掉战争!”郑宇成争锋相对地说道。

    李明山的脸色顿时就变得难看起来,“难道我们不希望?”

771 运十又要搬家() 
“首长,我们不是那个意思。”谢凯急忙说道,“运十到现在,如果再因为经费问题影响发展,我们前期的投入就打水漂了。”

    “你少在这里和稀泥。”李明山瞪了谢凯一眼,“运十是民航客机,只要取得了适航许可,就可以投放市场……”

    这一老一小两狐狸随时都是一唱一和,原来只是郑宇成一个人,不难打整,可现在加上谢凯,让李明山也很头痛。

    谢凯沉默不言。

    “反正我们的经费是不会拿出来引进美国人的技术的。”郑宇成好不退让。“领导,要不您把咱们基地的项目自主权给收回去?”

    李明山无奈,被郑宇成这句以退为进的话给弄得差点吐血。

    本来就没准备强行要求,只是商量,结果这老家伙反对的这么厉害。

    当初404要项目自主权,可是他跟龙耀华两人一起给争取来的,现在郑宇成居然用这个来揶揄他,如何不气。

    “首长,息怒。”谢凯终究还是没有郑宇成那样脸皮厚,“我总觉得,这事儿中,美国人没有安什么好心。”

    “谁说他们好心了?”李明山看着郑宇成就来气,连带把谢凯这小狐狸也给鄙视了。“引进一些技术,加快国内的技术发展。或许成本更低一些。”

    “配套呢?”郑宇成一点自觉性都没有。“五轴加工中心他们都不卖给咱们。就像麦道一样,除了在中国组装,几样零件在中国生产?如果不是运十在持续生产,不死不活地养着配套单位,现在这些单位要么是选择转产,要么就干脆破产……”

    李明山沉默了。

    这话说的没错。

    对于引进技术还是投资研发一直都有很大争论。

    国内一直都对跟国际上的技术水平差距有着明显的认识,所以,很多人希望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引进技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快的捷径。

    “首长,如果没有运十项目的存在,我们不会介意引进技术。可现在明显引进技术影响到运十的发展了。从我们接手后,马老他们就在一边改进运十客机的设计,一边继续设计宽体型号……”谢凯解释着,“各种配套都在完善,到现在眼看快成功了,绝对不会容许有别的项目影响到运十的发展。”

    运十在首飞成功后,不断试飞获得相关试验数据后,国内就开始启动了对运十改型的论证工作。

    军用的型号,也是建立在运十积累的基础上。

    “宽体机,不是相当于重新设计?”李明山问道,“成本不得更高?”

    “成本确实会高。首长,有些投入,是不能少的。很多项目,没法用经济利益来衡量重要性。”谢凯没有说太多。

    李明山在后勤装备部门,比他更清楚这些。

    他能理解上面的想法。

    部队希望拥有更先进的装备,那样才能加强国防实力。

    而谢凯他们接手了运十,自然不希望有任何项目影响运十的发展前景。

    “首长,我们的部队,在目前来说,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对吧?只是作为对未来部队建设发展方向的探索……即使没有军方的采购,我们也能支撑这个项目持续下去。”谢凯完全是在向李明山表明决心。

    既然当初郑宇成把运十接手了,这么几年基地所有项目中最核心的项目眼见就要开始出成果了,谢凯不会容许任何人来破坏运十的发展。

    他总觉得的美国人是有预谋的。

    国内搞出了4。5万吨大压机,并没有宣传,谁都没法保证美国人得不到消息。

    历史已经开始拐弯。

    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有关于…141运输机引进项目,现在也出现了,美国人不是为了让中国停滞大飞机的研发,谢凯是一点都不相信的。

    上面或许有这样的考虑,但是他们没有谢凯经历过后面几十年的事情那样了解美国人的险恶用心。

    苏联不行了。

    即使是404早在为这个做准备,抢苏联的技术,抢他们的人才,最终还是没有几个人会相信苏联会真的解体。

    郑宇成他们,最多认为苏联经济不行,借着机会,从苏联老大哥国内挖点技术人才什么的。

    没有多少人会相信苏联会解体!

    中国国内,一直到苏联真正解体,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都不相信,那么强大的国家,会在一夜间荡然无存。

    没有了苏联,美国人就不会再继续合作项目。

    中国跟苏联一样,体质跟西方国家不同。

    谢凯知道,却不能说。

    说了也没人相信,不如不说。

    当初麦道被波音收购,波音撕毁麦道跟中国签订的合同,搞得中国国内连发飞机组装能力都失去;随后空中客车跟中国签订协议,还没开始执行就被撕毁。

    最终,中国自己开始搞大飞机,支线客机arj…21,干线客机919,几乎都是从头开始搞的。

    同样,运二十,也是等到二十一世纪过去了十多年才搞出来。

    当时的运二十,一开始还是使用俄罗斯的d…30kp2,仿制这种俄罗斯发动机的国产涡扇…18配套,即使是仿制,国产涡扇…18比俄罗斯的原装发动机不仅重量从2300公斤降低到2000公斤,耗油量要高20%,跟美国通用公司的性能相当。最后更是换装了单台推力达到160千牛的涡扇二十。

    这一切,都是在前面几十年中国航空动力系统领域数十年的技术经验积累。

    所以,现在绝对不能让运十的研究进度受到任何外力影响。

    李明山看着谢凯一脸坚决,心中知道他的想法,“国防是无法依靠买来建设的,这一点,谁都知道。不过这些年,我们跟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

    “差距大是正常的,国外发展了多少年,咱们新中国成立才多少年?首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得坚持走自己的技术研发道路。”谢凯强调着。

    黑猫白猫论出现后,很多的地方都只看结果,不在意过程。

    国防没法如同地方经济建设那样,一旦出现问题,要想再赶上,就又得从头开始。

    “现在无论是新材料的研发生产,还是发动机等都已经只剩临门一脚,更不能受到影响。”谢凯没有太多的废话,这种话,说了很多。

    李明山也明白。

    李明山看着谢凯,一脸无奈的苦笑,“如果引进,你们不会参与,对吗?”

    “是的,我们不可能参与到里面来。甚至,会跟引进项目抢经费!”谢凯一点不含蓄,“大飞机项目抢不了,其他项目,我们可以抢经费。”

    这话让李明山看着他,眼神中都是无奈,看向旁边漫不经心喝茶的郑宇成,最终只是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

    “他这什么意思?”见李明山什么话都没说就离开,郑宇成疑惑地看着谢凯,“不是要说服我们?”

    “说服不了,而且权衡利弊后,领导自然不会强行让我们干一些我们不愿意干的事情不是!”谢凯也是叹了口气,“大飞机的项目,我们需要加快了。”

    “秦飞要是不合作,怎么办?”郑宇成想的更多,“我们没有大飞机的制造生产线,甚至设计单位跟实验室,也都没有足够的地方。”

    秦飞的底盘,那是借的。

    “基地里面不是有很多房子空出来了吗?”谢凯一开始就没想要把运十一直留在秦飞。

    秦飞是搞军用运输机,在一起合作,运十团队跟秦飞的人沟通更容易。

    现在秦飞有想法从洛克希德引进…141大型军用运输机,对于合作,影响就比较大了。

    “你的意思是把我们的人跟项目搬回基地?之前搬来这里才没有多长时间……”郑宇成瞪大了眼睛,“这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不是说得加快进度吗?”

    从沪市大飞机厂搬迁到秦飞还没有多长时间呢。

    又搬!

    “制造方面,红旗机械厂的制造技术甚至比这边更高。所以用于生产验证模型,没有什么问题,只要把设计团队搬走就行了。制造,秦飞这边如果不愿意,不是还有西飞跟沈飞那边么。”

    国内原本航空制造业分散,到处都是飞机厂,谢凯经常抱怨分散了国内的技术实力跟制造实力。

    可现在发现,这也是有好处的。

    秦飞不合作?

    咱们就找别的飞机制造厂。

    这些年,飞机生产单位日子也不好过,能生产的军用飞机需求数量少,空军需求量大的军用飞机,国内现在很多都生产不出来。

    大型军用飞机,比如,军用运输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到目前都还没有谁搞出来。

    “把运十团队搬走?”孙道乾的眉头顿时就拧了起来,“即使我们引进了洛克希德的技术,也不影响我们双方在运十上的合作啊。”

    苏兴国也急了,“现在只是一个可能,双方刚接触,有那种合作的可能性……”

    “并不是不合作。一开始,我们就说过,运十团队只是借用你们的地方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建设设计楼等……制造等方面,还是交由秦飞来做。如果你们觉得有问题,我们可以另外想办法。”郑宇成心中鄙视,脸上去不动声色。

772 首长,这不是要挟,只是表明态度() 
搬走运十,明显就是表示不满。

    不给美国人祸害国产大飞机的任何机会。

    “你们这搬家,太耗费时间了,就留在这边,我们双方的技术合作也更容易不是?”孙道乾劝着,希望郑宇成他们改变想法。

    可无论如何说,郑宇成都表示,要把运十搬回404基地。

    “不能让他们搬走,一旦搬走了,我们之间的合作,很可能就终止了,甚至,他们会把我们的人也给挖走。”苏兴国一脸愁容,“能生产大飞机的不止我们一家。到时候要是洛克希德的合作谈不下来,他们也搬走了,我们整个厂就麻烦了。”

    孙道乾如何不知道,“运十项目现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单位项目,上面虽然重视,却没有任何财政拨款,要是他们真的要搬走,咱们阻止不了,就连上级首长都没法直接下命令。”

    运十当初是下马了的。

    404接手,不断在投入,甚至从国内运输机领域挖人来充实研发队伍,养着整个国产大飞机的众多配套厂。逼急了,他们把项目放弃,上级要么继续投入,要么就看着眼看成功的大飞机再次因为资金问题而下马。

    这次是真的要成功了,跟之前完全是两码事。

    原本的运十,结构强度等问题并没有办法得到有效解决,机体使用寿命很短。

    现在不同,大压机已经完成试生产,现在正在持续不断地对运十飞机的主要结构部件,发动机设计的强度跟制造工艺都全部解决了。

    不继续搞下去,毁掉的不只是运十一款大飞机,还有运十大飞机的整个配套产业。

    军方肯定不会容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继续投资?

    军方穷的不行,根本就没钱。

    李明山觉得自己这趟就不该来,秦飞他们要谈引进,自己筹集资金去引进美国的军用运输机制造技术就是了,到时候还能促使运十的改型发展。

    上面对于这样的项目,并不是非常支持,当然,同样也不反对。

    哪个领导不希望自己国内技术更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