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6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目多,分散经费。

    可项目多,才能锻炼队伍。

    “发动机问题,你们不是都开始搞涡扇…10了吗?不是说涡扇…6可以用了?”龙耀华还真没想到,限制国内航空制造业的发动机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推力不足。超…7A最大起飞重量远小于RD…33发动机开加力时候可以提供的81。4千牛的推力,也就是8300公斤,一方面为了保持机动性需要的动力,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在发动机跟不上的时候使用涡扇…6。”谢凯解释着。

    从国外引进发动机,容易被卡脖子。

    当初RD…33发动机是趁着苏联人没有反应过来,加上苏联军工行业现在缺钱。

    “有这样的问题?”李明山也觉得事情严重了。

    开始还以为国产发动机已经可以使用了。

    一款战机如果无法全部国产,在需要的时候,受制于人,那也是个麻烦事儿。

    “对,所以郑叔他们商量,想要集中全国航空发动机研究单位的技术力量,打造一款核心机出来。”谢凯直接把锅甩给了郑宇成他们。

    全国技术大攻关,很多年都没有出现了。

    哪怕是他们之前搞大压机,也都谈不上全国范围技术大攻关,一台大压机设计到的技术跟工业体系,远没有航空领域的装备那样广泛。

    “你们的资金能支撑吗?”龙耀华还真没想到,谢凯之前说要他们帮忙,是这个。

    现在404的人居然改变策略了,不再去挖人,也不再去花钱让别的单位帮着搞,而是要自己搞这个,全国大联动。

    只要有充足的资金,高效的技术整合手段,出成果很容易。

    当然,军方必须满足配套。

    “资金不是问题。现在海军那边的项目不需要投入太多……对了,首长,能帮忙说说,把沪东船厂划拨给我们吗?”谢凯问道。

    之前在阿曼的时候他就在琢磨这个事情了。

    回国后,把沪东船厂拿下,先搞大型的商船。

    至于搞航母什么的,那个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现在根本就没法搞,只能预研。

    航母需要的技术,那甚至比航空产业更加庞大复杂。

    航空系统甚至都只算是一部分。

    “那个再说,先解决你们目前的问题。你们难道都没有觉得自己单位插手的项目太多了?”龙耀华有些跟不上谢凯的这种脑回路。

    明明说战机的事儿,怎么又跳到造船厂了?

    “战机就这么回事儿,基础现在有了,钱也是给足了的,现在需要的,就是时间。”谢凯无奈地摇头。

    时间是他们最缺的。

    国外有着庞大的科研体系,要搞一款战机,这也得十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现在哪怕有着谢凯的金手指,气动布局设计,整体需要的技术什么的可以不用花费太多的心思,只要经过试验,论证设计是否可行就好。

    各种基础项目,这不是谢凯随变说几句究竟解决的。

    哪怕是一个材料配方,给出来了配方,没有经过大量的试验,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温度,生产工艺是什么样没有确定,得到的结果,都是不相同的。

    “你们跟中科院那边不是也在合作吗?”

    “嗯啊,我们又挖不动中科院的院士,只能合作了不是。”郑宇成一点都不觉得他们挖人是件不光彩的事儿。

    反正为了技术,他们完全是不在乎得罪不得罪人。

    404需要恢复原来的繁荣,少不了技术大拿。

    可中科院的院士,他们确实想要挖,问题是,根本就挖不动。

    龙耀华觉得不能跟404的人一起了,要不然早晚会被气出心脏病的。

    “对了,听说你们在把人往祁连山转移啊。”正要走,突然想起秦飞那边打报告说404的人太过分,不和谐,不团结什么的。

    意思就是设计开发运…10跟衍生型号的708飞机设计所被搬迁走了。

    这事儿谢凯看着旁边扭头看别处的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他自己低头不语,事情不是他搞出来的,肯定没法解释。

    一时间,小会议室里面陷入了压抑的气氛。

    “首长,熊厂长来了……”恰好,熊宏元过来找郑宇成他们,打破了屋子里面的氛围。

    熊宏元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跟副厂长陈弼之以及一向都很少见到的总工赵斌。

    谢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这只蝴蝶的原因,所以132厂才有了这么一个总工程师,那是之前绝对没有听过名字的,不过也绝对是一个牛人。

    见132厂的高层联袂而来,谢凯还以为他们也是为了说十号工程跟超…7B合并的事情。

    “正好大家都在这里,超…7A现在是不是开始投入批量生产……”熊宏元开口,让谢凯松了口气。

    超…7A生产的样机不少,虽然飞行性能不差,不过并没有加载武器系统等,现在生产出来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壳子裹着发动机,再加上一些简单的操控系统。

    龙耀华两位不知道具体情况,这是132厂跟404的合作。

    郑宇成看着他,“埃及那边在催了吗?”

    “一直都在催。他们要求加载武器系统,尽快投入生产。”赵斌解释着,“如果以目前的速度生产,在满足歼…7跟强…5生产的同时,我们每年只能生产40架左右。算上美国人的订单,超…7A至少需要三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

    “四年半才能全部完成?”谢凯急了。

    跟美国人的蜜月期只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就得结束了。

    不提供一批战机给美国人,怎么能引着他们往偏了的科技树上去消耗资金跟时间?

    “对的,这已经是我们最大的产能了。如果要加快速度,就必须得扩展生产线……”赵斌看着谢凯,回答到。

    显然,他清楚谢凯说话的分量。

    132厂扩建生产线,自然得404先垫付资金。

    “现在扩建生产线也来不及啊。”郑宇成皱着眉头说到,“之前你们不说,合同上交付期是18个月,你们生产超…7不是挺快吗?”

    跟美国人签订的合同确实是18个月。

    但是郑宇成他们都把尚未开始交货给埃及人的订单忘记了。

    谢凯又没有去看合同。

    当初埃及人给了16亿美元,从中国采购了359坦克的组装线,同时也采购了超…7A的组装线。

    其中,40架在中国组装,40架在埃及组装。

    合同签订后,装备款就打了一大部分,中方的技术人员开始帮着埃及真正与制品部开始建设组装工厂。

    “埃及人的订单,我们必须交付完成,另外,还得跟苏联那边联系,再采购一批RD…33发动机。埃及人现在跟美国走得近,备用发动机他们搞不到。”谢凯愁死了。

    原本还愁着200台发动机用不出去。

    现在却发现,根本不够用。

    苏联人不是傻子,这个时候送上门去要发动机,要么就不提供,要么就是死命加钱。

    就如同当初国内涡扇…10尚未研制成功,歼十的发动机使用俄罗斯进口的AL…31发动机,最后涡扇十成功了,老毛子不乐意了,发动机涨价不说,还捆绑卖了一批苏…35给中国……

    他们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忘记了他们已经不再是苏联时代的强悍北极熊,居然还吹嘘有了苏…35,中国的歼…20都可以下马了……

    “涡扇…6甲不是可以用吗?”汪贵林负责生产方面,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涡扇…6虽然说搞出来了,长待机试验到现在尚未完成呢。

    “出口的绝对不能用涡扇…6,这是我们自己的发动机,出口的,最好是用RD…33。如果老毛子涨价太过分,就不要他的。”

    对于谢凯他们讨论的,熊宏元等人只能听着。

    发动机厂在404手里,进口的发动机也是他们搞来的。

    “实在不行,埃及人的就先拖一拖,先提供零部件给他们,他们自己组装……”郑宇成觉得,美国人才是大客户。

    美国人采购了,先让埃及人等一等,也不算不厚道。

    毕竟埃及人给的价格,一架飞机少200万美元。

    “不对啊,之前赵坤西副厂长管这些事儿的时候,就没有这么慢的产能……”谢凯突然响起。

    总觉得哪里有问题。

    以前跟404合作的生产,是132副厂长赵坤西在安排,这次居然连他们党高官李文正都没有看到。

    “他们忙别的事情呢。”熊宏元脸上的尴尬一闪而逝。

929 十号工程需要开始样机试制了(为跟着风走大大盟加更3/5)() 
谢凯可不相信这事儿。

    想要追问,又觉得是132厂自己的内部事务,最终没有继续。

    “他们想要扩大生产线。”郑宇成很清楚132厂的想法,“歼…7每年空军都有订单,现在外贸虽然不是特别好,每年也有几十架。而我们那边在建厂,他们是知道的,想要把我们捆绑在一起。”

    “如果这样,直接说不就行了?赵副厂长去哪里了?”谢凯很好奇。

    郑宇成他们应该知道的。

    “帮埃及人建厂去了。”汪贵林说到,“当初从我们那边走的,那个时候132厂就想要扩生产线,没法确定我们的战机在哪里生产,加上手中没钱……”

    “难道我们准备在沈飞生产?”谢凯好奇地问道。

    沈飞那边可是有着歼…8的生产任务,小子日虽然不算红火,至少也不会饿着了。

    “都缺订单,沈飞一直在找我们,希望可以合作,当初咱们挖了他们不少人,也没法厚此薄彼……”郑宇成苦笑着说到。

    国内可以生产歼…7、歼…8战机的单位不少。

    而空军订单不多,要想升级设备,研究新的技术,就不能没有订单。

    “沈飞之前给了多少订单?”谢凯问道,“即使我们没有从沈飞挖人,也必须支持他们。”

    虽然对于沈飞谢凯始终没有对于132厂这样喜欢,但是不管怎么说,沈飞是国内航空系统技术实力最雄厚的飞机设计制造单位。

    苏…27跟苏…30,那是必须要买回来的,沈飞在这些战斗机上投入的精力还是非常多的。

    苏…27跟苏…30要是给132厂与611来完成国产化,比沈飞更不容易。

    到了现在,必须得支撑着全国整个系统一起发展,要不然,到时候配套都没有。

    “80架的订单,给了20架零部件制造。”郑宇成说到。

    谢凯听了直摇头,“太少了,这次美国这边的一百架订单,如果落实了,给他们一半吧。反正我们自己又不会搞组装跟生产工厂。”

    “他们那边的生产,质量可不好控制!”汪贵林道明了原因。“运到没多的歼…8,美国人发现,两架战机的零部件都没法互换,公差很大,几乎每架战机的零部件都没法用到别的战机上面。”

    国内对于生产标准化,也就是这几年才开始的。

    “七专技术协议不是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吗?”谢凯疑惑地说到。

    七专技术协议,在七十年代末期就开始从航天系统开始推广,那时候还是7905技术协议,79年颁布的,主要针对航天电子元器件。

    到了八十年代,84年的时候,形成了新的8406技术协议。

    8406技术协议被要求在全国军工领域推广,执行的企业并不是太多。

    谢凯从冒头开始,就要求404按照8406技术协议要求的七专技术协议来执行,特别是大量外协零配件都是由不同的配套单位生产,这种技术标准就变得更加重要。

    所以现在404这边对于七专技术协议的运用,已经得心应手,甚至配套工厂,只要不按照七专技术协议来的,都会失去配套资格。

    国防订单减少,404每年的生产订单比配套企业从上级拿到的生产任务多了不少,即使不愿意,也不得不执行,只要不符合图纸要求的产品,全部报废,退回去,不仅不会结算加工费用,甚至会从加工费用中扣除材料成本。

    这样一来,只要跟404有着业务往来的军工企业,都被迫按照七专技术协议要求来。

    按理,沈飞的112厂,应该也早就推广了。

    “他们那边对于七专技术协议执行的力度,在之前并不是很大,一直到他们在美国学习了什么叫标准化,才开始重视起来,现在也不过刚开始推广……”汪贵林担忧地说到。

    404为了后勤变得更加简单,就要求同系列产品所有的同类型零配件必须保证互换性。

    也就是说,图纸要求的公差,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超差。

    超差就报废。

    “之前他们帮着生产了一批运…10的零件,报废率达到了60%,加工费都不够扣除材料成本,他们那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