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9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出现,说服他后,事情也就彻底不用担心了。

    “季米诺夫,你们跟中国关于安…22的合作,我们非常支持的。这次合作的主体是乌克兰航空工业部跟下属的安东诺夫设计局,而不是乌克兰政府。难道你们航空工业部准备改行做零售?那么多轻工业产品,拿到手有什么用呢?”

    米沙维奇夫斯基直接向乌克兰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跟中国间的技术合作,不采用轻工业产品换技术,只能选择别的合作方式。

    一旦采用轻工业产品换技术,这对乌克兰航空工业部甚至是整个安东诺夫设计局,没有任何好处。拿到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后,必须变现。

    卖出去才能得到经费,用来养活整个航空工业系统。

    季米诺夫看着奥列跟米沙维奇夫斯基,有些摸不透两人一起来的意思。

    尤其是在米沙维奇夫斯基连解释都没听就表示支持,这是什么节奏?

    乌克兰航空工业部这次跟中方的合作,需要这两位的支持。没有两个不满的支持,合作没可能的。

    “主席、部长,目前我们考虑跟中国人合作,不采用轻工业产品换技术,让他们出钱购买。”

    奥列格更是疑惑,“中国人哪来的钱?他们不是一直在哭穷说没钱吗?”

    中国穷,没钱,这是国际上都知道的事实。

    尤里亚夫急忙解释,“首长,中国人确实没钱。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很快速,轻工业领域增长快速。对方没钱,我们可以通过银行申请贷款,贷款的这一部分,可以由国内银行加印钞票发放。再让合作的中国人来偿还这笔债务。”

    这他妈的是什么操作?

    航空工业部长没整明白,连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也是一脸懵逼。

    他们真想不通这种操作模式咋搞。

    乌克兰向苏联的国家银行贷款,让中国人偿还?

    中国人会老实地还钱么?

    或者说,乌克兰这是变相要经费?反正最后不还,国家银行也没法对他们怎么样。

    

1340 让中国人贷款至少百亿卢布() 
米沙维奇夫斯基皱着眉头看着乌克兰人,沉声问道,“中国人提出来的?”

    如果是中国人提出来,要账可就不容易了。

    他们甚至可以不花费一分钱就把技术给拿走。

    季米诺夫急忙摇头。

    “不是中国人提出的方案。为了得到经费,我们竭力向中国推销安…22的生产技术,中国表现得很有兴趣,却因为没钱,尤其是没有外汇支付,使得我们双方难以达成合作……轻工业产品对我们发展无用,我们需要用于发展跟养活整个航空工业系统的资金。安东诺夫的第二架安…225因为缺乏经费停止了制造,连其它很多研究项目,也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继续下去……”

    安东诺夫缺钱。

    乌克兰航空工业系统缺钱。

    甚至整个苏联都缺钱。

    季米诺夫的话,向航空工业部长及军事工业委员主席表明了乌克兰航空工业部跟安东诺夫设计局推销安…22全套生产技术就是为了换取经费。

    “中国人缺乏外汇,我们需要资金,于是就想出了这样的办法。中国人也同意,他们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公司来向苏联供应他们的轻工业产品……在苏联销售的资金,用于偿还贷款……”

    季米诺夫详细地向两位大佬解释了整个操作过程。

    航空工业部长跟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有些震惊。

    在困境下,人的主观能动性果然是可怕的。

    为了得到资金,乌克兰人居然想出这种方式,由他们向银行贷款,中国人偿还,他们提供技术给中国人。

    唯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中国人会向银行还钱。

    中国人一旦违约,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技术白给了,银行的贷款也收不回来。

    米沙维奇夫斯基很担心这个。

    他也知道,合作达成对双方都有好处。

    乌克兰方面把技术给了中国人,中国人赖账不偿还债务,最终将会是整个苏联的损失。

    对于大佬们的担忧,季米诺夫等人自然也考虑过。

    不说服上级,根本没有可能被批准。

    尤里亚夫对大佬们进行详细的解释,“首长,其实操作很简单,也不怕中国人会赖账。银行来当第三方中间人,我们把技术转交银行,银行发放贷款给我们,这就成了银行跟中国人间的合作。或则,银行再跟国内百货公司签订合同,百货公司从中国人手中拿轻工业产品,销售,用于偿还银行的贷款,银行得到偿还后,再向中国人提供技术……”

    如此一来,整个合作的可控性就大了。

    中国人一旦不提供轻工业产品,甚至提供的轻工业产品无法卖出去,他们都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技术。

    “会不会太麻烦?”奥列格皱起了眉头。

    他觉得这种操作模式太过前卫。

    操作起来绝对没有说起来这样简单的。

    尤里亚夫得到季米诺夫的示意,继续解释:“主席,并不麻烦。这样反更简单。银行方面不需要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只需要资金偿还债务;轻工业产品由中国人销售后偿债务,这就变得不可控……而由国内公司销售,提供技术的我们跟银行都不用考虑中国人提供多少轻工业产品,或者用哪类的轻工业来偿还……”

    在尤里亚夫跟季米诺夫两人的解释下,两位苏联高官终于明白了,这种操作模式究竟是如何。

    依然是轻工业产品换技术。

    不过可控性就大了很多。

    这样的方法居然也能让乌克兰人想出来,可见乌克兰方面多想达成跟中国人的合作。

    对安东诺夫设计局来说,已经停产了十多年的飞机技术,没有什么用处。

    银行也不需要这些技术来抵押。

    中国由需求,需要引进这样的技术,达成协议,签了合同后,这些没用的技术就变得值钱了。

    银行作为第三方机构,捏着合同,要求中国人按约定还款,中国人还款过程中,一旦有违约,就无法继续拿到后续技术……

    从安东诺夫的技术指导也得根据中国还款速度来。

    双重保险,根本不怕中国人不偿还贷款。

    有了轻工业产品做保证,银行也可以放心给安东诺夫放款,不用再担心设计局拿到贷款后无力偿还,给国家造成损失。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银行也能得到不小的利润。

    “米沙维奇夫斯基,你怎么看?”

    奥列格对这种交易方式动心了。

    国防部不是要求扩大跟中国之间的技术合作,以此获得更多的经费么?

    跟中国扩大技术交易,完全可以采取这种模式。

    由军事工业委员会来管理合作,销售来自中国的轻工业产品。

    银行甚至不需要考虑没钱,只管贷款就好。

    对参与的任何一方来说,都是有着莫大好处的合作。

    米沙维奇夫斯基一脸兴奋地说道:“其他的操作模式都可以这样,给中国人提供的贷款越多,能从中国人身上赚到的钱越多……”

    显然,航空工业部长也对这样的合作动心了。

    原本他们就为中国人没钱而担忧。

    中国人没钱,他们愿意提供再多的技术都没用,根本无法达成合作协议。

    “要不,先向国防部跟财政部汇报一下,询问一下他们的看法?”问题解决得太过突然,军事工业委员会主席觉得要跟其他相关部门沟通。

    季米诺夫等人根本就不知道大佬们的想法,见他们也没对安东诺夫跟中国之间的合作发表什么看法,反而开始担心起来。

    当即,两位大佬就再次回到了阿尔巴特军区。

    国防部长见两人又来找自己,问道,“不是让你们商量如何扩大跟中国的合作,从他们身上获得更多资金吗?”

    “部长,我们现在有个想法,如果得到支持,跟中国人的合作就不是问题……”奥列格当即就把乌克兰人想出来的合作模式给说了出来。

    米沙维奇夫斯基在旁边,也向着这位阿尔巴特军区掌舵人介绍了参与到合作中,可以带来什么好处。

    银行有利息,参与单位可以得到发展经费,甚至连军事工业委员会成立的销售公司,也可以得到高额的利润。国内缺乏的轻工业产品供应也将会得到缓解……

    “中国人得到的好处是否更大?他们的轻工业产品将会拥有更大的市场,发展更快……”

    国防部长有些担忧。

    方法是好方法。

    可这样的合作模式,对于中国人来说,好处更大。

    中国国内的市场组建饱和,一旦得到苏联庞大的市场,这将会让中国人轻工业发展更快。

    经济增长上来,投入到科研方面的资金也就越多。

    “部长,中国人确实也可以得到非常大的好处。不过,这样的合作,对于国内经济也是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拥有高额利润的情况下,国内相关单位在生存压力下,将会快速调整他们的产品,甚至是扩大规模……一旦国内可以充足供应,我们就不需要中国人提供这种类型的轻工业产品……”

    奥列格说道。

    这么多年,苏联一直在按照计划生产。

    国内的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根本就不会去注重提升产品质量以及提升技术竞争力。

    数十年前,中国等国的汽车跟电视机等,都需要从苏联进口,到现在,苏联的汽车工业发展也不咋样,技术没有得到多少的提升,就连曾经先进的电视机,目前也都变得落后了。

    苏联国内的技术体系,属于极端的矛盾。

    军事科技相关的技术,那绝对是全世界前列,甚至不少在引领着整个世界科技发展方向。

    而跟民生相关的普通生产技术,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什么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先向政府询问,看看是否能得到支持……”奥列格没有武断地做出决定。

    这样的合作,必须向政府申请。

    经济越来越差的状况,让苏联政府焦头烂额,西方世界不断地扩大对苏联的封锁,甚至各种轻工业产品都需要苏联付出极高的代价。

    听到这样的合作方案,自然没有任何的意见。

    尤其是苏联国家银行,现在根本就不敢轻易扩大钞票印刷规模。

    一旦多印刷了,通货膨胀率上升,根本就无法控制……

    几十亿的业务,对于庞大的苏联国家银行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至少需要100亿卢布以上,才会产生一点效果!”

    苏联国家银行行长安德烈如此说道。

    对于这样的合作方式,苏联财政部同样也支持,如果规模扩大,国内的经济状况完全可以得到好转。

    “乌克兰方面可以作为试点,由他们跟中国人合作,成功后,再全面推广,不仅是中国,其他有想法的国家,也可以谈合作……”

    苏联政府作出了指示。

    “跟中国人合作没有问题,但是合作总金额,不能低于100亿卢布!”奥列格很快就回复了季米诺夫。“中央银行可以向你们提供贷款,最低额度100亿卢布……”

    季米诺夫等人傻眼了。

    100亿卢布,可以让他们过几年好日子了。

    但是哪里有那么多技术卖给中国人?

    何况,这么庞大的资金,中国人会不会被吓晕?

1341 航空不够百亿,坦克军舰来凑() 
“部长,咱们怎么办?”

    尤里亚夫一脸担忧地看着对面的部长。

    原本他们以为,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说服航空工业部甚至军事工业委员会。

    却没想到,仅仅只是解释了具体的操作模式,最终没有人反对,甚至国防部跟财政部都非常支持他们的计划。

    “确实是非常难以让人解决的问题。先不说中国人敢不敢接受这样庞大数额的贷款,仅仅是我们有多少技术能值这么多钱,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季米诺夫很忧伤。

    原本他们不过想要搞几亿美元,那样整个乌克兰的航空工业部都能快活好几年,不用再因为经费问题而担心。

    第二架安…225,只需要不到6000万卢布,就能继续制造出来。

    核心的主体部分,这些成本高的都已经制造出来了。

    “安…22技术,我们即使要高一些的价格,也不可能高得太多,太高了中国人不会要的;哪怕是D…18T发动机的全套生产技术,最多也就值5亿卢布左右……”尤里亚夫满脸苦恼。

    他们没有足够的技术来凑足百亿卢布。

    安…124倒是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