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致的章程,他得好生琢磨。
再远一些,若一切顺利,贾家有惊无险地渡过了个坎。
那将来还会有什么坎么?
他要怎么做,才能保住贾家的长久安宁……重生过来,他可不愿一生都在类似抄家的阴影中度过,将来他会有妻妾,会有儿孙,他更不愿他们遭遇什么灾难。
……
“这个贾慎之,在诗词上的才华,倒真只能以天才形容……”
贾玮离开镇国长公府后,高婕手中拿着创刊号,从接待他的花厅走出,一面向外头的大花园走去,一面向身边的紫玉说着。
“贾公子本来就是诗词天才啊……锦瑟一出来,很多人就说了……”紫玉笑嘻嘻地说道。
时隔数月,她终于又见到贾玮写出一首意韵不凡的佳作,欣赏之余,便是说不出的开心,倒像是她自个写的一般。
“这可不同……”高婕向一丛帅旗走去,“……锦瑟出来,便说这话的人,终究浅薄,所谓天才,是指在擅长之事上举重若轻、挥洒自如之人,比如诗词,或苦吟成诵,千锤百炼,或偶得佳作,从此沉寂,皆算不得天才……因此李太白是天才,李昌谷不是,王子安是天才,林和靖不是……自然,李昌谷和林和靖也是才华出众……”
“这个贾慎之,前有锦瑟,不出数月,又有这首咏菊,两首都是可以传世的佳作,短短时间,真不简单……何况他在烟湖泛舟,还做了两句相当应景的诗句……不能不说是天才啊……紫玉,你懂了么?”
“恩……听殿下这般说,婢子有些明白了……不是能写出好诗词就是诗词方面的天才,而是能随随便便就写出好诗词的才是……”紫玉扑闪着眼睛说道,隐隐然更为贾玮感到骄傲。
第265章 发行记事7()
“随随便便?”
高婕让紫玉这个贴身丫鬟逗得莞尔一笑,拍拍她面颊,“……恩,意思也差不多,你能明白就好……”说着,晃了晃手中的报纸,“这个贾慎之,不独在诗词方面是天才,在经商方面,似乎也是个天才,先是道试训导班大赚一笔,眼下又办起了这新式报业,内容新颖,涵盖多样,难为他怎么想来,此报一出,市面上的那些摘报还有谁看,籍着这新式报业,又是一个生财之道……再有,他所创树人堂义学,又比别个多了一个成人夜校的点子,只不过是义学罢了,若拿来赚钱,何尝赚不到……”
“殿下,贾公子若听了你的话,定然高兴得很。”紫玉接口笑道,“……还有呢,贾公子相貌清俊,容止都雅,可谓是……可谓是……恩,才比子建,貌若潘安……”
她难得见高婕这么夸赞一个人,并且还是她朦胧心仪的贾玮,便一心想着在高婕面前,为贾玮增色添彩,因此也没防头,这番话几乎就是脱口而出。
当然,在她印象中,贾玮始终是那个惫懒好玩的形象,而非她此刻所言的容止都雅,尽管做为世家子弟的贾玮,气质上确实如此,但却被她有意忽略了,只是这时她对高婕说着,自然说的是容止都雅。
“紫玉……”
此时高婕目光正投在那丛旗帅上,闻言掉过头来,盯了紫玉一眼,“……什么貌若潘安,你这丫头,现在什么话儿都敢说,这是你一个女孩儿家能说的?不害臊……”
紫玉面色陡然一红,这才反应过来,吐吐舌头,小声道,“……婢子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你还说……”
高婕伸手点在她额头上,随即眼前却也浮现出贾玮的模样……相貌清俊,容止都雅……俨然是个翩翩美少年,用貌若潘安形容,其实也不算太夸张,若是成年后,应该更具风采。
如此想着,念头略略停留,随后抛开,贵为镇国长公主,有着各种顶级应酬,高门大户的世家公子她见得多了,论相貌容止,同贾玮同样出众、甚或过之的并不乏其人,从未在她心中留过什么痕迹,这个贾慎之,自然也不例外,对于男子,她欣赏的不单单是这一方面,更多的是那种经世纬国的才能,博大精深的学问,卓然不凡的见识,荣辱不惊的气度……因此,真正说起来,让她欣赏的男子少之又少。
也是有感而发,联系到贾玮,她再次对紫玉说道,“……这个贾慎之,诗词、经商方面皆是不凡,也算难得,但可惜只是小道,诗词抒性遣怀,并非实事,经商渔利竞逐,与君子之道相左……你瞧瞧他,为了推广此报,竟不惜写出一首传世之作,商人逐利,可见一斑……”
她这般说着,再次晃了晃手中的晨报。
“……真正出色的男子,胸有才学,文雅坚定,不说立德立功立言,也不说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至少他能踏踏实实做实事,做于国于民有利的事,遇到问题能解决,遇到挫折不放弃,那些牧守一方,镇守一地的文臣武将,素有口碑者,皆是这样的男子,那些在庙堂之上,谋事为国,殚精竭虑的朝臣,功勋彰显者,也皆是这样的男子,那些位卑事微,不辞劳苦的小吏,未敢忘国者,也是这样的男子……”
“殿下……贾公子他也是这样的男子呢。”
“恩?”
“婢子听晴雯姐姐说过,贾公子帮其父解决过两次公务难题,府中上下都很钦佩呢……”
原本见高婕夸赞贾玮,紫玉高兴得很,却不料转眼间,高婕又反过来将贾玮批了一顿,紫玉心里着急,但面对这一番高谈阔论,她小脑袋瓜压根就不够使,更别说为贾玮辩护了,也是情急之下,倒是想起了晴雯所说的这件事儿,这时怯生生地说道。
高婕望着她,眨了眨眼。
“……贾公子的父亲是工部员外郎,虽说官儿不大,但也是朝廷命官,为朝廷做事,贾公子帮他解决公务难题,岂非也是为朝廷做事……殿下,婢子这样说,不知对不对……”
看到高婕微微点头,她接着说道,“……头一件公务难题是工部衙门派下来两件事儿,派给贾公子父亲,听晴雯姐姐说,一个是有油水的皇城城墙工程,一个是吃力不讨好的城北平安坊慈济工程,底下的人都抢着做有油水的,不愿做吃力不讨好的,贾公子父亲很伤脑筋,难以分派下去,结果贾公子轻轻松松地就解决了这个难题,让平安坊的贫民早日住上了棚屋……”
“第二件公务难题是工部衙门承建皇后娘娘的园子,在蓄水方面,险些出了差错,殃及下游百姓,也让贾公子轻轻松松解决了……殿下,贾公子为朝廷做事,做的是实事,虽说事情不大,但也是利国利民啊……他可不就是一个真正出色的男子?”
贾玮的事迹,紫玉听过后,一件件都放在心里,印象深刻,从没忘记,晴雯同她所说的这个事儿,自然也是如此,此刻一路说下来,如数家珍,因高婕提到真正出色的男子,她也这般形容着,说着说着,语气间倒是越发笃定。
“……没想到贾公子还帮其父解决过公务问题,我倒是不知……若真如你所言,这个贾慎之……也确实是个真正出色的男子……”
站在旗帅花丛前的高婕,高挑美丽,仪态万方,静静听紫玉说罢,微怔了半晌,方才若有所思地说道。
时辰已近午时,宁静的秋阳当空洒落下来,高婕和紫玉在花园中站着,燕京晨报社中,贾玮的身影离开二进宅院,前往五进用餐,鼓楼的金福斋内,陈掌柜忠人之事,早将贾玮委托的事吩咐下去,这时二十份晨报已赠阅一空,而在京城的一些角落,晨报创刊号上的咏菊正悄然传诵开来。
第266章 发行记事8()
时辰到了下午,北城王豆腐街一座宅院的前院,大槐树下摆着一张圆几,设着茶具,几个衣着稍显体面的男子聚在一起,彼此商谈。
这几个人中包括此宅的主人,《顺天摘报》社长张仲,以及《燕京录报》社长鲁兴、《京都汇报》社长钱东明、《国都录事》社长王进、《顺天****》社长谷有德、《玉京盛事》社长陈为。
这六人所办的报社,在贾玮的燕京晨报创刊之前,是京城仅有的六家报社。
这六家摘报普遍利润不算太高,多的一年五六百两银子,少的一年二三百银子,因此每家报社实际上都兼着书铺生意,除了卖书,还承接各种刊印生意,做为另一处进项。
当然,在这中间,报社的利润仍是大头,一年二三百两到五六百两不等,比起其他行业的大生意,虽算不得什么,但却强胜于寻常小生意了,并且稳稳当当,几乎没有风险。
多年的报社经营下来,这几人的身家也颇为殷实,妻妾成群,吃穿不愁,日子过得舒适。
可谓是小富即安,万事不理。
但今日燕京晨报社的创刊发行,带着一种铺天盖地的声势,各个城区皆有燕京晨报发行人员的身影,穿梭往来,招揽声声。
这份新式报纸,新鲜张扬,让他们惊愕的同时,明显让他们感到不安,有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在张仲的召集下,眼下他们聚在此处,进行商议,希望能集思广义,寻求对策。
“……这个燕京晨报,自从在三大车马行打广告以来,鄙人已盯了一段时间了,想必诸位也是如此,”这时大家稍稍寒暄几句,张仲切入正题,拿起几案上的一份燕京晨报创刊号,手指指在上头,“……今日此报出来,声势浩大,当成大生意来做……恩,此报倒确实不同,共有十六版面,内容新鲜多样,无疑是一份新式报纸,鄙人略略看了看,相当吸引人,咱们这几家的摘报可万万比不了……并且,这家报社的社长竟是京城名士贾玮,写下锦瑟,如今这创刊号上又写下咏菊,以其名气,对此报的推广,颇有助益……”
“……照鄙人看来,此报出来,咱们这几份摘报很快就要卖不动了,报社关张倒闭便在眼前……不知诸位以为如何,还望商议一番,拿出办法,大家共度艰难……”
“张社长说得是……此报出来,咱们这几份摘报哪还有人看,报社不用说很快便要倒闭……燕京晨报社规模庞大,咱们这几家报社只有通力合作,才有活路……”坐在张仲对面的《京都汇报》社长钱东明放下茶盏,接口说道。
他们这俩个说着,余下诸人都点了点头。
大家生意的大头全指着报社,谁也不愿眼睁睁地看着报社倒闭。
而要同燕京晨报相抗衡,除了六家报社彼此合作,别无他途,单靠一家两家,绝无可能。
现实摆在面前,大家看得明白,算是基本上的共识。
有了这共识做为基础,倒是少了许多障碍,很快诸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议起来,一阵子后,便拿出了一个粗略可行的方案。
这个方案说来也是在这种情形下,必然会选择的方案。
大致的意见就是由六家报社各自拿出一定比例的股金,联合成立一个类似燕京晨报社的新式报社,从报社运营,到报纸内容,一切都模仿燕京晨报社,以此形成竞争。
让他们另辟蹊径,他们自是不可能做到,因此这个方案无疑最佳,得到大家一致认同。
但接下来,商讨到具体问题上,各人便有了分歧。
头一件,资金数目,即共同出资多少,就争得不可开交。
创办新式报社,同燕京晨报社竞争,无疑存在不小的风险,大家也都能想像得到,一方面虽是不得不为,另一方面,却也在尽力规避风险。
在资金数目上的控制,是规避风险的第一道关卡,资金数目大,分摊到各人身上也多,资金数目小,分摊下来也少。
认真说起来,谁也不愿资金数目太大,超出承受能力,但由于各人身家不同,对于各自所能承受的能力也分别不同,甚至相差甚远。
在这六家当中,《顺天摘报》、《燕京录报》、《顺天****》、《玉京盛事》,这四家报社规模较大,每年利润都在五六百两以上,而《京都汇报》、《国都录事》这两家报社规模较小,每年利润只是二三百两。
因此张仲、鲁兴、谷有德、陈为四人主张资金数目在二万两上下,而钱东明、王进二人主张只需一万两上下。
“……你们瞧瞧,人家燕京晨报的印制用的是铜活字,印制出来,清晰精美……”身材肥胖的鲁兴手指点了点几案上的晨报,对钱东明、王进二人道,“……铜活字的订制价格,鄙人不用说了吧,人家这等本钱都舍得下,咱们六家联合起来,多出资一万两银钱,怎么就舍不得?钱社长、王社长,你们再琢磨琢磨……一万两银两能做什么,至少得二万两啊……”
“我们哪比得了你鲁胖子,你那报社的利润,一年抵得上我们二三年,自是财大气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