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商纣王-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宫之事,也正式开始进行,效率非常快。

    最终愿意充当老师、大秦也看得上的才子,一共有六千多位。

    他们的本事,试卷分数都是五十多,多加磨砺之后,未必不可成为大秦的官员。

    秦王政八年九月一日。

    五十五个郡之中的学宫正式开始运作,每个学宫一百位老师,各自招收十二岁到十六岁左右的五千名学子。

    其中咸阳作为大秦中心,老师五百位,招收三万名学子。

    消息一出,大秦之中顿时热闹起来,豪门贵族自然不在意,但平民百姓家庭却是抢破了头。

    大秦有多少人?

    不算各个贵族封地,以及他们家中的奴仆、奴隶,一共上百亿。

    一个县就有两千多万人。

    五十五所学宫,一共才三十万人,虽然限制了年龄,也有家庭不愿意,但依旧是肉少狼多。

    只是短短不到一天时间,名额便全部满了。

    三十万学子正式开始踏入学习、修炼之路。

    大秦也增加了一笔不轻的负担。

    不过姚贾从燕国带回的一百万斤灵源,和两件灵宝。

    不出意外,完全足够这五十五座学宫、三十万学子用到近两百年之久。

    学宫之事,也在天下引起过一番议论,不过多数都是不在意,这般简陋的教学,学子能有什么本领。

    而在意的,也很少能对此、做出什么事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秦越发忙碌,各地官员逐渐适应,同时在中央的协助下,渐渐走上了正规。

    秦王政九年二月。

    帝子受再次开始了大动作,各城守城大军、将军,不再受太守、县令管理。

    而是直接归军阁管理。

    这几年中,虽然这些守军的事务,几乎都是军阁处理,但这道命令,也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影响。

    这彻底表明,从此以后,大秦军政分开。

    军不管政、政不管军。

    全部对秦王负责。

    军阁势力、和帝子受的权力影响力,都增强了不少。

    这个大动作之后,帝子受就安安静静、全心全意磨合现在的这套朝堂体系。

    他心中的大致框架,已经构建完毕,等磨合好后,大秦上下都接受了、适应了。

    才是他继续加强对大秦掌握的时候。

    唯一还算是大动作的,便是渐渐加大对六国彼此之间矛盾的挑拨。

    张仪具体负责此事,黑冰台全力配合,挑拨六国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国内的矛盾。

    就一个目的,消耗他们的力量,增加他们的仇恨,不要把所有目光都放在大秦身上。

    过去近三百年,大秦打这个、战那个,一直打到了天下第一强国,可以说一直都占据着天下人的注意力。

    现在帝子受则只是想低调一些。

    …………

    时间匆匆,一转眼,便到了秦王政十五年六月。

    此时,大秦各地官员已经差不多都站稳了脚步。

    很明显的,大秦运转的更加灵敏快捷了,国力增强了一些。

    最好的明证,不是气运之力的增加,而是这几年大秦收入增加。

    从秦王政五年的大约四百万上品灵源,到了秦王政十四年,达到五百万左右的上品灵源。

    增加了四分之一。

    连商鞅他们都惊住了。

    其实国力增强并不多,但能为朝廷掌握、应用的却多了许多。

    这就是官职改革最大的好处之一。

    秦王政十五年六月,安静几年的帝子受,又开始了大动作。

    朝会大殿之中。

    听完那番带着不容置疑语气的话,百官都已经皱眉思索起来。

    封三老为八品官员,封亭长为从八品官员,封里长为九品官员,封一些乡里的小吏为从九品官员。

    大部分官员都是眉头一皱,有必要吗?

    这样一来,朝廷岂不是又要增加很多负担?

    我大秦三老管理的一向都很不错,非常配合朝廷,完全没有必要啊!

    只有少数一些官员精神大震,大王安静数年,再次出手了!

    这一次出手,竟是要掌握大秦所有地方!

    在大秦,或者说全天下中,县之下是乡,都是三老在管理。

    三老不是官职,而是当地德高望重之人担任。

    乡之下是亭,亭之下是里。

    亭长、里长同样不是官。

    而一旦给三老、亭长、里长他们赐予官位,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就可以轮换、直接任命等等等等。

    大秦中央就会管理到每一个乡、亭、里。

    怪不得!

    九品十八阶中,最小的县吏也是八品。

    剩下的从八品、九品、从九品,看来都是大王早就谋划好,给三老他们的。

    但他们中也有不少人是那种想法。

    有必要吗?

    大秦三老管理的很好,全天下众国之中,就属秦国三老最为配合朝廷。

    这其实也是相当于管理到每一个乡、亭里。

    又何必再亲自去插手。

    麻烦不说,朝廷负担更重了。

    按照朝廷新出的俸禄,八品九品俸禄是不多,但他们数量多啊。

    大秦四百来个县,乡有近五千个。

    亭、里更不用说。

    这一算下来,起码要多出七十多万个官员。

    一些人更是想到,如果大王将来要把六部建到乡、亭、里,那……

    虽然里是不可能的,但这官员人数也实在是太多了。

    哪来这么多官员?

    朝廷负担也是没必要的。

    不过帝子受威望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步,见四大丞相没有反对,也就没有官员再敢多说什么。

    而且对此,大部分的三老、亭长、里长,都会很高兴吧。

    他们去阻止,得罪的人,将会非常多。

    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很高兴。

    大王终于想起我们老秦人了!

    大殿之中,出身老秦世族的官员心中大喜。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老秦人在朝中地位大增的时候。

    不管大王目的是什么,那多出来的七十多万官员,大部分都是老秦人。

    他们老秦人的地位,终于要回来了!

    满朝应喏的声音中,帝子受结束了朝会。

    内阁再次忙碌起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大秦有近一万五千多个三老,六万多个亭长,五十多万个里长,还有数万个乡中小吏。

    想真正实施起来,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光是统计,就需要时间。

    不过这个世界终究是修炼大世界,加上六部建立到了每一个县,官员足够,行动能力比之以往增强了许多。

    统计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只是对这般前所未有的事情,和这么大的动作。

    到底是好是坏,很多官员都有些担忧。

    就连商鞅他们,虽然感觉可行,也选择了支持。

    但内心中,其实还是不免有些担心。

    真正拥有完全充足自信的,只有帝子受一人。

    在他眼里,完全掌握大秦,将其国力运用到最大,这便是最后一步。

    (第二章,谢谢支持,谢谢。)

    ………………

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秦人(为盟主儒以诗礼加更)() 
    这也是最难的一步。

    没有足够的官员,便是过不去的坎。

    整个大秦,不算各个贵族封地和奴仆,一共有一百多亿人。

    文官管理体系,却只有一万多人左右,这还是六部建立后,有的官员人数。

    原先不过数千。

    以帝子受的眼光去看,怎么算,都不合理。

    中央真正管理到的地方,只是到四百多个县。

    这四百多个县,能把这一百多亿人的力量,开发出多少?

    不用想,帝子受就知道。

    大秦能达到天下第一,不得不说,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大秦三老、亭长、里长他们奉献很大。

    比六国的三老好很多。

    这其中,就牵扯到了三个字。

    老秦人。

    真正深爱这个国家,愿意为其付出一切,抛头颅洒热血的老秦人。

    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配合着四百多个县,将大秦一百多亿人的国力,开发到了天下第一。

    不过即使他也很信任老秦人,但他信任,老秦人也愿意奉献。

    却不代表结果是最好的。

    即使他们再愿意奉献,也没将这份国力开发到最大。

    更何况,老秦人太少了。

    大秦拥有现在的地盘,也是不断吞并四方的小国。

    真正的老秦人,不过才三四十亿。

    只有尽可能完美的制度,才能将大秦国力开发到最大。

    不过那所需要的庞大官员数量,和改变三老管理思想的时间。

    不是十年二十年就能行的,那需要的是长时间慢慢改变。

    给三公、亭长、里长加官,只是一个开始。

    他短时间内,根本没想过大动那些三公、亭长、里长。

    哪怕他们中有很多都并不合格。

    此时加官,只是先打个基础,同时他们有了官身,能更好的配合朝廷,开发出更多的国力。

    而真正最大的目的,还是增强他们的实力。

    没错,帝子受的用意就是如此。

    那些老秦人出身官员想的没错,他就是为了老秦人。

    一个国家之中,一视同仁、宽松对待,对他好,他便会感激。

    这些说法,在民族问题上,通通是废话。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那就是不同。

    根本不可能轻易融合。

    大秦的根基是什么?

    不是商鞅、也不是四大丞相和四大军阁大臣。

    而是老秦人。

    愿意为大秦付出所有的老秦人。

    只要这份根基还在,不被动摇,大秦就还在,帝子受就有信心。

    大秦想要吞并天下、融合众国百姓,最大的依靠也不是某一个人,而是老秦人。

    以老秦人,融合各国百姓。

    压制各国百姓。

    所以,老秦人必须强大起来。

    否则六国之人永远无法归心。

    至于靠优秀政策,连帝子受都不报任何希望。

    和平吞噬那是不可能的,只有以强大实力镇压,再以老秦人融合。

    才能让六国之人消失,通通变为大秦之人。

    这就是他融合六国的政策。

    不过老秦人被打压了近千年,想增强他们并不是容易的。

    说来国家就是这么复杂。

    秦国想要崛起,就必须打压老秦人,因为改革就会触及老秦人的利益。

    也因为用他国之人,就会少用老秦人。

    所以自商鞅变法之后,老秦人就遭受到了近千年的打压。

    历代秦国君王,都会打压老秦人。

    他们用楚国外戚,用他国之人,不断打压老秦人。

    因为秦国要强大。

    包括帝子受也是如此。

    除了军方中,有老秦人的代表王翦、司马错几人。

    内阁、六部高层中,几乎没有。

    但朝堂格局已定,是该扶起老秦人了。

    打天下,他主要需要用其他之人。

    但治天下,他的核心,只能是老秦人。

    给那些三公、亭长、里长加官,便是强大老秦人的第一步。

    大秦之中,当帝子受的命令传开。

    各地之人,几乎都是欢喜。

    无数老秦人更是喜极而泣,大王、终于想起我们了!

    近千年的等待、苦楚。

    这种情绪,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因为他们爱大秦。

    大秦的厚重、大秦的古朴、大秦的豪气、霸气等等等等。

    这都是老秦人的性格所带来。

    当收到这种消息后,包括商鞅在内的人心中都是一紧。

    好似,他们忽略了什么!

    大王真正的目的,好像并不只是为了完美掌握大秦每一个地方。

    不提商鞅等人的思索,给三公、亭长、里长加官的事情,井井有条的进行。

    五个月内,大秦多出了七十多万位官员。

    帝子受明显感觉到大秦气运之力的负担加重了,但气运之力也增多了。

    这是无数百姓归心的结果。

    秦王政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朝会在继续,而朝会宫殿之外,六道身影明显都有些惊异的看着对方。

    虽因为这是秦王宫,而不敢大肆讨论什么,但六人都看出了对方的惊奇、不安、和一丝激动。

    多少年了?

    他们居然再次站在了这秦王宫中!

    可是大王为什么要将他们六人传进宫中?

    这么多年的打压,让他们小心谨慎,只能压制着情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