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小鱼好香!”张逸竟然开口说话了。
“是吧?家里油不多,我就把鱼虾放在锅沿上慢慢炕,然后把粗盐碾碎了,撒上一点儿就很香了。”喜儿在空间吃了牛扒,又享用了英式下午茶,干脆放下筷子为他们解惑。
另外,空间海里无污染的小鱼小虾也是很鲜美的,不用放盐味道就相当好了,当然这话只会在肚子里说。
“你不吃?”一碗呼噜噜吃完,田老爷子见喜儿不吃,很诧异。
“刚才煮的时候饿,就在厨房先吃了,别怪我偷吃哈。”喜儿打哈哈。
“鱼虾哪里来的?”大家还没忘记刚才的问题。
“土坝子边上小沟里捉的,还捉了不少,够吃两顿的。”喜儿端着碗筷走进灶房,不敢让他们看自己的眼睛。
前世的父母说过,自己每次撒谎的时候,眼睛就会泄密。
“那你注意安全啊,别掉进河里去了。”老爷子不放心。
“放心吧,爷爷,我就在小沟沟里,哪里敢下河呀!”
“下次我陪你去。”张逸简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你去了,我咋捉鱼捉虾啊?喜儿惊恐的看着他。
“干啥?这表情”张逸好奇的问道。
“没,惊喜。”喜儿闪身回厨房。
想到啥探头出去喊道:“张叔叔,缸里没水啦!”
“好嘞!马上去。”张青觉得吃饱喝足,浑身再次充满了力量。
高石庄的农户喝水,都要到村口的土井去挑。
所谓的土井就是在地上打一个很深的洞,然后再在井口用较粗的树枝绑成“井”字,固定在上面作为井口。
挑水是每家每户的男人饭后都要干的伙计,之前都是田老爷子半桶半桶的提回来,累得弯腰塌背的。
现在家里多了个劳力,果然省事很多呀!
今天因为加了菜,老爷子和张青干活儿都特别有劲儿。
晚上,喜儿用空间里的杂粮面蒸了一大锅馍馍,然后将炕干的鱼虾碾碎,加到红芋粉里做成羹,味道同样不错。
最后锅底都被刮了个干净,喜儿成就感爆棚。
“喜儿,咱家粮食够吃吧?”老爷子偷偷问道。
“省着点儿吃够的,爷爷。”这两天的相处,喜儿喊得越来越顺口。
“还是咱家丫头能干,再过一个月秋收回来,就要分粮食了。”老爷子在农村生活这半年,身上虽少了些老学者的儒家,但多了几分平和。
“等我再多捞一点鱼虾,能给爸妈和哥哥送去吗?”喜儿平躺在床上,轻声问爷爷。
“送,上次把你爸妈吓得够呛。秋收的时候,你爸妈也会到田里秋收,到时候见他们就容易了。”老爷子想到自己的宝贝孙子,嘴巴笑得都合不拢。
“唉!要是咱们粮食再多一点,就可以叫爸妈他们天天来家里吃饭,这样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多了。”这是喜儿的真心话,尤其是那只小豹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如果来这儿,时不时还能给他们开开小灶。
但想想也不可能,一家每户都是按人头领的粮食,谁多吃一口下顿都会挨饿。
多想点儿法子,这样拿粮食出来才能名正言顺呐!
村里人晚饭都吃的早,天一黑就上床睡觉,舍不得点煤油灯,费油!
那都是一颗一颗鸡蛋攒出来的,金贵的很。
喜儿家连像样的盏煤油灯都没有,还是老爷子用土法子自制的。
一个铁皮盖药瓶,上面打个孔,洞里面插上一根较粗的棉线,下面一头拖到瓶底。
倒点儿煤油,就可以点灯了。
这里大部分农家都用这种煤油灯,考究点的,就会在洞口插上一根用马口铁皮卷成的套筒,这样灯头可以更高些,也会更亮一些。
通常为了省油,会把灯头缩到最短。
喜儿觉得,夜里的煤油灯,忽闪忽闪地,那微弱的光亮,跟鬼火差不多。
洗干净的被窝睡着格外暖和,闻着太阳的气息,不一会儿就听见爷爷打呼的声音。
一大清早,喜儿就爬起来跑步,顺便溜达进空间瞅瞅金毛。
好在这附近没有人家,躲在竹丛后面,就是被家人发现,也有说辞。
喜儿一进去,就被眼前的大沙坑给吓到了。
“金毛,这都是你抓的?”
金毛捶捶胸口,到底是?还是不是?
看着它跳上跳下,算了,现在的问题是这么多的小鱼虾到底该怎么处理?
难道真要找条沟,把它们放进去?
可以长在海里的,放进水沟里会不会直接翻肚皮呀?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哎哟,真是笨到家了!
不会晒干吗?
但是怎么找借口拿出来啊?
喜儿无奈的蹂躏着金毛的脑袋,要是能拿去卖就好了。
对,这里肯定有集市。
说干就干,让金毛去厨房拿了条桌布,铺在甲板上,然后一人一猿就着一口泉眼儿,坐在树荫底下,开始处理鱼虾。
这也是一项大工程啊!
泉眼儿?
上面又没有雪山,这里哪来的泉眼儿啊?
哇口感清甜,甩走前世神马云的矿泉水n条街去!
以后家里就用这里泉水好了,张叔叔挑的水拿来洗东西。
嗯,就这样办!
处理完这堆鱼虾,喜儿浑身腥臭,洗个澡是必须滴。
金毛继续处理鱼虾
喜儿穿着金毛改过的睡衣,在厨房为自己准备早餐。
简单的三明治,夹上两片火腿肉和水嫩的生菜,美味呀!
小半天很快过去,穿上干净的衣服,又要跟金毛说拜拜。
原以为又是一番依依不舍,结果这家伙直接潇洒挥手。
难道因为有事儿忙,所以心中就有寄托?
喜儿乐了
今天的钟声响得更早,喜儿锅里的水都还没烧开。
大家匆忙梳洗后,就朝着村里的打麦场走去,难道还要为知青准备欢迎仪式?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一章 知青的住处()
果然不止喜儿一行人,村里人也是睡眼惺忪,有些人甚至一路小跑,还不忘扣上夹袄的扣子。
看这次的集合人数,貌似不止高石庄一个生产队,难道小豹子他们也会过来?
喜儿开始东张西望。
估计今天有更新鲜的话题人物,吸引着大家,所以暂时忘记了喜儿鬼娘这个人。
三五成群都在议论着知青们都长啥样啊?
会不会下地干活呀
奇怪,难道不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
我们还是京城来的呢,喜儿撇撇嘴。
张逸安静地站在那眼观鼻鼻观心,不懂在想啥。
“妹妹,我一眼就看到你了。”小钢炮这是人未到声先闻,好一会儿见拥挤的人群中挤出一个脑袋。
田诚身后跟着田玉良夫妇,两人的气色看上去都相当不错。
果然是一家子,每个人都打扮得清爽利落,和周边的村民一眼就能区分开。
难怪小钢炮能一眼就从人群里,找出自己的宝贝妹妹。
“喜儿,身子好些了么?”李颖虽然一身粗布衣衫,但周身气质一看就知晓出生大家。
“嗯嗯,好多了。”喜儿还喊不出口妈妈,只能含含糊糊的点头。
田玉良已经跟老爷子聊上了,得知她还没恢复记忆,神情又是一暗。
李颖这时候看到喜儿旁边的张逸,一看就不是农户的孩子,觉得好奇。
“这是张逸,那是他的爸爸张青叔叔,也是来自京城,现在暂时和我们住在一起。”喜儿简单的介绍。
李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只是轻轻的摸摸张逸的脑袋。
难得他没有表示抗拒,要知道他老爸摸他脑袋,都要看他心情呢。
“大家请安静!”高蛮子拿着扩音喇叭,站在土丘上,开始口飞唾沫。
“上海知青马上就要到了,高石庄的队员们待会儿一起到公社大院的门口,列队表达贫下中农对他们的热烈欢迎!”
高蛮子说完后,田妈妈他们郝庄生产队的队长也拿着喇叭,开始说话,不过内容大同小异。
田家人难得聚在一起,没有回到自己生产队伍中,田爸爸抱着喜儿,田妈妈拉着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张逸神情淡淡的跟张青走在后面,但细心的喜儿还是发现他眼中的落寞。
他应该也想妈妈了吧!
挣扎着从田妈妈怀里下来,拉着小钢炮和张逸。
“这是我哥哥田诚,性格像小钢炮,哥哥这是张逸,比较像小豹子。”喜儿话刚说完。
俩小孩儿全愣愣的看着她。
“咋啦?”
“我什么时候是小钢炮啦?”“我什么时候是小豹子?”
大人们都被仨逗乐了。
“爷爷你看,他们这神情像不像?”喜儿开始给自己找帮手。
田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不断点头站定自己立场。
难得看到张逸这么丰富的表情,张青都忍不住哈哈哈大笑,一个劲儿的点头,说像,真像!
看着俩小孩的囧样,大伙儿的笑声更加清亮
就这样,俩小屁孩儿竟然也成了朋友。
小钢炮噼里啪啦说一大堆,小豹子偶尔点个头,说个“是!”却也相处的极为融洽。
从村里走到公社大院还有好几里地,这样浩浩荡荡大批人马出动,场景还是很壮观的。
话说村里,对这知青的欢迎程度,可谓是隆重至极啊!
迎接知青的爆竹声终于响起,远远开来一辆卡车,上面十来个青涩的面孔。
喜儿想起前世对这场轰动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评论: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大多数工厂已经停工,完全无法负荷连续三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于是这帮稚嫩的面孔被赋予特殊的使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屯垦戍边”。
喜儿以未来者的身份,对这群人的身份是同情,因为他们未来的命运远不如当初所想。
但当局者,却处在热血沸腾的状态!
卡车上一个背着毛主席语录小红包的男知青,挥起手高声呼喊:“像贫下中农学习!像贫下中农学习!”
其它知青也都举起手,跟着高声呼喊起来。
一位女知青捧着一张毛主席去安源的画,是一副印制在马口铁带镜式边框的油画。
因为激动,小脸儿涨得通红。
生产队的社员们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荣耀,巴掌拍得地动山摇!
这场景持续有小半个小时,才渐渐平息下来。
然后在公社大院门前,知青们根据名单,一批批被接走,分在不同的生产队。
高石庄分得五名知青,三男两女。
其中一个叫顾莉雅,村里专门针对她的事迹做了宣传。
她是第一批下乡的知青,后来被推荐去了阜阳专科学校学医。
本以为她会就此离开,回到上海。
结果两年后毕业,她自告奋勇地向学校提出,“不拿工资,要公分。”
继续回到农村插队落户。
据说这次回来,将会在生产队建立起一个卫生室,组织当地的“赤脚医生”,将奔走在农村广阔的土地上,为广大的贫下中农治病。
喜儿对这个有想法的女孩子很好奇,拉着哥哥跑到人群的前面,就是为了见见这个传说中的人物。
曾经听前世的爸爸唱过一首曲子,喜儿印象特别深,此时放在顾莉雅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啊,一颗红心暖千家,暖千家。”
“赤脚医生向阳花,广阔天地把根扎,千朵万朵红似火,贫下中农啊,贫下中农人人夸,人人夸。”
除了顾莉雅,高石庄生产队还有另外一个女孩子,叫刘爱玲。
喜儿觉得她长得特别像歌曲小芳里的那个姑娘。
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两条乌黑的长辫子,这种漂亮特别符合淮北农村人的审美标准。
看群众的眼睛就知道,尤其是未婚男青年,那神色恨不得黏在人家身上。
喜儿转头看了一下张逸和周诚,发现他们注意力完全不在这上面。
而是眼光灼灼地盯着一个知青手中的吉他。
不是说饱暖才思****吗?
正胡思乱想,大队书记高庆已经带着知青走很远了。
看着他们背上的灰色毛绒毯,蓝红格子的被褥,网兜着一堆生活用品。
身后的一帮女人,各种羡慕嫉妒恨呐!
要知道这时候,一床毛绒毯不光要七块五角钱,更要有票才能买得到。
而农村一个壮劳力,秋收时拼死拼活累一个月,都未必能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