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您刚才说咱们学校的攻关课题是建筑抗风,难道这么先进的桥也要考虑这个问题吗?”
面对好奇宝宝一样的李华勇,老钱并没有感到不耐烦,与此相反,作为一名真正的研究型学者,他倒是非常愿意对李华勇这样的人科普:
“需要,太需要了,这个。。。。小李,共振你应该是知道的吧?这个你们应该在中学时候学过,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共振现象对于一座桥梁来说很重要,这种现象对桥梁的危害极大,世界上就曾经有那么一座桥是被共振振垮的,而我们现在的攻关课题呀,那就是关于这方面的,如何预防共振现象,确保整座大桥安全。”
“呵呵,钱教授说的那座桥,应该是美国的塔科马海峡大桥吧?”
老钱顿时对李华勇刮目相看:“哟,小李你的知识面还挺宽?哈哈,不过想想也正常,你那天既然能驳得人孔博士哑口无言,知道这座桥那太正常了,你说得没错,虽然被共振振垮的桥可能还有很多,但这座应该是最有名的,这座桥的事故现在已经成为近代工程学绕不过去的话题了,这座桥的坍塌也使得空气动力学和共振实验成为了建筑工程学的必修课。比如说我们这个实验室,假如没有这座桥倒塌的话,那没准就没有我这个实验室,哈哈。”
可以说直到现在这个时候,钱教授依然在用科普的语气在和李华勇说话,老钱确保他的话能让一名普通中学生听得懂。他对李华勇的“刮目相看”,那也仅限于“见多识广”层面。
然而在下一刻,当李华勇嘴里冒出一个专业名词,这才让他真正的刮目相看,同时也再次刷新老钱对李华勇的认识。
“是呀,我听说塔科马大桥的倒塌,是因为卡门涡街引起的,啧啧,谁能想到那么漂亮的一个个涡旋,竟然是大桥坍塌的元凶呢。”
“对对对,那个事故是应该和卡门涡街现象有关。。。咦?小李不错嘛,你竟然知道卡门涡街?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个东西?”
这时候不能怪老钱感到惊讶了,如果说李华勇知道塔科马大桥的倒塌,包括他那天和孔大博士的辩论,李华勇展现出来的东西毕竟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只会让人觉他这人见多识广,知识面宽。
然而“卡门涡街”却不一样,这是真正的专业知识,甚至是比较深的专业知识,可以说除了相关专业,就算大多数本科生听过这个名词,那也仅限于科普层面,了解它的原理那必须是硕士以上。
李华勇这时也感觉有点装过了头,不好回老钱的话,急中生智之下:
“这个,我听说这种现象是冯。卡门发现的,所以称为“卡门涡街”,而这个冯。卡门先生不就是咱们国家钱学森先生的导师吗,所以我就。。。。。。”
“哈哈没错没错,冯。卡门的确是钱学森钱老的导师。。。。。”
听到这里老钱释然了。“卡门涡街”是什么东西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一种空气动力学或者流体力学领域的一种物理现象。这种现象是钱学森先生的导师冯。卡门发现的,所以被称为“卡门涡街”。而因为钱学森先生的缘故,让很多普通人都知道冯。卡门这号人,毕竟“这家伙一个人就可以顶五个师”这话就是出自此人之口。
所以说八卦有的时候真是好东西呀,李华勇想要解释自己为什么知道“卡门涡街”,他只要用上如此拐弯抹角的八卦,很快就让老钱释然。
老钱“释然”以后,两人的交流自然就更顺畅一点。虽然这个“顺畅”只是李华勇自己这样认为,人老钱心里怎么想李华勇可不知道。
不过李华勇本来就是抱着“套近乎”的态度在和老钱聊相关话题的,他尽量往大桥上扯,人老钱说话累不累他现在可管不了。
不过很快的,李华勇发现一个机会了,就是这样在和老钱的闲聊中,他找到一个插手这个项目的机会。
问题还是要从美国倒塌的那座塔科马海峡大桥说起。
“你说什么!卡门涡街就是塔科马大桥倒塌的元凶?这在国外已经有了定论?真的,真的已经有了定论?”
钱正英教授在说这话的时候,他神情激动的看着李华勇。
而李华勇同样表情诧异的看着老钱。
这时候李华勇心里暗暗吐槽,他心说不会吧?老钱好歹也是未来的工程院院士,他难道连这个也不知道?这个在工程界不是常识吗?连自己不是专研这个方向的人都了解的一清二楚。难道自己有碰到一个像孔大博士那样的伪院士?
可是以自己前世对老钱的了解,他好像也不是那样的人啊?
就在李华勇有点凌乱的时候,他重新梳理一下思路,尤其他重新回忆起美国塔科马海峡大桥这个工程界的经典案例,他慢慢明白过来,想通一些事情。而等他想通之后,李华勇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没错,美国塔科马海峡大桥虽然在1940年就已经倒塌,距离现在已经有40多年,后来大家也知道,这座大桥倒塌的原因是因为共振现象,卡门涡街算是元凶,这在后世的工程界已经形成共识。
然而人类完全搞清楚这件事情,那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了,科学家们为了完全破解这个问题,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这个时间有多长呢?整整40多年时间,并且这个研究还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这座大桥倒塌之日开始算起,尤其是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围绕塔科马海峡大桥风毁事故的原因,工程界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试验研究。
当时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塔科马桥的振动与机翼的颤振类同,是一种风致扭转发散振动;另一种观点认为塔科马桥的主梁是型断面,存在明显的涡流脱落,因此是一种涡激共振。
二种观点互相争论,这一争论就是将近20年时间,这20年也被认为是研究的第一阶段。也就说到这个时候,大家已经认识到“共振”的危害,但到底是那种形式的“共振”,人类还不清楚。
直到1969年,科学家斯坎伦()提出了钝体断面的分离流颤振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塔科马桥的风毁机理,并由此奠定了桥梁颤振分析的理论基础,大家才慢慢形成共识。
请注意,在这个时候大家仅仅是形成共识,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大家是沿着这条道路继续研究,直到80年代,也就是最近几年,国外才完全搞清其中的基理。
考虑到目前国内的现状,老钱他们的研究要比国外稍微落后几年,这种事当然是非常正常的。
想通这些之后李华勇心里笑了。“金手指”啊,自己貌似又有一次开金手指的机会了。同时李华勇心里也有些好笑,为什么自己的金手指总显得有点特别呢?好像很少有穿越前辈像自己这样开金手指啊。
“但不管怎么说,自己开的金手指,貌似逼格还是很高的。”
李华勇带点沾沾自喜的想道。
第三一七章 越洋电话()
济同大学招待所,林凯时而兴致勃勃,时而一脸不耐烦,听着李华勇和他姐打电话。
“。。。喂,莲花,你现在在哪呢?。。。什么?哦,已经到了比利时了?那咱们的计划进行得怎么样啊?。。。。。。啊!不要脸,什么我不要脸?。。。。。。呵呵,行行行,你姐制定的计划就你姐制定的计划。。。。。。嗯,嗯嗯,顺利就好。。。。。。哦?还有惊喜,什么惊喜说来听听。。。。哦,。这个呀,莲花我跟你说,我觉得咱们现在对待订单还是谨慎点好,最好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来接,莲花你觉得呢?”
“。。。。。。对对对,你要记住咱们现在主要就是扬名,卖货倒是其次,既要让整个市场知道有这种来自神秘东方的极品大理石,又要告诉大家这种东西储量稀少,数量不多,设法营造出一种货源紧张的假象,这样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嘛。所以我建议普通的订单咱们不接,要接就接那种成品订单,由我们来帮他加工,走私人定制路线,这样我们才有钱赚嘛。就像前面那张来自中东的订单一样,我们的货卖得不算贵吧?现在市场上最贵的大理石要卖到500多而我们才卖400,那当然就只好再收他们400美金一平米的加工费啦。。。。。。”
“。。。。。。呵呵你说什么?奸商?我这怎么能叫奸商,我这明明是很普通的饥饿营销好不好。并且莲花你别忘了,我们现在可是债台高筑,借了好几个亿呢,你都不知道我现在压力有多大,不从这里多赚点那怎么能行。。。。。。”
“。。。。。。哦,你问我现在在哪呀,我现在还在申城呀。。。。。。。喂,喂喂,我说你这人能不能讲点道理?我这怎么是舍不得走,我这不在这还有事吗。。。。。。。没有!没有没有,天地良心绝对没有!这个这个,你要不信的话到时可以问小凯,小凯这次可是一直跟着我。。。。。。啊!你说什么?喂喂,林莲花同学我这可就要批评你了,你怎么能那样想,要知道林凯同志可是你的弟弟,他怎么可能被我收买。。。。。。。”
听到这的时候,一旁的林凯再也忍不住了,他在那笑得前俯后仰。李华勇对他做个“禁声”的手势,然后继续对着话筒说道:
“好了好了,莲花咱们不开玩笑了好不好,我现在是真的有一件正事要跟你说,事情是这样。。。。。。。”
李华勇把南浦大桥的事简单说了一下之后,他继续对林蔚说道:“莲花是这样,你不是慕尼黑工大毕业的吗?不知道你对你们学校的康拉德?阿登纳教授熟不熟悉?他是研究空气动力学的。。。。。。什么,不认识,那这样吧,你现在去找一支笔,我给你报几个名字,除了你们学校这位康拉德?阿登纳教授之外,另外一位应该是在斯图加特大学,还有一位是法国学者,你把他们最近几年关于卡门涡街研究的论文帮我收集一下。”
这就是李华勇目前能帮钱教授的地方了。“空气动力学”这门学问大家都知道,运用最广泛的其实是在航空航天领域,研究飞机,研究火箭,研究导弹神马的,因此不能怪老钱不熟悉西方学术界的最新动态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毕竟这方面的东西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点保密性质,而在这些领域,西方世界对咱们国家进行技术封锁那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李华勇并非这方面的专家,但他作为一名重生者的优势就在于,他了解这么学科这年代学术界的动态,比如他刚才让林蔚去找的那几个人,虽然他们并非这个领域最顶尖专家,然而李华勇知道他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要知道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研究方向至关重要,就拿塔科马海峡大桥风毁事故来说,大家之前为什么会争论20年呢?不就是因为很多学者在沿着不同的方向在研究吗。李华勇现在能做的,就是把那些“方向对”的学者找出来,然后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弄来给老钱,帮助他们少走点弯路,缩短一点攻关时间。
至于自己这个方法能不能行,李华勇倒是一点不担心,毕竟相比于航空航天领域,建筑抗风的层次还是要差点,并不需要这个方向最尖端的研究,换句话说,刚才那几位的论文应该并非保密,弄回来应该难道不大。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现在这个年代,应该算是咱们国家和西方世界的“蜜月期”了,从历史上看,可能再也没有哪个时期,能比这几年和西方的关系更好,假如是过上几年,那李华勇肯定不会起这个念头,但是在现在嘛,他觉得自己这个忙是帮定了,一定要老钱欠下自己这份情。
和林蔚通了将近一个小时电话后,李华勇终于把该说的话说完,也让对方把该记的东西记下。李华勇把电话挂了,他舒服的往床上一靠:
“哟,渴死了,小凯,去帮你勇哥我倒杯水去。”
林凯嬉皮笑脸凑上来:“还喝什么水呀,你打个电话都跟煲粥似的,人家几位女生都等急了呢,对了对了,我姐刚才跟你说了什么?她有没有让我盯着你呀,那几位美女的邀请你等下要不要去?”
李华勇懒懒躺在床上没有动身,对林凯的调笑不予理睬,他对着那个“大哥大”一努嘴:“喏。”
“啊?干啥?”
“你不是想知道吗,你自己打电话问你姐去呀。”
林凯谀笑:“呵呵开玩笑,开玩笑,姐夫您发句话吧,等下过不过去?”
“是你自己想过去吧。”
李华勇一边起身一边发牢骚:“小凯你说这帮大学生是不是都闲得慌?一会又是什么讲座,一会又是什么座谈,你说他们就不能干点正事吗?好好拉我这个高中生去座谈什么。”
“谁让你前几天出那么大一个风头?对了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