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恢纸鹗簟K淙凰降姿闶裁唇鹗簦坷罨轮两窕垢悴磺澹隙ㄊ墙鹗粑抟伞�
而这个,就是老姜说“原本也算一个系统”的意思,想必老姜他们的稀土研究所,之前肯定是和这家冶建公司有过业务交集,甚至两家关系还算不错,所以这次他才会帮对方带过来一个红包。
果然老姜开始介绍他们所和这家冶建公司的渊缘,李华勇对其他没有兴趣,在和老姜交谈的时候,李华勇只是随口问了一句:
“这家冶建公司,现在的日子应该很难过吧?”
老姜沉默了,过了好一会,他才默默点点头。
李华勇同样沉默。
前世李华勇虽然是快到新世纪时候才参加工作,但作为一个业内老鸟,他对这个兄弟单位“日子之难过”也是有所耳闻。在李华勇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国内几十家冶建公司中,日子过得很滋润的几乎没有,能维持正常运转的其实已经不多,而其他大多数,都已经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存在大面积亏损现象。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李华勇还是认为一句话可以概括:大环境使然。
由于咱们国家之前一直施行计划经济,这就造成大多数行业建筑公司,他们的兴衰和整个行业息息相关,所处行业日子好过,行情不错,那么他们的任务量就相对饱满,日子还能过得下去。而一旦所处行业不行,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行业建筑公司。
而在如今这个年代,无论是现在还存在的冶金部,还是即将成立的有色金属总公司,他们的日子当然不算好过,这也造成大部分冶建公司日子难过。
另外冶建公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由于咱们国家工业布局的问题,在早年的时候建设了大量的“三线工厂”,这就造成了有很多冶建公司蕴藏在大山深处,身处某穷乡僻壤。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对一家建筑公司来说,这甚至算是一个缺陷,一个致命缺陷。李华勇认为,可能正是因为这两个客观原因,这才造成这年代冶建公司的日子普遍难过。
和铁路工程局这样的单位相比,艰苦条件倒是都差不多,但任务肯定没人家饱满。和华建九局这样的单位相比,冶建公司又吃亏在没有占到一个好地盘,这就是冶建公司现在的处境了。
“唉!也是难为人家了。。。。。。”
李华勇捏着手中那个红包,心里默默发着感慨。李华勇甚至还知道,冶建公司现在的日子虽然难过,但最难过的日子其实还没到来,套一句俗一点的说法,冶建公司“最长的严冬”,那还要等到几年之后老毛子解体的时候。
大家都知道,老毛子一直都是个重工业还算发达的国家,也是一个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而它那么一解体,就在那几年期间,对矿产资源类行业冲击巨大,在国际市场,当时各类重金属价格大幅下挫。
到那个时候,才是冶建公司真正的冬天了。前世有很多冶建公司,就是没抵住这一波冲击,纷纷走到了破产边缘,而能抵住这波冲击的,那基本都算是凤凰涅槃,重组后到后世活得很滋润。
“这家公司,这家公司。。。。嘿嘿,拎着猪头还真能找到庙门啊,有前途。。。。。。”
李华勇捏着那个红包继续在那浮想联翩。两世为人的他当然知道自己手中为什么会有这个红包,这是因为年前的时候,自己让林应彪发出投标邀请的几家单位中,恰恰就有这家冶建公司。
李华勇不是那种正义感爆表的真正愤青,更不是什么圣母,要说这种行为虽然有“钻营”的嫌疑,但人家这不是某领导为自己的私利以权谋私,因此在李华勇看来,这其实属于人之常情,这种行为的性质,其实就和夏明焕等人特意跑一趟李家坳没什么两样。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华勇对这种行为还有一点点赞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李华勇自己就深有体会的,他自己前世就搞过相当多的投标工作,而像李华勇这样的人,他就经常面临“拎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的困惑。
而人家呢?如果把这个红包比喻成一个猪头,那么这个猪头的大小是另一回事,起码人家能找到自己这里来,这算是真正的“找对了庙门”。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李华勇要感慨一句“有前途”了!
当然喽,李华勇尽管感慨这家冶建公司“有前途”,也同情他们的境遇,但他内心却没有任何改变。
给一个这么大项目寻找一家好的施工单位是一件大事,而这个项目对自己如此关键,和自己的前途息息相关,那么作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李华勇当然不会因为一个红包就改变原先设想。因此在这个时候,李华勇依然认定这个项目由华建九局来干没变。
只可惜在几个月之后,李华勇还是改变了。当然喽,李华勇之所以做出改变依然不是因为那个红包,而是这家冶建公司做的另外一件事。
或许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这家冶建公司做的这件事,才算是真正找到了李华勇的“庙门”。
时间来到了1987年4月,目前整个工程进展顺利,随着几个月施工,一个工业园已经初具雏形。
而到了这个时候,陶瓷厂的建设也提上议事日程了,到了4月下旬,5家公司制作的标书也终于集中到南江省省建委。
“熊处长,能不能让我先看看那些标书呀?对,我就先看看那些技术标。”
“行,小李你先拿去吧。。。。。。”
李华勇是代表业主林氏集团的,用后世的说法,他类似于“评标委员会的委员之一”,甚至说是评标委员会的老大都不为过,他想先看看标书,这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李华勇就是在看过标书之后做出改变的,当他看过那家冶建公司制作的标书,他陷入了沉思。
想了整整一个晚上之后,第二天,李华勇首先拨通了鹏城华建九局的电话:
“喂,我是李华勇,请问张永平张总在吗。。。。哦?张总还在湘省?那行,那我就找夏总。。。。对对,三公司的夏总工,如果他方便的话,请他马上来趟南江。。。。。。嗯,我知道是一个星期后正式开标,我现在请他提前来一趟。。。。。好的好的,请你转告他一声,或者请他给我来个电话也行。。。。好的好的,谢谢。”
现在的李华勇怎么说也算有点分量,因此他的话还是有点效果,在打过电话的第二天下午,李华勇就在石门县见到华建九局的一行人。
只不过在见到和夏明焕一起来的人之后,李华勇还是吓了一跳:
“蔡,蔡总,你怎么亲自来了。”
第三五一章 指定分包()
蔡老头见到李华勇,他显得非常热情,一把握住李华勇的手:
“哈,小李,你好你好,这个。。。我正好要回京城去开会,昨天听说你让小夏过来,于是我也一起顺道过来看看。”
李华勇一边和蔡老头握手一边心里暗笑,心说什么顺道过来看看、您蒙谁呢?现在京九线又没有开通,就算南江人自己想坐火车去京城,那都要先去武汉或者长沙,绕上老长老长一段路,您这是顺的哪门子的道?
当然对于蔡老头的来意也不难猜测,肯定就是为了这个项目而来。要知道华建九局可是刚做完这个标,如果说之前还不太清楚这个项目具体标的的话,那么在做完标之后,由于要进行报价,这一切就会比较清晰。
光是这个项目的一期工程,施工合同值就接近一亿,而在如今这个年代,这么大的工程,差不多可以养活华建九局一个分公司一整年了,目前国内大多数工程公司一年的施工总产值甚至还达不到这个数,因此这确实值得蔡老头跑一趟。
蔡老头应该就是听说自己昨天先找的是张永平,而老张又不在,他是担心夏明焕的份量不够,所有才决定亲自跑一趟。
至于他刚才说“顺道”神马的,那只是老头还拉不下面子,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而已。想想也是,当初还在鹏城世贸的时候,老头可是竭力想把自己招至麾下,甚至还许诺给自己一个全国劳模,可是现在,不是说自己已经成为什么大人物吧,但至少在这个项目,自己貌似已经成为华建九局的甲方。
因此对于蔡老头现在的心态,哪怕李华勇的情商再低一点,大致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哈哈蔡总您可真会挑时候,现在正是春茶上市的季节,您应该是惦记我们这个地方产的野菜吧?怎么样,我们这个地方的茶还不错?”
感觉蔡老头刚才那个借口太蹩脚,李华勇这是又递给他一个台阶。见到这样的台阶,蔡老头自然是顺势走下来。
“哈哈哈,难怪大家都说你这家伙看似忠厚,却长着一颗玲珑心,我这点小心思还真瞒不过你哈,不错不错,你上次送给我那袋野茶,我至今还念念不忘,现在怎么样。。。。。。”
“那行,今天晚上我就请蔡总品茶,请一定赏脸,呵呵。”
当天晚上,李华勇当然真就请蔡老头“品茶”。在一起喝茶的也没其他人,就蔡老头夏明焕以及李华勇三人。既然是蔡老头这个华建九局一把手来了,这是个拥有最终板权的人物,李华勇也没搞那些虚头把脸的事情,在石门县县委招待所,简单寒暄几句后,李华勇就直奔主题:
“蔡总,我先跟你说个好消息吧,根据初步评标结果,林氏集团还是很倾向于把这个项目交给咱们九局来干。”
听到李华勇说出这话,蔡老头和夏明焕对视一眼,然后蔡老头满脸堆笑:
“哦?谢谢谢谢,小李谢谢。。。。。。”
蔡老头虽然连声道谢,但其实并不是真的像他笑的那样高兴,他更没有显得很激动。这样的结果是在蔡老头意料之中的。其实从昨天接到李华勇电话那一刻起,华建九局的管理层就已经猜到这个结果。
否则的话李华勇让他们过去干什么?特意让自己提前跑去南江,然后李华勇告诉自己没有中标吗?这种可能性显然不存在。因此无论是蔡老头或者夏明焕其实都心知肚明,李华勇这个电话肯定是想说其他的事。
正如大多数好消息后面通常都会跟个“但是”一样,这个“但是”才是重点。
这时候夏明焕开口了,他笑着对李华勇说道:“小李,说吧,你既然先告诉我们好消息,那后面的“但是”是什么?”
这回轮到李华勇有点尴尬了,因为这正是他准备的套路,可现在即便被夏明焕戳穿,这个“但是”还不说不行。
“呵呵,夏总是这样的,林氏集团虽然非常倾向于把这个项目交给咱们九局做,不过还有两个具体问题,他们委托我来提前和大家协商。”
“哦?小李你说。”
这才是真正的戏肉了,所以蔡老头和夏明焕两位都打起精神。
“这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个工程现在收到五份报价,我可以实事求是跟你们说,咱们九局的报价并不是最低的,因此林氏集团让我来沟通,看看在签订正式合同的时候,咱们九局的报价还能不能稍微下调一点?”
原来是讨价还价啊?蔡老头和夏明焕再次对视一眼,他们这时同样不觉意外,因为这在业内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这种“内定”的标,可以说此刻正是讨价还价的时机。
“哦?希望我们稍微下调一点呀?没问题没问题,小李我可以在这表个态,我们和林氏集团也是老关系了,为了维持双方良好合作关系,林氏集团的工程,我们哪怕是不赚钱也愿意干的,不过这个标的具体情况我不熟悉,小夏,你们当初报价的时候是怎么回事?”
“蔡总,我们做标的时候已经压得很低了,按照我们现在的报价,我们做这个工程真的已经没什么钱赚。。。。。。。”
李华勇乐呵呵的看着两人表演,蔡老头和夏明焕两人配合还很默契,他们一唱一和在那表演起双簧。
当然喽,李华勇对此并不反感,由于前世的他自己就经常干这事,因此看到这一幕他只会感到亲切。
这个问题并没给大家造成困扰,三个人的讨价还价持续了还不到10分钟,等李华勇报出一个数字后,他提出稍微降2个点,蔡老头就很爽快的拍板同意。
这主要是因为李华勇之前测算过华建九局的报价,他清楚华建九局之前的那份报价还真不算过分,毛利都已经压缩到20%一下,那么就只要稍微再降一点意思一下就行。
虽然说对于这种上亿的项目来说,一个点就是一百万,二个点就是两百万。李华勇是真的不爱钱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他非常清楚,建筑工程到了这个临界点之后,那是真的不能再压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