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报价这种事谁都说不清楚,但至少这一项不用惧怕任何对手。甚至可以说,在这一项上自己拥有少许优势。
在报价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熟悉行情,而大家是准备拉一家香江本土公司一起合作的。
无论那些跨国公司多么牛逼,但是在“熟悉行情”这一项上,他们难道还比得上香江的本地公司吗?
以上这些东西,就是李华勇对于竞标中银大厦的全部设想。当然设想也只是个设想,无论怎么说,这个设想都算是一个庞大的计划,想要落实这个计划,那有太多工作要做。
在半岛酒店楼顶,当李华勇把这些东西跟林蔚娓娓道完,夜已经很深。
“林总监,你认为这个计划应该很有操作性吧?我是真想促成这个计划啊,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忙。好了现在天有点晚了,我们还是下去吧,从明天开始,那就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们啊。”
听了李华勇这话,林蔚却站那一动不动,眼睛也只看向维多利亚港对岸的中环。
“喂喂,林总监,林总监,莲花,莲花?”
“阿勇,这件事情对你个人有什么好处吗?”
嗯?李华勇一怔,他没想到林蔚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
林蔚对李华勇展颜一笑:
“你这个计划倒是个好计划,听你这样一分析,现在连我也觉得这次竞标成功的可能性不小。可是阿勇,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次竞标的主体,是人家华夏建总和陆记营造啊,你在这上蹿下跳个什么劲?就算真的促成这次合作,你个人又有什么好处呢?不仅是你,连我也没什么好处,你说我为什么要帮你?”
李华勇苦笑,细想林蔚的话那还真是这样。自己今天突然想去竞标中银大厦,一是出于自己前世的职业习惯,二也是又有在穿越之后,自己一直在华夏建总手底下干活,因此自己在很多时候,已经会不知不觉中站在华夏建筑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是真心觉得这是华夏建总,尤其是新成立的华建九局的一个好机会。
然而林蔚说得对,就算这个计划促成甚至最后成功,自己好处肯定能落到一点,但实际利益却绝对没有太多。
“这个…。林总监,我都跟你说过我这个人做事有时候讲金有时候也讲心,而这件事呢,那就是我准备讲心的时候,因此好处这种东西嘛,我想现在也不用计较太多。好了我们先下楼吧,先想办法促成这事再说,只要计划成功了,那好处总是会有一点的。”
“不行,你不说你有什么好处,我就不下去。”
“这个…。”
李华勇急中生智:“这眼下就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好处啊,你想如果这个计划开始,那我就有很多机会来香江,来香江就有机会来看望你这个老朋友,你说这算不算是现实好处?”
林蔚噗嗤一笑:“就知道油嘴滑舌。”
两人下楼的时候。
“阿勇我们计划的第一步是干什么?”
“计划的第一步,当然就是通知邓总和李工他们,至少要派一个人回大陆通报消息。”
第一一六章 华信集 团()
第二天一大早,“华夏建总旅游观光团”名义上的头领邓超群开始安排工作。
“杜师傅。”邓超群首先点的是钢筋工老杜大名:
“咱们俩今天就不住这了,等会九龙建设那边会有人过来,你和我一起到新界那边去看看需要搬迁的工厂。”
为“林氏集团”的工厂搬迁打前站,这是大家本次赴港名义上的“正事”。邓超群首先的就是这件正事,对此被点到名的杜广年师傅连忙表态:
“好的好的,我早就想过去啊,住这么高级的地方,我浑身上下的骨头都有点不自在,现在能做点事那是最好的。”
“李工。”邓超群又转向李二愣子:
“从今天开始你就跟着墩子混了,你们想做什么我管不了,但是昨天晚上你可是拍着胸脯跟我保证过的,总之这个项目的技术标你和墩子两人给我负责到底。”
李华勇和李二愣子相视一笑,这是昨天深夜的时候大家都商量好的,做技术标其实就是做一份施工组织设计啊,虽然整个计划现在还没有启动,但是想做出一份好的技术标,也是要提前做很多准备工作的。
“李工。”邓超群最后又喊了一声李工,不过这次喊的是李明达工长。
邓超群拿出一个像资料袋一样的东西递给李明达,这里面有中银大厦的招标公告,另外还有李华勇等人连夜赶出来的情况明和情况汇报。
“不好意思了李工,这次需要你提前回去了,毕竟这件事太重要,非得有专人送回去不可。你回去之后,必须把这份东西亲手交给蔡总或者高副总雷副总他们,并告诉他们我们正在等待回复。”
“没问题。”李明达接过东西心拿好。李华勇的这样老乡当然是知道轻重的,他知道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因此对提前回去没有任何抵触情绪。
邓超群安排工作时候也没有过多废话,大家吃过早餐后开始分头行动。
不一会,首先是“九龙建设”有人过来接邓超群和杜广年去新界。需要搬迁的工厂是在新界那边。这次需要搬迁的工厂其实就算是“林氏集团”在大陆投资建厂的二期工厂了。真正执行搬迁工作的其实依然是以“九龙建设”的人为主,只不过到了二期工程以后,“九龙建设”和“华夏建总”的关系已经不同。
如果在一期工程的时候,两家公司是平行和平等关系。那么到了二期工程,“华夏建总”成为整个项目的“总承包方”,两家公司存在一定的上下级关系,这也算是在前不久的突发事件中,“林氏集团”对“华夏建总”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
等邓超群等人离开不久,林蔚领着几个人来到酒店,这些人将带李明达去办理进关手续,在李明达回去之前,林蔚也交给他一封信,这封信是给陆于泉的。想要操作这个计划,缺了老陆那可不行。林蔚就是通知他尽快赶回香江,同时这次一起和李明达回大陆的几个人,也有临时替换老陆的意思。
等大家都离开后,李二愣子对李华勇道:
“墩子,那我们今天做什么?只有一张效果图的话,那可是没办法做施工组织设计的,真想做施工方案的话,那怎么也得有整套图纸吧。”
“想看到全套图纸,那得等大家落实好投标意向之后,去购买了标书才行,这怎么也得等一段时间吧。”
“那我们现在…”
“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好像就是勘察现场吧,要不我们今天先去未来的施工现场看看?”
“行行,听你的,我们今天就先去现场勘察勘察。”
李华勇和李二愣子等人怎么去“勘察现场”暂事放下不提,单李明达回到鹏城以后,当天晚上,“华建九局”的局党委工作会,蔡老头同样在安排工作:
“这件事干系重大,同时对我们华建九局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啊。”
蔡老头首先发了一句感慨,然后他安排工作的时候也丝毫不拖泥带水:
“高。”蔡老头首先对坐在自己左手边的高启功道:
“接下来一段时间,你替代我全面主持全局工作。”
“建军。”蔡老头又对坐在自己右手边的雷建军道:
“你明天和我一起回京城,想竞标这个项目,我们需要总公司的批准和支持。不,像这样的项目,我估计总公司的批准都不够,这还需要很多部委的支持,我们这就去活动活动。”
蔡老头这样郑重其事有必要吗?这如果放在后世的话,他的举动显然是夸张了。到了后世以后,那别是华建九局甚至是华夏建总了,就算华建九局下属某分公司的分公司,想竞标中银大厦这样的项目都毫无压力。
但是在这个年代就不同。
在这个年代之前,中国做过涉外项目吗?涉外项目还是有一些的,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坦赞铁路”,这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涉外项目。
只不过以往的涉外项目,大多属于“援建项目”,政治意义大于经济属性。
而现在准备竞标的这个中银大厦项目,,大家是准备“和国际接轨”的,是准备按照“正常国际商业惯例”来办事的。这就和国内以往的做法不同,而且这是国内建筑企业的第一次。
因此碰到这样的事,蔡老头当然需要请示。因为这样的事情,貌似同样具有非凡的政治意义,哪怕这种政治意义更多在于其象征性。
事实上蔡老头并没有猜错,等他抵达京城后的第天,他甚至获得了“他老人家”的接见。
竞标一个工程而已,以他老人家的日理万机,这当然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蔡老头能获得接见并不奇怪,谁让这个项目是中银大厦呢?并且这个项目所在地点是香江呢?
一国两制啊,这种政体上的创举就是他老人家提出来的,尤其是在这年代,他老人家对香江可是倾注了非同一般的关注。
蔡老头是和雷建军一起获得接见的。蔡老头注意到,除了自己两个人外,另外还有一个人获得接见。这个人看上去有点眼熟,不过蔡老头一时间没想起这人的名字。
客套,寒暄,亲切的握手。“他老人家”今天看上去心情不错,和蔡老头话的时候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我们可是又见面咯,你们前段时间刚放一个卫星,怎么,现在又准备放一颗?蔡你告诉我,你为什么想去竞标这个项目?”
“报告首长,我认为我们现在不仅要“引进来”,同时也要想办法“走出去”,而我们现在,就是尝试着走出去,这就是我们想竞标的原因。”
必须承认,蔡老头的这个回答政治水平高啊。所谓“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不就是大家常的“引进来走出去”吗?
在整个八十年代,国内基本都是“引进来”,很少有多少东西“走出去”。建筑行业和国内其他很多行业一样,直到九十年代才慢慢开始“走出去”,到了新世纪头十年,“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等到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等大家开始提“一路一带”,那就属于有组织有纪律的主动“走出去”。
而蔡老头现在就提“走出去”这属于什么?这属于政治正确,这属于“领先半步”。而有一句俗话是怎么的:
领先一步是疯子,领先半步那才叫天才。
因此蔡老头这个回答,那绝对算是非常正确非常标准的答案啊。
“你这个蔡哟,得好!哈哈哈哈。”
蔡老头的回答果然引得“他老人家”眉开眼笑,又询问了几个具体问题后,尤其到这个项目又和李华勇有关,身处香江的李华勇莫名其妙打了几个喷嚏。
又过了一会,“他老人家”好像才想起身边还有一个人,他对蔡老头道:
“对于你们想去竞标这个项目的想法,我是全力支持的,不过你们在竞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影响,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对了还有一个,你们想在香江本地找一家合作单位的想法很好,我非常支持。不过具体找一家什么样的企业,还有以什么方式合作,你们要好好斟酌。”
顿了一顿后,“他老人家”用开玩笑的口吻道:
“我想你们华夏建筑总公司,应该在香江没什么熟人吧?为了表示我对你的支持,我今天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他在香江的人头可是很熟啊,来,老荣,过来认识一下。”
后来这位当过国家副主席的长的很儒雅的老人微笑着对蔡老头伸出了手:
“你好。”
蔡老头一震,当“他老人家”喊“老荣”的时候,蔡老头就想起这个人的身份了。
这位现在的身份,那当然就是“华夏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后世大名鼎鼎的“华信集团”。
“他老人家把华信集团介绍给我是什么意思?”
这一刻的蔡老头默默想到。
第一一七章 带路党()
“华信集团”算是国内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了。
这家公司的前身大家都知道,老上海荣家的家族企业,民国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代表之一。后来又因为荣家的“站队”问题,这个家族被中外媒体称为是“红色资本家”。
只可惜即便是“红色资本家”,在刚结束不久的岁月里也承受了一轮又一轮的冲击。通过“公私合营”,通过“私有制改造”,他们家在大陆的资产几乎全部收为国有。直到“他老人家”复出,“他老人家”提出要“纠正历史错误”,要进行“拨乱反正”。国家对荣家进行了一次“国家赔偿”。
李华勇不知道这是不是国内第一例“国家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