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是本杰明,都不用看这家伙的履历,只看这家伙的背景,怎么看这都是个二世祖,南北战争时期虽然本杰明获得了将军衔,但这个荣耀是家族背景带给他的,和他本人没什么关系,带他去古巴能做什么?当祥瑞供起来吗?
难怪谢尔曼看到这几个人差点笑掉大牙!
李牧不笑,李牧知道这几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足,所以李牧要求大量的基层军官,对于一支军队而言,特别是现代军队,对于小规模作战而言,统帅的地位真心不怎么重要,大量高素质的基层军官才是军中磐石。
李牧本人不懂作战,所以李牧真正准备依靠的是乔治杜威,这家伙现在虽然声名不彰,但的确是个厉害角色,至于马汉,这是未来美国海军的偶像,本杰明则是未来的美国总统,李牧要他们是为了提前投资拉关系,为将来做生意打下基础,和作战根本就是两码事。
眼看谢尔曼态度坚决,李牧也不废话,起身就去找另一个威廉,威廉w贝尔纳普,美国战争部长,谢尔曼的顶头上司。
这一次就畅通无阻,李牧去贝尔纳普办公室坐了半个小时,花了一万美元换了一张新的“蟒蛇手枪”订单,顺便又换了张名单。
呵呵,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张订单虽然不是一万支手枪,但五千支手枪也能给李牧带来七万美元的收益,算下来还是赚的,更何况那张名单上不是一百个人,而是足足两百个,想必谢尔曼看到这张名单后会气得骂娘。
骂姥姥也没用,支援“古巴共和国”是美国的国家政策,谢尔曼要是敢从中作梗,那谢尔曼这个将军也算是做到头了。
当然发发牢骚不可避免,所以李牧再去找谢尔曼时拉上了埃布尔。
埃布尔是总统宫办公厅主任,又是格兰特的妹夫,不看僧面看佛面嘛。
果然,这一次就无比顺利,谢尔曼的脸虽然比锅底还要黑,但还是咬着牙在调令上签了字,四月一号之前,这张名单上的所有人都要在纽约港集中,李牧和他们将会乘船前往古巴。
拿到了调令,又顺手签了个合同赚了点钱,李牧的心情总算是好了点,在前往火车站的路上,李牧终于能有时间和埃布尔商量船运公司的事。
“其实咱们的船运公司没必要盯着清帝国,现在跑纽约至朴茨茅次航线,或者是纽约至布雷斯特航线也赚钱的很,这两条航线距离不远,一个月就能跑一个来回,咱们去的时候拉货,回来的时候拉人,一条船不出一年就能赚回来。”埃布尔已经掉进钱眼里,满脑子都是钱钱钱。
李牧不能只盯着钱,李牧还指望从清国弄人过来平衡人口呢,这要开通前往欧洲的航线,那可就南辕北辙了。
其实美国现在的华人吧,大多都是男性,女性的比例很少,孩子的比例就更少了,类似张乐业,来美国十几年,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想要成家的时候却没有合适的对象,只能找个白人姑娘成家立业,这也是无奈之举。
如果李牧不做点什么,等两三代之后,血缘经过不断的稀释,华人的特征就会越来越少,到时候华人就会被白人同化,这虽然客观上证明了华人融入美国社会,但这绝不是李牧愿意看到的。
所以李牧要办航运公司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从清帝国弄女人和孩子过来,弄女人是要帮助美国的华人成家立业,弄孩子则是出于教育考虑,要提高华人的社会地位,必须先提高华人的受教育水平,而孩子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
从清帝国弄女人和孩子过来,肯定是赚不到钱的,李牧原本是打算自己出钱补贴,但现在皮埃尔既然提出这个建议,李牧也不会固执己见,反正李牧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有个一两艘邮轮长期跑清国和美国航线就行,其他的无所谓。
“你看着办,我这段时间要去古巴,这边肯定是顾不上,筹备公司的事就拜托你了,先把船定了,估计拿到船也要个小半年,到时候没准我都已经从古巴回来了——”李牧打得一手好算盘,也懂得人尽其用,比格兰特强多了,其实跑程序这种事吧,皮埃尔比李牧的路子野得多。
“没问题,你去吧,我等着你胜利的消息。”皮埃尔信誓旦旦,表情坚毅的就像送郎出征的新妇。
李牧突然感觉一阵恶寒,马上向皮埃尔挥手告辞。
从华盛顿到斯普林菲尔德,一天一夜的火车,李牧在车上几乎没合眼。
实在是睡不着啊,让李牧开黑坑人,李牧是行家里手,但让李牧指挥军队作战,李牧实在是做不来,行军打仗不是纸上谈兵,搞不好就是害人害己,要是祸害了那个劳什子“古巴共和国”,那还无所谓,最多也就是赔点钱的事,但要是祸害了马汉、本杰明他们,李牧肯定会惹上麻烦,别人不说,要是本杰明有个三长两短,本杰明那一家子国会议员、总统什么的肯定饶不了李牧。
所以关键还是保命,想到这里,李牧决定回去之后就要加快手榴弹的开发,手榴弹对于作战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特别是小规模遭遇战,简直有决定性作用,上次李牧遇袭,如果当时李牧他们装备了手榴弹,绝对不会打得那么狼狈。
除了手榴弹,散弹枪也要提上研发日程,混战中,面杀伤的重要性绝对超过点杀伤,上一次李牧手里要是有一支散弹枪,那个大汉根本就无法近身,自然也就无法威胁李牧。
有了手榴弹和散弹枪,李牧相信他这次古巴之行不说一帆风顺,起码也能全身而退。
185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第三更求订阅)()
回到斯普林菲尔德,李牧的第一站就是骏马武器公司。
整整一个冬天,科尔不停地从加利福尼亚往斯普林菲尔德送人,每个月有多有少,多了五六百,少了三四百,一个冬天下来,骏马武器公司已经有了近三千人,规模比原来翻了两番。
当然了,这近三千人是包括家属的,适龄工人大概是一千四百多号,这也充分反映出华工们对于女人的需求,这一千四百多人里有近千人都是光棍,如果不尽快解决他们的婚配问题,这么多人挤在一个厂子里,迟早要出事。
李牧有一段时间没到工厂里了,刚进工厂,李牧就发现办公室门口有人在吵吵。
“怎么回事?”李牧远远招手叫来张乐业。
“里姆你来的正好,赶紧管管这帮泼皮,严总刚才说了他们几句,居然被他们推推搡搡——”张乐业一路小跑过来告状。
“为什么?”李牧不动声色,看向办公室门口那几个人的眼睛已经眯起来。
熟悉李牧的人都知道,这是李牧即将发飙的表现。
“这几个人都是刚到工厂,让他们去建筑队,他们嫌累,让他们进车间,他们耐不住性子,让他们进保安队,他们有受不得约束,这不正吵吵着要回加利福尼亚呢,严总给他们每人20美元的遣散费,他们嫌少,每人要100——”张乐业的表情有点无奈。
这也正常,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华人社会历来不缺少偷奸耍滑的,看着几个人斜膀子吊胯的样,估计平日里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20美元还嫌少?
或许是看到张乐业一路小跑过来的态度比较殷勤,再看李牧骑的马价值不菲,关键是李牧年龄不大,办公室门口那几个人嘴里念叨着“管事的来了是吧?”就往李牧这边走。
根本就不用李牧动,伤愈归来的福特本杰明纵马向前:“站住,不准向前!”
几个地痞一样的家伙估计是听不懂福特本杰明的英语,嘴里不干不净的念叨着,脸上倒也有了惧色,没敢继续过来。
李牧抬手虚指:“呵呵——嫌少!很好,他们来到工厂里都干过些什么事?”
“什么正经事都没干,让他们去建筑队盖房子,没干半天就喊累,让他们进车间,加工出来的零件个个全都是废品——”张乐业诉苦,看样子这段时间头疼得很。
“等等——他们加工零件?加工了多少?”李牧敏锐的找到把柄。
“没有详细计算,但怎么着也有几十个吧——”张乐业说不清,这种损耗,张乐业也不可能记得清清楚楚。
“几十个,很好,每个零件按照一支枪的市场价计算,把他们安排在建筑队的盖房子,什么时候还清了债,什么时候让他们离开。”李牧准备立立威,要不这些人估计是搞不清楚状况,看看身体单薄的张乐业,李牧抬手叫过来福特本杰明:“你负责监督,如果他们敢偷奸耍滑,给我捆起来扔河里——”
这个处理方式倒是简单干脆,旁边就是康涅狄格河,河面宽阔水流喘急,正是春汛时节,保证扔进去连个水花都没有。
“嘿嘿——没问题!”福特本杰明大手一挥,十几名保安队的枪手一拥而上,一顿乱棍把人全部撂倒,然后跟拎小鸡崽一样拎走。
“你们也算是好本事,这么大个工厂,几千号人,安保人员都有上百个,居然拿几个刺头没办法,你们可真是——”李牧摇摇头不知该如何评价。
其实也怪不得张乐业和老严,张乐业是技术人员,老严更是类似大管家一样的角色,他们本来就不是杀伐果断的性格,工厂里的安保以前是布雷斯塔负责,布雷斯塔去了斯普林菲尔德之后由福特本杰明负责,偏偏这段时间福特本杰明又不在工厂里,出岔子也在所难免。
“里姆,你对咱们华人都是极好的,所以我们也吃不准怎么处理,以后你放心,不会再有这种事了。”张乐业给李牧表决心。
这倒是事实,一直以来,李牧当着张乐业的面表现的都是一心为华人着想,又是给工作又是给房子还给田地,搞得李牧跟烂好人差不多,所以张乐业是真吃不准李牧的态度。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咱们就是帮人,也只帮值得帮的,那些烂泥无论你怎么伺候他们都糊不上墙,所以对他们不用浪费功夫,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再有这样不识好歹的,都给我仍河里——”李牧发了狠,训完张乐业又开始大骂科尔:“这科尔也是个不晓事的,什么人都往我这里弄,就这样的家伙把他们弄过来干嘛?火车票不要钱啊,给科尔发电报,下个月薪水扣五十。”
嗯嗯,这是数着人头来的,刚才一共五个人,一个人十美元。
进到办公室里,老严见到李牧又是一顿自责:“牧哥,我这没给你看好家业——”
其实老严也算是殚精竭虑,为了照顾工厂,严虎替李牧挡枪身负重伤老严都没顾上去看一眼,对这样的人,李牧实在是狠不起来。
“不怪你,是我想的不周到,以后再有敢对管理层动手的,直接叫保安。”李牧立下规矩,一定要保证管理人员的安全。
亲自动手给自己倒了杯冰镇葡萄酒,又让张乐业和老严落了座,李牧这才问起工厂这段时间的情况。
“这段时间咱们工厂发展的很快,前段时间的一百多学徒现在已经有十六个出了师,可以独立操作机器,车间里学徒现在有近五百人,平均一个师傅要带二三十个,不过咱们这种平均分配的方式好像有点问题——”张乐业也在进步,已经开始学着用管理者的方式看待问题。
“什么问题?”李牧有兴趣,想看看张乐业能不能真正发现问题,如果张乐业说的有道理,那证明张乐业就已经上了路。
“咱们出师的十六名学徒,有六个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其他的都属于不同的师傅,有近一半的师傅一个徒弟也没有教出来,这——有点不合常理。”张乐业说的有点迟疑。
李牧只听了一半,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华人世界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传统,叫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李牧只听张乐业说了一半,就知道工厂里的这些师傅们又犯了这个毛病。
其实李牧之前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已经有意识的在引导这些师傅们主动带徒弟,工厂里的所有师傅们,每带出来一名徒弟,这位师傅可以拿到一百美元的奖励,这么好的条件都能让他们不动心,这些老师傅的传统思想也算是根深蒂固。
“那个带出来六个师傅的徒弟叫什么?”李牧决定千金买马骨。
“叫柳德海,以前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就是老师傅,今年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但技术在咱们这儿是数得着的。”张乐业答得快,显然对工厂里的技术人员资料了然于心。
“让这位柳师傅脱离一线生产,专门负责带徒弟,领管理人员薪水,奖励的措施不变,每带出来一个徒弟还是奖励一百美元。”李牧决定树典型,让那些敝帚自珍的老师傅们看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