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第9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未将光明敌军戮杀殆尽,可夜袭天河关却是大获全胜,五千破敌十万之众,不费吹灰之力。

    这一役。

    楚军天时地利人和尽占,以摧枯拉朽之姿获胜,天河岸边,白起,帝辛,李靖,项羽,李元霸,卫青诸将勒马而立,举目注视着天河上怒涛翻滚,咆哮奔腾海水,再看看孤帆远去的敌军船只,众人脸上泛起狂喜之色。

    “老小子,不错啊,这一战杀的真是痛快,回去可要陪本王好好痛饮几杯!”

    李元霸侧目向一旁白起看去,狂喜之声响起,循声诸将大笑不止,没想到李元霸到现在还惦记着喝酒。

    “赵王,本帅尚有陛下赏赐的二锅头,要不要找个时间狂饮一番!”

    “老骚货~”

    李元霸话音刚起,见李靖黑着脸,话锋一转道:“药师,李大元帅,什么时间都可以,小王乐意之至。”

    “敌军已退,是时候返回穆柯寨了!”

    “是啊,大雨停了,就可以拜师回朝!”

    白起,帝辛出言说道,众将提缰回马,带着兵马向穆柯寨狂奔而去。

    众将皆知此战光明敌军有不少漏网之鱼,但他们并没有斩草除根,逃走敌军太过分散,追击难度不小,况且他们已被吓破胆,就好像天河中死鱼,再也翻不起一丝浪花。

    正午时分,五千兵马凯旋归来,白起诸将刚刚下马,身上蓑衣还没来得脱下,前来传旨的斥候就出现在军营。

    得知天河涨潮将引发洪流,恐危机三军将士性命,白起等人纷纷传令下去,三军即刻出发撤回太初城。

    可穆柯寨内尚有大批百姓,白起环顾四周未曾发现赵云踪迹,纵声道:“子龙何在?”

    “禀大帅,赵将军和穆姑娘护送百姓已经离开,这是他们临行前留下的书信!”

    白起打开书信浏览,原来穆桂英早知涨潮会引发洪水,与赵云商榷之后,他们率先带领百姓撤走,告知白起返回之后马上离开。

    “项王,商王,左翼王,赵王,药师,卫青即刻传令三军各部,轻装简行,所有沙场上得到的红夷炮,火铳统统留下,大军即刻出发,不敢有丝毫的耽搁。”

    众人皆是此番撤退关乎三十万大军的性命,可不敢有一点马虎,一声令下,只用了两个时辰,各部大军已经上路。

    。。。。。。。。。。。。

    太初城内。

    楚帝端坐在德政殿内,看着滂沱大雨持续,脸颊上泛起浓郁的忧愁,暴雨阻击,大军要是不能平安归来,将会让楚国遭受巨大的损失。

    “陛下,诸葛大人,张大人来了!”

    “快,快让他们进来!”

    这已经是诸葛亮,张良二次入宫,拂晓时分楚帝命人召他们入宫,将他连夜制定的抗洪措施方针交给两人下去部署,这会儿算算时间应该是已经完成了。

第1741章 治洪措施() 
昨夜。

    天香宫内,楚帝并没有一头栽倒在温柔乡内,反之,连夜根据太初城外地志图,研究相对应的防洪措施。

    一夜未眠,五道因地制宜的措施完成,拂晓时分便唤人将诸葛亮,张良召见宫内,命他们前去交给薛仁贵,并且督促实施。

    诸葛亮,张良入殿,两人面露喜色,相继向楚帝禀拳施礼。

    “两位爱卿不必多礼,速速落座!”

    “陛下,微臣已经将陛下的防洪措施交给薛元帅,城内三军已经实地开始改造,同时城内百姓得知陛下制定措施防洪,自告奋勇加入大军中,共同完成城外沙包的堆砌,和水流的改变。”

    “是啊,城内百姓情绪已经平复,知道陛下并没有放弃他们,笼罩在百姓脸上的阴霾尽失。”

    两人将城内百姓赞许之言告诉楚帝,可楚帝却面露愁容,疾首蹙额,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陛下,算算时间斥候应该已经抵达穆柯寨,相信三军不日便可返回城内!”

    诸葛亮猜出楚帝心中忧愁之事,毕竟城外可是楚国三十万精锐大军,不可能让人不担心,眼下能做的唯有等待。

    “孔明言之有理,是朕多虑了!”

    “两位爱卿稍事休息,随朕一起前往城池上看看!”

    约莫一个时辰后,楚帝带着诸葛亮,张良离开德政殿,冒着暴雨来到太初城上,时下,三军将士和百姓正忙于抗衡的部署。

    城池下。

    雨帘中三军将木柱敲打进入地底,四城周围全部用泥土和巨石堆砌城梯形断面,此举可加固城池,另外能够防止洪流的冲击。

    远处荒野中,一道道沙包堆砌而成小丘出现,似山粱绵延不绝,阻挡洪水的工作如火如荼。

    “暴雨百年不遇,已成灾害,要是洪水肆虐,城外农田被毁,百姓深受其害。”

    “陛下,微臣以为陛下的防洪措施,疏导和堵截并重,加上有陨星山的阻挡,洪涝如猛兽,可当抵达太初也势必有所缓解。”

    “光明敌军弄巧成拙,他们残害百姓,导致百姓入城,此番洪流爆发,只有城外荒野上一切会化为乌有,城内的百姓可免受惨重的财产损失。”

    “这对洪流之后吾楚的重治工作,减轻了很大难度。”

    张良神情凝重不已,声音铿锵有力,一侧诸葛亮补充道:“陛下,提出用竹竿在山坡上下做记号,标明堤线,时下城北俨然已经变成一座“竹竿山”,百姓群情激昂抢筑和堤坝,大家众志成城必将轻松化解洪流之害。”

    “以后陛下提出的竹竿测量水位的方法,可以再次改良,到时必将大幅度推广。”

    “此次洪流过后,太初城方圆百里都将重新修筑,朕有意将天河口岸重新修筑大坝,另外将天河之水引入长安城下,日后纵使相隔千万里,海上宝船都可在最快速度下到达。”

    昨日楚帝并不是只制定了抗洪措施,同时他研究了历史中杨广开发大运河之事,他准备效仿此法,引天河之水入楚,到时诸城百姓皆可行舟,达到水陆两通。

    至于重新修筑大坝之事,楚帝亦是接见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这两件事情要是当真完成,那将是造福万代的大事。

    “陛下,重新修筑大坝势在必行,可引天河之水入长安,那可是举世的大工程,难度丝毫不弱于当前吾楚修筑的铁轨。”

    “有困难才有挑战,都是利国利民之事,宜早不宜迟。光明帝国战事结束,吾楚当好好休养生息一番。”

    楚帝心有定计,修筑大坝,天河水北引是帝国重中之重的大事,另外周瑜,戚继光两人将组建水军,舟羽和科学院众卿打造宝船。

    天河西岸列国可前来东大陆,楚国也可前往光明帝国,只是当前停泊在东海上的龙舟,已经无法满足在天河上使用,必须再次改造,不管是宝船的坚固,速度,防御都需要提升。

    接下来要办的事情太多,可楚帝没有感觉丝毫的繁杂,反之却是雄心万丈,他要征服整个大陆,亦要将楚国打造成天下独一无二帝国。

    黄昏时候,氤氲雾气将天地笼罩,楚帝带着诸葛亮两人返回城内,率先前往军营内查看一番,时下城外三军和百姓皆以回城,正是他们用饭的时间。

    军民同乐,纵使浑身湿哒哒的,可气氛却是异常的火热,三军享受百姓带来的自豪,百姓沉浸在浩荡皇恩之中。

    他们第一次有了踏实的感觉,太虚帝国覆灭,百姓沦为噬天帝国的奴仆,日子苦不堪言,从来没有被重视过。

    直到楚军入城,他们才体验到了被尊重,被重视,乱世之中,活下去已经是最大的奢望,是楚军带给他们希望。

    军营内三军和百姓见楚帝,诸葛亮,张良到来,相继跪地施礼,百姓更是高呼叩谢皇恩。

    楚帝动容不已,一直以来楚国征战不断,烽火绵延,大小战役经历无数,每一次战火落幕,最让他心痛的就是各地的百姓。

    他们是权利的牺牲品,战争的附属品,一切根源都是因为百姓,可他们却总是被忽视。

    百姓如蝼蚁,生命如草芥,这样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

    。。。。。。。。。。。。。

    返回行宫后。

    楚帝一头扎进德政殿内,开始整理心中所想之事,奋笔疾书,写下一道道奏本,直到午夜时分,赵氏姐妹才出现在殿外。

    两女入殿,见楚帝依旧伏案忙碌,纷纷移步上前,忽闻异香之气,乍然抬首观之,佳人已伴两侧。

    “陛下,夜深了,早些用膳休息,政务非一日可处理完结。”

    赵飞燕从曹正淳口中得知,楚帝在殿内整整带了六个时辰,滴水未进,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放声狂笑,他们不敢贸然进入打扰。

    “两位爱妃,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时至午夜,臣妾以在天香宫内准备好一切,请陛下移驾前往!”

    楚帝没想到这一忙碌,已经到了午夜时分,起身活动了下身子,带着两女移步向天香宫走去。

    入殿。

    赵合德令春夏秋道将木案上美食拿去温热,两人来到楚帝身旁替他捶背推拿,柔荑软绵,香气四溢,一时间,躺在木榻上的楚帝,感觉浑身一场放松。

    “陛下,午后商王妃入宫,提起自己的姐姐,臣妾姐妹自小相依为命,幸得陛下垂青,才有今日锦衣玉食。”

    “臣妾听说商王妃的姐姐伺机刺杀陛下,触犯圣威,只是。。。。。。。。。。。。。。”

    “怎么,商王妃是想让两位爱妃做说客?”

    “妲己之事,两位爱妃不必多言,朕自有定夺!”

第1742章 让他们活着() 
六日之后。

    暴雨只增不减,气势恢宏,显然是准备水漫天下的架势,德政殿内,楚帝昂立于门口,看着行宫地面上水位不断上升,面色阴沉至极。

    算算时间,穆柯寨集结的大军应该已经返回,可到现在却依旧没有丝毫消息,诸葛亮,张良见楚帝陷入忧愁,皆是闭口不言。

    三人注视着虚空狂风骤雨,心中都在为三军将士担忧,就在此时,魏文通在纳牙阿带领下,出现在德政殿外。

    “陛下,回来了,大军到了!”

    魏文通颤抖的声音响起,面露狂喜之色,楚帝循声激动不已,大军回城了,悬着的心终于可以落下。

    “回来就好,传令薛仁贵安置大军,命项羽,帝辛,白起,李靖众将入宫见驾!”

    “陛下,大军回来了,子龙将军带回数万百姓,众将军正忙着百姓的安置。”

    魏文通出言解释,想起三军将战马让给百姓,他们徒步归来的场景,脸颊上泛起敬佩之色。

    “陛下,这些百姓应该是来自于穆柯寨,三军将士没有将他们抛下,吾楚三军不愧是仁义之师,相信不久将来吾楚必将美名响于天下。”

    “孔明,子房,随朕一起去城门口看看!”

    楚帝出言说道,事不宜迟,带着诸葛亮,张良,纳牙阿,魏文通四人向行宫外走去,这几日来回穿梭在暴雨之中,所有的蓑衣都在顺手处。

    当众人出现在城门口时,项羽,白起,帝辛,李元霸,李靖,卫青,史万岁众人皆是泥腿子,样子甚是狼狈。

    见楚帝冒雨前来,纷纷上前禀拳施礼,询问之下,楚帝才知道回城路上,因为百姓原因导致前行速度缓慢,为了提高三军速度,诸将相继把麾下坐骑让给百姓。

    可即便是如此,原本三天的路程却用了六天走完,好在大军和百姓全部返回城内,楚帝让诸葛亮,张良前去帮忙安置百姓。

    另外,让众将士回府休整下,全部前往德政殿,就在此时,姜松,宇文成都,伍天赐诸将上前。

    “陛下,光明帝国俘虏以抵达城下,该如何处置,请陛下定夺。”

    “俘虏?”

    “姜松,宇文成都听令,将所有俘虏带入城内,让他们活着,不久的将来他们会庆幸成为楚国的俘虏。”

    大军归来,带回了百姓和俘虏,此次征战虽然天气恶劣,可是丝毫不影响三军取胜的结果。

    时至黄昏,城内外才渐渐恢复平静,只剩下暴雨肆虐的声音,德政殿内,众将士到来,他们褪去戎装,精气神一样让人恐惧,身上的铁血杀气早已融入骨髓中。

    德政殿内。

    灯火通明,百将端坐于下首位置,此时,白起,项羽开口天河关之战过程告知楚帝,战事经过详细了解之后,楚帝对于白起的统军能力愈发佩服。

    “众将安然归来,朕心甚慰,暴雨如注,天河浊浪滔天,水流横冲直撞,加上连日的大雨的浸透,随时都有跨堤决口的危险。”

    “三军平安入城,接下来就是等待这场暴雨停下,届时,朕将犒赏三军,完成挥军前立下的军令,击败噬天敌军,太初城内所有金钱犒劳三军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