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民国明珠-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华“酸梅汤”的从一开始就努力培养小学生们的口味,越做越难喝,难喝也难喝出了它的特色,反正可乐也挺难喝,中华凉茶也难喝。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世界大牌。

    很多年后,酸梅汤忽然跟凉茶关系紧张起来,闹到你不死我就亡的地步。酸梅汤祭出一样杀手锏,酸梅汤是山东先生发明的

    酸梅汤的粉丝们纷纷大力支持:

    “我们从小就喝这个,怪不得身体健康,百病不侵那,原来里面带了山东先生的药气儿啊”

    靠着这份固执的迷信带来的一丝优势,酸梅汤终于还是压倒凉茶一筹。

    上海的纺织业十分发达,工厂多,工人也多。早些年就成立了行业公会。到了今年,麻烦事越来越多,导致纺织厂的老板们也喜欢聚在一起商量些事情。

    所以宽敞的纺织业行会大厅里。

    老板们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讨论关于武久山的传说。

    有一个老板本事大,当场就从袖子里拿出一方手帕来:

    “看,就是这种布,吸水做成手帕也好”

    老板们互相传看,到底还是有人不太服气:

    “好是好,但是这布原先是发霉的除非是我亲眼看过,不然是不信的。”

    南方水乡,积压发霉是个大问题。

    另一个老板接口说:

    “如今科学发达了,能有什么不信的,早一百年,我们老祖宗还不信纺织机那,机械织布,一台机器就:

    “嗨,你们听说了吧平安制药要在浦东办器械工业基地”

    这话又离得染料的根源近了很多。

    然而又有见多识广的老板说:

    “是做药的,看病的机器,和咱们不相干”

    一句话,又把话题扯偏了很多。

    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长袍马褂的满脸横肉和尖嘴猴腮走进行会大门,有几个面目恭敬的迎接了过去,更多的人表情却是皱眉撇嘴,把脸转向一边儿。

    满脸横肉大摇大摆的走去一个正中间的位置上,拍了几下手:

    “大家静一静,鄙人有个重大消息要宣布”

    。

    。。。

197码头扛大包的也有行会() 
纺织业行会的行会大厅,晋华纺织厂的老板满脸横肉宣布了一个消息,要成立一个大东亚纺织业联合会,和日本的纺织行业联合,共同进退,还拿出一张合约来让人签字按手印。

    “日本同行方面,将提供最好的漂洗技术”

    这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条件,日本的科技和工业水平都要比中国发达,在解决布匹污霉方面有一定的办法。

    听到这个消息的同行们有的比较捧场,掌声稀稀拉拉的拍了起来,然而又有砸锅的人:

    “今年日本的厂子闹了多少事他们是混不下去了,又出花招”

    从六年前的五四青年活动和今年的纺织工罢工之后,爱国也是民国工业的好口号,听了这样的口号,很多国人还是愿意支持一下本国产品的,人心所向,此消彼长,所以日本方面各种的花样和理论都出来了。

    满脸横肉用锋利的眼神扫过有反对意见的同行:

    “新成立的纺织业联合会将在技术方面互相交流,价格上面也将统一制定。不愿意参加也不要紧,只不过要是有谁胡乱咬碎嘴,可别怪我不客气了。”

    俨然就是把自己当做了日本方面的代言人,这种威胁的话说出来,大厅里还真是没人说反对的话了。只不过捧场的也很少,只有几家跟在满脸横肉和尖嘴猴腮身后拣骨头吃的上前按手印。

    满脸横肉和尖嘴猴腮全场转了一圈子,有的老板被搭讪了还能回一句客气话。有的干脆抬头欣赏天花板。

    能做到老板的,都不是傻子,空口白牙的就让人签字签合同

    这是一个工厂主,布料商人聚会的场所,大家都算自愿参加,严格的约束力是没有的,所以等满脸横肉和尖嘴猴腮离开之后。

    大厅里又响起了乱哄哄的议论:

    “日本能有什么好技术给我们,从他们那里买来的机器,都是用了二十年的二手货,被坑的可不轻。”

    日本从明治维新的时候开始发展纺织业。比中国早了大约四十多年。所以他们用了二三十年的旧机器,经常在淘汰后,又翻新卖到中国。

    “说的有道理,日本人算计的太好了。统一了价格。他们要比质量。统一了质量他们要比价格。反正就是我们中国人吃亏。”

    “要办联合会,自然是从罢工过后,他们的处境比我们还差了。他们毕竟是外路人”

    “哎,要说起技术来,那个武久山,不会是日本人吧”

    这是一个让人惊恐的设想,倘若武久山是日本人,他的技术是日本的,那对民族的纺织业,就是毁灭性的打击啊,大家互相看看,很快就有人开导说:

    “不会不会,没听他们说嘛,穿的可是中式洋装,日本人都穿趿拉板的”

    东洋人特征鲜明,有人用低低的声音嘲笑起来。

    又有人插嘴:

    “四马路那家布行,这都关门好几天了,不会是出什么事情了吧”

    上海临海,是全球公认的最好港口之一。上海吴淞码头,远洋货轮汽笛轰鸣。码头扛大包的工人们三五成群的坐下休息。

    脖子上搭着发黄的吸汗白毛巾,敞开的对襟汗衫露出条理分明的肌肉来,肌肉就是活脱脱的广告。扛大包是绝对的力气活儿,要十八以上四十以下,最精壮的男丁才能做的了。

    在这个时代,有一把力气,用对了地方,还是能吃的饱饭的,吃饱之余,也总会想着零星的消闲,所以码头工人们互相交换着卷烟。

    有白锡纸包,红锡纸包,最高档的,偶尔也有人拿出哈德门,这是没有家庭负累光棍汉。

    休息完了。工人们排起长队,蚂蚁一样往来回环,搬运货物。茶叶包看着很大,其实一捆只有一百斤。大米就实在了,一包一般都是一百五。

    扛到重活,工人们有时候会苦中作乐,哼一些不成调子的小号:

    “哎,有命的骑大马哎,哎,苦哈哈的力巴扛大包哎,哎,有命的坐大轿子哎,哎,苦哈哈的力巴扛大包哎。”

    他们现在也不算苦,靠的是爹娘老天给的力气,如果病了老了,那才是真的叫苦了。

    有时候接一种活计,是三百斤重的报纸白纸包,工头们只好安排鸡公车,然而在船岸接驳的地方架起木板,总要四个人上手合抬了转运。白纸是最不能沾水的货物。

    工头们骂骂咧咧的在一旁指挥,还说一些评dian当代科技的话:

    “我们老祖宗,白纸也用了上千年,到现在印刷报纸,偏偏自家的纸就不行了,还得打外国买。”

    旁边有人博古通今,给大家解释:

    “印报纸的机器是外国进口的,那种机器只认的外国纸。”

    技术的欺压是无处不在的。

    骂骂咧咧的工头吐一口口水到灰浆一样的海水里:

    “啊呸”

    这是表达不满的方式,但是也不知道是针对谁。

    吴淞码头每天的货物吞吐量惊人,有外洋过来的大货轮,载重能到三百吨。也有中国商人托运货物出去。也是小山一样的堆着。

    这里是深水国际海港,不远处还有几个,宝山,洋桥,外高桥码头,那里一般都是国人走的多,连一百多年的广口帆船也还有人在用,跑短途。

    在码头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里,有一队重卡车缓缓开来,卡车上跳下工装的工人,到处丈量忙碌起来。

    半天之后,就混了个眼熟,工头们纷纷打听:

    “这是做什么的”

    有人笑着拱手解释:

    “这些都是平安药厂的,要建设一个集装箱码头,用起重机吊车,以后大家伙儿可就轻松了,几吨的货轻松吊起。”

    工头们脸色几度变化,只觉得五脏六腑都普拉普拉的往外冒烟火气儿。我们吃的就是抗大包的这碗饭呀。

    毁人钱途犹如吃人父母,这样的大仇,你们说的可真是轻松。

    别看现在的码头在混乱喧嚣之中井然有序,这种有序可是血和命换来的。从这个吴淞码头开立之日起,码头上的工人就分作三派,大大小小的争斗打了十几场。

    从赤手空搏到动刀子。场场见血见命,三派这才达成了和解。划分了出工日期。货物分配,也订立的抗打包的行业公价。

    。

    /》  。。。

198最充沛的劳动力财富() 
周三少爷曾经开玩笑说:

    “凭我的力气,就算是码头扛大包,也能比别人多赚一倍的工钱”

    这话不是吹牛,他生的虎背熊腰,是天生的本钱十足。

    上海的纺织工人,黄包车夫,码头扛大包的,都算是劳动力最密集的产业之一。

    所以张美溪就忽然想了起来,集装箱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啊。制药业上的发展历史,她都可以一步一步的按流程推进,制药也是难的,配套跟不上去,方方面面都受牵连。

    然而制药工业之外的事情,她就经常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了。做事不太成体系了。

    张美溪细想了一下,就又摇了摇头。因为集装箱的创意太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就是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要真的想发挥集装箱的作用,让它配得上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个称呼,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

    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

    张美溪在浦东工业基地的大会上,简单的提出了一下设想。并描述了美好的未来,又说出了达到这个目标大致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就转移了话题。

    周二少爷却特别放在心上了,一流工厂卖标准,二流工厂卖品牌,三流工厂卖产品,四流工厂卖苦力。

    周二少爷信奉张美溪偶然间说出的这句至理名言,并在平安集团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不断的应用。既然大小姐说过了集装箱,他就要把这个架子先搭建起来。

    把标准制定出来不难,说动吴淞码头的拥有人法国公司也不难。倒是最土气最容易被忽视的码头工人们闹了起来。

    码头和码头工人的关系。不是上级和下属的关系。只是简单的合作关系,就是占一个地盘儿,扛大包的和货主们直接交接。就像后世的互联网时代,快递员跟淘宝的关系一样。

    快递员们单独也干不了这一行。他们是总共归到一个快递公司。才有跟其他快递公司竞争的本钱。

    码头的工头们被平安测量人员的话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立刻转头回去,跟扛大包的壮汉们一说,又去汇报给他们帮派的首脑。

    码头扛大包的汉子们立刻群情激奋起来:

    “兄弟们。抄家伙,谁不让我们吃饭,他们也别想吃饭。”

    “我不认字,也弄不明白,到底是啥事情那”

    “是平安药厂的鬼dian子,要用拓麻的科学技术ding了我们的饭碗。”

    “平安药厂的山东先生不是个神仙吗有一种神药叫云南白药的”

    工人们不识字的多,不看报纸,但是他们平时崇尚江湖义气,爱去茶馆儿,听说书的胡扯。所以也知道山东先生的。

    “说书的是瞎编,山东先生是个当官儿的大老爷,那里管苦力巴儿的死活现在连黑米饭都吃不上了,你还吃哪门子青药白药那”

    工人们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罢工。然而罢工经常是没有用的。好多工厂主,一听说你罢工,立刻就开除你了,你回家罢工去吧,只要有鸟儿往你嘴巴里拉屎,罢工一百年也没人管你。

    所以工人们抱成团儿,行为就更加激进了,武力打砸。

    有少数几个码头工人还在嘀咕:

    “是山东先生弄的那,山东先生可是神仙那”

    更多的人会破口大骂:

    “鸟个神仙,不给我们饭吃,砸了他。”

    国人是有信仰的,五千年文明,温良恭俭让。可是码头工人被压迫的太狠了。也就只剩下一碗埋力气换来的饭了。现在饭碗也要被抢,真是顾不了很多了。

    码头工人们冲了过去推搡。那些测量工人立刻抱着测量工具,转身跑了,坐着大卡车,扬长而去。

    这胜利取得的太简单了,码头工人的心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