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他早有预案,“谁规定必须在商城装卸货的?西边就是国道,再往西就是铁路,除了国道边盖了一排店面外,中间闲着100多米宽的荒地,咱们划它个几十亩出来当停车场行不行?反正商户们都有三马车,几步路的功夫,自个送到车跟前也不会太麻烦。”
看着各位脸上匪夷所思的表情,杨昆又补充道:“县里不是嫌咱们原来的规划太小家子气么,咱们再征它50亩地,用作商城的附属设施,这下够大气了吧?”
第693章 :鸿鹄之志()
听到杨昆率性自然的语气,众人一时无语。
咱们做个规划,这里扣点,那里缩点,怎么省钱怎么来,人家倒好,张嘴就是再征50亩地。
倘若这几位也像杨昆一样熟悉后世的网络用语,多半会翘起大拇指,赞一声:不愧是有钱人,真特么任性。
在座的除了杨昆外,都是些个满头白毛、一脸褶子的老学究,画了半辈子图纸,思维有些僵化,有人就问:“国道和铁路线之间这片区域,分别属于铁路、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即便不考虑交通安全的问题,一下多征这么多国有土地,费用肯定不低,均摊下来,单位建筑成本要比以前高出一大截,这不就等于变相地降低了利润么?”
李国元恨不得当场踹他一脚,人家昆少有钱,爱征多少地是人家的自由,地征得越多,建筑面积越大,施工费用就越高,老子高兴还来不及呢,用得着你多这句嘴?
杨昆看了他一眼,不以为意地笑道:“都说是国有土地了,就是想花钱,人家也不一定肯征给咱们,我的意思是买不如租,请县领导出面跟相关部门沟通一下,掏一部分租金,弄道围墙给它圈起来就行,也不搞太多地面建筑,充其量弄个大门,再盖上一排平房供司机们临时休息,连平整土地的费用算在一起,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虽然一下子多出50亩地来,可李国元还是担心这种集贸市场式的布局入不了领导的法眼,杨昆摊手道:“领导要是铁了心不让你做这个项目,你就是给整个商城镶上金边都白搭,反过来说,领导相中了你,你就是盖个茅草棚,也能当凤凰窝使唤,这样,你们只管做好份内的工作,其它层面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协调。”
话是这么说不假,可该做的形象工程还是得做,和大伙反复沟通之后,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杨昆同意在原来小二层的基础上再加盖一层,并且从二楼以上,统一向外延伸出一米多宽的跃空阳台,这样一来,占地面积不变,建筑面积却要多出2000多平,相应地也多出几十万元的建筑成本。
除此之外,像建筑造型、外墙装饰、场区绿化等附带问题,都是各位设计人员的拿手好戏,只要不是太过华而不实,杨昆也就由着他们折腾,至于出图纸、造预算、写报告,更没他插嘴的份。
虽说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也基本确定了规划方案,不过等到正式出图之后,还要象征性地拿到公司管理层会议上讨论一下,走走形式,在此之前,杨昆也只能先和李国元草签了一份意向书,提前预支一部分施工款给对方,以供其应急使用。
看时间已经近午,杨昆请大家到楼下吃工作餐,考虑到要赶设计进度,没让服务员上酒,只是简单吃了顿火锅,就率先起身告辞。
李国元问他去哪,杨昆说去市里。
李国元还以为他要去疏通关系,就问:“这边我也帮不上什么忙,用不用陪你一块过去,跑个腿、参谋个意见什么的?”
杨昆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好笑地摇摇头,“不是公事,我去市里接两个亲戚,就不劳烦李总了。”
和面色微窘的李国元挥手作别,杨昆驾车直奔邺河市火车站,去接老姐杨晓燕回家。
生意再忙,也不如家人、亲情重要。
其实早在几天之前,高考阅卷工作就结束了,杨晓燕却一直赖在省城没回来,说是要等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杨晓敏一起。
杨昆就严重怀疑,老姐是不是趁机和她男朋友享受二人世界去了。
等了十几分钟,下午2点15分,杨昆才在出站的人流中看到了阔别半年之久的老姐杨晓燕和堂姐杨晓敏。
替她们接过行李,杨昆却不急着走,踮着脚尖继续朝人群中张望。
杨晓燕觉得奇怪,问他:“瞅什么呢?”
杨昆贼忒兮兮地笑着问她:“怎么就你们俩,没别人了?”
杨晓燕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正眯着眼睛琢磨呢,见杨昆拔腿就跑,才知道这小子在故意逗她,恼羞成怒地一跺脚,“杨晓昆……有种别跑!”
杨昆肩上背着,手里拎着,脚下依然倒腾得飞快,还不忘了回头犟嘴:“有种别追!”
直追到车跟前,捶了杨昆一通粉拳,杨晓燕仍觉不解气,拉着堂妹坐到后座上嘀嘀咕咕地说话,瞅都不瞅这个无良老弟一眼,杨昆死皮赖脸地想要搭话,刚一开口就被呛了回去。
杨晓敏上了一年大学,情商比之高中刚毕业时大有提升,知道当初家里条件困难,要不是杨昆做通了她爸和妹妹晓丽的思想工作,她也不会这么轻松就迈进大学校门,更知道全仗了这位堂弟的本事,两家人才能有今天衣食无忧的好日子过,平时嘴里不说,心里却很是感恩,见他被杨晓燕抢白得张不开嘴,便有意替他打圆场:“小昆,再开学就上高三了吧,我那些复习资料还留着呢,回头给你拿过来。”
杨昆笑了笑,还没开口,杨晓燕就抢着说道:“就凭他?你倒是回家问问我妈,看这小子高中这两年一共上过几天课?光顾着做买卖挣钱了,怕是连初中的知识都忘光了吧?”
杨昆大怒,正待反唇相讥,从后视镜里看到老姐两眼放光,眼含挑衅,显然是憋着劲准备跟自己抬杠,虽然自信以自己的口才,不会输给她这个师范专业、靠口才吃饭的高才生,却偏不想遂了她的心意,眼珠子转了几圈,不屑地哼了一声,“how-can-a-sparrow-know-the-will-of-a-swan?”
姐俩同时一愣,“什么意思?”
杨昆得意地挑挑眉头,“初中英语知识啊,老姐你英语四级都过了,不会连这都听不懂吧?或者换个更直白的说法:how-can-a-cmon-fellow-read-the-mind-of-a-great-man?”
琢磨了几秒钟,杨晓燕第一个反应过来,“哼,癞蛤蟆打哈欠,口气倒不小!”
第694章 :难以取舍()
一路上抬杠绊嘴,说笑之余,杨昆问老姐:“再有半年就该实习了吧,来年有什么打算,工作还是考研?”
听他问得一本正经,杨晓燕觉得好笑,反问道:“干嘛问这个,想替你老姐安排工作还是怎么着?”
杨昆耸耸肩膀,“如果想考研或者留校,我可能帮不上什么忙,回咱们老家工作的话,我倒有点门路,就看你想去哪了,要进咱县一中,那是一句话的事,至于市里那几家重点高中,费点手脚也不是办不成。”
杨晓燕略觉懊恼地叹了口气,“我也没个准主意呢,想考研吧,已经上了这么多年学,实在不忍心再给家里添负担,回家上班吧,一想到中学老师那点可怜的工资,又有点不甘心,真是难以取舍呢。”
杨昆撇撇嘴,“这有什么难以取舍的,想考研就考呗,硕士、博士、博士后,或者考托福、出国深造,以咱家现在的经济条件,别说你们俩了,再来十个八个也照样供得起,不想做学问也成,到学校或者各县直机关里挂个名,愿意上班就上班,不愿意上班就到公司里帮我做点事情,实在懒得做事就找个看得过眼的男人嫁了,嫁妆不用你们操心,兄弟我全包了,要车买车,要楼买楼……”
话没说完,后脑勺早被杨晓燕重重地敲了一记,“好话说不了三句就开始胡说八道了,考研还是上班,都得咱妈点头,哪轮到你个小毛孩子指手划脚?”
杨昆疼得一缩脖子,兀自嘴硬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为什么犹豫,不就是舍不得跟你男朋友分开么……哎哟,我警告你啊,别动手动脚的,当心我直接把车开马路牙子上去!”
杨晓燕示威似地朝他挥挥拳头,“别瞎惦记人家的事了,说说你自个吧,眼看就要上高三了,你准备就这么混到高中毕业,压根没有上大学的念头?”
“谁说……”杨昆本想答一句“谁说不想了”,察觉到老姐语气中隐含的担心和轻视,话到嘴边就变了味道:“谁说一定要上大学才有出息的?”
前阵子填报志愿的时候,杨昆本打算征询一下老姐的意见来的,只是时机不对,她还没回来,志愿表就已经交上去了,而张玉清在京城的公关活动也还没个最终结果,他便暂时略过自己提前参加高考的事不提,半开玩笑地接着问道:“没有针对你们的意思啊,我就想问一句,上大学到底有什么用?”
杨晓燕被他问得一愣,从小到大,充耳所闻都是上大学有多么的好,多么的光荣,却很少考虑过上大学的真正用途,思索片刻,下意识地答道:“大学生包分配工作啊,当个正式工,单位给分房子,报销医疗费,收入又稳定,不用起早摸黑的,不比你一辈子当个小商小贩的成就高?”
“成就这东西,没个具体标准的话,很难去衡量,国家不是倡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纲领么,咱们狭隘一点地理解,就当作是以钱为纲吧!”杨昆呵呵一笑,“说到钱,你们知道咱两家的存款加起来有多少么?你们知道从驶出火车站到现在,我的银行户头里的数字又增加了多少么?”
“说到房子,我刚在开发区路口建了32套独院,上下三层,不算小院和车库,每层160平方,周边医院、学校、银行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说到医疗,县里刚刚出台的新政策,像二叔这样的优秀民营企业家,每年有4次免费体检的机会,生病住院的话,专家会诊,享受老干部待遇;说到收入,咱们两家名下的各处产业加起来,养活着将近400名员工,他们的平均工资,比目前现行的副科级干部标准还要高出50%……”
透过后视镜,看了目瞪口呆的姐俩一眼,杨昆接着补充道:“说到工作强度,你们以为,生意做到兄弟我这个份上,还用得着亲自出马,起早摸黑地忙活么?具体工作有别人去做,我的任务就是陪县长喝喝茶,跟书记聊聊天,至于一般的局长、主任,想请我吃饭,还得看我的时间和心情,像老姐你说的从读书、考学、毕业到分配工作,得奋斗多少年,才能达到我现在的成就?”
杨昆拍了下方向盘,颇感触地总结道:“或许,我这个不学无术的差生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些所谓的天之骄子们当中,除了极个别拥有先天资源、不愁出路,又或者是学业达到一定的成就,在某方面领域成为拔尖的学者、专家的人之外,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大学毕业之后就会面临失业,只有给我这样的个体户打工的份,甚至……连替我打工的资格都没有!”
被杨昆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杨晓燕好不容易才逮到他话中的语病,兴冲冲地反驳道:“刚才还说到大学毕业分配的事,怎么一毕业就失业了,信口开河也没个把门,自个把自个绕进去了不是?”
杨昆摇摇头,“我不是指现在,而是将来,甭管你们信不信,我先把话摞这,三年、至多五年,国家就会放开高考招生限制,扩大招生范围,同时取消高考分配工作的福利,将高考、就业逐步推向市场。”
“越说越离谱了,你还能预见将来是怎么着?”杨晓燕才不信他这一套,揽着堂妹的肩膀,指着杨昆的侧脸,“瞧出来没有,咱们这位老弟还有当神棍的潜质呢!”
杨昆摇摇头,“这不是预见,而是基于现实情况对于未来形势的科学分析和预测,相信你们也听说过,现在已经有不少所谓的专家提出了高校教育产业化的概念,什么叫产业化?说白了就是以钱为纲,将几个大学合并在一起,大幅增加招收的名额,提高学费标准。”
不等杨晓燕开口反驳,杨昆接着说道:“先别急着抬杠,咱们举几个例子,省师大今年是不是兼并了省教育学院和省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是不是还打算和省师范学院合并?省经贸大学不也是刚刚才由省经贸学院、省财经学院和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成的?”
第695章 :老气横秋()
“也不光是咱们省,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在进行类似的兼并、扩容,为今后的大规模扩招创造条件,这,就是高校教育产业化的开始。”
杨昆最后总结道:“长此以往,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