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表,这是刘备托孤以后李严和诸葛亮权力、地位的比较。诸葛亮怎么样呢?主持朝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李严如何呢?留镇永安。远离朝廷。那么这样一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这个王朝的大事小事都由诸葛亮说了算。而李严呢。。无法参与朝政,难以辅佐少主,疏远了官场的关系,失去了表现的机会。因为他长期在外面,远离了政治中心,这样他逐渐地就被政治中心所遗忘、所抛弃。这是第一点不如。第二点,诸葛亮以丞相的身份领益州牧;而李严呢,李严当了前将军以后曾经要求当一个刺史,没有得到批准。第三点不如呢。诸葛亮是开府治事的。我一再强调开府不开府有很大的区别,开府就意味着有自己独立的办公系统和独立的权力,而李严是没有的。而且李严提出了这个要求。也没有得到批准。所以李严表面上步步高升,实际上处处不如。因此李严和诸葛亮的关系,是表面上相安无事,实际上离心离德。诸葛亮要北伐,调李严的军队,李严不去,不发兵。不但不发兵。还提出一个要求来,说我要做个巴州刺史。没有被批准。可能是不了了之。后来,诸葛亮要西征。又命令李严出兵到汉中,李严又不去。李严说。我要开府,说现在曹魏那边陈群、司马懿都开府了,陈群、司马懿不是顾命大臣吗?顾命大臣就可以开府,你是顾命大臣,我也是顾命大臣,我为什么不能开府?又不得到批准。当然诸葛亮让了一步,说这样吧,你来吧,你到成都来,江州就交给你的儿子,就是李丰。因为李严后来从永安到了江洲了。这就是他们两个的这样一个关系。根据这样一个关系,学者们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一派意见以余明侠先生为代表,是谴责李严的。余先生的原话是,他说以上材料证明,李严完全是一个狡诈、自私、阴险、残忍、不以国事为重的恶劣分子。而诸葛亮呢,顾全大局、一让再让。李严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从杂号将军升为了名号将军,还不满足,还要一块巴州当刺史,后来又要求开府,一而再、再而三地要官、要权力,十分恶劣。所以自取灭亡是活该的,这是一派意见。另一派以尹韵公先生为代表,认为李严提出来要当巴州刺史,后来提出来要开府,是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一个维权行动。为什么呢?他因为是并受遗诏的顾命大臣,既然我们两个都是顾命大臣,为什么你可以开府我不能开府,你领了益州牧我当个刺史还不行吗?有什么不行呢?尹韵公先生认为李严和诸葛亮的矛盾,主要因为是诸葛亮不容他人染指最高权力。尹先生说诸葛亮这个人,他用了12个字的评价:权欲极盛、擅权心烈、善于玩权,是一个玩弄权术的高手和老手。所谓忍让不过是做姿态,等到李严一不小心自己送上门来,对不起,一棍子就打入了最底层。这两个结论是对于同样的史实得出来的,他们对于这个史实本身都没有争议,看法完全相反。。
。。
这就必须从刘备托孤说起,因为我们必须弄清楚刘备托孤的时候,干吗要安排一个诸葛亮为正、李严为副?刘备不这样安排不就后面没事了吗,他为什么要安排?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还是田余庆先生说得最有道理。田先生认为,刘备的永安托孤实际上是一个深谋远虑的考虑。要弄清楚托孤的真实意图,必须先弄清楚蜀汉帝国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是什么呢?是益州这个地方原本有着一股势力,这个势力由两种人组成:一种是益州籍的官僚,就是他是益州人,又在东汉王朝里做了官。这是一个力量;再一个就是益州本地的豪强,大姓,大族。这两股力量我们合称为本土势力。就都是益州人组成的。除了本土势力以外,还有外来势力。外来势力又分两拨:第一拨是刘焉、刘璋父子入蜀的时候带去的,因为刘焉、刘璋父子是外来人,他们带去了一拨人,这一拨人我们可以称之为东州集团;刘焉、刘璋父子取得了益州的政权以后,刘备又来了,刘备从哪里来?从荆州来的,刘备也带了一拨人,这一拨人我们称之为荆州集团。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表就清楚了。三股势力:一股势刘备的亲信。。我们称之为荆州集团;一股是刘璋的旧部,我们称之为东州集团;还有一股是本土士族,我们称之为益州集团。益州集团是老早就在益州的,刘璋的东州集团是后面来的,刘备的荆州集团是更后面来的。这会说明什么?就是刘备集团这股势力是后来的外来势力,刘璋集团是先来的外来势力,这个益州集团是本来就在这儿的本土势力,这么三股势力搅在一起。搅在一起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刘备称帝,基础不牢。再加上夷陵兵败,国本动摇。在刘备托孤的时候,蜀汉政权最大的忧患。不在曹魏,不在孙吴,而在自己内部。这是刘备最担忧的。而。。
但是李严这个人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第一个,自视甚高,难于共事,这个人性格不好。当时有一句名谚叫做“难可狎,李鳞甲”,什么意思呢?就说李严这个人肚子里面有龙鳞,这龙鳞的特点是什么?你只能顺着摸。你不能倒着来。所以李严这个人是不好接近的,不好共事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呢。效法苏张,朝秦暮楚。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在这个新人和旧人、主人和客人。也就是外来势力和本土势力之间。他摆来摆去,甚至有点挑拨离间,搞是非。由于有这个原因,所以诸葛亮在弹劾李严的时候,是把新人和旧人都联合起来联名。为什么要联名?就是说我们新人、旧人没有矛盾,你不要再挑拨离间。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拥兵自重,分庭抗礼。李严留驻永安,后来又到了江州,就是现在,然后在那儿就不走了。然后在那儿就自己筑城,自己扩军,要求划出五郡之地来单独成立一个州。本来蜀汉它只有一个州,就是益州嘛;他又要搞一个州出来,叫巴州。这在诸葛亮看来,他挑衅了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后来居上的这个原则,就是我们新人,我们荆州集团一定要占据蜀汉政权的主导地位,这个是不能动摇的,他挑衅了这个原则;第二个他挑衅了统一原则,因为他实际上是搞分裂。所以,诸葛亮一定要拔掉这颗钉子。本来刘备安排李严为副的时候,是希望他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希望他充当一个润滑剂。结果他没有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反而成了当中一根刺了。那这根刺肯定是要拔掉的。从大局着想,从蜀汉政权的长之久安、安定团结出发,这样一颗钉子一定要拔掉。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诸葛亮恐怕是早就想拔这颗钉子了,只不过是在等待机会而已。那么李严既然犯了这么一个低级错误,那就对不起了,请你回家养老去吧。那么除了这些原因以外,我认为诸葛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要依法治蜀。因为诸葛亮接过来的是这么一个摊子,是这样一个分着层次的、由三股势力组成的这么一个政权,这样一个政权是有着内部矛盾的和内部危机,有着隐忧的。那么要把这三部分人团结起来,诸葛亮认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依法治蜀。什么叫依法治蜀呢?就是不论亲疏远近,不管你是新人、是老人,不管你是荆州集团的、是东州集团的、是益州集团的,在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大家都按规矩办,我们一碗水端平,这样就能做到大家心服口服。而依法治蜀时诸葛亮执政期间非常重要的思想和举措。为了真正地实现依法治蜀,真正做到执法公平、赏罚严明,诸葛亮也废黜了一些属于自己这边的人,甚至还杀了自己最喜欢的人,比方说马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背后其实也是有着深刻原因的。那么马谡到底该不该死,马谡到底该不该杀?诸葛亮杀马谡的时候,为什么会流泪呢?请看下集――痛失臂膀。。。
。
第三百七十一章 情愫流转()
各部门都到位了,而且也都是准备就绪了。
所以广告也正式的开始了拍摄。
关于飘风的系列广告,苏晨准备一共拍六个。
六个广告,既不能说太多,不会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而且也不会说是太少,而引起人们的生疏。
而在广告中,苏晨和舒流两人自然而然,就是扮演着男女主角。
第一场广告,地点是在一个公交站台,公车到站停留中的间隙,这时候,男主苏晨正好从车上下来,而舒流则是刚好下车。
就在这个时候,苏晨下车,手不经意的波撩过了舒流的头发,而舒流的丝滑发线,也是从苏晨的指尖滑过。
而等那辆公车再次,发动,离开的时候,苏晨才意识到,原来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了一个女生头发上的饰物。
于是,苏晨便一路奔跑,追上了公车,并且把发饰,还给了舒流。
这个时候,两人对视一笑,满是含情脉脉,从这个时候,两人已经是有情愫流转,也为两人的恋情做了一个铺垫。
于是,一系列,关于两人的爱情故事。。便是拉开了序幕。。。
但是,在他们爱情当中,很关键的一环,却是飘风洗发露。
因为是飘风洗发露洗过头发后的,无与伦比的柔顺感觉,让两个人越走越近,最后走到二来一起。
第二场广告
大家知道,三国是一个风云际会、人才辈出的时代,三国的主要领导人也都会用人,孙权也不例外,而且在我看来呢,孙权之会用人。可能仅次于曹操。那么孙权怎么个会用人呢?他是连别国的人才都了如指掌,连别国的人才,他都想为自己所用。比方说。我们曾经跟大家说过,孙权就料定诸葛亮去世以后。杨仪和魏延两个会打起来,那么孙权这个话是对谁说的呢?对费祎说的。我们知道诸葛亮执政以后,就恢复了吴蜀两国的盟好,双方也要互派使节。那么第一次费祎出使吴国的时候,就有一场很好玩的事。当时孙权照例大摆宴席,招待来使,接风嘛,这也是中国人的习惯。人来了要接风,人走了要饯行,是吧。宴席摆好了。孙权就跟大家说,待会儿费祎进来的时候,不要理他,吃你们的东西,大家说好,那么费祎进来以后呢,所有人都在吃东西。谁都不给他打招呼,只有孙权站起来,跟费祎打招呼。“先生辛苦了,先生好”,费祎一看,马上赋诗一首,“凤凰来翔,麒麟吐哺,驴骡无知,伏食如故。”就是说凤凰来了以后,麒麟马上就不吃东西了。出来迎接,驴子啊、马啊、骡子啊。它不懂事,照样在那儿吃草。这样子弄得孙权反而没面子了是吧。这时候诸葛恪就站起来,也赋诗一首,这个意思大概就是说,我们栽了一棵梧桐树,是迎接凤凰的,不知道哪儿飞来一只麻雀,它自称是什么来翔,拿一个弹弓一射,把它射走算了,这算是扯平。这个也是当时吴蜀两国外交史上经常发生的事,就是吴蜀两国恢复盟好了以后,它要经常互派使节,但是你仗不打了,武斗不搞了,文斗还是要搞一搞的。比方说有一次,蜀国有一个使节到吴国来,也是态度非常的,哪个什么吧,吴国有一个叫薛综的人。就去敬酒,敬到蜀国的来使跟前就说,知道你们蜀国的这个“蜀”字怎么讲吗?告诉你吧,有犬为独,加一个反犬旁,就是读繁体的“独”字;无犬为“蜀”,没有狗就叫蜀;横目苟身,目光的“目”横过来了,下面是个一苟(字)的身体;虫入其中,就是虫虫进去了,这就是你们蜀啊。他们经常要闹一点这种小花絮,这个只能做逸闻趣事来听,不是谈判的正式内容。我相信两家谈判的时候,还有很多精彩的对话,所以孙权对费祎非常欣赏,费祎走的时候,孙权跟他说,说先生德高望重,德才兼备,是个难得的人才,一定能够股肱蜀朝,你一定能够成为蜀国的顶梁柱,这一次先生回去,怕是很难再见面了。因为他知道,费祎是个很重要的人,恋恋不舍,取出自己随身佩戴的一把宝刀,送给费祎,这个事情是很重的情分,你知道,军人之间互赠武器,是很重很重的情分。我们有时候看一场战争,两军交战打得非常英勇,打了一个平手,要停战了,要和谈了,双方的将领很可能是一身的尘土,一身的硝烟,一身的血污,甚至一身的伤痕,走上前去,对对方的将领说,兄弟,是条汉子,然后把剑和刀解下来,下回我们战场上再见,非常重的一种情分。。
。。
我刚才说了,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三国的主要领导人也都是会用人的,我说的主要领导人是四位,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为什么要算上诸葛亮呢?因为诸葛亮虽然不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