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塘昕ぃ菖髓拔亍⒄裢怃嘌艉睢�
公元221年(黄初二年),甘宁去世,由潘璋兼领其部众。刘备派马良‘诱’降武陵夷民,让其反吴。潘璋等人合共五万人马在大都督陆逊的带领下在夷陵抵御刘备。
公元222年(黄初三年),潘璋的部下斩杀刘备护军冯习等人。蜀汉军队损失惨重。孙权任命潘璋为平北将军、襄阳太守。刘备退守白帝城。潘璋、徐盛等人上书孙权,要求再次进攻刘备。陆逊、朱然、骆统等人表示反对。孙权在经过分析后,决定撤军请和。
公元223年(黄初四年),曹丕发现孙权并非真心归服,大举攻吴。曹真、夏侯尚、张、徐晃等人进攻江陵的朱然。潘璋、诸葛瑾、杨粲等人奉命解围,但没有成功。
魏将夏侯尚等围攻南郡的朱然,分前军三万人造浮桥,渡过百里洲上,诸葛瑾、杨粲合兵前往解救,但未知敌情,未能解救,而魏军每日都有士兵渡河。潘璋认为:“魏军开始时气势强盛,江水又浅,还不是时候与他们决战。”便率军到魏军上流五十里,建立水城。又砍伐数百万捆芦苇,绑成大筏,想顺水放火,烧毁浮桥。而诸葛瑾又大举进攻夏侯尚,夏侯尚等人因为久攻江陵不下而退兵。潘璋逐到备陆口防备。
公元227年(黄武六年),孙权亲自率军在石阳迎击魏军,吴军大胜,准备回师,以潘璋为断后。不过,在夜中发生‘乱’事,敌人追击潘璋,潘璋不能抵挡,幸而朱然解救。
公元229年(黄龙元年),孙权称帝,任命潘璋为右将军。
潘璋为人鲁莽勇猛,禁令严明,喜好建功立业,带领人马不过几千人,但所到之处常常可以起到上万兵力的作用。
征战驻扎时,潘璋设立军中市场,其他部队没有的物品,都靠军中市场补给充实,但是他天‘性’奢侈,晚年更加厉害。使用物品的规格超出了规限。富有的将士有的被他杀死夺走财物。多次不遵循法令,监司检举报告,孙权爱惜他的功绩而不责伺他。
公元234年(嘉禾三年),潘璋去世,孙权下令其部队‘交’由吕岱接管。潘璋儿子潘平行为不端而被流放会稽。潘璋之妻居住在建业。孙权赐于田地房屋和免除赋役的佃户五十家。
丁奉
年轻时就因骁勇作了一员小将,先后从属于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麾下。丁奉多次参加战斗,经常勇冠全军,每次都斩将夺旗,也因为奋勇当先常在作战时负伤。后来升为偏将军。
252年,吴帝孙权逝世,他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帝位,丁奉也升为冠军将军,封都亭侯。
同年,魏国派遣诸葛诞、胡遵等人进攻东兴(今安徽巢县东南),吴太傅诸葛恪率军前去抵御。诸将都说:“敌人听说太傅您亲自到来,等到我们上岸他们就会逃走。”唯独丁奉认为:“并非如此。敌人调集境内兵力,带了许昌、洛阳的全部兵力大举前来,一定定下了明确的目标,怎能无获而返?我们不应指望敌人不战而退,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战胜敌人。”诸葛恪上岸后,丁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人一起沿着山向西面进发。丁奉说:“现在各部队行军太慢,如果敌人占领了有利地形,我们就难以与他们抗争了。”于是丁奉离开大部队的行军路线,独自带领手下三千人前进。当时正刮北风,丁奉军乘船两天就到达前线,占据了徐塘(今属安徽)。当时天气寒冷下了大雪,魏军将领饮酒高谈,丁奉见敌人先头部队人少,就对手下说:“立功领赏的时候到了!”令士兵脱去铠甲头盔,都拿着短兵器。魏将发现后都取笑他们,并不做防备。丁奉率领部队奋起砍杀魏军,大破魏军先头部队的营寨,正好此时吕据等人的部队到来,一起击溃了魏军。战后,丁奉因功升为灭寇将军,封都乡侯。
255年,魏将文钦来降,丁奉被任命为虎威将军,跟随大将军孙峻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去接应文钦,与魏国追兵在高亭(今属安徽)‘交’战。丁奉跨马持矛,冲入敌军阵中,斩首数百,缴获大量军器。战后,丁奉被封为安丰侯。
257年,魏大将军诸葛诞自据守的寿‘春’向吴国投降,被魏军包围。吴国派遣朱异、唐咨等前去救援,后来又派丁奉和黎斐前去解围。丁奉为先锋,屯住在黎浆(今安徽寿县南),力战有功,升为左将军。
258年,孙休即位,与张布合谋,想要诛杀专权的丞相、大将军孙。张布说:“丁奉虽不能识文断字,但计略过人,能决断大事。”于是孙休召见丁奉对他说:“孙把持国政,将要图谋不轨,朕想与将军一起杀了他。”丁奉说:“丞相的兄弟党羽很多,恐怕人心不能统一,难以一下子将他制服。可借口腊月祭祀,请他参加,用陛下的亲兵杀了他。”孙休采纳了他的计划,邀请孙参加祭祀,丁奉与张布以目示意左右亲兵杀了孙。丁奉也因此功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
260年,丁奉假节并领徐州牧。
263年,魏国伐蜀,丁奉率领各支部队进军寿‘春’,做出以攻魏来救援蜀汉的架势。不久,蜀国灭亡,丁奉引军退回。
264年,孙休去世,丁奉与丞相濮阳兴等听从万的建议,共同迎立孙权的长孙孙皓为皇帝。丁奉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
268年,孙皓命丁奉和诸葛靓一起进攻合‘肥’(今属安徽)。丁奉采用离间之计,给西晋大将石苞写了封信,石苞果然从前线被调回。
269年,丁奉再次率军进驻徐塘,进攻西晋的谷阳(今安徽固镇)。谷阳的百姓得到消息,全部撤离,丁奉一无所获。孙皓大怒,斩杀了丁奉的向导官。
271年,丁奉逝世。
从前,丁奉被派遣出兵攻打谷阳,一无所获。后来丁奉与万当年商议撤兵的计划泄‘露’,虽然当时丁奉已经去世,孙皓依然彻底追究他上次出兵无功而返的责任,杀害了丁奉的儿子丁温?,把他的家属流放到临川(治南城)。
丁奉的弟弟丁封,官至后将军,在丁奉之前去世。
朱异
赤乌四年(241年),朱异跟随朱然攻打魏国的樊城,献计攻破樊城外围,回师后被升任为偏将军。魏国庐江太守文钦驻扎营寨于六安,将很多营寨设置在紧要道路上,用来招募引‘诱’叛逃之人,成为吴国边境的祸患。朱异于是亲自率领手下二千人,攻毁文钦的七座营寨,斩杀数百人,被升任为扬武将军。孙权与他谈论攻战之事,他的对答很称合孙权心意。孙权对朱异的叔父骠骑将军朱据说:“我本来知道季文勇敢果毅,见到他之后,觉得比我听到的还有能力。”
赤乌十三年(250年),文钦诈降,秘密致信给朱异,想让朱异亲自去迎接他。朱异上表呈文钦书信,说明他的投降是假意,不可立即迎接他。孙权下诏说:“如今北方土地尚未统一,文钦来信想要归顺,应当马上迎接他,如果怀疑他有诈,就应当设计将其网罗住,布置大部队来防备他就可以了。”于是派遣吕据督率二万人马,与朱异合力‘挺’进,到吴国北方边界,文钦果然不降。
建兴元年
(252年),朱异升任为镇南将军。同年,魏国派遣胡遵、诸葛诞等出兵攻打东兴,太傅诸葛恪领领四万兵力到东兴防御,朱异督率水军攻打魏军浮桥,魏军不敌,从浮桥撤退,浮桥不胜负荷断裂,大量魏军在水中遇溺,于是大败魏军。
朱异又跟随诸葛恪围攻新城,新城未能攻克,朱异等人都说应该快速返回豫章,袭击石头城,不出数日就可以攻克。诸葛恪以书信晓谕朱异,朱异将书信扔在地上说:“不用我计,而用子言!”诸葛恪大怒,立即夺了朱异的兵权,并将朱异罢官遣还建业。
太平二年(257年)五月,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反叛魏国,诞动用淮南的军队保卫寿‘春’城,派遣将军朱成前来吴国称臣上疏,诸葛诞又派儿子诸葛靓、长史吴纲各位牙‘门’子弟到吴国作人质,请求吴国出兵援救。六月,孙亮派文钦、唐咨、全端等率领步兵、骑兵三万救援诸葛诞。又任命朱异为假节、大都督,率军前往寿‘春’援救诸葛诞,朱异从虎林率兵袭击夏口,夏口督孙壹投奔魏国。七月,孙率军救援寿‘春’,进抵镬里,朱异从夏口赶来,孙派他为前部督,与丁奉等统领甲兵五万解寿‘春’之围。八月,朱异因为军中缺粮,于是引兵撤退,孙大怒,于九月初一日在镬里杀害朱异。
朱然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当时朱治未有子嗣,于是请求孙策把朱治的姐姐的儿子施然(时年十三岁)作为子嗣。孙策遵从朱治的意思,命令丹杨郡守以羊酒为礼召请施然,施然来到吴后,孙策厚礼相贺,施然遂改姓朱。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朱然曾经和孙权一同读书学习,友情颇深。孙权承继孙策统领江东,任命朱然为余姚长。后又被任命为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领五个县。孙权对他的才能感到惊讶,分丹杨为临川郡,以朱然为太守,授二千兵给他。正值山贼四起,朱然出兵讨伐,约一个月时间便平定‘乱’事。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曹‘操’出兵濡须口,朱然在大坞及三关屯备军,被拜为偏将军。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朱然跟随吕‘蒙’讨伐关羽,与潘璋在临沮截击关羽,擒关羽、关平、赵累。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后来吕‘蒙’病情严重,孙权问吕‘蒙’:“假如你不能再起来为我效力,谁可以代替你呢?”吕‘蒙’回答说:“朱然胆略、守业都充足有余,我认为他可以代替我接受任命。”吕‘蒙’死后,孙权以符节假朱然,镇守江陵。
公元222年(黄武元年),刘备东征,攻打宜都,朱然督领五千人与陆逊合共五万人抗击刘备,与陆逊、韩当在涿乡大破刘备,朱然攻破刘备前锋,截断刘备后路,刘备于是败走,退还白帝。拜征西军,封永安侯。?此时徐盛、潘璋、宋谦都上表说刘备一定可擒,而朱然与陆逊、骆统认为曹丕大举结合军队,表面上是帮助我们讨伐刘备,实则上是怀有‘奸’心的,应该谨慎决定计策,召还大军。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出击,东吴三方受敌。
公元223年(黄武二年),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等将攻打江陵,连建数个军营围城,曹丕甚至亲自到宛城驻守,为其作援。孙权派遣孙盛率领一万人在州上防备,建立围坞,作为朱然的外部救援部队。
张率兵进攻孙盛,孙盛无法抵挡,马上退兵,张驻军州上守备,使朱然与外援断绝。孙权又派遣潘璋、杨粲等将解围,但依然失败。当时城中守兵很多都患了肿病,尚有战斗能力的只剩下五千人。曹真等人筑起土山,开凿地道,建立楼橹‘逼’近城墙,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惊恐失‘色’,朱然晏然无惧意,‘激’励士卒,趁敌军出现战术漏‘洞’时攻破敌军两个军营。魏军围攻江陵有六个月的时间,还没有退军。江陵令姚泰率领军队守备北‘门’,见魏军强盛,城中守兵少,谷物粮草将尽,便跟魏军勾通,图谋作为内应。准备要实行的时候,事情被发现,于是朱然按军法处斩了姚泰。夏侯尚等人未能攻克江陵,于是撤走攻城部队退军。朱然因此战威名震撼曹魏,被改封为当阳侯。
公元224年(黄武三年),朱然嗣父朱治逝世。朱治此时已经有子朱才,朱才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为朱治治丧完毕后,朱然向孙权请求改回施姓,但孙权不准。
公元227年(黄武六年),孙权派遣朱然等将率领二万人围攻江夏郡,为胡质击退。同年,孙权亲自率领军队进攻石阳,退军的时候,潘璋断后。夜晚的时候军队出现错‘乱’,敌军追击潘璋,潘璋不能抵挡。朱然马上回军助潘璋拒敌,使得前军船舰退得足够远,随后再引军撤退。
公元228年(黄武七年),曹休举军入皖,朱然在上游,牵制曹休后方,呼应陆逊大军,陆逊得以大破曹休。
公元229年(黄龙元年),朱然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不久,兖州在蜀吴“分地”中分给了蜀国,撤去兖州牧一职。
公元234年(嘉禾三年),孙权和蜀国丞相诸葛亮约定日期大举起兵攻打魏国,孙权亲自攻打合‘肥’新城,朱然与全琮各受斧钺,分别担任左右督。但是适逢士兵多患疾病,因此未攻而退。
公元237年(嘉禾六年),朱然出征中。魏将蒲忠、胡质各自率领数千士兵。蒲忠控制险要的地方,企图断绝朱然后路,胡质作为蒲忠的后继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