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禧叹口气道:“维新变法,说得容易,如果朝中大臣尽皆拒绝,如何是好,对于西洋。我也有所耳闻,原来你六王叔也时常与我提起,西洋变法,那是皇家把江山拿出来与别人坐啊,皇帝与国王甚至都是选出来的,如此这般。这祖宗江山咱们如何守护,有朝一日,这大清江山真的变了名姓,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

    光绪帝皱皱眉头,答道:“亲爸爸忧虑的是,儿臣虽然赞成变法,但是这国体之重。非同一般,儿臣实在下不了决心啊。”

    慈禧叹息道:“这几日,怎么不见恭亲王过来,如果有他在,我们的日子还好过些,那些朝臣的争议,也可以压得下去,没有他出面,这些臣工们太放肆了,没有一点样子。”

    光绪帝答道:“亲爸爸,如今六王叔身体有恙,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上过朝堂了,听说病的很重。”

    慈禧说道:“病的很重,那就安排几个太医过去给老王爷瞧一瞧,别耽搁了……”

    两个人正说话间,一个太监急匆匆的跑了进来,说道:“老佛爷,皇上,刚才恭亲王府上送来信儿,说老王爷快要不行了……”

    慈禧与光绪脸色一变,正是这要命的关口,恭亲王怎么身体不行了,如果一旦真的要驾鹤西游了,那朝中大事岂不是又要少了一个擎天柱石了吗?

    光绪帝开口道:“亲爸爸,您看……”

    慈禧答道:“好了,这个时候,着急也没有用,赶紧的,宣旨吧,移驾恭亲王府,怎么着也要在老六走之前,问问他的意见,走!”

    恭亲王真的是已经衰弱的不行了,老爷子年纪也已经接近七旬,在官场上几番沉浮,使得他的身体也被折腾的不轻,而且在晚年还染上了鸦片,这可是要命的东西,本来身体就不好的他,最近些日子,竟然一病不起,太医院的太医换了一拨又一波,依然没有什么起色,终于老头子撑不住了,已经到了灯尽油枯的时刻。

    慈禧与光绪帝匆忙间收拾了一番,在侍卫与太监们的随从下,一路来到恭亲王府。

    府中的大小人等,连忙都出来跪接圣驾。

    光绪帝摆摆手,让他们都退下,径直向着恭亲王的卧室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王叔的病情怎么样了?”

    一旁的太医答道:“皇上,老王爷的旧疾复发,又衍生出新的疾病,臣等耗尽心力,都没有办法,只怕是无力回天了……”

    说话间,慈禧与光绪已经来到了恭亲王的屋子,恭亲王在家人的服侍下,稍稍抬高了一些身子,目光迷离,眼神涣散,稍稍挣扎一下,说道:“老臣见过皇嫂,皇上,老臣沉珂已重,只怕无法给皇嫂、皇上行礼了。”

    光绪帝连忙摆手,轻轻将恭亲王扶住,说道:“六王叔,身体要紧,您且躺好,十余日不见,您竟然到了这等模样,这,这……”

    光绪帝言语间有些伤感,恭亲王笑道:“皇上,人谁无死,老臣已经一把年纪,到了要去见先帝的时候了……”

    慈禧说道:“老六啊,现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离不开你啊,你如此病重,哀家看着也是伤心……”

    恭亲王应道:“皇嫂,您说的是如今维新变法的事情吧,老臣已经知道了,前些日子,李鸿章过来看过我,与我说起了此事,唉,国家多难啊,咱们大清现在就犹如老臣的身体,病染沉疴,确实到了在不变法,国家存亡难续的地步了啊。”

    慈禧说道:“唉,老六啊,如今哀家也知道变法,可是如何变法?是效仿英吉利,还是法兰西,是效仿美利坚,还是德意志?哀家心里实在没有路数,您可是通晓西洋的,正因为如此,朝中方才离不开你的坐镇啊,你要是一去,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的,可是怎么办才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

第三百二十章 恭亲王之死() 
c_t;恭亲王叹息一声说道:“老臣也不想就此离去,可惜啊,天难从人愿啊。皇嫂,未来的大清江山全交在您的手上了,皇上年纪还轻,有些事情看不透,还需要您多协助他把关才是。”

    慈禧点点头,说道:“这个是自然,这个江山就是咱们爱新觉罗家的,我不帮衬着皇上,还想让谁来帮衬?只是如今的形势太复杂了,哀家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啊。现在奉天有林旭、京城有康有为、长沙有谭嗣同,广州有梁启超,都是一时的才俊,四个人在民间极力鼓吹变法维新,声势造的太大了,如此先去,只怕民间就先乱了,这可是动摇根本的事情,再加上还有张坚之、陈宝箴等一干疆臣的支持,这次面临的局面太难了。”

    恭亲王连连咳嗽了几声,说道:“皇嫂,如今这维新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大清江山想要永固,就必须走维新变法的路子,这是大势所趋,只是这维新变法怎么一个章程,却需要掌握在朝廷手里,咱们要把握主动才是,一旦为局势所迫,再行变化,那时候我们就被动了。”

    光绪帝答道:“那皇叔,咱们这维新变法到底怎么一个章程,还请皇叔有以教朕,朕是极赞成变法的,朕也想着成为一位中兴之主,可是这个局势现在朕还是把握不住……”

    恭亲王由于片刻说道:“皇上,我知道你忧虑的是谭嗣同、梁启超等人,

    他们在民间具有着极大的能量,一呼百应,确实是一大隐患,不过他们乃是癣疾之患,这些人虽然游历西洋,颇晓变革之道,但是他们不领兵甲,不同权谋,对于太后而言,覆手可灭,只要太后在一日,他们变成不了气候reads;。”

    慈禧脸上稍稍漏出微笑,说道:“老六啊,还是您了解我的心思,不过具体怎么操作,还想听听你的意见。”

    恭亲王灰白的脸色稍微露出一些光彩,说道:“釜底抽薪,将这些人全部召入朝堂,既然他们想维新变法,那就利用他们的才能,一步步推进下去,切记,不要操之过急,如今大清重疴缠身,用不得急火猛药,须得文火慢炖才是,操之过急,乃是取乱之道,只要将它们都召入京城,则一切都在咱们满清的掌握之下,能用之则用之,不能用之则除之!同时民间维新变法的激进之声,自然因为没有领导之人而渐渐烟消云散。”

    光绪与慈禧了然的点点头。

    恭亲王接着说道:“皇上,臣有一事千万嘱托与您。”

    光绪帝说道:“皇叔,有话请讲。”

    恭亲王喘息了几声,说道:“皇上,我知道您素来有变革八旗之心,然则,八旗乃是满清根本,轻易碰触不得,一旦发生动乱,那将是动摇国本的事情,会搞得咱们元气大伤啊,切记,切记。”

    光绪帝眉头轻轻一皱,光绪帝对于八旗早就有变革之心,只是身边

    一则没有忠心国事、且才能出众的臣子,二则阻碍重重,压力太大,慈禧太后都不敢轻易去动,所以就一直搁置了下来,这番维新变法,各路人才聚集京城,光绪帝倒是真的动了整顿八旗的心思,如今被恭亲王看破,他心中又是一阵的烦乱。

    慈禧答道:“老六,这件事事情你放心,还有哀家盯着呢,这么大的乱字不会发生的。”

    恭亲王点点头,身上的气力又是消失了许多,看样子已经难以支撑下去了。

    光绪帝沉声问道:“皇叔,朕还是想问问,奉天张坚之如何?”

    恭亲王脸色一震,申请落寞起来,说道:“张坚之,张坚之,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此人之心太大,只怕未来一个小小的东三省难以装的下他啊……”

    光绪帝脸色一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可是三国志上对曹操的评语,如今大清乱象纷呈,那这张毅岂不是极度危险的人物reads;!

    连同慈禧的脸色也变了,恭亲王对与张毅的评价太令人吃惊了,要知道之前恭亲王可是一直非常看好张毅的,对张毅青睐有加,如今怎么变化如此之大?

    恭亲王叹息一声,喘息说道:“张坚之,张……坚之,悔不该当初将其……放到奉天啊。如今羽翼已成,再想动他难入登天啊……”

    慈禧问道:“老六,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恭亲王说道:“前些时,黑龙江将军恩泽曾经托

    人送信,张坚之大闹黑龙江,当场枪决了苏克萨摩与摩奥蒂格两个有爵位在身的统领,苏克萨摩还是有丹书铁劵护身,更是直接枪杀,同时以治军无方为由,监禁了恩泽,将黑龙江军政大权全部夺走,张毅这是要彻底掌握东三省的大权啊……”

    慈禧又惊又怒,喝道:“张毅则得如此放肆,恩泽乃是朝廷钦封的黑龙江将军,岂能因一面之词,就监禁起来,而且不上奏朝廷?而且苏克萨摩与摩奥蒂格有爵位在身,都是宗人府管辖的人,更是逾越了职权,前者已经饶过他一次,他竟然得寸进尺!”

    光绪帝也是急道:“皇叔,那如今怎么办?不如下旨直接免去他的盛京将军,调他入京给他一个闲职?这般下去,以后关外之地,朝廷还如何制约?”

    恭亲王急的连声咳嗽,说道:“皇上,使不得,如今关外之地全靠他一人挡着,如果调他回京,那东北就没有了屏障,我们怎么防范日本与沙俄,更何况,您难道忘了,依克唐阿在奉天之事,依克唐阿才能出众,到了奉天依旧束手束脚,两个月时间,境内就匪患大作,德美两国连声抗议,这些只怕都是张毅在离任之前就已经布下的阴谋啊,以图逼迫我们让他回任奉天,这个人不简单啊,不光打仗有本事,连权谋之术,亦是上上之选,大患,大患啊……”

    光绪帝急问道:“那皇叔,我们该

    如何是好?”恭亲王喘息着答道:“励精图治,振兴大清,整武强军,只要咱们大清有振兴之望,缓过这口气,到时候,再行出手对付张毅,自然水到渠成,现在……,皇上……,咱们只能先忍下……一口气了……”说完这句话,恭亲王,头一歪,已经气绝身亡了……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越甲午之特种兵之王ranw”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

    。。。

第三百二十一章 依克唐阿入京() 
c_t;恭亲王甍了。' '

    恭亲王乃是晚清一代满清皇族顶梁柱的人物,才华横溢,位望素重,是当之无愧的同光年间第一王爷,没有恭亲王的大力倡导与扶持,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实施的洋务运动,绝无可能发展起来,他也是大清朝堂之上洋务派的旗手,如今这杆大旗倒了,悲怆者有之,欣喜者有之,但是慈溪与光绪却是了不起来。

    恭亲王一去,满清的这件破屋子等于少了以一根大柱子,那这个屋子里的主人,自然是忧心不已。

    光绪下旨,对恭亲王予以隆重的葬礼,谥号“忠”,从私帑中拨出白银两万两为恭亲王修建陵墓,将恭亲王风光大葬。

    处理完恭亲王的丧事,北京城暂时陷入了短暂的平静,如今恭亲王去世,朝廷动荡,自然需要有一段时间来调整。

    就在这时候,慈溪与光绪一道旨意,将吉林将军依克唐阿召回了京城。

    乾清宫,慈禧与光绪在圈椅上坐着,依克唐阿侍立在一旁。

    慈禧说道:“依克唐阿,我记得你是两黄旗的人吧?”

    依克唐阿赶忙一躬身子,答道:“老佛爷好记性,奴才乃是镶黄旗人。”

    慈禧嗯了一声,点点头说道:“镶黄旗,好啊,咱们是真正的大清江山的当家人,这天下不光是咱爱新觉罗氏,还是满清八旗的啊,是两黄旗的啊,你说这大好河山,咱们自己不守好了,别人谁肯卖力气为咱们去守着?”

    依克唐阿附和道:“是是是,老佛爷说的是至理名言啊,这江山就是咱们八旗的江山,如果咱们满清八旗不自强,不自立,早晚有一天,会被拿下奴才们给抢回去。所以,奴才在地方上,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能够帮助朝廷整武强军,保卫疆土,希望咱们大清江山稳稳当当的做下去。( 广告)”

    慈禧接着说道:“依克唐阿,你说哀家与皇上这些年来对你怎么样啊?”

    依克唐阿赶忙跪倒,答道:“臣惶恐。奴才素来蒙受老佛爷和皇上的隆恩,天高地厚。奴才夙夜难寐,感激涕零,只是奴才能力所限,恨不能为老佛爷和皇上分忧,实在是死罪!”

    慈禧摆摆手说道:“罢了,依克唐阿,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就是闲聊,不要总是动不动就下跪的。哀家看着也累,来人,赐座。”

    依克唐阿连忙叩头谢恩。

    慈禧问道:“依克唐阿,如今在关外,张坚之乃是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