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仲瞥了布条一眼,却什么也没看出来。
他始终没有放松警惕,返身关了木窗,将出神的王妧领到炭盆旁的椅子上。
黎焜得不到应答,径自上了阁楼。
武仲冲他嘘了一声,王妧却在这时开口了。
“借命,张伯拿什么和对方借……”
黎焜看到了她手里的布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妧抬起头,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他。
“如果我没有猜错,是张伯向那个杀手借了十天时间,勉强够你回到南沼。”但是,她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她决定回到城中,探明情况,再作打算。
黎焜却有不同的看法。
“王姑娘,我相信张伯是看在你的份上帮了我这个大忙。这十天,我一天都不敢浪费。”
回城的话,一去一返就要用上两天时间。
王妧说道:“这很可能是个陷阱。”
黎焜笑了笑。
“王姑娘,我是个将死之人了。我唯一所求,只有‘尽心’二字。你们出手帮我,我的心中只有感激。但是,我不能让你们牵涉更深了。”
王妧看到他眼里的愧疚,也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
第160章 借命()
天蒙蒙亮。
黎焜牵着一匹马,静悄悄地离开了留宿的旅舍。
他走得并不急。清晨的露水很快沾湿了帽檐和披风的下摆。
还没走出几里,这一人一马就遇到一个歇脚的茶棚。
茶棚是临时搭就,棚里却意外的温暖舒适。暖炉里烧着乌金炭,靖南王府供给王妃使用的也是这一种。
黎焜似乎见怪不怪。他解下身上的披风,凑近那炉子暖手。
“你来了。”
一道冷漠的声音从屏风后传出。
黎焜抬眼看去,印象中的那张病恹恹的脸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苍白而清瘦的青年男子身上去了三分病气,变得越发俊逸。上扬的眼角让他看上去有些玩世不恭,同时也让人觉得他难以亲近。
“三爷。”黎焜对他行了一礼。
对方哼了一声,算是作答。
“如你所料,她没有捆了你去见靖南王。但是,这不能成为我饶你一命的理由。”
黎焜面上坦然无畏。他深知对方在多年的囚徒生涯中积攒了无边的怨念,但到底没有彻底失去心智。
他缓缓开口:“我知道三爷一直有一个心愿,但是没有人看好它。如今,那个心愿依然存在吗?”
黎焜的恭敬,青年十分受用。
他们都知道彼此的底细,交谈也就变得简洁很多。
“我为它,十年不得自由。要想放下,不容易呢。”青年说着感慨的话,神情却冷淡至极。
“靖南王属意赵玄成为南沼之主,我却认为,赵玄单凭那点能耐,终究难成气候。不过,”黎焜停顿在这里,注视着对方,“如果再加上三爷的分量,便足以扭转乾坤。”
“要我替靖南王出力么?”青年冷笑道。
“不。到时候,南沼真正的主人会是三爷你。靖南王命不久矣,赤猊军在赵玄手里发挥不出三成的力量。没有任何人和势力能够威胁到你,南沼才能够获得长久的太平。这也是我的心愿。”黎焜将自己摆上台面,向对方表明自己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看来,你是真的打算背叛靖南王了。”
黎焜摇了摇头,神情平静如水:“是靖南王先做了选择。”
青年无声地笑了。
他招来侍女焚香温酒,二者的香气足以醉倒任何过路的旅人。
………………………………
滁州城,南城门。
落日的余晖将一个女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王妧远远看到她的二婶郑氏身着布袍,站在一队轻装车马前,指挥若定。
见王妧走近,郑氏不由分说,将她拉上其中一辆马车,随即扬声吩咐启程。
车上铺着狐皮褥,既柔软又暖和。
温柔的笑脸没有起到安抚王妧的作用,反而加重了王妧的不安。她坐直了身子,把僵硬的双手放在膝头,故作镇定地叫了一声:“二婶。”
郑氏因她这一声称呼而换上一脸忧容。
“你不能回城,我是来送你去南沼的。”
事事周全的郑氏竟然说出这种没头没尾的话。
“二叔也让我回南沼。你们既然决定将原因瞒着我,就不该期望我会遵照你们的要求行事。”王妧不甘示弱地看着她。
“即便我们是为了你好?”郑氏若有所思。
王妧点了点头。
马车均匀地向前行驶,平稳得让人感觉不到颠簸。
郑氏不再说话,而是伸手掀开角落里的一块棉布。棉布之下是一个旧藤箧,里头隐隐传出微弱的抓挠声。
藤箧刚打开一条缝,即有一团白影一跃而出,扑向王妧。
小白猫圆滚滚的身体挂在王妧肩头,不到一会儿就滑落在褥子上。
王妧心中不详的预感更加强烈了。所谓“借命”,张伯真的能毫不费力地借到黎焜十日的性命吗?
小白猫乖顺地任由郑氏将它抓住并抱在怀里,还轻轻叫了两声,似乎在讨郑氏的好。
郑氏也像是听懂了它的话,从车门边的小柜子里取出一碟子点心,送到小白猫面前。
一人一猫,如同朋友般亲近。
“张伯把它交给我,他说,你们一直形影不离。”郑氏说。
王妧心中思绪万千,却仍不答话。
郑氏叹了口气,斟酌再三,终于说道:“张伯受伤了。有人闯进他家里,刺伤了他。你二叔已经找了大夫为他医治,也会尽全力将凶徒捉拿归案。”
王妧听后,突然失去了耐心。
“停车!”
她刚一起身,就被郑氏死死拉住。
“张伯已经没有大碍,只是不适宜奔波跋涉。你现在回去什么也做不了,除了让别人担心你。”郑氏这样劝她。
王妧感受到手臂上传来的力度。
“到底是因为我什么都做不了,你们才瞒着我,还是因为你们瞒着我,我才什么都做不了?”她的语气变得尖锐起来,“小白猫整天在外头晃荡,比起我,它更喜欢和张伯待在一起。张伯怎么会说小白猫和我形影不离?”
郑氏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十分窘迫。
“你们还瞒着阿娴,让阿娴误会我娘亲是个不顾骨肉亲情的人。你们为什么不告诉她三叔出走的真正原因?二婶,请你想清楚了再回答我,你们到底是为了谁好?”
马车已经停下。马蹄踏地,嘚嘚作响。
郑氏的脸色也由温和变得凌厉起来。
“没错,张伯没有说过你和这只猫形影不离的话。他现在仍然昏迷不醒,但他是在代你受过。”郑氏放开了王妧,神态中透着一股王妧从未在她身上见过的威严,“有人用一把花剪刺伤他,留他一个人躺在冰冷的地上等死。对方之所以不直接杀了张伯,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是冲着张伯来的。他伤害张伯是为了威吓你,为了宣告你即将死在他的手下。”
王妧将信将疑。但是她用剩余的理智告诉自己,到了这个地步,郑氏无谓再欺瞒她。
“这就是二叔要我离开滁州的理由?”王妧问。
郑氏承认了。
“那个人对燕国公府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王妧想问这个问题很久了,虽然她觉得刺伤张伯的人和燕国公府的仇人并没有什么关联。
第161章 相逢()
“既然没法讲道理,那就比拳头好了。”武仲说得一本正经。
王妧皱了皱眉头,但不是因为她觉得武仲的建议很荒谬。
“拳头不行。不过,你这话还算有些可取之处。”不见到张伯,她始终无法安心离开滁州。
武仲嘿嘿笑了。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在宿营的平地附近绕了一圈,始终没有离开过众人的视野。
背风处,干枯的树枝烧得噼啪作响。一个护卫手脚麻利地在地上挖了一个土灶,并在灶上架了一口锅。
锅里煮着一些肉干和清水,看上去十分寡淡。这一锅汤更多的是为了驱寒,而不是为了充饥。
和精力充沛的郑氏等人不同的是,王妧和武仲一夜没合眼,又在路上奔走了一日,这样的热汤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
“啧啧。”武仲咂了咂嘴,摇头说,“我还记得刚到湖州那会儿,头一天晚上就住在罗老七的客店,他家厨娘煮的肉汤真是绝了。”
王妧也想起了武仲所说的罗家肉汤。她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气。
冰冷的空气中掺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腥味。
她本来会得到郑氏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不是在此忍饥挨饿。但是,自从她问起那个身份不明的人和燕国公府的旧怨,郑氏就再也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过重的思虑令郑氏伤神至此,王妧心里也像压了一块石头。
夜幕降临之时,四面哨探的人先后折返,郑氏也从搭好的营帐中探身出来。火堆将每个人的脸都映得分明。
南面三里开外,有辆马车正朝这里驶来,车上至少有两个人。哨探这样回报。
郑氏和众人交换了警惕的眼色。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最重要防备州城方向来的车马,其他的,小心应对即可。”
说话时,郑氏看了王妧一眼。
正是这不经意的一眼,扰乱了王妧的心境。
她不明白郑氏的这一眼为何包含着无法明说的指责。
难道郑氏认为导致眼前一切麻烦的元凶是她?抑或是燕国公?
王妧开始变得有些心不在焉,直到武仲唤了她一声,她才回过神来。
“老东西,我就要病死了。”
南面果然来了一辆马车。有人在马车里大喊大叫。
王妧看到一个陌生的面孔。
满脸疲色的老仆人为难且焦急地看了看马车,又看了看郑氏,开口却仍保持着谦和。
“这位夫人,我家公子实在病得严重,请您发发善心,把锅灶借给我们煮些热汤。”老仆人说,“要是您不介意,我们也可以买下它们。您说呢?”
这话说得含蓄,也还算得体。毕竟这些器物要借给一个病人使用,原主人有所忌讳也是理所当然的。
王妧看着郑氏的背影,她猜测郑氏在犹豫。
换作是在平时,这样的举手之劳对郑氏来说根本不会成为一种烦扰。但在今天,郑氏首先要考虑的却是她的安危。
“二婶,就借给他吧。”王妧轻轻说了一句。
郑氏愣住了。
一旁的老仆看向王妧,并朝她一拱手,似乎在表达他的感激。
他说:“我们原也是世宦人家,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唉……”
这时,马车上再次传出响动。
王妧抬眼看去,见到一个用罗帕掩着嘴、咳嗽个不停的清瘦男子从马车里探身出来。
“告诉他们,我们一个钱都没有。他们要是冷心冷肠,连一个破炉子都不愿意借人用,就让我饿死算了。”那男子不管不顾地嚷道。
“公子,你真的应该好好休息。一切有我,你就别操心了,好不好?”
老仆人返身回到马车旁,苦口劝说,终于让男子消停下来。
经这一打岔,郑氏也有了决断。
“老人家,你请便吧。”她说完,便要带王妧去营帐。
老仆人连连出声感谢。
当王妧掀开营帐的门帘时,仍能听到那男子的絮聒。
“老东西,我心口难受,快给我水……”
随后,她放下厚重的帘子,将那道声音隔绝在外。
营帐不大,但起居用物齐全。
郑氏倒了一杯水,但不是为她自己。她将杯子递给王妧,和颜悦色:“这段时间,在外人面前,你不能称我为‘二婶’,我也不能叫你‘阿妧’。你明白吗?”
王妧想了想,最后点点头,什么也没说。
“你好好休息,等天一亮,我们就启程。”
郑氏替她铺好被褥。
床铺舒适极了,王妧很快困倦起来。她看着郑氏佯装镇定的脸,不知不觉陷入了支离的梦境。
她和老师争论一个旧典。
燕国公带她去书房。他们要找的书在高高的书架上。
母亲江氏随后而来,向燕国公哭诉。
“我没想到会害了……”
害了谁?
她下意识地认为那句话之后应该接着一个人的名字。
江氏发现了她,并向她走来。
她闻到江氏身上槐花的香气,但是,江氏的脸却是模糊的。
她定睛细看,终于看清了江氏脸上的泪痕和佯装的镇定。
顷刻间,她惊醒了。
营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