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到一九八零-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锏哪羌父�**一样夸张,但完胜以前的自己。

    再其他能想到的方面都测试了一番,得出的结论也都大同小异。

    怎么回事,这还是自己吗?

    最后,李学初算是得出了个不算结论的结论:好像自己被“优化”过了?各方面都和原来的自己有所相似,但好像又都比以前高出一截的样子。

    穿越还附带优化功能啊?当初自己看到那个“时空隧道”时没多想就进去了,后来想想真是很欠考虑。那什么“时空隧道”给人的感觉起来就像“黑洞”什么之类的超神秘存在,进去了能全须全尾的出来就算幸运了。谁敢保证没个辐射什么的,或者半途直接分解成原子之类的想起来也比现在的情况正常吧?还能给个大活人搞个像“基因改良”似的,宇宙的产物会有这种人性化的功能?

    想到这里,李学初忽然觉得全身发冷。这肯定不是自然产物,只有人或者其他高智慧生命才会搞这个。那是谁会去造这种东西呢,外星人?未来人?为什么自己放着不用,我用了他知不知道?还是说我成了别人的小白鼠?看到我没问题了他再亲自体验?

    李学初头皮发麻的看了看四周,隐约觉得有双眼睛从极远处穿过墙壁注视着他的一切。自己的一举一动、吃喝拉撒睡似乎都暴露在他面前,一览无余。而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也被一条无形的牵扯着,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人规划着呢?

    脑袋里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了半天,李学初低头苦笑了一下。

    这种即视感,真的好像楚门啊,不过其实可能性低得微乎其微。就算隧道是人造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也很有可能是偶然。大概是后世有人做时空试验时造成的时空误差之类的吧?听着怪异不过反而更说的通。如果真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人的话,那人对自己来说也是强大如神明般的存在了,自己能拿他有什么办法?

    不管原因是什么,李学初还是暗暗下定了决心。

    从今天起,我想做什么就去做,想要什么就全力去争取。人生只不过短短几十载,既然让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那就一定要活得精彩。

    既然说有做歌手的潜力,那就去做吧,总比什么都不去尝试要好得多了。

第十二章:新艺城和光头麦加() 
麦加这段时间来正是踌躇满志之时。

    今年初,九龙巴士老板,大亨雷觉昆挥舞着支票组建起了丽声院线,一举杀入香江电影行业。至此,香江电影从原先的邵氏嘉禾两强鼎立进入了三国争霸的时代。

    原先两个人抢的市场份额,现在又多出了一个抢饭碗的了。邵氏跟嘉禾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在丽声成立之初,两个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对头默契地各自下了封杀令。私底下警告香江各电影公司不得将电影放到丽声院线播放,否则将切断其旗下电影的外埠发行渠道。而丽声才刚刚起步,根本没有外埠发行渠道。

    香江电影的盈利渠道除了本埠票房市场外,外埠市场也占了很大份额,主要是台湾和东南亚市场以及韩日市场。其中,嘉禾几乎独霸了韩日市场,而邵氏在东南亚市场中树大根深,台湾市场也是各自占了一块山头。可以说,被两家封杀了,基本就是与外埠断绝了。

    封杀令一下,个把月来几乎没有电影公司上门,只能拿些旧片和一些没名堂的小公司出品的粗制滥造的低成本电影来撑场子。院线旗下十几家影院天天亏损。

    不过雷大亨也是杀伐果断之辈,首先是率先废除了香江现在通行的包底金制度。包底金制度算是院线的一个霸王条款了,就是要求制片方的电影要在影院放映的话,就要向影院缴纳租金。这个条款下,电影院只要有片放,基本不会有什么亏损,电影的票房风险基本上都压在了制片方头上。包底金算是悬在制片方头上的一把剑。

    包底金制度一废除,很有一部分电影公司踢开了僧多粥少的嘉禾和基本自产自销的邵氏,转投到了丽声的怀抱中去,毕竟这是看的到的利益而外埠票房卖的火的电影只是少数。

    就这样丽声院线算是突围成功了,而邵氏和嘉禾暂时还舍不得这块肥肉。

    不过光是这样还是成不了大气候,一旦两家也割舍下来,一切就又回到原点了。

    于是前几个月,雷大亨就找上了麦加,提议由自己出资,麦加负责经营,组建一家新电影公司作为丽声院线的班底。

    麦加这两年里在嘉禾呆的也很是憋气,他与朋友组建的先锋影业也颇是拍了几部好作品,但在嘉禾院线中上映时抢不到好档期就不说了,毕竟人家有自己扶持的嫡系,自己这个外围不能比。可上映了一半的电影,在票房下降的不是很厉害的情况下,被迫强行下线,只因为要给陈龙的新片让道,这点就让麦加忍无可忍了。陈龙的片子可以连续上映两个月,哪怕到后期上座率不足两成时也坚持不下线。而自己呢,票房下滑的话提前腰斩不在话下,连票房还可以的时候都要担惊受怕。。。

    一个急于组建公司以免受制于人,一个满肚子怨气早有离心,两人一拍即合。

    就在这个月,麦加与搭档黄百宁、石添一起与雷大亨合资组建了新艺城影业公司。四人商定了新艺城的股权,黄百鸣占9%,石天占19%,丽声改名的金公主与麦加合占72%。而在这72%股权中,金公主占51%,麦嘉占49%。

    这种控股比例的制约下,金公主保证了对新艺城公司的控股权,而麦加私人所得股份接近36%,比自己两个搭档加起来还多。又有了自己的院线,再不用受制于人了。

    再想想自己的对手,邵氏看起来很大,这两年来都是江河日下,连续两三年被嘉禾死死压一头。以后会翻身吗?麦加不这么觉得,邵氏最大的问题是机制的问题,不是一两部好电影就能咸鱼翻身的,换言之,他现在的运营手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环境了。一部电影成本上个一百万都嫌多,为省成本电影几乎从不用外景,都在电影棚里完成。一颗假树,几块假石,电影的场景像话剧一样拘束。题材也是几十年不变的父亲或师傅被奸人所害,儿子或徒弟学得神功替父(师)报仇,来来回回变着面孔变着花样,这种片子成本低得可以,一点点票房就能回本,连故事都不用怎么编,反正来来回回都这么回事,观众早看腻了。不足为患。麦加甚至怀疑他能不能再撑五年?

    而嘉禾都是个强劲的对手,虽然自己对其怨气深重,但真的跟他打起擂台来心里还是毛毛的。现如今嘉禾内部人才济济,这几年一直花大力气捧着的陈龙自不必说了,隐隐有成为已去世的李晓龙之后的香江第一人之势。还有许冠纹,虽然作品少基本一年一部的样子,但基本每部都大卖,再就自己的好友洪金宝了。

    而自己这边呢?刚刚组建,现在感觉什么都缺。现在开业了要开拍电影,连个导演甚至剧本都没有。虽然自己也能倒,而黄百宁就是一个金牌编剧。不过才开始麦加不想自己出手,一旦票房扑街了压力就大了,何况公司刚开张,自己身为实际的管理者真还有很多事要做。

    “算了,和大家商量商量吧,总是会有办法的。”麦加摸摸自己的光头,对办公室的文秘交待道:“通知大家到会议室开下会。”

    。。。。

    几分钟后,石添、黄百宁走进会议室。

    “好消息!”黄百宁一进门就开口说道,“吴宇深答应给我们拍片了,剧本他那里也有,叫《滑稽时代》的,我看了看感觉还不错。”黄百宁将手中的剧本“啪”的一声拍在桌上。

    “那就好。”有了新片可拍,麦加心里稍稍松了口气。不管怎样,有了片子可拍公司就算走上正轨了。吴宇深现在在香江电影圈中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好的喜剧导演,之前拍的几部戏剧都算热卖,算是个票房保证吧。

    几人看了下剧本,通过了拍摄计划并确定出演里面的角色,公司第一件大事算定下来了。

    “还有一个故事非常适合改编成剧本。”石添也从包里拿出一叠报纸放在桌上。

    “嗯?”黄百宁和麦加看了过来。

    报纸不是整份的,都只拿了一个版面,而这正是他们要的。

    “小鬼当家?”

    黄百宁率先拿起开头的文章看了起来,麦加也没和他争,黄百宁是自己的金牌编剧,故事适不适合他更有发言权。十几张报纸一目十行的看完,黄百宁的手微微颤抖。

    “这是报纸上发的?”虽然是确定的事,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明报晚报,前两天刚连载完的。”

    “马上跟报社联系原作,抢在别人前面把改编权抢过来。”黄百宁感觉一刻都不能等了,“报纸上发表的话肯定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人盯上了,看得出故事的潜力的人会很多,别让其他人抢在前面了。”

    “嗯,我这就去联系好了。”石添说。

    “最好亲自去。”看黄百宁这么着急,麦加也嗅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来。

    石添微微皱了皱眉头,不过也没多说,转头就出了大门。

    “百宁,你确定这能大卖?”麦加问道。

    “其实喜剧电影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剧本搞不搞笑,导演和演员反倒在其次,其他的题材我不敢说,喜剧片的话通常我看看剧本就可以判定能不能火了,基本上**不离十。”和自己的编剧能力一样,黄百宁对自己在喜剧上的嗅觉也相当自信。黄百宁最擅长编的就是喜剧,而整个新艺城时代,喜剧占了相当大的一块江山。

    “哦!”麦加看了看报纸角落的署名,“那不如把作者直接拉来,有你跟他两个,至少在喜剧上我们就算稳操胜券了”

    “嗯。”黄百宁也觉得可行,“这个故事要改编成剧本很简单,我最多两天就能搞定了,不过你想好由谁导演了吗?”

    “还能有谁?当然还是吴宇深啊,其实他肯答应帮我们拍电影,对嘉禾肯定是有意见了,一部是拍,两部不一样还是拍?”麦加说道,“最好乘这个机会把他拉过来,我们太缺导演了。”

    吴宇深现在是嘉禾的员工。

第十三章:突然都上门了() 
今天是李学初到香江以来最多人找的一天了。

    上午写写累了,刚打算出去转转,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面前的脸孔好像有些眼熟。

    “你好,请问李学初先生在吗?”

    “我就是,请问你是?”

    “哦,鄙人石添,我可以进来吗?”

    “不好意思啊,请进请进。”难怪看着眼熟,老电影里常看到,记得新艺城好像就这几天刚成立的。那人家来找上自己,估计就是为了改编的事情了。

    李学初原先写就打着改编成剧本的算盘,上报以后就常想会是谁最先上门合作,如果没人来的话自己要不要学学写剧本再自己找上门去?没盘算多久,人家自己先来了,倒也省了不少事。

    两人先坐下随意交谈了几句,听出了李学初浓重的外地口音,石添试探着问了下李学初的籍贯,得知小李从内地过来还没三个月,于是两人就改口用普通话交谈。这事真让李学初小小的惊讶了一下。原来石添是天精人,来香江之前还在内地参演过一部电影,叫《三进山城》的。这部电影时代太久远了,李学初别说看了,听都没听说过。不过在香江难得有人和自己说普通话,还是让李学初感觉很亲切,原本显得生分的感觉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不过对现今内地的情况,从三多十年后的后世来的李学初知道的还真不比阔别十几年的石添多多少,交谈了没几分钟李学初只好把话题转回香江来。石添倒也不以为意,原本就不是为叙旧来的。话题自然而然的引到了李学初的上。

    “说起来香江写的人还真不少,不过题材大多都局限在武侠和一些清末民国的奇人异事上,再就是些情情爱爱骗小女生的。李先生的题材倒很新颖,剧情也是别开生面,不到半个月就火遍香江了。李先生真是年少有为啊!”石添赞了几句。

    “呵呵,都是写来休闲作乐的,当不得夸奖。”这几天的客套话真说了不少。

    “李先生有想过把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吗?”

    “想倒是想过,只是我没写过剧本,无从下手啊。”肉戏来了,李学初连忙打点起精神。

    “哦呵呵,其实有现成的题材,改编成剧本并不是难事,”石添连忙说道,“而且我们新艺城有专门的编剧,只要李先生能割爱把电影改编权转让给我们,剧本的事情李先生不用操心。”

    李学初想了想,问道:“不知道具体怎么合作?”

    “这样吧,我们新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