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它,如今天气寒冷,大雪飘扬,而这个人工湖里却开了一湖的或白或粉的荷花,蓝蓝的湖水,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花朵间竟然有淡淡白色雾气升腾而起,只瞧这些,还真让人以为到了仙境呢。
郭罗络夫人倒吸一口冷气:“这是……大冬天的,怎么荷花开了,莫不是……”
欣妍笑着解释:“这是人工做出来的奇景,这整个人工湖的底下都安插了极粗的铜制管道,里边灌满了水,不远处有一个烧水的房间,里边放了机械,专有人管那个房间一天不住烧热水,热水直通管道不住循环往复,使得湖水温度升高,湖水温度高了,这荷花自然也就开了。”
原来如此。
康熙听的直点头:“果然妹妹爱西洋的东西。看起来,这也是从西洋的书本子里学来的,这样的奇巧之物,倒有些妙处。”
安亲王皱了皱眉头。想要说什么又咽了下去,而三官保夫妻则在飞速的计算这一湖的荷花盛开究竟要花多少人力物力。
看了荷花,转不过几步,就有一个很大的琉璃亭子出现,欣妍扶着太后迈了几个台阶,推门进入,众人在后面相随。也都一一走了进来。
外边天气无疑是冷的,可这亭子里却是温暖如春。
环着亭子四壁有许多长条似的凳子,上面都细细的铺了厚厚的棉垫子,棉垫上头又铺了各色柔软光亮的皮毛,亭子正中间一个石桌子,上面已经摆了各色的瓜果菜疏还有一些干果点心。
欣妍执壶,往薄如白纸似的细瓷杯中倒上茶水,亲自给太后捧了过去。又倒了茶水,让周边的丫头给康熙并安亲王众人捧上。
喝了热热的茶水,本来在外边觉得寒冷的身子也暖了过来。欣妍让人把亭子四处的厚重的深紫色绣白茶花的帘子拉开,眼前出现的情景让众人又是一番赞叹。
原来,这亭子四周都嵌了大块的玻璃,帘子一拉,亭子里顿时亮堂起来,外边的一景一物也很清晰的映入众人眼中。
就见亭子东边是一池子盛开的荷花,花蕊吐芳,瞧来如盛夏之景,而南边则是微缩景观,假山奇石堆垒。中间藤萝缠绕,现有建的小巧的小桥流水,看着就赏心悦目。
西边则稀稀种了许多树木,这时候,树上还有些或浅黄或淡红的叶子未落,枝条上。叶子上都挂满了白雪,树间的地上也厚厚的铺了一层的雪。
而北边则是千树万树红梅开的景色。
这样集许多景物于一处,不显纷乱,反而更显精致,于一个精巧亭子里就能见到几乎一年四季的各色景物,当真是心思奇巧,布局精到。
就连康熙心里也不得不叹服一声,自家这个妹妹虽然不爱读书识字,更不读圣人文章,可这心思却也不笨,于这些玩乐之物上向来有其精怪的一面。
又一想,一个女孩子,又是金尊玉贵的公主,爱玩乐些也不错,她又不带兵打仗,也不要学文读书考科举,只要喜欢什么做什么,高高兴兴的过完这一生就成了。
太后却是哪里见过这等景观,只瞧的连连赞叹,不住的拉着欣妍问这问那。
三官保夫妻和安亲王夫妻聚在一处,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指点湖中荷花,尤其是郭罗络夫人,抿着嘴笑道:“这几日,我屋内整日的插着红梅白梅,倒是看的腻了,一会儿回去的时候折上两朵荷花,也让眼睛换个样瞧。”
欣妍直等的各人看完了喜欢的景物,拍了拍手,很快,姚黄和魏紫抬了一物进来。
欣妍笑道:“皇额娘只说不能看喷泉了,这不,我在建大水法的时候,让人照着那个样子做了这个小的,平时没事的时候摆在屋里瞧个热闹,如今搬出来给皇额娘瞧瞧。”
说着话,早有小太监提了一大桶水进来。
欣妍拿着一个大大的铜盆,一个漏斗,蹲下身子往摆在地上的那和后园大水法一模一样的物件的一处高塔内开始慢慢的填水。
一铜盆水填进去,就见那白色小水池底部开始细细冒出清泉来。
疾速的又添了一盆子铜水,这下子,清泉开始往高处冒,渐渐越来越高,直冒得到了欣妍下巴处,清泉底部极细,越往高处越发的散开,到了最高处,细玉碎花般的溅起许多水花来,瞧的人心里都恨不得伸手去捧上一捧。
“三哥,你来试试如何?”欣妍早看出康熙一脸的跃跃欲试,赶紧把手中的铜盆放到康熙手中。
康熙接过来继续填水,这清泉自然长喷不止。
康熙看的也起了兴致,搓搓手道:“妹妹既然有那大大的水法,这个小的水法不如给朕如何,闲瑕时,朕也好在乾清宫里瞧着这喷泉解解乏。”
得,只拿出来显摆一番,竟把这物件给搭进去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六十四章 明尚归来()
暖屋会一日,欣妍收获了康熙的几张字,安亲王夫妻添的几件摆设字画,并三官保夫妻送的几株稀有的树种,不过,欣妍被刮的东西更多。 /》
康熙硬要去她那件小水法,太后瞧中了她让人做的一套玻璃茶具和琉璃跳棋,安亲王夫妻临走时拿走了她用来盛水的几件刻花掐丝镶玉的瓷盆子,三官保夫妻则笑嘻嘻让她把郭罗络府也改上一番,连家里的摆设什么的都预订下了。
总算是把这一帮子刮地皮的给送走了,欣妍累的头疼腰疼浑身疼,叫黄云过来给她捶捶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第二年开了春,欣妍打起精神来,让人把郭罗络府上也改了一番,弄的各人行动坐卧起居都方便了许多。
等到入夏的时候,郭罗络府上才算是改完,欣妍有了时间,又让手下的人收缩势力,南边丢了许多生意,不过,欣妍那些买卖倒也没赔,去往南洋西洋的船队给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另,她原先培养安插的那些低级官员因着三藩之乱,有的被攻城的吴三桂部迫害而死,倒是失了许多人手,可另有一些人借着这些的战乱立了功,升了官,倒也又是一番收获。
欣妍倒也不再忙着安插人手,只想等这次战乱平定之后,再往军队安插一些中下级的官员,到得平台湾攻打葛尔丹的时候,让那些人立些功劳,以后,说不得会掌控一方军队呢。
欣妍时刻牢记某伟人说过的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所以,她想着以后把重心放在军队上,只要以后慢慢渗透,把军队抓在手里。就算是康熙知道她的心思,她也是不怕的。
又思量着,以后满人无能。汉军旗可是比满八旗要厉害的多,而且,这连年征战的,那些连命都活不下去的孤儿很多,要想收拢倒也不是难事。52网'
满人人数少,又都在旗有记录,真要收买满人是极不容易的。一个不好容易暴露,欣妍可从来不曾打过这方面的主意,她不管是安插从政人员,还是从军人员,都是从汉人里入手。
再者。欣妍两世都是汉人,她对于汉人的认同感要高于满人很多,欣妍这么费尽心力的,可不想以后她把这华夏大地整干净了给满人做江山,她要的是汉人的掌权。
把心里想的这些事情安排好了,已经到了秋后,欣妍借着时机又打听了一番果毅公府的事,这快一年的时间了,果毅公府后院争斗从来没有断过。不止法喀和阿灵阿兄弟之情名存实亡,两个人明争暗斗,就是小觉罗氏和喜塔拉氏也整日的争吵不休,如云倒是消停了,不再插手这些争斗,人家有更高的目标。人家的目标是太子。
如云时不时的入宫探望太子,如今太子已经一周岁多一点了,能走能说,因为如云整日见他,时时的带他玩,给他带吃的用的东西,倒是让太子很亲近如云,太子没有亲额娘,也知道如云是他的亲姨妈,便把如云当成了亲娘对待。
对此,康熙倒是没有阻止,他对太子很关注,怕后宫的女人有不好的心思牵连到太子身上,很不放心后宫的嫔妃,时时刻刻的关照太子。
可对于如云,康熙是很放心的,不说如云对康熙的心思,就是如云是太子的姨妈,又因为太子的出生让如云失掉了自己的孩子,康熙认为,如云对太子就有一种移情的作用,把太子当成了自己的儿子疼爱。
一个没娘的孩子,康熙也愿意让太子享受一番额娘的疼爱,再加上康熙也知道如云果敢又有心机,认为如云应该能保护太子,便对如云接近太子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作理会,这也更方便了如云和太子的亲近。 /》
因为如云心思全放在太子身上,果毅公府里自然因为小觉罗氏和喜塔拉氏的争斗而让双方各有损伤,一时分不出输赢来,而婉莹则藏身背后,慢慢的拉拢下人,开始掌控果毅公府。
待到了康熙十四年入冬的时候,南边传来消息,明尚打了大胜仗,一举收复湖广,马上就要班师回朝了。
欣妍听了消息倒是惊叹明尚的能力不凡,更觉得明尚不简单,和历史上记载的明尚完全不一样,这时候,欣妍开始怀疑,难道说明尚也是穿来的不成?
而郭罗络府上则一喜欣喜无限,郭罗络府人忙着让人打扫庭院屋子,又让采买的人专买了许多新的布料绸缎,更把那新鲜的果瓜蔬菜买了许多,只等明尚回府给他做新衣,再弄可口的饭菜,让明尚好好的养养精神。
又几日,总算是确定了消息,明尚一行已经启程,大约过上半月便可入京了。
欣妍确定了之后,也赶着抓紧时间整理公主府,又给下人训了话,想着明尚回来之后让他好好歇息几日,再和他打听一下南边战争事宜,还有他是怎么打胜仗的,或许能从只字片语中听出一些消息。
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中,半个多月已经过去了,这日,明尚班师回朝的队伍从得胜门入京,一路行去,先进了皇宫向康熙交旨,在宫中半日,明尚才风尘仆仆的回郭罗络府上,给三官保夫妻请了安,又洗了澡,换了新衣裳,陪三官保夫妻吃过晚饭之后,才慢慢踱回公主府。
欣妍已经带着一屋子的丫头等了半日,总算盼的明尚回来了,欣妍赶紧让人端上茶点,笑道:“可曾用了饭,我让下人备着呢,你先喝些水,饭食马上就来。”
明尚一把按住欣妍的手:“公主不用张罗了,我已经用了饭,你让人都下去吧,咱们清清静静说会儿话。”
欣妍点头,姚黄带着一屋子下人出了门,会意的把房门关紧,欣妍这才紧紧盯着明尚,看了好一会儿,发现明尚虽然瘦了点,可精神很好,气质也有了些变化,似乎去了些以前的温润感,多了些历经风雨的沧桑和战争带来的锐气。
“自打去年传来消息,说你在前方和吴三桂的人胶结着,我这心里怎么都是放不下,时时的关注着,就怕南边有什么意外,只要一听到哪里传来南边的战讯,我都要让人打听一番,只是怕……”
欣妍低头,微微叹息着:“现在总算是你囫囵着回来了,我这一颗心也算是放下了,这以后,你要在家里多呆一段时间,也算是陪陪我,陪陪阿玛额娘。”
听欣妍这些话,明尚心里暖暖的,看欣妍素着脸,头发松松挽着,身穿一身秋香色的家常服,更显的可亲可爱,不由的伸手把欣妍搂在身边,叹道:“公主也别着急,我虽然不才,可镇压几个逆贼还是成的,都说那吴三桂厉害,手下的兵将也都不是孬种,我瞧着,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也是如今满八旗耽于享乐,没了多少战斗力,这才一时半会没有拿下吴三桂,若不然,吴三桂能掀起什么浪来。”
说到这里,明尚抬头,看着窗外渐渐黑下来的天色:“也是吴三桂有时运,当时大明朝那良将忠臣被祸害的差不多了,吴三桂父子才能借机上位,又是那样的乱世,才让他打出那样的名声来,哼哼,那名声,大多也是吹嘘而来的,说起来,他比起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将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听明尚那意思,倒是真瞧不起吴三桂呢,欣妍心里更加的惊疑,瞧明尚的样子还有他说话的语气,这都是一个身有傲骨又能力非凡的人,这样的人,最瞧不起吴三桂这种两面三刀的,否则,明尚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欣妍想要打探明尚的底细,自然顺着明尚的话说:“你这话说的对,我也瞧不起吴三桂呢,有什么啊,当年鳌拜那样的嚣张,还不是被咱们手到擒来,一个吴三桂,只要你出马,自然拿得下,不若等你休息一段时间,咱们再去求皇上,让你再度带兵出征,这次,直扑吴三桂老巢,若是能拿了他,加官晋爵不说,以后怕是史书上都要记上你浓浓一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