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日后诸侯争霸时期的重要人物。这次聚会可谓是群英荟萃,英雄聚集。
皇甫坚寿对众人一礼,然后端起一杯酒“诸位,算起来,大家都能当小弟的兄长,小弟初来乍到,日后还请诸位多多指教,小弟对诸位可谓是如雷贯耳,敬仰已久了,谨以此酒敬各位兄长一杯。”
“哈哈哈哈,好,大家同饮此杯”当中的袁绍大笑,随后,一众人便是高谈阔论,有的大骂阉宦误国,有的叹息皇帝无为……很快酒宴就以一众人喝得醉醺醺的收场。
第四章 平淡度日 静待乱起()
回到驿馆之后,成宜找驿丞弄了碗醒酒汤来,等皇甫坚寿喝过醒酒汤,洗完澡,清醒了之后已经是月上柳梢头了。
坐在院子里,皇甫坚寿回想起今天接触的那群人,或许因为自己不是宦官一伙的,今天他们对自己的态度还不错,但也说不上多亲密。
而且经过与他们的交谈发现,这帮人并不是像三国演义里描述的那般不堪,反而一个个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就像袁绍,历史上的他被描述成一个志大才疏,见利忘义的人,实际上这家伙精着呢,他要不聪明,也不能被袁家长辈看重。
还有那个王匡,在汉末三国那个大时代,就是个龙套角色,讨董之后就没什么信儿了,今天交谈后发现,这小子也是个人精,带兵打仗也许不一定有多厉害,但以他的才能,当个刺史之类的官,绝对是没问题的。
还有张超、袁遗等人,没一个是好相与的,也许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弱点,但人无完人,又有谁一点弱点都没有呢。
强如曹操也因为好色丢了长子曹昂、大将典韦、侄子曹安民等人的命。袁绍胸有大志,势力强盛,也因为优柔寡断等毛病败亡。但这并不能表示他们就好对付,要是袁绍好对付,曹操也不至于几次三番想质子于邺城。他嘴上一边说袁绍如何不行,心理其实很重视,要不然听到许攸来投奔他的时候也不会连鞋都不穿就跑出来迎接了。
虽然有一部分做戏的成分在,但也不能否认,继续对峙下去,输的是他曹操。
想着想着,皇甫坚寿不禁笑了笑,摇摇头,管他呢,自己今后指不定在哪里混呢,说不定还是和历史上那样,在董卓手里混日子,现在想这么多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好好放松一下,等黄巾之乱过后,谋个好差事才是正经。
接下来的日子,皇甫坚寿就是没事和曹操他们喝喝酒,吹吹牛,然后就是是不是拜访一下朝中大臣们,联络联络感情。
一个月后,杨秋派人来报信,自己那一千部下都到了绳池了,想想历史上黄巾起义应该是在中平元年,也就是明年二月,自己的到来应该没有引起大变动,应该不会对这事造成影响。
也就是说,离黄巾起义没几个月了,也该收收心,好好练下兵,提升下部下的战斗力,争取到时候多立功,能升官,多掌握点兵权。
时光如梭,几个月时间,转眼就过了,这几个月来,皇甫坚寿亲自带队训练,重点提升士卒的体能和厮杀能力,西凉兵大多擅长使用长枪,皇甫坚寿将自己家传的枪法改良之后,教给普通士卒,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加上又都是骑兵,而且是那种上马能杀,下马能战的骑兵,他们战斗力有了很大提升。
很快到了二月,黄巾起义的消息还没传过来,皇帝却派人召他去洛阳了。
急匆匆的赶到洛阳,进宫一看,虽然是下午,但满殿都是人,朝中大臣们一个不落,全都在呢。原来,前几天,张角的弟子唐周偷偷跑到河南尹何进的府上告密,说张角要造反。
何进顿时慌了,经过幕僚陈琳等人的劝说,他连夜进宫禀告皇帝,皇帝大怒,命何进督办此事,何进在唐周的帮助下把洛阳的太平道骨干全部抓获,斩首了。
张角得到消息后,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提前仓促起兵造反,中原各州都有黄巾军起兵响应了。情况十分危急。
皇帝听了卢植的建议,封锁洛阳周围八关,所以皇甫坚寿一直得不到消息。皇帝命何进为大将军,统领天下军马平叛,卢植为北中郎将,统兵五万讨河北,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隽为右中郎将,帅部分北军精锐,加上屯骑校尉、越骑校尉、三河骑士等共四万多人征讨荆、豫、兖等州。并且命令各地太守、刺史自行征兵备战。
而皇甫坚寿就归皇甫嵩统领,随军征讨颖川波才部。
第五章 朱隽兵败 长社火起()
因为皇甫嵩还在北地,接到消息再赶来还要一点时间,他这一部两万多人目前还屯在虎牢关,朱隽因为人就在洛阳,部队集结之后,先一步出发了。
三月,皇甫嵩在交接好北地军务后赶到虎牢关,大军朝颖川进发。因为有朱隽先走一步的缘故,一路上都没碰到黄巾军,畅通无阻的走到了颖川郡城:阳翟。
变故就在这时候发生了,在离阳翟不到三十里的时候,前军斥候发现了前方的溃兵,众将大惊,朱隽的能力是满朝大臣都认可的,怎么会败给波才呢。
等问清楚了溃兵的首领才知道,原来,在朱隽到阳翟之前,颖川太守范彤(饭桶,因为不知道这时候颖川太守的名字,只能杜撰一下,各位见谅)中计出城作战,被波才活着,波才将城池围住,让副将彭脱带两万人装成颖川郡兵守在城里。
朱隽到了之后,不知道这情况,波才与他作战,诈败一场,朱隽趁机冲进阳翟城,城内伏兵一起,外边波才顺势追杀,部队就溃散了。
皇甫嵩命步兵原地列阵防御,让皇甫坚寿和曹操二人各领一千骑兵前去营救朱隽残部。
波才眼见把朱隽还没来得及跑出去的五千多残军包围了起来,可以一口吞下去,可到了嘴边的肉还没吃,朝廷援军就到了,不由得大骂一句“可恨。”随即传令撤军了。
虽然心有不甘,可这也没办法,自己军中缺马,骑兵还不到两百,又怎么打的过至少两千骑兵呢,他是张角看重的弟子,可是知道骑兵的威力的。
皇甫坚寿和曹操二人见波才撤军也不追赶,毕竟波才拥众十多万,而且波才本人深通兵法,又大胜朱隽,正是士气正浓的时候,要这时候追击的话,万一再被伏击一把可不是好玩的。
两人来到这只残军前,朱隽迎了过来,老将满身血迹,一身战甲多处破损,可见之前战况激烈。虽然狼狈了一些,但朱隽气度却是不减,来到二人面前道了声谢“多谢二位贤侄,若不是你二人前来,老夫几乎丧命,可惜这些士卒,损失太大了。”
皇甫坚寿和曹操连忙回礼“老将军客气了,都是为国效力,无需客气。”而后,三人一路收拢残兵来见皇甫嵩。
等到一路退到皇甫嵩军阵前的时候共收拢了八千多将士,损失过半了,朱隽不由得叹了口气。
皇甫嵩见朱隽到了连忙前来迎接“公伟兄,无事便好,某来迟了。”朱隽摇摇头“若不是皇甫兄赶到,某已丧命,何来来迟之说。”
这时候,有斥候来报说波才军有异动,正在集结部队,两人相视一眼,皇甫嵩说道“走,贼军新胜,士气正宏,我们兵少,不可与其野战,先撤至长社再做打算。”
三军接令,立即向长社进发,进城没多久,波才就帅军十余万将城池团团围住了,朝廷大军只好紧闭城门坚守了。
可因为来得匆忙,带的粮草不多,加上长社城小,城里粮食不多,大军粮草只够一个月的,众将一愁莫展。想必现在朝中正有不少人在弹劾自己等人吧。
不知不觉,已经守了二十多天了,这些日子,波才隔三差五就攻一次城,好在波才本人才能虽然不错,但黄巾军毕竟是一群民夫临时组织起来的,衣甲不全,训练不足,战斗力不强,虽然人多,却对攻城不精通。
这天夜晚,皇甫坚寿正和曹操在城头巡视,忽然,一阵大风吹过,把城头一杆大旗吹断,差点砸到两人,两人一愣,对视一眼,却是哈哈大笑,连忙来中军大帐。这时候,皇甫嵩正和朱隽商讨怎么突围呢。
见皇甫坚寿和曹操冲进来,眉头一皱,皇甫嵩斥道“遇事要冷静,为何如此急躁。”两人对皇甫嵩和朱隽行了一礼,皇甫坚寿回道“禀将军,破贼时机到了,今夜当解长社之围。”
“哦,你二人可是有和计策?”边上朱隽开口。两人相视一眼,同时回道“火攻,”。原来波才因为部众太多,加上周围杂草太多,扎营不便,就结草为营,本来也没什么,可正好今天刮了一夜大风,这可就要命了。
皇甫嵩立刻命众将准备好,皇甫坚寿领本部兵马放火,曹操领本部兵马从侧翼穿插,皇甫嵩朱隽二人亲自引大军追杀。
子时刚过,皇甫坚寿引兵偷偷出城放火去了,其他人都在城中准备好待命。不多时,小校来报,说波才军营大火烧起来了,叛军已经乱了,皇甫嵩大喜,令众军一起出城追杀。
出城一看,整个波才大营已经被火海给淹没了。皇甫坚寿不知道跑哪里去了。皇甫嵩却是不急,自己儿子自己知道,这小子精着呢。随即命众将散开追杀。
第六章 阵斩彭脱 活捉波才()
却说皇甫坚寿出城之后发现黄巾军根本没有防备,负责守夜的哨兵完全没有履行职责,都在偷偷打盹儿。应该是认为朝廷军龟缩城内,不敢出来,所以放松警惕了。而且这种情况是整个黄巾大营都是,波才虽然有一定能力,却无奈管不住。
直到火烧到大营边上才有人发现,然后整个大营就彻底乱了,等波才和彭脱两人发现后已经没办法约束军队了,只好率领亲兵一边撤退一边收拢败兵。
可是汉军却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了,皇甫坚寿见大营已经乱了,领着杨秋、成宜二将沿着火线不断驱赶,漫山遍野都是溃兵,这千人虽然因为出城放火没骑马,但因为平时训练严谨,加上历经战事,也是勇不可挡,好一阵大杀,沿着黄巾大营右翼追杀而去。
大营左翼,曹操带本部一千骑兵在火起后绕过大火追杀,正好遇到黄巾军突围而出,一阵冲杀,波才只带四五万人冲出去了,其他人不是被火烧烟熏而死就是被皇甫嵩和朱隽率领的汉军主力咬住,不得不跪地投降,等待未知的命运了。
波才和彭脱二人好不容易逃脱开来,朝着阳翟城逃去,准备拒城坚守。逃了一夜,眼看就要到天明了,心里想着,等回到阳翟城,再拉一批人马,再召汝南黄巾刘辟、何曼、黄邵等人前来再战皇甫嵩,一举灭了他,攻入洛阳城。
正想着,忽然前方一路彪军杀出,原来是下邳丞孙坚受朱隽征召,在扬州募集了三千人马前来助战,正好遇到黄巾大败,所以率军冲杀。
波才大怒,心想,我被皇甫嵩和朱隽两个老匹夫偷袭也就算了,这区区无名小卒带几千人也敢来找自己麻烦,刚准备命部下包围孙坚,后边又一路兵马冲来,原来是曹操截断黄巾大营兵马后一路追杀下来,因为天色太黑,自己又是骑兵,怕遇到埋伏,不敢全力追杀,现在天色转明,就冲杀过来,碰巧和孙坚一起杀到波才军前。
波才脸色一白,命彭脱帅一万人挡住曹操,自己领其余人准备先灭了孙坚。就在这时,远处又一阵马蹄声响起,波才、彭脱脸色瞬间大变,听声音最少有上千骑兵。
原来是皇甫坚寿放火之后,见波才率领几万人冲出去了,追击一阵之后,回军,正好碰到皇甫嵩俘虏了余下的黄巾军,于是便取了战马,继续追击,因为追击得晚了,所以还是刚刚赶到。
这边黄巾军见汉军三路夹攻,一阵大乱。只见彭脱披头散发的冲了过来“大帅,挡不住了,我带人断后,你快走。”
波才也是个有决断的人,知道这时候彭脱拼死断后是为了自己大队人马突围,于是道了声保重,调转马头,带四五千人马向阳翟突围而去。
皇甫坚寿见一大将带人突围,心知定是波才无疑,正准备挥军杀过去,边上一彪形大汉带了几百人拦住了去路,边上杨秋大喊“少将军,是彭脱。”皇甫坚寿眼睛一亮。这彭脱是颖川黄巾的副帅,拿下他可是大功一件啊。
皇甫坚寿大喝一声“彭脱受死”,挺枪跃马,闪电般朝彭脱冲了过去。这边彭脱见那快若闪电的一枪朝自己刺来,心知对方已经达到一流高手的境界,自己绝不是对手,只能拼死挥刀反击。
铛的一声,两人错身而过,彭脱心中大惊,看面前这人不过十多岁,居然武艺如此出众,自己好歹也算得上一个二流高手,在黄巾军内部也是一员悍将。换成数值来计算,自己好歹有八十几的武力,而眼前这少年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