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学生会工作的,未来也不是都能从政,即便从政了,大多数还是一辈子当个基层公务员。你赵老板可不一样……”马凯之放下茶杯,笑道:“泽阅在业内大名鼎鼎啊。”
“搭上时代的顺风车而已。”赵泽君摆摆手,说:“都说我们这一代人命不好,出生时候赶上计划生育,上学之后国家又不包分配。我倒是觉得,我们这代人正处在黄金时期,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无论是从商还是从政,都大有施展拳脚的地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马凯之眼睛微微一亮,品了品这八个字。
如果和他说八个字的,换成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他可能会认为对方是愤世嫉俗,批评贪污受贿腐败,可从赵泽君嘴里说出来,马凯之觉得应该不是表面上的意思。
想了想,斟酌着说:“现在经济腾飞,各级政府大力抓经济建设,把经济指标作为重要的考核要素,你是指这个吧?”
“我个人认为,经济增长指标很可能会逐渐成为政绩考核的第一标准。”赵泽君说。
“你对国家这么有信心?”马凯之很意外,他家里有为长辈,曾经和他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话,当前政府考核标准繁多,经济虽然是重要考核项目,但远远不到唯经济论的阶段,包括下岗工人安置、教育改革、医疗都是重点工作。
“自己做生意才能察觉到,就像人在大海里,也许说不清理由,但的确能很清晰的感觉到水流的走向。去年911之后,国家经济起飞已经成了定局。”赵泽君说。
从人道角度看,911事件是全人类的灾难,但从客观上,911拖住了美国的手脚,让其无力东顾,给东方世界创造了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
马凯之忽然问:“那你觉得,苏南省的经济发展点在哪?”
“苏南省即不沿海,也不是特区,政策和位置上都没有太多优势。可是全省有以科大为首的众多一流大学,教育资源丰富,科技产业有一定前景。严格说起来,是网络经济,网络解决了地域的限制,也不需要巨额投入,几个人几台电脑,就有可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从这点上来说,除了几个特别贫穷偏远的地区,全国各个省份的起点都差不多。如果苏南省当地政府能在全国率先给予网络行业大力支持,完全可以把网络经济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吸引网络公司和人才……”
“而且网络经济是绿色产业,无污染,效能高。”马凯之补充说。
“说起绿色产业,就不得不提苏南省的煤矿了。苏南勉强算得上是煤矿大省,几十年来煤矿带动了苏南省的发展,同样也带来巨大污染。我相信未来十年,粗犷发展模式已经不在适用,如果能在保证煤矿产能的前提下,在环保上做文章,因该也是一个亮点。”
如果没记错的话,未来两三年里,苏南省的公务员考试题目,有不少都和清洁能源、环境保护有关。
和马凯之聊天了一个多小时,除了一开始以常杰为切入点说了几句,之后双方都没再谈这个人和学生会,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一本正经的关心着国家大事。
赵泽君相信马凯之明白,自己请他喝茶,不会是因为闲着无聊,找他来闲扯淡的。
直到最后,赵泽君才淡淡的提了一句,问马凯之有没有兴趣参加这次的学生会竞选。
当然是有兴趣的。履历上学生会主席和学生会干部,是两个概念,前者是管事的,后者是办事的。
“那就祝你成功。”
“谢谢。”
临出门之前,马凯之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开玩笑说:“常杰这个人平时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就是在女人身上把持不住。他谈了个校外的女朋友,在二环路口星光酒吧做酒水促销,有次吃饭我还见过,不太像正经女人,大家都喊她小美。听说这女人花钱厉害,常杰有时候也是没办法,才想方设法弄钱,都是男人,你多体谅体谅。”
“嗯,找女朋友还是找正经女人好。”赵泽君说。
“有道理。”
车上,赵泽君闭目养神,躺了一会,对军子说,“有空去二环路星光酒吧,里面有个卖酒的小妹,花名叫做小美的,是常杰的女朋友,你和她接触接触。”
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听说这个女孩子比较能花钱,账从泽建的招待费用上走,我来批。”
“嗯。”军子点点头。
“之前红组蓝组那几个人,你联系下,找几个可靠的成立一个小组织,专门由你来负责,对谁都不要提。以后有专门的经费给他们,让他们自学一些基本的黑客技术。”
“能联系上,对人员有什么要求?”军子问。
“学历职业都无所谓,就两条:第一嘴严;第二,要稳重的。那些灌了三两马尿就到处吹牛逼惹事生非的,绝对不能要。”
第九十七章 风雨欲来()
把红组和蓝组的老班子利用起来,改组成专业的水军,赵泽君早就有所考虑。
在网络时代里,尤其是网络经济的竞争之中,网络暴力已经取代的现实中的暴力。
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十几年前,做生意的煤老板会养着一群打手,做小买卖的肯定要结实几个社会上混的,或者自保,或者争夺市场地盘,而随着时代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实体暴力已经行不通了,于是水军则取代了打手和混混的角色,成为新时代的‘暴力’团队。
没有水军的网络公司,在网络的海洋里,就像是没有护卫的船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策法规在水军这一块几乎是空白,即便到了十几年之后,管理难度依旧巨大。所以比起实体暴力,网络水军不仅效率更高,还更安全。
除了进行网络暴力攻击之外,水军还有众多正途用处,宣传造势,推广产品,引导舆论,都离不开背后的水军。
换个词,就是网络营销团队。
从最初的网吧证事件开始,继而朝死里弄宋天明,以及泽阅和浣剑起点竞争,红组蓝组一直在默默的发挥着作用,在某些节点上,作用甚至可以说很大,大到足够决定事件的最终结果。
就算没有先知,没有后世的经验,这辈子的事实也已经足以证明水军的必要性。
之前都是由军子单独联络,红组、蓝组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并没有成为组织机构,说起来也非常的不专业,能发挥作用,无非是打了个时代差:利用目前水军行业尚未兴起,跨时代去欺负人而已。
但按照目前网络经济的发展势头,用不了多久,就必然会出现专业水军,到时候红组蓝组这些散兵游勇就不够看了。
以前没有可以组建水军,一来是时机未到,二来,也是赵泽君自己太忙了,没顾得上。
还有个比较深层次的原因。
在翻墙处分事件后,赵泽君自己做了一番比较深刻的检讨。
这一两年,自己从白手起家一无所有,请于哲打个cs都要抠吧着早饭钱,到现在名下两家公司,制霸网络行业,长生药业占股,结识了牛胜利、王炎这个层次的靠山,甚至阴死宋天明……
等等这一系列事件,虽然其中也有过挫折磨难,但最后都大获成功。
还有在感情方面,虽然一直单身,可说实话,并不是因为没有魅力。
种种成功,自己难免的有些‘飘’了,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中,似乎无所不能,没什么能难倒自己。
有的事可能就会大意,明明该尽早办的,无形中也会拖上一拖:反正不急嘛,反正老子这么厉害,怕个毛。明明改更加谨慎一些的,比如翻墙,也不太拘于小结。
这次三个同事被处分,是常杰捣鬼不假,但也是自己大意,才留给了对方把柄。
有信心是好事,但正如伟人说的,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战术上一定要重视。
现在才哪到哪?这点子身家,这几个小成就在大学生中当然是放眼望之无敌手,可对于一个穿越者而言,只不过刚刚起步而已。
改变,就从水军开始。虽说现在并没有太迫切的需求一定要立刻建立水军,即然早晚要建立,那就乘早不乘晚,给自己提一个醒,保持一种‘在路上’的心态和紧迫感。
……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
要不出事都不出事,要出事都出事。
军子那边刚有动作要组建水军,泽阅几乎一前一后遇到了两个麻烦。
第一件事,百度的关键字竞价排名,泽阅并没有顺利的拿下来,百度宣传推广部门的人开出的价格远远超过日照预料。
第二件事,科大学生论坛出现了一个‘大学生兼职实习企业优质名录排行榜’,把经常在科大招聘实习生的几十个单位根据各种指标,进行排行,泽阅排在最后一等。
这个名录不仅出现在苏南大学论坛,还被其他几个省会的著名大学引用了。
两件事都不足以对泽阅造成根本性的打击,但想到上次员工被处分,接二连三的遇到麻烦,整个泽阅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
“听危|蛄叫还不种田了?开门做生意就不怕麻烦事。一件件办。先说最重要的,竞价排行为什么拿不下来?”
问题就出在价高者得这四个字上面。
百度关键字的排名机制很简单,谁给得钱多,谁排行就在前面,网络、等几个关键字,排行第一的都是起点。
日照第一次报价压过起点,但是不到一个小时,百度推广部门就通知,这个价钱不行了,起点那边又给出了更高的价格,日照又加价,结果起点跟着加价……
每次加价都是5%,三轮之后,日照意识到不对劲,不能这样斗下去。
“百度实在不是个东西,摆明了是它两头串,知道我们和起点憋着劲,故意从中牟利!”情况很明显,百度推广部门的人对起点和泽阅目前的竞争态势很清楚,一方出价,百度就立刻通知另外一方,让两家相互抬价,它渔翁得利。
日照当然不是傻子,这么相互比下去,还有个头吗?
他妈都是人才!
赵泽君恼火之余,也有点佩服百度推广部门员工的‘专业素养’,起点和泽阅之间的竞争,肯定不够层级汇报到他们李总这一级,连核心领导层都未必清楚。百度推广部门能两头挑唆加钱,至少说明两点:第一,推广部门具体的负责员工,对于他负责推广的行业状况有深入的了解;第二,说好听点叫做忠于公司,说难听点叫做皮厚心黑。
简而言之,业务素养高,有能力。就是有些不择手段……百度嘛,能这么干很正常,谁让竞价机制是它最大的赢利点呢。
“我和起点方面联系下。”
赵泽君想了想,拨通了起点吴总的电话。
“老吴,你们这样不厚道吧,几个关键字全包了,处处压我一头,准备踩死泽阅啊这是。”赵泽君开玩笑似的说。
第九十八章 都是套路()
电话那头,吴总的声音满满得全是诧异,“赵总你这话什么意思啊?起点一向以泽阅马首是瞻,我个人更是把赵总你视为行业先锋,学习的榜样,不知道你何出此言啊?”
赵泽君心想你这在跟我写套路呢,呵呵一笑:“老吴,那大概是下面的工作人员自作主张,没向你汇报吧。百度竞价排行几个和网络的关键字,我们这边一出价,你们那边立刻就加上一口,不多不少正好压泽阅一头,几个关键字,是一个都不准备留给泽阅啊。”
“有这种事?!你等等,我去问下。”
“好。”
日照在边上,乘着机会插嘴问赵泽君:“他怎么说?”
“装疯卖傻呗。”赵泽君冷笑了下。
没多久,吴总‘问清楚’情况回来了,一开口就义愤填膺:“赵总,我问了,是有这么回事。我把他们宣传部门得几个人狠狠的骂了一顿,搞什么搞,我们和泽阅之间是合作伙伴嘛,哪有这么办事的,知道的说是下面的人乱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的意思,你看,这不就让你误会了!这样,我回头把那几个人这个月的绩效全部扣掉!胆子太大了!”
这番话讲出来,任凭谁都不能再去责怪吴总和起点,不等赵泽君发难,就先主动放低姿态,堵住了他的嘴。
即然都是套路,赵泽君也按章出牌,说:“老吴,不必不必,各为其主嘛,他们也是为了起点。”
吴总借坡下驴说:“实在太过份了,也就是赵总你大人大量,回头我还是要好好批评批评这些人。”
“老吴,先不说这几个人了。”赵泽君一笔带过,没必要纠缠于处分还是不处分这些‘擅作主张’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