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总眼看只剩下最后一线生机,终于抛出了最后的砝码:“牛总,只要德源能支持我们,起点情愿让出一半的股份!”
“哎,吴总啊,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是呢,很抱歉,我昨天回总部开会,才知道一个情况……”
“什么?”听牛军的口气,吴总的心猛地一沉。
“这样,赵泽君赵总,是不是在你们公司啊?”
吴总奇怪的瞅了赵泽君一眼:“是啊。您怎么知道?”
“麻烦你把电话给他。”
吴总这下彻底懵圈了,迷迷糊糊的把电话递给了赵泽君。
“呦,让我来谈?”赵泽君接过电话,笑道:“牛总啊,对,是我,什么,开免提?你要和吴总道个歉?好好好……”
说着,打开了电话免提。
电话明明是用听的,可是这一瞬间,房间里的七八双眼睛,全部盯着桌上打开免提的手机。
牛军的声音从里面穿出来,声音不大,每一个字,却都像一把重锤,狠狠的敲打在起点几位创始人的心上。
“吴总啊,实在抱歉,我昨天向总部汇报,才知道一个情况。泽阅的赵泽君赵总呢,是我们德源集团牛胜利牛总独子的干爹,我们牛总和赵总的私交也非常好,牛总狠狠的批评了我一顿,德源再缺钱,也不能打泽阅的主意,并且告诉我,如果泽阅需要资金帮助,我们德源会全力支持。所以嘛,之前我和起点谈的合作,只能取消了。希望您能谅解,另外,我也做了调查,网络市场中,泽阅更有潜力和实力,就算要投资,我也会投资泽阅……”
牛军后半段话,吴总几乎都没太朝耳朵里听。
听到‘牛胜利独子的干爹’这一句,吴总身体就是一软,无力的靠在椅背上。
彻底完犊子了!
还以为德源是起点的后援,谁能想到,这个超级大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赵泽君的密友,全力支持泽阅!
这还怎么打?根本不存在翻盘的可能性。
没有赵泽君拿出来的这一千多万,起点和泽阅势均力敌,有了这一千多万,泽阅具备了压倒性优势……德源集团的忽然调转枪头,彻底断绝了起点的任何生路,无论再发生任何变故,哪怕现在有资本注入起点,起点都完全无法和依靠着德源集团的泽阅竞争。
这不是竞争,而是被虐杀!
“你……你是德源集团的……干爹……”吴总有些语无伦次了。
“是德源集团老总的儿子的干爹。”赵泽君笑着纠正了吴总的语病。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功告成()
赵泽君望着眼前一排,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创业者,幽幽的叹了口气。
如果按照历史规律,他们才是网络界的霸主、教父,从来只有他们带给别人竞争的痛苦,而此时,一个个面如死灰,脸上写着绝望。
人生最大的悲哀,恐怕就是遇到了穿越者。
“赵总……这,是你早就安排好的吧?”年纪最大的起点创始人,涩声开口。
“商场如战场,为了取胜,无所不用其极。”赵泽君淡淡回答,即没有承认,也不否认,他轻轻把烟头在烟灰缸里掐灭,抬起头,平静的说:“各位,接受现实吧,我刚才就说了,我从未欺人太甚。如果我愿意,随时可以从德源借贷上亿的资金,碾碎起点,但是,我并没有这样做,不是嘛?”
说完,站起来,理了理衣衫,说:“我希望和各位,一起开创网络界的未来。这样,我在外面,等大家的决定。”
说完,转身离开会客室。
军子和宋云就要收起装现金的箱子,赵泽君头也不回的摆摆手:“就放在那。”
两人看了敞开的皮箱一眼,跟着赵泽君离开了会客室。
会客室中,五位起点创始人,一言不发的盯着桌上的钱箱。
许久,吴总干涩的声音,终于第一个打破了沉默。
“各位……”
……
十分钟之后,赵泽君回到了会议室中,不过这次却是被‘邀请’去的。
起点股东最终决定,同意出售起点。
接下来,就是谈具体的价格。
即然已经豁出去了,起点方面当然要争取最大的利益,赵泽君开出的1300万估值对方认可,但是这五个人,要分别持有起点和泽阅组成的新公司的若干股份,加在一起,超过20%。
在股份问题上,赵泽君压根没有给对方讨价还价的余地。
鉴于管理原因,以及对未来某些‘动乱’先知,赵泽君一个点的股份都不会给这几位老兄。
泽阅必须百分之百掌握在自己手中。
再者,给了他们股份,宋云怎么办?日照怎么办?给不给他们?
泽阅从创始之初就是一言堂,未来也必须是一言堂,网络行业一切发展模式,都有例可寻,无须太多的人来指手画脚。
最后双方达成一致,以钱代股。
一千三百万收购起点,另外,赵泽君再拿出两百万现金,按照目前起点几位股东目前在起点的持股比例,自行分配。
实际上,等于1500万收购。
按照起点的规模和上辈子05年相比,花得钱其实稍稍多了点,但盛大收购起点,很可能是给创始人留了股份的,这么折算下来,赵泽君觉得这笔钱花得值得,杜绝了未来众多不安定因素。
大原则确定下来之后,就是一些细节的商讨。当天来不及,赵泽君打电话回建武市,连夜调了公司律师过来,第二天,和起点的律师以及创始人们,就具体收购合并细节,开了一整天的会议。
具体包括如下几条。
第一,两个公司合并,名称依旧叫做泽阅,总部搬迁至建武市。
这是赵泽君坚持的,原起点方面希望把总部设在沪市,或者在沪市建立分部,原因是沪市是国内一线大城市,便于企业发展。
赵泽君当然不可能同意,未来至少五年之内他的重心都在苏南省建武市,在沪市建立一个分部,还是原来起点那套人马,岂不成了独立王国,脱离自己掌控?再者,网络依托于网络,总部的位置在哪个城市并不十分重要。
第二,泽阅接收原起点的一切员工、设备、服务器资料,作者,书籍,等等。
这么一来,一次性彻底解决了老泽阅人手缺乏,人才稀缺的问题,网络界最有能力、有资历、有眼光的一群人,从管理者,到最底层的编辑,全部招揽入麾下。
整个网络界的精华,尽在掌握。
当然,有一部分住在沪市本地的员工,未必愿意去建武市,那就没办法了,多发一个月工资遣散。
第三,起点的原总经理吴小辉,在泽阅担任副总经理,和日照同一级别。其他几位创始人,分别在新公司有各自的岗位。泽阅的组织架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批以吴小辉为首的新人。
再这点上,赵泽君也是早有伏笔的,当初招揽日照,保留宋云在公司内部的核心位置,一方面,是做这两人之间的平衡,长远来看,也是为了今天做准备。
公司内部等于有了三批人马,宋云为首的一批核心老班底,日照为首的一批发展期骨干力量,吴小辉为首的起点派。这三股人马,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上辈子起点后来发生的几次重大内部分裂。
同时这三股人马,也能相互促进辅助。比如日照和吴总,一个稳重踏实,一个凌厉果决,一正一奇,正好成为互补。而不管具体业务的宋云,可以起到润滑剂和定海神针的作用。
……
还有些零零碎碎的,比如按照泽阅的惯例,起点包括创始人在内的员工,签订保密就业竞争协议等等。
最后一条重大约定,是关于之前跳槽或者主动来起点的买断网络作家。
“各位,即然都是一家人了,我就直说。买断这个锅,新泽阅不背。给了各位一千多万,各位都成了小富翁,我又回到穷光蛋一个,赔不起买断的钱。”
在场众人都笑,当真决定放弃起点之后,每个人几百万真金白银落袋,之前的心里不爽被冲淡了不少。
赵泽君坐在长圆桌的正上首,双手一摊,说:“在起点搬迁去建武市之前,希望各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我的意思是,买断作家给他们两条路,第一,买断转成分成,按照泽阅vip的路子走,第二,按照合约,起点应该是有权力随时要求对方结束的,如果不愿意转分成,那就要求他们半个月之内完本!当然了,无论是新作家,老作家,跳槽作家,以后在新泽阅,一切福利待遇,都是一视同仁的。”
第一百三十五章 斯里兰卡蓝宝石()
用了一整个周末时间,和原起点的管理层详细谈妥了收购细则,签订协议,支付定金。
从赵泽君走出这栋写字楼的瞬间起,网络界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世上再无起点,泽阅独霸江湖。
阳光照在脸上暖暖的,心情还不错。
赵泽君心情只能用‘还不错’,因为一切都是按照他最初的计划在进行,收购起点并没有出乎意料。
可是跟着一起来的宋云就不太一样了,整个人状态明显不对劲,感觉随时都能飘上天。
几天前还在建武市为了和起点的价格战头疼心焦,打死也没想到,跟着赵泽君来了一趟沪市,短短两天时间,天翻地覆,一招釜底抽薪,彻底解决了起点。
在谈判过程里,宋云还算能绷得住,如今大事已定,他反而觉得不真实起来。
“赵总,我还是不太敢相信。”宋云恍恍惚惚的,和泽阅争争斗斗一年的起点,曾经的最大的敌人,就这么被干掉了,干脆利落,连渣都不剩?
“行了别想那么多,难得来沪市一趟,给你放两天假,到处玩玩去吧。”赵泽君拍了拍他的胳膊。
“不不不,我立刻回建武市,日照他们还在公司等消息,望眼欲穿啊!”宋云眉飞色舞的,“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指不定他们要高兴成什么样子呢。”
“那你先回去,我明后天和军子一起走。”
“好,我现在就去买票。”
把宋云送到了火车站,送他上车之后,赵泽君根据上辈子跟着老妈来沪市走亲戚的印象,去南京路的一家叫做沈大成的老字号点心店,买了几色沪市人爱吃的传统点心,然后去两个舅舅家登门拜访。
沪市人讲究礼数,但也不需要太贵重的礼物,八盒糕点加在一起还不到两百块钱,一份心意。在两个舅舅家吃了顿饭,陪着多少年都没见过面的外婆聊了一阵子。
临走的时候,大舅妈送到门口,把赵泽君拉到一边,拜托他在建武市,帮着多照顾照顾周娜。
“舅妈都娜娜说了,你现在有出息,生意做得大,你帮舅妈留心留心,有优秀的男孩子,介绍给你妹妹认识认识。”
“舅妈你放心吧,根本不用我介绍,就娜娜那条件,追她的男生能从浦东排到崇明岛去。”赵泽君笑道。
“舅妈就怕她年轻不懂事,被人骗了。现在那些小年轻,一个个油嘴滑舌,像你这样有真本事的没几个,你可得帮你妹妹多掌掌眼。”
赵泽君心里好笑,就周娜那脾气,同龄男生想要骗她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早就听说这个舅妈把周娜当宝贝养,一门心思要找个又有钱又有脸对周娜又好的三好女婿,面子上有光,从周娜上高二高三开始,就不停的在耳边唠唠叨叨的,周娜天天在家被她说得不厌其烦,专门找了个离家远的城市上大学,也有躲远点耳根子清净的意思。
为人父母嘛,可以理解。
“舅妈你放心。”赵泽君应承了几句,然后问:“对了舅妈,我想买点珠宝首饰送人,沪市哪里这类的专卖店比较多啊?”
“珠宝首饰,送客户的呀?”舅妈眼睛一亮,有些八卦的问。
“对,做生意和客户搞好关系嘛。”赵泽君呵呵一笑。
“哦晓得呀,那你去步行街,周生生周大福,还有好多外国的牌子,在步行街都有专卖店。喏,你从前面路口做地铁,两站路就到得呀。”
“好,谢谢舅妈,我先走了,下次有空你们来建武市玩,我来做东。”
告别了舅妈,带着军子朝地铁口走去。
大舅妈一个人站在门口,望着赵泽君远去的背影,心里滋味怪怪的。
她是地地道道的沪市女人,对外地人,骨子里就有种天然的优越感,一直以来,不管是经济条件还是自我感觉,她家都比赵家要好得多,在整个大家庭里,他们家条件也是最好的,又生了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走到哪人家都说她有福气。
哪里晓得一向不太瞧得上的赵涛,居然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