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朝-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刘义真又顿了顿,道:“所以,我本决定在关中募集军队两万,但是因为进攻仇池的原因,募集新兵人数增至三万。”

    “如今,卫将军府直属之神机营,以公开招募军队五千人,所以招兵员员额还有两万五千人。”

    “故而,我决定。霸营募集军队五千,训练之后再在霸城周围之无主荒地开荒屯田!右将军之蒲阪,募集军队五千,同样在蒲阪施行屯田之策。”

    “安定之安定太守府可募集军队五千,同样就在安定施行军屯之策。秦州之秦州刺史府,可募集军队三千,在天水施行军屯之策。至于平阳太守府,可幕军队两千,在平阳之地实行军屯。诸位将军对此可有意义。”

    “臣等无异议!”

    看了眼底下异口同声的众人,刘义真点了点头,道:“好,既如此,太仓会在两月之类,再筹集两百万斛粮草,押运至各位将军手中。”

    说着,刘义真看了眼王修道:“此事交由长史和沈参军全权负责。”

    “诺!”

    说完,刘义真再次扫了眼众人道:“另外就是,牺牲将士之子女入学一事,吾还望众位将军帮着出把力,尽快让牺牲将士的子女有书可读。”

    “至于,那些个还在深山老林中自成一方的坞壁,各地若有发现尽量劝他们返回故里,开荒种粮。如果有不遵者,在劝说无效后,甚至于抵抗朝廷者,就地剿灭。”

    说着,刘义真语气冰冷的道:“在我关中,还容不得自成一方的山大王。”

    “诺!”

    底下一干文臣武将,皆是起身猛地抱拳应诺!

    看着众人的反应,刘义真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也站起身,脸上恢复了笑容道:“今日议事咱们就到此吧,今晚上我在将军府大堂宴请诸位臣工!休息两日后,诸位将军就各自回辖地吧!”

    “还有就是,此次进攻仇池的计划,暂时只限于吾等知晓,还请诸位臣工务必保守秘密。”

    “诺!”

    看着众人,刘义真微微一笑,然后挥了挥手,道:“德祖将军,长史,司马还有弘先,你们先留一下。其他几位卿家,可先回各自府邸。”

    “诺!”

    看着离开的朱龄石,傅弘之,薛辩,段宏,杜骥,刘义真才微笑着看着留下来的毛德祖,王修,毛修之和沈庆之道:“几位请坐。”

    看着坐定的四人,刘义真笑道:“把你们四个留下来,主要还是进攻仇池之事,毕竟此次进攻仇池是以四位为主。”

    说着,刘义真看了眼毛德祖道:“一旦进攻仇池,仇池的西路护军,就得由毛将军牵制,到时将军还得面对西秦,担子可不轻。”

    闻言,毛德祖朝着刘义真拱了拱手道:“这个请长安公放心,只要臣在天水一日,西秦休想踏入关中半步。”

    哈哈。。。

    刘义真听得大笑道:“有毛将军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说着,刘义真又看了看沈庆之道:“既然攻击仇池的具体计划是弘先你提出来的,我们进攻仇池的借口,也交给你了。”

    “至于和彭城公联系之事,进攻之前再说吧!你现在主要的经历还是放在接下来的屯田之上,我认命你为此次屯田的屯田令。”

    “诺!”

    沈庆之朝着刘义真猛地一抱拳,神色异常坚定。

    刘义真看着神色坚定的沈庆之,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对着毛修之道:“司马所领冯翊,在维护关中稳定的同时,到时候还得率军从大散关出,牵制氐人位于下辨的护军,司马的担子也不轻啊!”

    毛修之听得,朝着刘义真拱了拱手道:“只要朝廷有命,臣万死不辞!”

    哈哈。。。

    刘义真笑着摆了摆手道:“毛将军忠心事主,吾甚感动。”

    说着,刘义真最后看着王修道:“孙武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到时候,这负责粮草之事,可要劳烦长史多多费心了。毕竟战争决胜之关键在粮草啊!”

    王修听得连忙朝着刘义真拱手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保证各路大军所需之粮草。”

    “好!”

    刘义真看着王修重重的说了个好字,而后起身朝着四人微微做了个揖,笑道:“那这件事就拜托诸位了!”

    “请长安公放心!”

    四人见刘义真朝着他们作揖,赶忙起身,身子躬得更低的朝着刘义真躬身行礼。

    (本章完)

第158章 加官进爵() 
关中的雨连续下了快一个月后,在进入元熙元年的七月份终于停了。

    虽说这次关中大雨,给各地造成的灾害谈不上大,但还是有不少地方成为泽国,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

    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稳定受灾百姓的情绪,不至于出现天灾过后的人祸。刘义真接连以卫将军府的名义下发了十余道命令,要求受灾的郡县配合赈灾专事府修建临时住房,以安受灾百姓之心。

    此举虽然刚开始地方上无法理解,毕竟有史以来,似乎还未听过哪朝哪代给受灾百姓建房子的,最多就是分点粮食,分点儿地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可是随着卫将军府将告示发往各地,那些受灾百姓在知道官府要给他们修建房子后,不少人自发的到各地县衙前请愿。

    愿意配合官府一起重建家园,并不断的传扬着长安公好,宋公好的时候,那些当官的才算是真的明白。

    钱虽然花出去了,可此举让远在长安的长安公不但解决了灾后难民问题,还收获了关中人心,可谓一举两得。

    实际上刘义真这个两世为人的人,心中清楚的很。

    中国的老百姓,从古至今,历朝历代,要的就是一个和平稳定的生活。只要当官的不去欺压他们,国家每年的税收相对合理,老百姓就会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老百姓都不想给国家添乱,都知道凡事要靠自己。

    老祖宗们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所以生在中国的老百姓,做任何事都非常的务实。所谓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是老百姓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发出的呐喊。

    当然,除了以上的原因,随着元熙元年过半,关中今年的所有计划已经开始施行,为了确保未来做事的时候关中稳定,现在付出点儿也是应该的。

    毕竟接下来清理关中豪族的田亩,佃农除了要花大力气去整顿,还得面对豪强们联合起来后共同抵制的强大阻力,要是再来个最底层根基不稳,那是要出大事的。

    不过,刘义真在着手准备如何收拾这些个关中豪强的时候,彭城那块儿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就是刘裕接受了晋帝的册封,已经前往建康受进王爵了。

    这一日,天气晴好,长安城自打六月下了快一整月的雨之后,入了这七月只有前两天下了场雷阵雨,便一直都是艳阳天。

    这不,长安城内,大街小巷中的槐柳树上,知了的声响此起彼伏,火辣辣的太阳炙烤得大地如同蒸笼一般。

    不少的长安居民,光着膀子摇着蒲扇,在那大树底下乘着凉。更有几个泼皮无赖啃着不知从哪儿抢来的西瓜,望着老天咧嘴大骂。

    上月雨下得就跟天上的银河漏了般,差点儿把长安城都给淹了。这到了七月,热得就跟火炉似得,喘口气儿都烧得慌。

    当然,也有一些豪强富户的郎主们,却没被这大热天给热着,反而因为借着这毒辣的大热天竟相斗富的事情,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这不,位于霸城门处几个守城的士卒,躲在那阴凉处,边吃着手里的西瓜,边侃着长安城内这几日出现的那些个八卦见闻。

    这不,甲士兵洋洋得意的吹嘘道:“你们可不知道,昨天东城的王家,把存了大半年的好些个冰坨子,分给自家周围的一些普通人家,说是什么天儿热,一起避避暑。”

    “咭,这算个啥。”

    一旁的乙士兵听得嗤之以鼻的接过话道:“我听说西城的老杨家,那存的冰坨子海了去了。不但分给了周围的人家,连他们那看门的出个府回趟家,都会租来一辆马车,放上不少的冰带回家消暑用。”

    “啧啧。。。”

    而一旁的几个士兵,听了甲和乙的对话,又没有他们那么多的八卦,只能不断的发出赞叹声。

    这下子,甲和乙把头仰的老高了,跟那东城的老王家和西城的老杨家,是他们家似得。

    “驾,驾。。。”

    “嘚哒,嘚哒。。。”

    受着旁边几名同袍羡慕的眼神,甲和乙还准备吹嘘这连日来的所见所闻,就听得不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和驾马的人声。

    举目远眺,只见得毒辣的太阳下,二十余名身着甲胄的骑兵,护卫着一个手持节杖的青年将军快速朝着霸城门而来。

    “驾。。。驾。。。”

    在几名守城士兵一脸的懵逼中,二十余名骑兵马蹄飞扬间,掀起一阵飞扬的尘土,理都未理那几名士兵,便直直的冲进了长安城。

    “咳咳,乖乖,这二十多人的气势,跟上百人的马队般,不得了,肯定是打南边来的。”

    那甲士兵,被那飞扬的灰尘呛得咳了两声,边挥着衣袖驱散着眼前的扬尘,边发出由衷的赞叹。

    “你怎知他们是打南边来的?”

    乙士兵一脸崇拜的看着远去的二十余名骑兵,下意识的问着一旁说话的甲士兵道。

    “亏你还当了两年兵了,没看见打头的那青年军官手中握着节杖吗,不是来自南边的,随还敢握着节杖来这长安城。”

    说着,甲士兵还不肖的看了眼乙士兵,就跟乙士兵是乡下来的般,没见过世面一样。

    那二十余名骑兵,进得长安城后,依旧是马不停蹄。看样式似乎是朝着未央宫方向而去,那里可是连着卫将军府啊。

    只是二十余人的马队,那马儿四蹄翻飞间掀起的巨大扬尘,惹得躲在大道边上的槐柳下乘凉的不少长安居民,心中一阵鄙夷。

    而此时的长安城卫将军府内。

    刘义真亦是觉得有些出汗,只不过因为暖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夏天的避暑功效。

    所以除了内里增加了手摇的大蒲扇子,不时还能见到用龙骨水车从碧波池中抽上来的水,经过一些列的流程后,喷洒在那暖阁的屋顶上,起到给整个屋子降温的作用。

    只是,少了那冰块,暖阁内还是有些热。更何况,大热天的刘义真还穿着一身大紫色的朝服,戴着三梁冠了。

    “许久,你去看看,怎么朝廷的使臣还没到,不是说今天下午能到吗?”

    话落,刘义真便拿起一柄丝扇,不断的摇着,可还是热。

    “禀郎君,早间霸城驿是派人来说朝廷使臣到了,让我们做准备的,想来应该是快到了。”

    “小郎君。。。”

    许久话刚落,就见得一声甲胄的刘乞,满头大汗的从外面进得暖阁,一进暖阁,刘乞便朝着刘义真拱手道:‘朝廷的使臣到了,如今以进了大堂。“

    “走!”

    上首的刘义真听得,也不废话,直接蹦出一个走字,便大步的出了暖阁,朝着不远处的卫将军府大堂而去。

    此时的卫将军府大堂,按照惯例早已经准备好了迎接圣旨的香案,卫将军府的掾属,包括沈庆之,杜骥也已经到了大堂。

    随着刘义真在刘乞和许久的护卫下,大步的跨入大堂。

    卫将军府的掾属们,在沈庆之和杜骥的带领下皆是朝着刘义真恭敬的道:“参见长安公。”

    “免了!”

    刘义真很有气势的挥了挥衣袖,然后走到大殿正宗,只见香案前,一名手持节杖的年轻军官,静静的站在一名双手捧着一张白绢的青年将领身后。

    只是,刘义真看到那青年将领时,微微愣了愣,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刘裕身边的贴身侍从窦钧。

    刘义真实在没想到自己的父亲会让窦钧亲自来宣读旨意,看来此次的圣旨非同小可啊。

    想归想,刘义真微微朝着窦钧笑了笑,然后轻轻的点了点头,示意窦钧先行宣纸。

    会意的窦钧连忙双手小心翼翼的打开白绢,高呼道:“天子诏,长安公接旨。”

    “臣刘义真接旨!”

    话落,刘义真便倒头伏跪在地,身后的杜骥,沈庆之,刘乞,许久以及一众卫将军府掾属,也赶忙跪了下去。

    只听那窦钧盯着圣旨,叽里呱啦的念了一大堆之后,才转到正题上:“故,长安公晋爵为秦国郡公,加封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关中一切军政事物,钦此!”

    “臣谢主隆恩!”

    刘义真三叩首后,才恭敬的接过窦钧手中的圣旨。

    (本章完)

第159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