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朝-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乡侯和王太守告诉底下官员,就说本公一路车马劳顿,晚上再在华林园见他们。另外就是,等到了华林园,让乡侯和王太守单独来见。”

    “诺!”

    随着刘乞将刘义真的话传达给刘遵考和王康,洛阳城大批在长分桥迎候的官员才有些依依不舍的离开。

    没办法,他们都想一睹如今这位秦公的风采,毕竟司州已经归秦公管辖,他们可都是秦公的下属,都想着在自己的顶头上司面前露露脸了。如今这机会没了,这些官员能不觉得失望吗。

    大队人马过长分桥,入承明门,由金庸城的南面直抵华林园。

    这华林园本名芳林园,为东汉所建。曹魏时为避齐王芳讳,遂改名华林园。

    华林园在整个洛阳城的最北端,紧邻洛阳城北邙山下的大夏门。西面便是倚着邙山而建的金庸城。南面是洛阳北宫和南宫,东面无他乃洛阳城,东城墙。

    此地环境清幽,景色宜人,一直为皇家御用园林。在历次战火中,损毁不大,所以刘义真来洛阳之前,就已经派人先来洛阳安排,就选了华林园为行辕。

    华林园瑶华宫内,一路车马劳顿了小半月的刘义真,刚刚在柳月娥和两名小侍女的伺候下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的紫袍,就听得许久在房外禀报道:“郎君,乡侯和王太守到了。”

    闻言,刘义真将腰间的玉带轻轻扣好,吩咐道:“让他们到瑶华殿等我!”

    “诺!”

    瑶华殿,瑶华宫正殿,位于瑶华宫北侧,算不上大,但却胜在建筑风格独特,是历代少有的双重殿宇结构。据说,当年魏帝经常在此办公和接见大臣。

    在许久护卫下进得瑶华殿的刘义真,看着站在殿中朝自己行礼的刘遵考和王康,轻轻挥了挥衣袖算是免礼了,然后才坐到上首的主位,看了眼两人,笑道:“乡侯,王太守,今日就你我君臣三人,不用太过拘礼,坐吧!”

    “诺!”

    微微笑着看了眼坐定的二人,刘义真笑道:“来了洛阳几次,每一次都觉得洛阳的变化挺大。路上还见到了从西域不远万里,来与我朝做生意的波斯人,看来洛阳商贸恢复得挺快呀!这还得感谢乡侯和王太守啊!”

    “臣等不敢当!”

    刘遵考和王康赶忙朝着刘义真谦恭的行礼道。

    “呵呵。。。”

    刘义真笑了笑道:“两位爱卿不用谦虚,这洛阳能从战乱的废墟中那么快的重建起来,两位爱卿功不可没。”

    “臣等实在不敢当,这都乃宋王之功!”

    哈哈。。。

    看着谦虚谨慎的二人,刘义真心中挺是满意的,不骄不躁这才是为官者应有的修养,有这样的官员,地方上才能稳定哦!

    想着,刘义真也不在夸赞,而是看着二人,良久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了些。而后明知故问道:“来时,我发现在金庸城西,城南,还有那宫中曹魏所建三台的凌云台,可是驻了不少军队,这不是两位爱卿的军队吧!”

    “这。。。”

    刘遵考和王康闻言,皆是一脸无奈的对视一眼,一时间竟是不知该如何回答刘义真的好。

    王康,刘遵考二人都是就在官场和军中的人,对当前的局势心里跟明镜儿似得。

    心中更是清楚,刘义真提到这三个地方,绝对不是无的放矢,说不定此次来洛阳除了接那谢家母女,就是为了这些事而来。

    说实话,王康和刘遵考心中也是憋屈,眼看着天下已经快姓刘了,可是在洛阳如此重要的地方,竟然还让这司马家的余孽大摇大摆的驻在了这里,还不能无缘无故的动他们,就当前这天下形势说出去谁信?

    这司马文荣,司马顺明,司马道恭,司马楚之,之所以会在这里,还不是因为宋王诛剪晋室宗室时逃到河南郡来,而后趁着凤翔,安定之战时进到洛阳的。

    可现在了,离着宋王越接近那九五之尊的位置,反而对这些晋室宗亲有些畏首畏尾了,为的就是不给天下人落下口实。

    这才有了这洛阳城内奇葩的一幕,本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两帮人,竟然就在这诺大的洛阳城和平共处了。

    看着面露尴尬的二人,刘义真心中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的确,连自己和父亲都没办法大摇大摆,大张旗鼓的对司马家的这些余孽动手,更何况像刘遵考,王康这样的官员了。

    如今的办法,也只能先暗地里使点儿阴谋诡计了,到时候看看能不能逼着司马家这几个余孽就范。

    自己大老远的跑到洛阳来,不就是不放心嘛,就是想在一线盯着好随机应变嘛。当然如果可以逼着他们就范那是最好的,到时就能正大光明的,凭着洛阳的守军起兵灭了他们,不然这后面还真得花点时间花点儿精力了。

    想到此,刘义真扫了眼底下的刘遵考和王康,有些感慨道:“二位卿家,洛阳如今的局面来之不易呀,咱们可不能让这样的局面突然间毁于一旦吧!”

    刘遵考和王康一听,心中皆是猛地一跳,面露惊讶看着刘义真。

    只见刘遵考朝着刘义真微微施了个礼道:“郎君有何想法不妨直说,我和王太守定当全力支持。”

    “要的就是乡侯这句话!”

    刘义真脸上再次露出笑容,也不再拐弯抹角,而是直直的说道:“如今啊,这司马家的几个宗亲在这洛阳城内,就如同在我们的头顶上悬了一把利刃。”

    “当下魏国又在黄河以北大肆屯兵,大有南侵之势,在如此紧要关头我们不得不防。所以,得尽快除掉头上的这病利刃,我们才好有下一步的打算。”

    “可是!”

    刘遵考听得皱了皱眉头,似乎刘义真并没有说出任何具体的方法来,便道:“郎君是否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除掉这几位司马家的宗亲了?我们不可能真的动兵去打他们吧,那样别说洛阳,怕是整个河南郡都要乱。”

    闻言,刘义真也是无奈的笑了笑道:“在这节骨眼上,我也没相处什么太好的办法了。”

    “此次来洛阳,也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这边的情况,然后走一步看一步。至于好的办法。。。”

    说到此,刘义真顿了顿道:“当前怕是只能试试父亲走的老路,找名刺客先去柏谷坞探探底了,看看能不能借此机会逼着司马家这几个人就范,那样我们就有借口了。”

    刘遵考和王修一听皆是深皱着眉头。

    正如上首的秦国公所言,当前怕是还只能先用这种办法探探底,看看司马家那几个人的反应了。

    至于能不能逼着他们就范,就难说了。

    这两天事情比较多,更新不及时,还望书友们见谅啊,作者君在此赔礼道歉了。不过作者君还是希望,喜欢《重生南朝》的朋友多多砸票,多多支持,从这里开始,剧情算是展开了!

    (本章完)

第166章 定计() 
日头渐渐偏西。

    洛阳城华林园瑶华宫瑶华殿内,刘义真神情严肃的端坐在上首的主位上,余光不时的瞄向底下坐着的刘遵考和王康。

    刚才他已经谈了自己的想法了,现在他想听听这河南郡和洛阳两位主官他们的看法,听听他们对当前河南,洛阳局势的分析,毕竟他们二人才是最了解这里的人。

    想着刘义真便开口道:“两位卿家,刚才我说了说自己的想法,现在我想听听你们对河南,洛阳局势的分析。”

    “在来之前,我已经大致的了解了司马文荣,司马道恭,司马顺明,司马楚之四人的一些事情,也知道他们大致的兵力分配,现在你们谈谈具体的情况吧。”

    闻言,刘遵考和王康稍稍对视一眼,就见王康拱手道:“这个就由臣来介绍吧,毕竟臣在洛阳待的时间比乡侯要长。”

    刘义真听得轻轻点了点头,道:“好,就由乡侯来谈吧!”

    “诺!”

    王康朝着刘义真拱了拱手,稍稍思考了下,便道:“去年年初之时,因为沈田子将军和王镇恶将军二人的嫌隙,以至于夏王赫连勃勃率兵南征。”

    “彼时,宋王刚刚离开洛阳,加之军队还处在调动之中。本已在首阳山,周山,九山一带游荡的司马顺明,司马文荣,司马道恭,借此机会抢先在金庸的城西,城南和凌云台屯住下来。”

    “因为他们是皇室宗亲,又并无太大过错,也找不到好的借口,所以只能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后严加防范。”

    “至于那司马楚之,想来郎君并不陌生,此人因为多年的逃往生活,在江陵,竟陵一带素有威望,在晋室宗亲中更是被众人视为主心骨。”

    “在长社时,宋王殿下派沐谦刺杀于他,沐谦反而因为司马休之言语而感动,此后更是誓死效忠于他,成了他的贴身侍卫。”

    “后来,此人游走到河南,洛阳一带,借着关中大乱之际,宋王返回彭城之时,强行占据了柏谷坞。”

    “当时因为洛阳刚刚收复,司马楚之的手中又握有万余军士,加上魏国虎视眈眈,实在不宜大动兵戈,所以宋王便命洛阳守军和延寿的军队严密监控。”

    “只是,没想到的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竟是让这些人在洛阳周围站稳了脚跟。为此,臣也多次派人和司马顺明,司马文荣,司马道恭交涉,让他们退出洛阳。”

    “不过,不管许以何种利害,这些人就是不让啊。甚至于还经常去那柏谷坞和司马楚之把酒言欢,臣多次想要剿灭他们,可是碍于他们手中所谓之军队,一旦起了兵戈,洛阳河南就乱了。”

    听到此,刘义真的眉头皱的更深。

    如今这是个司马宗亲,可谓是河洛一带的顽疾,加上如今这些人有叛逃魏国的迹象,一旦让他们得逞。

    到时别说是河南,洛阳不保,说不定连着收回没多久的河东都会因为这些问题,而被魏国占有。如果真到了那一天,自己这近两年在关中的苦心经营怕是就要毁于一旦了。

    想到此,刘义真紧紧的捏着拳头,他可不允许自己倾尽心力打造的关中局面,被司马家这四个人给打破了。

    想着,刘义真猛地抬头,看着底下的刘遵考和王修道:“如今河南郡,加上洛阳守军,具体多少人?”

    闻言,刘遵考连忙拱手道:“禀郎君,河南,洛阳加起来总共三万两千人。”

    “好!”

    听得,刘义真大叫了一声好字,三万两千人,如果用得好足够对付司马家的这四个恶心人的家伙了。

    因为司马顺明在城内,就住在凌云台,司马文荣和司马道恭又在金庸城成西,城南攻守之势,围着那金庸城。

    所以,直接动兵,这些人肯定会里应外合,到时候要是柏谷坞的司马楚之再加进来,整个洛阳就危险了,这不是刘义真想看到的。

    既如此,那只能派出刺客了,而且他不仅要派一个江右刘元,而是要派出一大批的刺客,这些人就从暗卫中挑选吧。

    想到此,刘义真暗暗下定决心,然后看了眼王康和刘遵考道:“今天是八月初十了吧?”

    “是的!”

    王康朝着刘义真拱了拱手道。

    “你们说,八月十五这司马家的几个人会不会过这个仲秋节了?”刘义真看着王康和刘遵考,若有深意的问道。

    “这个。。。”

    刘遵考和王康面面向觎,只听刘遵考道:“”肯定回过,毕竟他们的家人,他们不少的宗亲,都在一起了。

    “哼,那就行了。如果成功的话,咱们就在这八月,把这钉在河洛一带的司马家这四个家伙,连根端了。”

    闻言,刘遵考,王康皆是一怔,然后愣愣的看着刘义真,难道上首的小郎君想出什么好办法了。

    只听刘义真继续道:“从现在起,王太守监管金庸城,盯紧了那司马文荣和司马道恭。并将驻守河阴的两千军士调往邙山。至于那驻守在凌云台的司马顺明,这个人就交给本公亲自处理!”

    “还有,仲秋之夜,乡侯可调动驻守洛口的两千水军沿洛水直扑柏谷坞,切断司马楚之援助洛阳城的路。到时候,我会命刘乞调动延寿三千兵马配合你!”

    “诺!”

    看着起身朝着自己抱拳应诺的二人,刘义真点了点头,也站起身语气坚定的说道:“在此之前,就在仲秋之夜,我会先让刺客混进这四人的大营,不管能不能成,都要让他们的大营乱起来。”

    “如今的关中渐趋稳定,河洛一带亦是有恢复往日繁华之势。我们不能让司马家这几个逆贼,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为所欲为。”

    “洛阳可以乱,但不能打乱,所以这一次我们必须速战速决。我到要看看,这司马家的后人,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