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朝-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刘义真也不理会底下人的议论,对着底下站在左边首位的王修微微点了点头,道:“孤前两日受天子令建立秦国衙属,今日就正式宣布秦国官吏的任命。”

    说完,刘义真朝侍立一旁的许久点了点头,就见得许久将手中一卷叠的厚厚的丝绢展开,朗声宣读道。

    “秦国公令,任命宋国谘议参军王修为秦国尚书令,统管秦国一应事务。”

    “任命丰城县候朱龄石为雍州刺史,加秦国侍中,余职务不变仍驻蒲阪。”

    “任命乡侯刘遵考为司州刺史,加秦国中书令,余职务不变,镇洛阳。“

    “任命雍州治中从事史傅弘之为梁州刺史,加秦国五兵尚书,镇汉中。”

    “秦州刺史,天水太守毛祖德职务不变,加秦国侍中,镇天水。”

    “任命冠军将军毛修之为雍州长史,加秦国右卫将军,镇冯翊。”

    “任命中兵参军段宏为雍州治中从事使,安定太守,加秦国左中兵。”

    “任命秦国屯田令沈庆之为秦国度支尚书。”

    “命车骑将军府主簿杜骥为秦国屯田令。”

    “任命车骑将军府功曹韦祖兴为秦国虎贲中郎将,狼牙军军主。”

    “任命刘乞为秦国员外散骑常侍,秦国公府亲军军主。“

    “任命陈子良为咸阳太守,秦国员外散骑常侍。”

    “任命许久为中军将军府参军,秦国公府亲军幢主。”

    “任命河南尹王康为司州长史,秦国散骑常侍。”

    “任命章禹为中军将军府参军,秦国秘书郎。任命裴谦为中军将军府行参军,秦国秘书郎。任命王瑾之为蓝田县令,任命杜珏为杜县县令,任命吴奇为郑县县令,任命徐维为鄠县县令。任命裴松之为天水郡主簿。”

    “臣等谢过秦国公!”

    看着地下朝着自己跪拜的这些个属于自己的秦国班底,刘义真嘴角微微勾起了一丝弧度。

    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两年多了。两年时间不算长,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他很骄傲,只是他清楚自己所处的境遇,他骄傲但从不自大。

    “诸卿请起。”

    大气的挥挥手,扫了眼底下的秦国臣工,刘义真开口朗声道:“如今关中,河洛虽定,然天下依旧战乱未休。今日孤奉旨建立秦国属衙,便是为了更好的替天子护卫江山。诸卿必当竭尽所能,为天子守好这大美河山。”

    “臣等谨遵秦公教诲!”

    待会议散去,刘义真单独留下了王修,沈庆之,段宏,杜骥,韦祖兴,刘乞,许久,章禹,裴谦。

    在宣和殿偏殿,刘义真端坐在上首的案桌后,微笑着看着底下自己的心腹班底,道:“能有今日之秦国,诸卿皆功不可没,在这里义真谢过诸位臣工了!”说着刘义真竟是站起身,朝着底下端坐的众人微微抱拳行礼。

    众人一见,连忙起身还礼道:“秦公言重了,此皆为臣等份内之事!”

    看着众人刘义真微微点了点头,率先坐下,而后看着坐定的诸臣,道:“今日孤召集你们前来,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便是进攻仇池的计划。”

    说着,刘义真微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记得平定河洛之前,我们君臣就此事进行过商讨,但是如今形式有变,加之薛辩叛逃魏地,孤担心咱们的进攻计划为杨盛所得,所以攻打仇池的计划需重新拟定。诸卿可有好的意见?”

    说完刘义真一脸正色的看着底下诸臣。

    听得刘义真说完,作为秦国尚书令的王修和一旁刚刚升为秦国度支尚书的沈庆之稍稍对视了一眼,便见得沈庆之朝着刘义真拱手道:“秦公,依臣所见攻打仇池宜早不宜迟。”

    “只要傅刺史到达汉中,便可着手准备进攻仇池。此前我们一直担心出关中,走秦岭故道会耽误一定时间,如今宋王将梁州划归秦公辖下,地利以为我所占。我们要做的就是准备粮草,调集兵马,等待时机。”

    “此次薛辩叛逃,我们攻打仇池的计划,迟早为杨盛所得,以杨盛的才智,其除了加强防御外,怕是还会有别的动作,所以我们攻打仇池决不能在天下人面前落下口实,必须有一个好的借口。”

    本章完

第188章 君臣闲话() 
“那依沈尚书之见,需何借口方为合适?”

    和煦的阳光洒满大地,长安城秦国公府宣和殿内,尚书令王修听完沈庆之一袭话后,率先开口问道。

    “令君!”

    沈庆之见王修问起,朝着王修抱了抱拳,道:“如今的杨盛贵为北秦州刺史,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在朝中亦是一方诸侯。但天下人谁不知这氐族杨氏就是个墙头草。”

    “作为臣子,先皇暴卒,新帝登基,杨盛却未前往建康拜谒。连这最基本的礼节都未做到谈何忠君?这是其一。”

    “作为臣子,在宋王攻打姚秦时非但未出兵,还大肆索要官职财物,实乃狼子野心,这是其二。”

    “作为臣子,当铁弗人进攻关中之时,杨盛拥兵自重,骚扰天水,其心可诛,这是其三。”

    说到这,沈庆之突然停顿了一下,满面严肃的说道:“这最最重要的第四点,便是作为北秦州刺史的杨盛,其所辖之地本为秦州故地,如今秦公奉命建秦国,还是秦州刺史,他作为北秦州刺史为何不来长安拜谒?难道其心中真无大晋天子,无宋王,无秦公。”

    听得沈庆之一席话,上首的刘义真嘴角微微一翘,而底下的几人无论发问的王修还是一旁听得入神的段宏等人,都是挑了挑眉头。

    这四点虽说大家都知道,可总是没有挑破。如今为了攻打仇池,这四点再斟酌斟酌还真就是一道很好的,讨伐杨盛的檄文。

    “那沈尚书的意思?”

    心中已经有谱的刘义真,眉头挑了挑,看着沈庆之,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问道。

    “秦公!”

    沈庆之猛地站起身,抱拳朝着刘义真答道:“像杨盛这种上不敬天子,下不为黎民,为一己之私不顾天下安危,不忠不孝的狼心狗肺之徒,人人得而诛之。”

    “好!”

    刘义真听完,猛地一拍身前案桌,亦是哈哈哈大笑着站起身道:“这杨盛实在当诛。”

    “这样。”说着,刘义真看了眼一旁的许久道:“命傅刺史快马加鞭,即刻赶往汉中。段从使领霸营军队亦前往汉中驻扎。”

    “韦祖兴,章禹,裴谦,你三人领狼牙军前往天水驻扎,神机营调来长安。”

    “诺!”

    安排完毕,刘义真扫了眼底下众人,笑道:“令君,尚书,屯田令你们留下,余下的速去准备。”

    “诺!”

    明媚的阳光照在戒备森严的长安城秦国公府,亭台楼阁,回廊婉转。

    “令君,尚书,还有屯田令!如今关中算是稳定了,北方的赫连勃勃自年初大败之后,如今龟缩统万舔舐伤口。而魏国也在司马楚之败北后,消停了下来,据寿春来信,魏帝有意与我国和亲,只是父亲还未同意。”

    “到是咱们的西边这段时间一直不安宁啊!西秦的左卫将军乞伏匹达月初率军讨伐了据守澊ǖ呐砝停砝筒坏卸缕薅闲⊥侗剂顺鸪匮钍ⅰH缃裎髑啬诓磕鞘蔷俟短凇!

    “照目前的局势,如果咱们不主动出击,接下来会有个两三年的太平日子,这对我们到是有莫大的好处。”

    宣和殿左侧的回廊上,结束会议的刘义真,叫上王修,沈庆之,杜骥,在许久和四名亲卫的护卫下,优哉游哉的闲聊着,众人的脸上皆挂着一抹轻松的微笑。

    “是啊!”

    待刘义真说完,王修接过话,感慨的说道:“自孙恩叛乱以来,天下打打停停已经二十年了,二十年战乱不休,民不聊生。天下若能有个两三年的安稳日子,于国于民都是莫大的幸事。”

    刘义真听得点了点头,脸上的笑意也渐渐隐去,只道:“太平,这两个字对于如今的天下而言就是奢侈,若不能天下一统,百姓想要真的过上个安稳的日子,真不知道要猴年马月。”

    因为突然聊到这个,君臣几人之间一时间变得有些沉重,直到走到那宽阔的后苑湖边,刘义真才长长舒了口气。

    君臣几人走到湖边的一处凉亭前坐定,任由那清风拂面,良久刘义真才了眼沈庆之和杜骥,问道:“尚书,如今关中屯田事宜进展如何了?”

    见刘义真问起,沈庆之轻声答道:“除了平阳那边因为薛辩的反叛没有按计划进行外,其余的地方皆在计划之内,按部就班的实施。”

    刘义真听得点了点头,看着杜骥道:“屯田是关中接下来的重中之重,万不可大意!”

    “臣明白!”

    看着一脸认真,表态坚决的杜骥,刘义真微微一笑,而后看了眼王修还有沈庆之道:“孤在长安在休息几日,然后会再出去转转,顺道去趟陈仓看看小妮儿!到时候长安的事情,就交给令君和尚书了。”

    “特别是准备粮草之事,务必万无一失。虽然孤已经把杨盛当做了盘中餐,但是进攻仇池毕竟不是件小事,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就要有劳令君和弘先你这个度支尚书了。”

    “请秦公放心,臣等定当同心协力,保证粮草安全的送到前线。”王修和沈庆之同时朝着刘义真拱手行礼道。

    “哈哈哈!好!”

    刘义真朗声笑了笑,才轻声道:“这调兵遣将准备的时间没有个两三个月,怕是做不好!趁着这段时间孤出去好好看看这慢慢恢复生机的关中大地。”

    “秦公此次出去,需要多长时间,是否需要多派些军士随行?”

    王修一直跟在刘义真身边,他知道刘义真习惯出访民间,为的也是看到真实的民情情,所以有时候为了刘义真安全有心想要阻止,最后还是会同意。不过都会劝说刘义真多带些人手,就是以防万一。

    刘义真听得,心中有些感动的看着王修道:“令君放心,孤会注意安全,此次出访孤会让许久带上两百亲卫随行。”

    “这次出去孤主要是去略阳和天水,然后看看各郡兴办义学,恢复生产的情况。一旦仇池拿下,孤准备把兴办义学的事情,推广到所辖的四州。”

    王修听得点了点头,道:“既如此,臣便不在多言,只请秦公务必注意安全。”

    “好!”

    刘义真听得,微微笑了笑。

    本章完

第189章 武功县() 
这一日,以是元熙元年的十月下旬,关中大地渐以入冬,老百姓们都找出了过冬的衣服以备御寒之用。

    临近晌午,离着渭水北岸,武功县东十余里的地方,突然涌出一支长长的队伍,队伍中间护卫着三四辆精美的马车。领头的是一名身着鱼鳞细甲的年轻将军。

    “许久,前面可是到了武功了?”

    队伍中打头的那辆马车,帘子突然掀起,刘义真探出头问道。

    “禀郎君,还有十余里的样子!”

    “嗯!”刘义真听得轻嗯一声,道:“选个地点安营下寨,咱们微服进城!对了,这武功县令是谁?”

    “禀郎君!”

    马背上的许久想了好一会儿才道:“好像是谢晦将军的妻弟,曹瑾之。”

    曹瑾之,刘义真听得微微皱了皱眉头。当初受封秦国郡公之前,因为不少地方县令空缺,刘义真曾让王修上书像朝廷请援,请求挑选德干之才充实到关中来,想来这曹瑾之就是当时安排来的武功。

    不过刘义真记得,自己在陈仓被追杀时,这武功是有县令的,便问道:“上一任武功县令是谁?”

    “禀郎君,上任县令为韦氏旁支韦汴,算是祖兴将军的堂兄。您授封秦国郡公时,韦汴被调往冯翊担任冯翊郡主簿。”

    刘义真点了点头,想来曹瑾之也就是那个时候调来关中的,不过这谢晦的手可真长,远在建康已经把自己人安排到这关中来了,还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说实在的,刘义真对谢晦那是说不出的反感,历史上刘义真被杀就是谢晦等人一手促成的。虽然如今的他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刘义真可比的,但是对谢晦等人刘义真依旧满是戒备。

    不过想归想,刘义真脸上并未表现出异样,只道:“安排营寨,咱们还有颖儿,月娥,以及芸娘,再叫上四五名侍卫去往武功县城,今夜就在武功住下了。”

    “诺!”

    五名侍卫,加上刘义真,许久七人七匹马,再加上一辆马车上的谢颖,柳月娥,芸娘共十人,浩浩荡荡的往武功县城出发。

    离着武功县城十余里的路程,大路两旁种满了各式经济作物,微风吹拂在阳光的照耀下充满了生机,三三两两的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