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朝-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几个丫鬟吓得一个激灵,连忙应道。

    王修再次歉意的看了眼心爱的人儿,然后才在那打着灯笼的侍卫引领下,顶风冒雪的朝着前院的偏厅跑去。

    坐在偏厅中的刘义真,刚刚端起茶品了口,只觉回味无穷。就听得偏厅外一阵细细簌簌的声音,知道是王修来了。

    看着裹得跟粽子一样,然后风风火火进得偏厅的王修,刘义真只觉着有些滑稽。看王修的样式,不像是待在屋里的,应该是在屋外。不过这又是风又是雪的大冷天,他王修没必要找这罪受。不过,要是身边有个漂亮女人,这小别胜新婚的,搞点儿迎风赏雪的浪漫事儿,倒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想想王修这人,平常做事正儿八经,一板一眼的。真不知道,他是如何浪漫的。

    想到此,刘义真强忍着笑意,将手中的茶杯放下,看了看吸溜着鼻涕的王修,忙对一旁服侍的丫鬟道:“怎的如此没眼力见儿。赶紧的,去给你家郎主拿张手帕来。瞅瞅,这都折腾成啥样了。”

    听出刘义真话语中的调侃之意,王修的老脸唰一下就红了。不过幸好是晚上,加上给冻得本身脸就通红,也看不出来,所以也没闹出更大的窘境来。

    等着王修坐在下首拾到的差不多了,刘义真才让人给上了杯热茶。感情他刘义真才是安西将军府的长史了。不过也是,刘义真是关中的统帅,这关中大地哪儿不是他的。

    喝了杯热茶,好久才缓过来,只觉着暖和不少的王修,这才拱手朝着刘义真道:“不知小郎君深夜到访是为何事?可是这关中又出了何事?”

    “长史无需多想!”刘义真摆摆手道:“寡人就是刚才去了趟长史府大牢,把那净明道传人许久收归帐下。突然想到一些事情,想来和长史商量下。”

    “哦。。。”王修点了点头,恭敬的道:“这许久文采武艺都不错,都属上乘,要是能收复他,使他真心归顺也不失为一件大好事。”

    说着王修顿了顿道:“只是不知小郎君说的一些事情,是指。。。?”

    刘义真笑了笑道:“就是立碑,选贤,和让那些牺牲将士的子女上学之事。这些事情啊,要做起来还是得费些功夫,寡人是想听听长史有何具体的想法,可以互换一下,尽快落实。”

    王修点点头,思索了一会儿,便道:“小郎君所说之事,某在回来的路上也有考虑。和右司马也交换过一些意见,如果可以不妨将右司马也叫来一起商议下。”

    “行!”刘义真扶着那枚玉扳指,站起身在偏厅中来回渡了几步,突然指了指王修道:“这样,寡人看这天实在不早了。既然长史和右将军已有良策,不妨明日早间到将军府去一趟,咱们三人好好商议下。”

    “诺!”

    “还有!”刘义真看了眼躬身拱手的王修道:“就是此次关中大捷,回来途中所说,是否召回各部将领齐聚长安,一同庆贺之事,寡人想来就算了。如今各地刚刚得胜,战果还需巩固,各将领不宜离开,安西将军府就先行赏些金银以示嘉奖。至于回长安庆贺之事,留到年节之时吧。”

    “诺!”

    再次看了眼王修,刘义真笑了笑,道:“那寡人就先行回府,不打扰长史花前月下了。哈哈哈。。。。。”

    唰,王修的老脸又红了。被一个舞夕之年的少年郎调侃,这实在有些丢脸啊,虽然知道刘义真是善意的,不过王修还是恨不得有个地缝可钻。

    一直将刘义真送出长史府,目送着刘义真车架消失在夜色中,王修才转身进了府邸。一进府邸,想着怜惜的那股子妩媚劲儿,王修只觉着丹田的那股火又窜起来了,便急急忙忙,火急火燎的朝着后院奔去。

    (本章完)

第75章 商议() 
翌日。

    下了几天的雪终于停了。只是寒风依旧,天空仍然阴沉。

    早起的刘义真冒着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园中跑了几圈,回到房中再在柳月娥的伺候下换了身衣裳。

    待看到在一名侍卫引领下,身着青色长衫,身材魁梧,容貌俊秀,走到自己房门口便停下,而后挺身侍立的许久,刘义真满意的点了点头。

    收拾妥当,走出房门时,刘义真停下身,对着许久道:“刘乞是我安西将军府的统领,要做的事情挺多的。从今日起,他不管在不在,你都要跟在我身边,做我的贴身侍卫。好好学习理政,处事,待人之法。”

    “诺!”许久躬身道。

    “好!”看了眼礼节周到的许久,刘义真甚是满意。看来这一晚上的学习,这许久到也学了不少将军府的规矩。他相信,这许久只要好好栽培,将来定能独当一面。

    “走吧!”刘义真下得卧房前的石阶,站在院子中朝着许久招了招手,道:“随寡人去春晖亭,今日寡人要在那里和长史及右将军商议些事情,你也来听听,就当是在我安西将军府的第一课吧。”

    “诺!”

    。。。。。。。。。。。。。。。。。。。。。。。。。。。。。。。。。。。。。。。。。。。。。。。。。。。。。。。。。。。。。。。。。。。。。

    “春晖亭。”

    这个位于安西将军府后花园碧波池中的八角凉亭,似乎已经成为刘义真和底下重臣议事的地方。每遇重大决策,刘义真似乎都选择了这个’春晖亭‘。

    此时的‘春晖亭’,银装素裹。宽阔的碧波池上,也是结着一层厚厚的冰霜。

    春晖亭内,几名将军府下人,早已按照刘义真的授意,将摆设布置妥当。翘头案,椅背,坐垫,屏风已是排列整齐。

    樟木所制的三张翘头案上,更是各放着两碟糕点和一杯热茶。边上,还摆放着,噼里啪啦,燃着木炭的炭盆。

    几名侍女更是在这寒冷的天时,恭敬的侍立于‘春晖亭’外,那已经垫了一层积雪的九曲石桥上。

    在许久护卫下的刘义真,来到这后花园。

    站在回廊上,看了看碧波池中的‘春晖亭’,刘义真紧了紧身上的锦袍。沿着九曲石桥,在几名侍女的栖身迎奉下,进了布置简单,却不失庄严的‘春晖亭’。

    刚刚坐到上首的翘头案后,刘义真便对昂首侍立于一旁的许久道:“命人请长史和右将军来吧!”

    “诺!”

    不一会儿,两名身着绯袍的官员,便在一名侍卫的引领下,沿着九曲石桥朝着‘春晖亭’而来。不用说,二人便是王修和朱龄石。

    二人进得‘春晖亭’,便拱手朝着刘义真行礼。

    刘义真只是笑了笑,道:“免礼,二位请坐。”

    等着王修和朱龄石坐定,刘义真才又微微笑道:“如今在这秦川之地,和胡夏国的战事也算告一段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役。而我大晋周边,无论魏,秦,凉,燕,小仗不断,大仗没有,算是相对太平吧。”

    说到此,刘义真顿了顿,看了看王修和朱龄石道:“故而,寡人想借助这段相对和平的时期,彻底的来整治关中。在凤翔之时,寡人就对二位说过。当下的关中,有三件事是必须尽快落实的。”

    “这第一件事,便是为牺牲将士立碑之事。这是寡人在年初我关中内乱之时,为了稳定军心,在霸营所做的承诺。”

    “第二件,便是招贤纳士。如今的关中,因为年年征战,人口凋敝,百废待兴。若要关中恢复往日的繁华,就必须择优选择贤德,廉洁之人去担任各地令尹。这样才能保证关中稳定的发展。”

    “第三件嘛,也是寡人当初在霸营时,像将士们所做的承诺。就是安排牺牲将士的子女入学之事。这些牺牲在沙场上的将士,无论他们出生如何,他们都对我汉家天下,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他们的名字不但应该名留青史,他们子女也应该有书可读。”

    说到这,刘义真停下话语,端起身前案桌的热茶,微微抿了口,然后悄悄瞥了眼王修和朱龄石。这两人到是很认真的在听,只是听到刘义真最后一句的时候,他们的眉头有些微皱。

    实际上刘义真清楚,前面两件事板上定丁,最难的是最后一件事。原因嘛,一个是当时的读书成本高,书籍并不普遍。一个是魏晋以来,高门大族对于读书的垄断。

    这些个大族,为了家族利益,把持朝堂。他们又怎能看到寒门崛起,那样,他们的利益如何保证。

    不过这些刘义真到不在乎。他两世为人,有怎会有那高低贵贱之分。他心中一直有个打算,那就是不仅要让关中的贫民子弟有书读,还要让天下劳苦大众的孩子有书读。让这些百姓的子弟,将来也能出入朝堂,为将为官。

    想着,刘义真依旧笑了笑,放下手中的茶杯,再次看了眼王修和朱龄石道:“长史,将军。你们也说说,就寡人说的这三条,你们有何具体的实施方法。”

    二人对望一眼,朱龄石率先朝着刘义真拱了拱手道:“小郎君所说的三件事,在凤翔回长安的路上,某就已经想过了。作为军人,某不懂什么狗屁文章,所以对于文治这一块,某没有太多意见。但是,给牺牲将士立碑,某觉得那是天大的好事。”

    “那些个牺牲的兄弟,他们默默的复出,到死了都没人知道他们姓甚名谁。如今,有那么个让他们的名字,让天下人记住的机会,某觉得可行。而且,既然这个碑是立在长安城的,那这碑就得立得让长安城的百姓都能看见。某觉得,碑应该立在长安城的中间,就立在未央宫前面那御道上。让百姓们随时可以去祭奠,缅怀。”

    “嗯。。。”刘义真听得不住的点头,道:“可行,那这立碑选址之事,寡人就全权委托将军了。”

    “诺!”朱龄石一脸坚定的朝着刘义真拱手应道。

    立碑之事解决,刘义真看了眼王修,道:“不知长史,对选贤纳才之事,有何高见?”

    王修听闻,朝着刘义真拱手道:“这选贤任能,一个是招一个是考。招嘛,到是挺简单,就是让关中各地举荐。这个实际上在年初池阳大捷时就已经开始了,这还是小郎君下的令,也是在这‘春晖亭’。某了,从那之后,就在长安城建了一座集贤馆,只是到如今也没招纳到多少人才。”

    “考了,就比较麻烦一些。毕竟各地举荐的人良莠不齐,要想从中选出真正能治理地方的人才怕是不容易,毕竟这些人大多数都没有做过官,不懂治理地方呀。”

    刘义真听得摸了摸下巴,这王修说的也是。这不能觉得那个人有才,就马上外放为官吧。这没做官,也没经验,怎么能治理好地方。

    想着,刘义真眉毛微微一挑,突然抚掌道:“寡人到是想到个好办法。”

    “啊。。。”王修有些惊讶的看了眼刘义真,忙道:“小郎君请说。”

    刘义真微微笑了笑道:“咱们可以把招来的人才,进行一次考试,考什么了?就考他们对治国理政的理解。考完之后,择优挑选到安西将军府和长史府各曹橼学习。学完之后,在挑选优秀的下到地方,担任县令。”

    “这。。。”王修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刘义真,这小郎君给出的惊喜太多了。连忙拱手道:“小郎君所说第一条,实际上朝廷一直在做,只是这第二条还真的更有效。这样,不仅能选出人才,还能挑选出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

    “某也佩服!”王修话刚落,连着一旁的朱龄石也是朝着刘义真拱手道。

    实际上,朱龄石心中很是震惊,眼前这个桂阳公,和当初在彭城时简直判若两人。来之前,他还觉得在刘义真在关中所作所为,有夸大的成分,毕竟年纪摆在那儿。

    可到了关中之后,所见所闻,让朱龄石对刘义真印象大为改观。不论是凤翔之战发明的震天雷,还是提出的三条前期关中的治理之策,以及现在所讲的选用贤能的方法,这些都是他这打了十来年仗的人,想都没想到,或者说不敢想的。只能说虎父无犬子。

    (本章完)

第76章 议决() 
巳时刚至,原本阴沉的天空,竟是透出几缕阳光。

    淡淡的光辉洒向大地,照在皑皑白雪上,闪耀出耀眼的晶光。

    长安城,安西将军府后花园内,刘义真,王修,朱龄石这三位关中大地,如今的决策者,依旧相谈甚欢。

    随意的端起茶杯,刘义真轻轻的抿了抿。在望了眼碧波池上,因为阳光的关系,而渡上的一层金色光辉,刘义真只觉心情更加舒畅。

    放下手中茶杯,看了看王修和朱龄石,刘义真笑道:“这集贤馆既然已经建成。那就再以安西将军府的名义,让关中各地举荐贤能。这一次,时间充裕,也没了胡夏国的隐患,长史府可以派员去各地督办,一定要选出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