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朝-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回到长安后,他得好好的查查这杜大侠和韩秀儿的底儿。

    此次刘义真返回彭城,因为刘义隆和孔靖还有刘遵考先行离去,所以他这一行人少,再加上旅途顺畅,行了半月的时间,终于在这三月底回到了彭城。

    当刘义真一行,加上小妮儿和韩秀儿所乘的马车停在彭城宋国公府前时,算算时间这一来一回都快两个月了吧。

    下得马儿,看着从马车中出来,脸上显得忐忑不安的小妮儿和韩秀儿,刘义真微微笑了笑,轻轻的执起小妮儿的手,安慰道:“放心,没事的,这里也是我的家,也是你的家。”

    说着,又朝着韩秀儿微微点了点头道:“秀儿娘子也不用担心,来到这里就跟在建康宋国公府一样,没事的!”

    说完,才牵着依然有些忐忑的小妮儿进了府邸。

    刚进府邸,刘义真就见得父亲身边的贴身侍从窦钧,直直朝着自己走了过来。

    那窦钧先是朝着刘义真行了礼,才道:“太尉已经知晓二公子回来,让您马上去趟政事堂暖阁,他在那里等您。”

    “至于您身边的小妮儿娘子和韩秀儿娘子,太尉让我把她们接到西苑,由孙夫人好生安顿。”

    “那么急?”

    刘义真看着已经慢慢暗下来的天色,也不知道自己这父亲又要干嘛,便道:“行吧,我过去!”

    说着,刘义真又朝着小妮儿露出一个抱歉的微笑道:“没事,你与秀儿娘子先和窦侍从去我母亲那儿,我去见见我父亲。”

    “嗯!”

    小妮儿微微点了点头,心中随是忐忑想跟在刘义真身边,但是她还是善解人意的朝着刘义真微微一笑道:“二郎你去吧,我没事的!”

    “好!”

    刘义真轻轻拍了拍小妮儿的手背,微微一笑,然后才对着许久道:“你领着兄弟们和沈先生还有杜大侠回景楼吧!”

    “诺!”

    看着由窦钧领着往后院走去的小妮儿一行,刘义真才微微吐出一口气,朝着政事堂的暖阁走去。

    刚到暖阁外,就见得侍中蔡廓从里面退了出来。

    蔡廓一见刘义真,微微笑了笑道:“太尉正在里面等您,快进去吧!”

    说完,蔡廓朝着刘义真一拱手,转身就要离去,但是却被刘义真一把拉住了,在蔡廓有些疑惑的神情中,刘义真轻轻问道:“侍中,可知我父亲叫我是为何事?里面还有其他人吗?”

    蔡廓微微一笑,道:“没人啦,就太尉一人在暖阁中。至于小郎君说的何事,这个我也不清楚,长安公不妨进去问问。”

    说着,蔡廓脸上露出一丝谜一般的笑容,还朝着刘义真挤了挤眼睛,这才挣脱刘义真的手,大步的离开了。

    看着蔡廓离去的背影,在想想他刚才对着挤眉弄眼和谜一般的笑容,刘义真总觉得今天刘裕找自己不是什么好事?

    不然这都天快黑了,自己又一路劳顿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干嘛非得火急火燎的在这个时候见自己,明天不行?

    不过想归想,自家老子召见,他还不得不去。只得强打起精神,大步进了暖阁。

    。。。。。。。。。。。。。。。。。。。。。。。。。。。。。。。。。。

    暖阁内,刘裕斜靠在胡床上,手中拿着一卷竹简正津津有味的看着。屋里除了已经噼里啪啦燃着的烛火,也的确不再有第二人。

    走到刘裕跟前,刘义真微微躬身作揖,轻声道:“父亲,儿臣回来了。”

    “嗯!”

    拿着竹简的刘裕斜眼看了看自己这儿子,然后坐起身将手中竹简往边上一放,道:“免了!”

    看着直起身的刘义真,刘裕也不说话就这样直直的盯着,这可盯得刘义真心中也是一阵忐忑,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哪里又做得让刘裕生气了。

    好一会儿才听的刘裕鼻音中传出一声冷哼道:“你小子不错啊,这次去趟建康,除了把谢家那闺女搞定了,连着还带回来两个女子,艳福不浅啊!”

    咯噔,刘义真一听刘裕这阴阳怪气的话,心中一阵发苦,不过还是赶忙解释道:“父亲,小妮儿是当初在陈仓救我的那个人,儿臣不能丢下她不管。至于韩秀儿,这真是没有别的意思,只因为她救过小妮儿,儿臣才将她带走的,还请父亲莫怪罪才是。”

    “哼哼。。。”

    刘裕冷笑一声,瞪了自己这个让自己不省心的儿子,道:“行了,我如果真要怪罪于她们,我会让窦钧把他们送到你母亲那里?”

    “我只是想告诉你,不能沉迷于女色。至于小妮儿了,既然她救过你,也不能亏了她,以后你愿意娶她就娶了她呗。我了在给她她讨个县主的封号。”

    “至于韩秀儿,既然你说没什么瓜葛,你自己要如何处置,你自己看着办吧!男人三妻四妾正常,但是莫要沉溺于温柔乡中。”

    听得刘裕如此说,刘义真还真是受宠若惊,他没想到自己的父亲,这次竟然如此的大度。更没想到,还要给小妮儿县主的封号。

    想到此,刘义真心中一喜,赶忙跪下道:“儿臣多谢父亲。”

    “行了,起来吧!”

    刘裕挥挥手让刘义真站起了身,道:“那么急着把你叫过来,我也不是和你谈这些男女之事的,是想问问你,对于仇池和今后关中的治理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如今啊,不论是西秦,北凉,魏国,还是胡夏,都在大力的发展内政,鼓励农桑,都在积蓄实力,短则三年,长则五年肯定有仗打。”

    “今天叫你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然后了明天休息一天,好好陪陪你母亲,后天就滚回长安去。”

    又是那么的急。

    刘义真心中那叫一个苦啊,交通不便还得长途跋涉,可真的是件要命的事啊。他心中虽然也急着返回长安,但是想的是休息个三五日后再启程的,没想到,哎自己这父亲真狠心啊!

    不过想归想,刘义真可不敢表现出来,还得恭敬的回答刘裕的问话,道:“对于仇池,儿臣想着最迟今年底,最快明年初就会对仇池发动进攻。至于具体的打法,儿臣还得回去看看情报之后才能有计划。”

    说着,刘义真微微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得意道:“到是关于关中的治理,不瞒父亲说,儿臣在武康寻得了一员猛将。他给儿臣说,可在关中实行军屯之策,三五年内就可以积攒粮草三千到五千万斛。”

    “什么?”

    刘裕吃惊的看着刘义真,道:“三千到五千万斛,此人口气不小啊!”

    说着刘裕瞥了眼刘义真道:“你信吗?你自己的关中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你不清楚?种地的都没几个,还三五年能存粮三千到五千万斛!我看此人就是个空谈之辈做做学问还行,上阵打仗怕是没真本事。”

    刘义真白了眼自己的父亲,他可没想到这堂堂的刘裕,也会有主观判断的时候。自己话都还没说完了,就凭这一两句话就否定一个人,看来也是在高位待久了,有点儿那啥了。

    (本章完)

第134章 刘裕的无奈() 
天色已经擦黑。

    彭城宋国公府的暖阁内,烛光摇曳。刘裕,刘义真父子二人,聊得还算是投机。

    看着自己这在权谋上还有些嫩的儿子,刘裕得意的笑了笑道:“怎么,觉得为父说的不对?那你说说,此人有何把握在三到五年内,获得粮草三千至五千万斛。哼。。。说说吧!”

    刘义真抿了抿嘴,心中一阵鄙夷之后,才一脸恭敬的答道:“儿臣,想再在关中募集军队两万人。除去严防胡夏,西秦和魏国的三万守军,这样儿臣手中至少有四万人可以动用。”

    “而弘先所提的军屯之策,有了这四万军队,最迟在明年开春之后就可在冯翊,蒲阪,扶风,还有杏城一带开始施行。”

    “这四万军队,战时为军,闲时屯田,只要给儿臣三五年时间,以关中的沃土,绝对可获得相当数量的粮草,三千至五千万斛儿臣觉得是可以得到的。”

    说着,刘义真非常自信的看着的父亲。

    而刘裕看着自己儿子一脸坚定的神色,心中很是欣慰。做事情特别是在这乱世,就得有那么股子狠劲儿。不过募集两万军队,不是不可以,可关中毕竟刚刚经历战乱,元气大伤。

    便提醒道:“你不要忘了,关中之地饱经战乱,如今刚得太平,所有的一切,都得从头来。你再养两万军队,关中可就拥兵七万了,你拿什么养?“

    “还有就是刚才的问题,关中现在还剩多少人口,有多少青壮,你清查过吗?这些百姓要复农耕,要养家,还得养你七万军队,他们承受得起吗?”

    闻言,刘义真深深的吸了口气,低下头沉思着。

    心道:父亲所言的确是关中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如果人口数量不够,自己在强征两万军队,那关中百姓的赋税这块儿就会更重,到时关中依然难以恢复元气,这可不是自己想要的。

    但是,如果不那么做,这关中之地却也难以在三五年内恢复如初,到时就算手中武器强大,没有粮草谈和西进北征。

    想着,刘义真便道:“弘先给儿臣说了个办法,儿臣了想着也是可行。就是自汉末以来,有不少的地方大族,他们为躲避战乱,举家,举族或者乡邻之间,逃到了深山当中,他们在那里自筑坞壁,自给自足,自成一方。”

    “这些逃往深山中的人口,不是小数。儿臣就想,可否给他们一些恩惠,将他们原有的土地还于他们。”

    “并在结合人口数量,再给他们一定的荒田,让他们回到故里从事生产。这样,儿臣想来是可以招回不少百姓的。兵源应该也可以解决不少。”

    “而且,自汉末以来战乱不止,好多百姓家对于人口都是有瞒报甚至不报的,儿臣照此前所查的人口户数来看。”

    “关中之地,特别是姚秦时期其所控疆域的人口户数约为六十万户,三百余万人。即使后面战乱不休,如今的关中人口数量也不会低于200万人。”

    “儿臣想着,此次回到长安之后,要好好的做一次人口的统查。这关中要想繁荣起来,人是决定性的药引。”

    “哈哈。。。”

    听完儿子的分析,刘裕哈哈大笑,真要如刘义真所说,关中还有如此多的人口,那守好关中还有什么难的?

    心中高兴,刘裕也笑盈盈的道:“好,既然你如此有信心,那为父支持你。别说再增两万人,你要将关中治理得好,未来五年内,为父允许你增兵十二至十五万人。但是记住,关中一定要给我治理好,不能丢了。”

    “诺!”

    刘义真听说还可增兵十二至十五万人,心中那叫一个高兴,连忙的躬身应诺,生怕刘裕反悔了。

    有了这十五万的军队,即使日后历史重演,他也有信心自保无虞了。想着,刘义真心中那叫一个乐啊,差点就笑出了声。

    看着低着头,双肩还不断耸动的刘义真,刘裕岂能不知道刘义真心中所想。只是他今天给刘义真如此承诺,也是有自己打算的。

    他想看看自己这老大,老二,老三,三个儿子,到底哪个更强,哪个更适合做未来天子。有时候老祖宗的传统要遵守,但是什么事没有个例外了。

    不过,他可不想看到晋时的八王之乱在他刘氏当中重演,便看了眼已经克制住喜悦之情的刘义真,突然正色道:“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的吗,要你日后好好辅佐你的大哥,你没有忘吧?”

    刘义真一听,连忙躬身恭敬的答道:“儿臣不敢忘。”

    “哼。。。”

    刘裕看了眼刘义真,冷笑一声道:“不敢忘就好。古人常言,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父亲可不想看到晋武帝死后的八王之乱,在我刘氏子孙中上演。”

    “你大哥现在虽为士子,将来肯定也是太子,但是为父百年之后这江山到底留给谁,我还要在看看。不过。。。”

    说着,刘裕瞪了眼神色间突然闪过一抹喜色的刘义真,冷声道:“你听清楚了,一旦我决定将天下交给你们兄弟间任何一个的时候,只要不是你,你就得一辈子老老实实的给我做个镇守边关的王爷。这一点,具体怎么约束你们,我会和其他的臣子们好好商量的。”

    听完,刘义真心中一紧,心道:看来自己这父亲,如今是的确没有考虑好。不然不会给我说这个,这些话说不定还给大哥,三弟说过,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但是反过来想想,父亲这么做,在给自己大哥压力的同时,不也是用自己和刘义隆来磨炼他吗?说白了就是让刘义符有一种危机感吧!

    古人云,人不学不知义,玉不琢不成器嘛!雄鹰之所以能遨游天地,不也是在雏鹰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