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底下几人都是成了精的人,自己不说他们也不会问,刘义真便直言道:“我想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灭了占据武都,阴平。虽上表称臣,而不听宣的仇池公杨盛。”
闻言,朱龄石,毛德祖,傅弘之,薛辩皆是一怔,他们实在没想到,这小小的长安公竟有如此打算,灭掉杨盛,这可是件大事。
便见得朱龄石朝着刘义真拱了拱手道:“长安公,此事相国可知晓?毕竟进攻仇池实乃大事。”
闻言刘义真笑了笑道:“”回彭城时,我已和父亲商议过,父亲是同意的。只是告诉我仇池地势险要,若要进攻须有个好的借口,好的计划。”
朱龄石一听,既然刘裕都同意,他也没必要反对,毕竟对仇池他也没什么好感,便道:“如此,我无话可说,小郎君需要我怎么做,发话便是。”
“好!”
听得朱龄石如此说,刘义真面露喜色,朱龄石只要支持,自己这事就成了一半。然后又看着傅弘之,毛德祖,还有薛辩,他想看看这三人的反应。
只见毛德祖朝着刘义真拱了拱手道:“长安公要进攻仇池,不是说不可行,正如相国所言。仇池易守难攻,如今也是归于朝廷,如果没有好的借口,好的计划,怕是要想拿下仇池不容易啊!”
毛德祖看得出刘义真说出这个计划时的坚定之情,知道上首的这个小郎君攻打仇池势在必得,心中虽有些顾忌,但也没提出反对。
只是毕竟这仇池可在他秦州辖地,真打那自己肯定是冲锋在前,他肯定要提醒刘义真不要轻敌。
“是的!”
毛德祖话刚落,刘义真还未说话,就听薛辩接过话道:“长安公要进攻仇池,某也觉得并无不可,但是一定要三思。到时候,某守住平阳,盯住魏国就行。”
薛辩说这话,实际上就是告诉刘义真,你要打仇池我支持,但是我不会派兵参与,我就守好我的一亩三分地。
听得薛辩如此说,刘义真心中岂能不知他的想法,心道,只要你不添乱就行。便眉毛微微一挑,道:“薛将军守好平阳便可。傅将军你的意思了!”
说着,刘义真又看了眼傅弘之道。
闻言,傅弘之朝着刘义真拱了拱手道:“攻打仇池,臣将没有意见,长安公有何吩咐,尽管提便是。傅某一切听从长安公调遣。”
“只是仇池杨盛毕竟早已向朝廷上表称臣,加上他所领的武都,阴平,山多,水多,地势险要,我们如果没有好的借口和准备,怕是会无功而返,还会引得天下震动!”
听得傅弘之说完,刘义真点了点头,道:“毛将军,傅将军,所言皆是实情。所以这一次,我蔡琴几位将军回来长安,好好商议此事。”
(本章完)
第156章 商议与分歧()
阴沉的天空中,再次下起了瓢泼大雨,中间还伴随着阵阵的电闪雷鸣。
长安城卫将军府暖阁,因为天色被乌云遮盖,所以大白天的也点满了油灯。
随着刘义真抛出要攻打仇池的计划,大老远赶回长安的朱龄石,毛德祖,傅弘之,薛辩已然知晓此次刘义真召回他们的意义。
不过因为杨盛如今名义上是归降朝廷,加上武都,阴平地势险要,所以君臣谈了快半个时辰都没有拿出一些实质的东西出来。
上首的刘义真,右手无名指轻轻的敲击着身前的翘头案,不时的扫一眼底下的将领大臣。
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既然叫大家来了长安商议此事,我们就必须拿出一个有用的可以施行的计划出来。”
“禀郎君!”
刘义真话刚落,毛德祖便朝着刘义真拱了拱手道:“攻打仇池真的需要一个万全的准备。”
“这仇池自古易守难攻,到处都是山。从天水到仇池翻山越岭怎么着也得大半月。如果从陈仓自大散关出,沿途所花时间更长。”
“而且这杨盛,将底下数万氐人,羌人大军分为二十部护军,在山与山之间,建了无数的大寨关卡。”
“这些人从出生就与大山为伍,对武都,阴平境内的山川河流了如指掌。我们要进攻他,需要最少万人,那么多的军队只要一出天水,一出大散关就会被杨盛发现。”
“当然,我们也可兵分三路,还有一路从汉中出攻打武都之略阳县,而后南下攻打仇池。这样我们所花费粮草和时日会更多。”
“况且,我们找不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来攻打他,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就会失信于天下,到时候怕是会出更大的乱子。”
说完,毛德祖便皱着眉头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
“是极,是极!”
毛祖德刚把手中的茶杯放下,刘义真还未来得及开口,朱龄石便接过话道:“攻打仇池,我是同意的,这杨盛,这氐人太过反常,着实可恶。”
“可是,我们真不能因为杨盛人少,地方小,就看轻他,这样可不行。如今的仇池,在杨盛的治理下,可谓欣欣向荣,氐人,羌人都很爱戴他。”
“加上那杨氏世居之仇池山,因为南临汉水,山形如复壶,四面陡绝;山上更有良田百顷,氐人,羌人引泉灌田,煮土为盐足可养活一两万人,一旦他们死守百顷山(仇池山别名),我们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而他们了一旦得着机会,便会不断袭扰,对我军百害而无一利。到时,要是那赫连勃勃再次进攻关中,我们就将两面受敌。所以攻打仇池必须要慎之又慎,需做足准备才行。”
刘义真听得微微点着头,不论是朱龄石,还是先前毛德祖所言都却是事实。
仇池的地图他是看过的,还是派去的探子所画。如今听二人一分析,在回想起前世当特种兵那会儿,在秦岭山脉中训练时的情景,想起仇池所占之地,的确是叫易守难攻。
仇池应山而得名,正如刘裕所言,当初攻打蜀地时要不是仇池地势险要,攻打不易,他早就灭了仇池,又怎能容忍杨盛他自成一方了。
想到此刘义真紧皱着眉头,扫了眼底下的四位将军,和王修,毛修之等人。好一会才道:“那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毕竟有这个仇池在,我总觉着如芒在背。”
“也不是没有,但是要找到一个速战速决的办法,可这十万大山当中,我们如何才能速战速决了。”
刘义真刚说完话,毛德祖便接过话说道,可说完之后跟没说差不多。这让刘义真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禀郎君!”
皱着眉头的刘义真闻言,抬起头就见得沈庆之站起身,朝着自己行礼道:“右将军和毛使君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按照先前毛使君所说兵分三路,确实可行。”
“哦。。。!”
刘义真看了眼沈庆之,脸上微微露出一丝惊异,不过很快便被笑容所掩盖道:“弘先有何高见?不妨说来。”
其他人一听,无论是朱龄石,毛德祖,还是薛辩,傅弘之,或是王修,毛修之这些个久经沙场的文臣武将,也是一脸诧异的看着沈庆之。
特别是毛德祖和薛辩,他们可是听说此人是长安公亲自去请的文武全才,带兵打仗,琴棋书画都有一套。
不过二人始终保持怀疑,真要有才为何早不出山,所以到底是否有真才实学,是不是徒有虚名他们到要好好看看,好好听听他的见解。
只见沈庆之朝着刘义真拱了拱手道,然后又朝着朱龄石,王修等一干文臣武将也微微行了个礼,才不疾不徐的说道:“禀长安公,依臣之见,此次攻打仇池我们肯定能得胜而归。”
呵呵。。。
刘义真笑看着沈庆之道:“那我就借你吉言了,弘先就说说你的看法,我们怎么就一定能得胜。要知道,当初相国灭蜀地时可都没能灭了杨盛啊!”
“禀郎君!”
沈庆之再次朝着刘义真拱了拱手道:“当初相国灭蜀之时,我们攻打仇池只能从一个方向,就是从蜀地出剑门。所以只要杨盛,收缩兵力,死守一方,我们便拿他毫无办法。”
“可如今不一样,我们不仅得了蜀地,得了汉中,更是打下了关中。虽然杨盛占了得天独厚的地势环境,可如今一旦我们进攻他,他能死守的范围有多少,顶天了就是他的百顷山!”
“在此之前,我们去攻打他,因为关中不在我们手上,汉中不在我们手上,加上朝廷又内忧外患,所以不得已才容忍他们氐人,羌人占据武都,阴平,建立了表面臣服,实则为国中国的仇池国。”
说到这,沈庆之咽了咽唾沫,顿了顿继续道:“现在,只要我们一路出天水,牵制住杨盛的西路护军;一路出散关,直接攻其下辨;一路由梁州沿汉水而上,直接进攻百顷山;再让彭城公牵制住平武的羌人护军,那杨盛还有多少人守他的老窝。”
嘶!
朱龄石,傅弘之,毛德祖,薛辩听得皆是倒吸一口气,甚至于一旁的王修,毛修之,段宏也不住的点头。
看来沈庆之所言打动了这些个久经沙场的人精。
“可行是可行!”
毛德祖看了眼沈庆之,开口道:“沈主簿所言,的确有可取之处。可是如果按此实施的话,那可是牵涉很广啊!这样恐是会惊动朝廷。”
沈庆之听得朝着毛德祖拱了拱手道:“灭国之战本就是朝廷的意志,如果能灭了杨盛这样的墙头草何乐而不为?”
上首的刘义真听了沈庆之的一席话,一直沉默不语,低头沉思。
实际上,就刘义真自己的想法,他是不想让其他人掺和进来的,只要他的关中子弟兵参与就行。
可是他的确没考虑清楚的,就是别看杨盛只有武都,阴平二郡,可这两郡跨度可不小,可以说是横跨秦,梁,益三州。其中梁州,益州可是在自己的弟弟刘义隆手上。
如果按照沈庆之所分析那样,所付出的代价的确会小很多,可是到时候这个功劳怎么分?真要拿下仇池了,仇池归谁所辖?
要知道,自己之所以要进攻仇池,就是为了仇池那易守难攻的土地,就是想借此建立自己真正势力的,不然自己费这个心思干嘛了。
(本章完)
第157章 决议()
雨一直在下,不时还能听到几声轰隆隆的闷雷。
长安城卫将军府暖阁内。
听完沈庆之一通有理的分析之后,刘义真心中不断的权衡着利弊。
底下的朱龄石,毛修之,王修等一众文臣武将,也是觉得可行,所以全都抬眼看着上首的刘义真,想看看这位小郎君最后的决策。
良久,就见得刘义真抬起头,扫了眼底下众人,然后又眯着眼看了看沈庆之,才朗声道:“弘先所提,可行。”
说完刘义真顿了顿到:“如果诸位卿家都没有异议,那进攻仇池的计划就定下来了!”
“臣等无异议!”
不论是朱龄石,毛祖德,傅弘之,薛辩四位关中主要将领,还是王修,毛修之,段宏,杜骥,沈庆之皆是起身朝着刘义真拱手行礼道。
“好!”
刘义真叫了声好字,亦是起身,朝着底下的一干人等道:“既如此,那进攻仇池的主要计划,就由我卫将军府和秦州刺史府全权负责。”
“至于傅将军,薛将军,你们二位一定要确保边境之安定,紧盯着住胡夏和魏国的动向,不能让他们在我进攻仇池时威胁我关中之安全。”
“诺!”
傅弘之和薛辩闻言,皆是朝着刘义真重重一抱拳。
等到二人斩钉截铁的答复,刘义真点了点头,而后又朝着毛修之和朱龄石道:“右将军,你的蒲阪务必配合平阳守好河东!毛司马,你之冯翊务必确保京兆之安全。”
“诺!”
毛修之和朱龄石亦是朝着刘义真坚定的答道。
吩咐完,刘义真看了眼段宏,道:“段中兵,你还是留在霸营训练新兵,等日子到了在返回扶风。”
“诺!”
段宏恭敬的朝着刘义真拱手应诺。
说着,刘义真又看了眼王修道:“至于所需粮草,后勤就由长史府全权负责。”
“诺!”
王修也朝着刘义真躬身拱手。
吩咐完这些,刘义真看着众人,然后又挥了挥手道:“先坐吧,还有件事情要和诸位卿家商议。”
“诺!”
等着众人都坐下,刘义真才说道:“此事就是关于在关中屯田之事。”
说着刘义真扫了眼底下神态各异的众人,道:“为了尽快筹集到大军所需之军粮,囤积未来三五年关中驻军之粮草。经相国同意,准许我关中实施军屯之策。”
说着刘义真又顿了顿,道:“所以,我本决定在关中募集军队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