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卫-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雨微微一笑:“督师谬赞了。我军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知督师调度宣府、山西两镇的情况怎么样了?”

    唐世济说:“文成伯放心,虎大威、杨国柱的兵马虽然受京营拖累,损失不小,但未伤元气,主力还在,他们已经接到了命令,正在赶往此处。广渠门到安定门不远,最迟一个时辰,就能赶到!”

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定门之战(上)() 
“一个时辰吗?”

    陈雨默算了一下,大约两小时左右的时间,文登营在齐装满员、火器配备充足的情况下,应该能挡住清军的进攻,消耗其实力,等到虎大威和杨国柱的到来。清军虽然兵力约为文登营的三倍,但毕竟持续攻了几天城,兵员损耗和精力充沛程度都无法和逸待劳的文登营相比,他对自己的军队很有信心。

    他转头询问王有田:“情报司派出去的人有消息了吗,岳托的右翼大军何时会到?”

    王有田禀报:“据探子和细作回报:早在多尔衮下令攻打京城之前,已经通知岳托从大名府赶往京师,但不知为何,岳托行动缓慢,原本骑兵两日能到的路程,走了三天还没到。根据细作的说法,属下分析,可能多尔衮没有预计到我军的到来,对围城信心十足,也没有催促岳托,而岳托那边或许不赞同擅自攻打京城,所以积极性并不高,沿途劫掠州县,并不急着赶路。”

    “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原因了。”陈雨说,“一个骄傲自负,一个不愿锦上添花,为他人做嫁衣,所以两军会合的时间比预计的有偏差。这样正好,我们就利用这个时间差,痛击多尔衮,真要两路大军会合,这战就不好打了。”

    说话间,清军骑兵已经逐渐逼近,在一千多步的距离开始加速,进行冲刺。中路的清军径直冲向文登营正面,而两翼的八旗蒙古则偏转了方向,往数个方阵的两翼迂回,形成正面强攻、两侧包抄的态势。这种作战模式与当初朝鲜战场上豪格的思路没有本质区别,已经被证明无法突破文登营的空心方阵,却又被镶白旗祭了出来。

    陈雨笑了笑:“看来鞑子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啊,当初豪格用这一套打法吃了亏,惨败而归,却没有告知多尔衮等人,阿巴泰作为败军之将之一,也在多尔衮麾下,居然也没有提醒,镶白旗还是用对付明军的老办法。今日多尔衮只怕要撞得头破血流才会明白,文登营可不是他们以往碰到的那些烂泥扶不上墙的明军。”

    隆隆的蹄声中,前方的四个协八千人镇定地等候着敌人靠近,作为前线指挥官的邓范和蒋邪也是胸有成竹——朝鲜战场上的数次战斗已经证明了文登营可以击败不可一世的清军,哪怕对方的兵力比自己多。

    蒋邪曾经以一己之力击败过豪格的镶黄旗,更是从容。他不慌不忙地下令:“全军听令,保持方阵不变。炮在四角,铳手在中。”

    早已准备好的上百门山地炮被安置在方阵的四个角落,战兵们则排成了两列横队,分立于四个面。炮手紧张地装填炮弹,战兵们则开始做发射火铳的准备。

    清军的骑兵从慢到快,全力冲刺起来,他们不打算留力,打算一鼓作气冲散对手,然后进行屠杀。因为几日来的攻城,他们的体力消耗很大,战斗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隆隆地蹄声中,骑兵越冲越近,两千步、一千步、八百步……

    “轰轰轰……”

    炮声率先响起,山地炮喷射出炙热的火焰,炮弹呼啸着飞向敌人。

    炮弹从骑兵之中穿过,所过之处,马腿折断、人仰马翻,落马的清军来不及呼叫,就被自己人踩成了肉饼。

    虽然镶白旗还是第一次面对全火器化的军队,但他们的战斗经验很丰富,应变非常快。眼见对手的炮厉害,不用上官下令,自发地散开来,将阵型拉开,降低密度,减少被炮弹击中的几率。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第二轮炮击,炮弹的命中率就低了很多。

    几百步的距离对于冲刺的骑兵也就转眼之间的功夫,骑术更精湛的蒙古人率先冲到了几个方阵最外围的侧面,轻巧地拐了个弯,与对手的侧面平行,疾驰中抛射出了手中的箭。

    “呯呯呯……”

    与此同时,战兵们也开火了,数千枝火铳齐射,铅弹雨点般飞入对方阵中,后发先至,蒙古人纷纷中弹落马。

    战马悲怆的嘶鸣声中,箭雨也落入了方阵之中,战兵接二连三中箭倒下。出现了伤亡后,阵中出现一阵轻微的骚动。

    蒋邪大声下令:“传令下去,任何人不得后退一步,死也要死在自己的位置上!让炮手准备换霰弹!”

    短暂的慌乱后,在什长和伍长们的控制下,战兵们稳住了情绪,继续装填弹药。日复一日的训练,已经让他们形成了机械的条件反射,口令一下,眼中就只有装弹动作,其余的也不去管了。很快,他们完成了第二次装弹,再次举起了枪口。

    同样的战斗也发生在左边,邓范率领的四千人以相同的战术与清军周旋,战况与蒋邪这边相差仿佛。虽然没有蒋邪天马行空的想法,但光论战术执行力,邓范还略胜一筹,在这样教科书般的步兵对骑兵的战斗中,他同样做得非常出色。

    蒙古人在侧面的迂回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与此同时,正面的清军骑兵也拍马杀到,放缓速度,拉开了自己的弓。

    以往面对结阵的步兵,清军的战术简单而粗暴,就是先远距离吸引对方鸟铳开火,让他们装填缓慢的火器变成烧火棍,然后再正面冲上去用箭雨杀伤对手撼动阵列,侧面利用蒙古人精良的骑射骚扰,往往几轮箭雨下来,再严密的步兵阵也会被打开缺口,然后清军骑兵一拥而上,砍瓜切菜。

    只是今日的对手与以往的明军不同,在射程之外能忍住不开火,还用大炮远程攻击,让清军引诱对方开火的战术意图无法实施,只能冒着炮火硬冲。按理说这样的选择也没错,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料到,对方的鸟铳可以短时间连续发射。

    正面清军和侧面蒙古骑兵的箭还没有射出,对手反倒先发制人了,三个方向的火铳一起开火

    “呯呯呯……”

    密集的枪声响起,像是爆豆子一般,毫无准备的骑兵还没松开弓弦,就纷纷被击落马下。其余人大吃一惊,这鸟铳刚打完一枪不是变成烧火棍了吗,怎么还能开火?

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定门之战(中)() 
面对可以持续开火的鸟铳,骑兵们毫无心理准备,匆忙射出了手中的箭,只是动作太仓促,准头差得很远,歪歪斜斜飞了出去,一半落空,效果还不如第一轮抛射。

    这时山地炮在火铳的掩护下又开火了,而且从实心弹换成了霰弹。

    “轰轰轰……”

    霰弹筒飞出炮口就在压力下裂开,化作一阵金属豪雨飞向不远处的骑兵。乌压压一片弹雨扫过去,密密麻麻的骑兵连人带马被扫成了筛子,血肉模糊地滚落在地。

    中军督战的多尔衮见状不妙,连忙下令:“传令过去,让蒙古人穿插到两个方阵之间牵制,命令正面的马甲直接冲上去,撞开一个缺口。”

    他看得很明白,对方的火铳能连射,对射占不到太多便宜,再加上这种大炮发射的霰弹威力太大,按老办法要吃大亏,只有把马甲当重骑兵用,用性命冲开一个缺口,才有取胜的机会。

    牛角声响起,一拨巴牙喇飞快地冲了上去,与前方的马甲会合,带领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往方阵冲了过去。两侧的蒙古人和清军配合的经验很丰富,立刻绕着方阵转了个大圈子,汇集在一处,往几个方阵之间宽阔的空隙插了进去。

    蒋邪站在方阵中央下令:“不要被敌人的动作迷惑,以不变应万变,侧面继续保持射击,正面以刺刀迎敌。”

    经历过与豪格的生死之战后,他很清楚,步兵面对数量接近的骑兵,在机动性上处于绝对下风,无法像对手一样改换不同的攻击方式,唯一的办法就是坚守阵列,一旦被对方牵着鼻子走,攻破了阵列,就是死路一条。

    在另一边,邓范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与彼此提防的满清权贵不同,文登营内部有战后总结的习惯,每一条经验教训和成功的战例都被提炼后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个营级以上军官手中,所以文登营经历过数次战斗,对应付骑兵已经有了成熟的战术,即便是菜鸟新兵,在军官的指挥下,面对凶狠的清军依然打得有板有眼。

    士兵们在队官、什长、伍长的层层指挥下,按口令心无旁骛地装弹、射击、再装弹、再射击,机械地循环动作。反正两条腿怎么都跑不过四条腿,除了依靠阵列和手中的火铳,他们也没有其他选择。

    震耳欲聋的枪声中,烟雾弥漫,蒙古人率先插进了几个方阵之间,形成了一个长蛇阵,往两边抛射箭雨,为正面的清兵冲锋吸引注意力。

    原本这种战术很实用,在敌人阵列外围穿过,快速奔跑中抛射弓箭,打完就跑,敌人也追不上,既达到了杀伤对手,扰乱军心的目的,还能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是他们一时没想明白,对手的空心方阵可以在四个方向同时独立作战,即便被插入到了两个方阵之间,正面也迎来了骑兵的冲击,文登营却没有顾此失彼,也没有出现一丝慌乱。反倒是蒙古人聪明反被聪明误,被两个方阵夹击,遭遇的火力强度翻倍,损失惨重。

    “呯呯呯……”

    战兵们机械地朝前方射击,烟雾中他们也看不太清,只管对着奔跑的骑兵开枪就是,反正对方是纵队,像走马灯一样跑过来当活靶子,闭着眼睛打也能蒙中。虽然此时射程更远的火炮为了避免误伤已经停火,但火铳照样可以射击。

    枪声中,被夹击的蒙古骑兵像是被无形的镰刀扫过,接连落马,比起刚才的交锋,交换比直线上升。方阵的侧面虽然也不时有战兵中箭倒下,但蒙古人显然吃亏得多。

    蒙古人快要吐血了,一时糊涂跑到了方阵之间,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在连迂回的空间都没有,只能捏着鼻子往前冲,否则不管停下、后撤还是往两边跑都是死。

    枪声中,正面的蹄声逐渐接近,烟雾中,无数清兵冒了出来,一头撞上了方阵。此时正面的战兵早已蹲在地上,将刺刀斜指天空,枪托驻地,构筑了一道人肉拒马防线。

    战马悲怆的嘶鸣接连响了起来,它们庞大的身躯撞进了刺刀丛中,巨大的疼痛让它们哀鸣不已,清兵马甲被惯性甩了出去,掉落刺刀之中,被扎成了刺猬。

    战兵们也不好受,虽然刺刀挡住了对方的冲击,但是战马庞大的躯体太过沉重,加上奔跑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不少刺刀生生被折断,清军连人带马压上来,战兵们倒霉的当场被压死,运气好点的也被撞断了肋骨,退出了战斗。

    方阵中负责指挥的营官高声喊道:“不能让鞑子冲进来,给我挡住!”然后下令预备队冲了上去,接替死伤的战兵,补上了缺口。

    骑兵冲锋讲究的是一鼓作气,一旦势头被阻,就难以为继。第一波冲锋被刺刀挡住之后,战马和马甲的尸体构成了天然的障碍,加上如林的刺刀让战马产生了畏惧感,后面的马甲再也无法冲击,只能下马,改马刀为弓,换上重箭,开始了步战。战兵们见对手改变了战术,也在口令的指挥下站了起来,重新恢复了射击状态。

    双方在三四十步的距离开始了死亡的对射。马甲们拉开了强弓,拉成满月,然后放出了重箭。战兵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装填了弹药,扣动了扳机。

    “呯呯呯……”

    枪声中,平射的重箭像毒蛇一样飞入人群中,中者立毙,有人甚至被一箭贯穿了头颅,这种重箭的威力显然不是抛射的轻箭能比拟的。与此同时,铅质弹丸带着巨大的动能也回敬了对手,甲兵们层层盔甲也抵挡不了,胸口冒出血花,仰面倒下。

    相比于侧面与蒙古人的交锋,正面的对射则惨烈的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清军虽然大部分都是骑兵,但是骑术远远比不上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最擅长的还是步战。蒙古人的骑弓抛射都是轻箭,中一箭或许还能咬牙坚持战斗,但清军甲兵在三四十步距离的重箭平射,几乎是无解的,除非用厚盾阻挡,否则没人能承受,很多人被一箭射穿,当场毙命。

    反过来,火铳射出的铅弹也很霸道,即使内穿皮甲、外套锁子甲,也挡不住火药产生的巨大动能,一旦被拇指盖大小的铅弹击中,锁子甲碎裂、皮甲洞穿,巨大的停止效应能让弹丸在胸腹炸开一个拳头大小的血洞,中者立毙。

    双方的攻击手段都是足以致命,不相伯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