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痞臣-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记得自己师傅死前曾告诫他:对普通人用术法,必遭天劫的警告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舒仁的下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徐乙也没想到“反煞禄”的威力会这么厉害,不出三天参与施术的人都受到了惩罚。

    对于不能参加乡试的生员,徐乙也没觉得有什么可惜,自己的教谕请邪门歪道的人前来施术,他们不仅不阻止,还助纣为虐,有违圣贤之道,希望经过这次的教训,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三年后再来参加乡试。

    晚饭后,回到宿舍,徐乙先泡了杯茶,却见眼镜和胖子已经开始温习,生怕耽误了一点时间。

    “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眼镜,这几句话何解啊?”徐乙故意问道。

    “额……大哥你说的这几句话是出自《韩非子。解老》大意就是:视力用得过度,那么眼睛就不再明亮;听力用得过度,那么耳朵就不再聪灵;思虑过度,那么智慧就会产生紊乱。”眼镜也不多想,连忙解答道。

    “哈哈……”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胖子一听便知是徐乙在开玩笑。

    “大哥,你……”眼镜也回过神来了,知道徐乙是在提醒自己。

    经徐乙这么一句话的提醒,孙、张两人顿时放松了不少。他们本是聪慧之人,只是过度紧张罢了。

    “明天就要进考场了,胖子你说说乡试哪场考试最难?”徐乙喝了口茶,站了起来微笑道。

    “我认为是第二场作文和第三场策论最难!”胖子想也不想就说道。

    “眼镜,你认为呢?” “我也认为是作文和策论较难,因为不知道出题的方向。”眼镜道。

    “我和你们的看法恰恰相反!”看到两人惊讶的表情,徐乙接着道:“第一场《四书》《五经》默写题,考察的是咱们平时的记忆力和书写能力;八股文,格式固定,我们只要记住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即可。”

    徐乙放下茶杯,稍顿了顿接着讲道:“但是,我认为相比之下作文和策论更容易些。我们平时就应该准备数篇应对乡试的作文和策论,考试时,自己准备的文章若适合考场作文题目的,只须修改开头和结尾,开头注意点题,结尾照应文题,点明题旨。若发现自己准备的文章和考试题目相差甚远,那就要灵活设置副标题,巧妙衔接,比如:考题是《尚书。说命》:‘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其意为:根据先王的旨意制定典章、法度,将永无过错。而我们准备的是:《管子。七法》:‘在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其意为:国家只有统一进行治理,才能发号令,使天下人明白法律。这两个题目无论出处和意思都不一样,但,我们可以这样做——先王的旨意就是为了国家能够统一进行治理,统一发号令,使天下人明白制定典章、法度的正确性。这就叫做‘移花接木’。”

    徐乙没有理会两人惊讶的表情,接着道:“眼镜,‘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是谁的诗句?”

    “宋人石曼卿……”眼镜道。

    “胖子,‘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是谁写的?”徐乙看着胖子道。

    “唐朝李贺……”胖子答道。

    “一句好诗,就可以被这样成功地经过两次转手,二番抄创,然而都很别开生面,各有己意!抄一句话古人美其名曰‘袭句’,这算是抄创,同样抄一篇文章也有抄创的,汉时杨雄善于抄创,仿过《易经》《论语》和司马相如;唐人李商隐做诗要在案头准备好大量‘备抄’之书,这叫做:天下文章皆是抄,看你能超不能超!”

    八月初八,早上六时,徐乙他们就爬起来整理考篮,因为三天考期完结前不得离开,吃喝拉撒睡睡都得在贡院的号舍内,所以考试用品、生活用品都要带齐方可。徐乙和眼镜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胖子的考篮里,除了考试用的物品外,其他居然全是吃的,看到这些两人是放声大笑。

    上午七时许,豫省所有的生员都在贡院门口集合,外帘官放炮后,开始点名发号舍牌,今年豫省参加乡试的生员共有二百六十名,所有的名字都装在一个箱子里,号舍牌装在另一个箱子里,在场有两个外帘官,一个负责抽名字,一个负责抽号舍牌。

第七章 草元() 
“生员魏子奇”,“甲十六号”。

    “生员陈至开”,“壬九号”。

    点到名字的就上前领号舍牌,提着考篮去接收“场官”的检查。

    “生员柴磊”,“丁二号”。 外帘官刚报完号舍牌,大家都哄的笑了,原来每条号筒内,第一间和最后一间都是空房,便是这条号筒的茅厕。靠近茅厕的号房被称之为“臭号”,最不受考生欢迎。所以,考生都希望选到靠中间的号舍,生怕选在粪桶附近。

    徐乙比较幸运被分在了癸十号,领了号舍牌,开始接受考检。

    为了杜绝夹带作弊,乡试发布的《晓喻科考事宜示》明文规定:场官如果搜出夹带物,立刻获奖励十两银子,所以场官检查的很仔细:把徐乙的砚台、木炭尺寸都做了比量,看是否合格,检查了烛台是不是锡做的,水壶是不是泥瓷的,笔管是不是镂空的等等。

    其实,不仅是乡试、会试检查的严格,徐乙为了获得生员资格参加的县试、府试等考试检查也是很严格的。如果被搜出有夹带物,立即戴上重枷,革去功名,及至戍边。

    曾经有这样的一个笑谈——由于场官检查的啰嗦,一名久经考场的生员直接把所有的衣服脱了,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这里面夹带很多。”

    总之,什么样的生员都有,风趣之极。

    等二百六十名生员入场完毕已经是下午十四时许,到初九的子时才发考题,徐乙坐在四平米的号舍十分无聊,于是又练起了“五元引气诀”。

    “将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规模锻炼,练至于六阳纯全,刚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

    转眼间到了亥时初,徐乙睁开了双眼,丹经云:“阴阳混成,刚柔悉化,谓之丹熟”。通过近期的不断修炼,徐乙知道虽然自己丹田里的玄气又精进了不少,但是距离金丹期还是差的很远!

    稍微吃了些牛肉和干粮,第一场考试马上要开始了,徐乙研了磨,等待着发考题。

    初九子时,徐乙拿到了第一章的乡试考题:一、默写题:《四书》、《五经》须答全四题;二、写三百字以上八股文一篇。

    四书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从容中道圣人也皜皜乎不可尚已五经《诗》八月在宇君子攸跻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有虔秉钺《春秋》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僖公二年)

    秋齐侯使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僖公三年)

    春王正月公会齐(僖公四年)

    冬楚子使椒来聘(文公九年)

    拿到考题,徐乙并不急于作答,而是先用楷书填写了姓名、籍贯、年龄等要素。仔细阅读了题目后,徐乙便了然在胸,只见他神采奕奕、文思奔涌、下笔如有神、一气呵成……

    初十的上午十一时许,徐乙已经对考卷检查了三次,便通知收掌官收卷,弥封官当面把徐乙的姓名区给糊贴好了,在他之前已有四人交卷。

    徐乙出贡院大门的时候,柳教谕和陆训导已经门前等候,看到徐乙出来,两人问了徐乙的答题情况,就让他赶快回去休息了,明天还要参加第二场考试。这科考不仅考知识,也考生员的体力。

    下午17时是最后交卷时间,等眼镜和胖子回到宿舍的时候,徐乙已经睡完了一觉。

    徐乙他们在休整,准备明天考试的时候,乡试第一场的考卷在考兵的押送下已经送到了乡试办公总部——清心楼。

    此刻,清心楼三层,五名房师(批卷官)每人面前都有五十二份考卷,他们已经开始判卷,每张考卷除了评出“优、良、差”还都要写上评语。批完之后,再相互交换批阅。这一张考卷没到主考郑仁军手里之前,已经有五名房师的批印了。

    在八月十五赏月时,将要确定出乡试第一场的头名,称之为“草元”。当然,如果草元的第二场、第三场成绩不好,就要降低名次录取。九月十三日乡试才正式放榜。所以五天的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

    因为少了点名、领号舍牌的程序,只做考检,所以后面两场徐乙他们分别在八月十一下午和八月十四下午进场考试,这第二场的考题是:(作文)

    圣人博闻多见,蓄德以待物。

    诏诰表(内科一道):「拟汉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苦教化之要」(始元元年)

    拟唐以马周为监察御史诰(贞观六年)

    拟上命儒臣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书成,学士胡广等恭呈御览进表(永乐十三年)

    第三场的考题是:经史时务策论。题目是:“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作文和策论才是真正考验生员实力的时候,“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只有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方能出口成章,作文才会妙笔生花;策论要求应试者不仅要关心时政,还要深入观察、积极参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方能给朝廷建言献策,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八月十五日上午十时许,徐乙是第一个交卷出贡院大门的生员,教谕柳傲天和训导陆云飞,看着轻松的徐乙,没有再多问什么。因为交了试卷,一切就自有了定数。

    中国古代把每年的春夏秋冬分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冠以“孟、仲、季”以资分别。八月正在秋季三个月的中间,故八月为仲秋。一直到北宋,太宗赵光义觉得“十二度圆(一年中月亮圆的次数)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才把八月十五日(农历)定为仲秋节,复因中、仲通用,亦称中秋节,这是中秋正式成为节日的开始,它和每年正月的元宵节,五月的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因为是北宋太宗既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当时北宋的京城就是开封,所以有中秋节起源于开封一说。

    道光年间,开封的月饼以老宝泰、五美、五福、三阳观等商家生产的最有名,在马道街的五福月饼铺,徐乙称了十斤“酥皮”月饼,分了三份,回到鼓楼会馆后,分别给柳教谕和陆训导两位老师送去了,两位老师见徐乙如此懂事,都十分的高兴,还提醒徐乙晚饭后莫要乱走,一起前去贡院门口看乡试第一场的结果。

    回到房间的时候,眼镜和胖子刚刚交卷回来了。

    “两位兄弟,今晚三笑楼我已经订了酒席,咱们去畅饮哈!”徐乙对两人道。

    “大哥你这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啊。”胖子听说有吃的也出口成章了。

    “是‘一日看尽开封花’才对!大哥你是成竹在胸了啊?”眼镜纠正道。

    “一日未放榜,结果谁能知。今天是中秋佳节,恰逢大考完结,自然要开怀一聚啊!”徐乙道。

    酉时末,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

    柳教谕和徐乙等人到贡院门口的时候,已经人山人海了,二百六十名生员和开封当地看热闹的一些老百姓一下子都拥挤到贡院门口,显得场面十分的热闹。

    “嘡……嘡……嘡”

    戌时,随着一阵锣响,乡试考官在张榜墙上把第一场考试的名次张贴了出来。

    “嗡”的一声,揭榜的一瞬间,最前面的生员都沸腾了起来,紧接着有笑声,有哭声……场面一时显得好混乱。

    “徐乙……”

    “徐乙是谁?”

    “徐乙得了‘草元’……”

    “徐乙来了吗?”

    “我在这里……”徐乙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连忙回答。

    因为他离张榜墙比较远,实在是太拥挤了,见没人让路,他接着喊道:“我是徐乙,请让让……”

    一听到他是徐乙,“哗啦“一下就让出了一条道。

    得了“草元”,那就已经是一只脚踏进了举人的门槛了。虽然还要结合第二场和第三场的名次,但是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问题,就一定是举人了。

    这举人可以见官不跪,不用交税。如果有违法的事情要先革去功名才能下狱,不能动刑,最重要的是举人有做官的资格,可以在吏部候缺,如果朝廷有缺的话,可以直接去当官。

    来到榜前,只见榜上第一行:徐乙,第一名!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