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彦中不中林寒川原不在意,他操心的是马上就到清明佳节了,答应黛玉的可得办到。
京城里的寺庙都香火太旺,免得碰到不该碰到的人,林寒川无意干预国家大事,只想窝在院子里埋头挣积分。因此,令小厮选了一个京城外的小寺庙,提前让人去准备了,才去荣国府接黛玉。
果然夫荣妻贵,在贾家的待遇提高了不止一个规格,轿子直接抬进了老太太院子里。
林黛玉上次和姐姐约好了,早早在老太太房里等着,宝玉宝钗也在。
林寒川请了老太太安,向黛玉道:
“明日就是清明了,我已选了京城外一个清静些的寺庙,妹妹可都收拾妥当了?”
“都已收拾好了。”
“去寺庙做什么?”贾母不解。
“我们姐们俩预备请僧人诵些经文,再亲自祭祀一番先父母。”林寒川道,其实他人老了,实在不想折腾,后悔没选京城里的寺庙,再去打听得时候都已约满了。
“咱们府里就有姑子,玉儿身子弱,不必这么折腾的。”贾母道。
“老太太,玉儿不孝,多年来都未曾有杯酒之奠。这次姐姐专门寻了一个灵验的寺庙,还请老太太体恤玉儿的一番心意。”林黛玉又不是聋子,贾府姑子们的风言风语府里快传遍了,到那种地方祭祀先人?
“既如此,让你琏二哥哥和你一道去罢。”贾母还是不放心。
“老太太,我也去。”宝玉不甘落后。
“老太太的心意我们姐妹领了。只是祭祀先父母,旁人去了恐怕不妥。林寒川看宝玉的样子像是去游春,黛玉听了脸色都变了。
“宝玉不是外人,既不要琏儿去,使唤的人得多带点。”贾母说着吩咐鸳鸯去安排人手。
“老太太,去城外路有些远,我们姐妹预备今日去了,明日做法事,后日才启程回来。小寺庙可容不得这许多人。我门家大爷会接送,老太太尽管放心。”
“既有外甥女婿接送,那便罢了,只是早去早回,紫鹃一定要带的。”贾母嘱咐黛玉,黛玉应了。
第12章 停云书院()
见黛玉主意已定,又有姐姐姐夫随行,老太太没奈何只得准了。宝玉却是任他如何撒娇都不许的,只哄着他些别的。
谢彦早命人准备好了车轿马匹,一行人收拾停当,往京城外驶去。
林寒川打听到的停云寺果然偏远,中午饭毕起身,晚间方到。
寺院主持知道有大户人家来做法事,早备了素斋相候。
斋饭虽干净却寡淡无味,林寒川吃了几口就撂下筷子,早知道就带些腌菜来了。
谢彦吃完,将林寒川剩下的都端过去吃完了。
“斋饭有的是,大爷何必吃剩饭。”林寒川皱了皱眉。
“出家人素来节俭,拿多少吃多少,在寺里剩饭不好。”谢彦悄声解释道。
用得着你解释,我就是斋饭吃多了才不想吃的。林寒川默默吐槽,他虽然对寺庙有一种天然的归属感,但实在受不了不见半点油星的伙食。
林黛玉见了,先是羡慕姐姐姐夫伉俪情深,待听了谢彦的话,低头默默的吃完了。
用完斋饭已不早了,林寒川同黛玉住了一间,紫鹃和春枝住了隔壁,谢彦自要了一间,小厮们胡乱占了两三间。
紫鹃和春枝伺候林寒川和黛玉睡下方回了房里。
黛玉抱着姐姐的胳膊,只觉得心里比往日安稳了不少,这世上,还有姐姐与自己血脉相连。
林寒川却动也不敢动,若有若无的香味勾的他浮想联翩,过了好一阵子才合上眼睡了过去。
次日还是春枝过来将他唤醒。姐妹两人着了素服,在主持的指引下作了场法事,谢彦也上了烛香。
林寒川晚上没睡好,昏昏沉沉走完流程才清醒了过来,看时间是赶不回去了,便琢磨着去附近转悠。
林黛玉也要跟着去,她在贾府也只待在老太太房里,去园子里住才得到处走动。如今出来了自然不想闷在房里。
乘了马车走了一会子,竟有一个小村子,刚下过雨,有不少农民赶着牛在耕地。谢彦和黛玉是第一次见,好奇的不得了。
有不少小孩子第一次见着马车,都远远的围了过来。
“过来,给你们糖吃。”谢彦抓了一把松子糖,见小孩子面面相觑,都不肯过来,便用力撒了过去。
小孩子都抢着去拣,谢彦瞧着好笑,这些小孩子也太好玩了。
只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站着不动,谢彦有些诧异,走进了问道:
“你不喜欢吃糖么?”
“喜欢。”
“那怎么不去拣?”谢彦说着又取了一包给他。
“哥哥说不吃嗟来之食。”
“是大哥哥不对,这个你拿回去和你哥哥分着吃吧。”
“我不要糖。”
“那你想吃什么?”林寒川和黛玉也拉开了车上纱帘,饶有兴趣地看着小孩子笑。
“大哥哥是好人,你能给我有字的纸么?”
“有字的纸?是书么,你要来做什么?”
“就是书,我哥哥想学写字,但家里没有钱买。”
“写字要和先生学,你们村子里有先生么。”
“先生太贵,请不起。”谢彦听了有些心酸,摸了摸小孩的头,从袖子里取出银子来。
“这些银子,拿去给你哥哥请位先生来。”
回了停云寺,谢彦同主持闲话:
“附近村庄遇见了一个小孩子,竟连先生都请不起。现在这样的人家多么?”
“施主说笑了,去年大旱,我们寺里连施了一个月的粥饭,村民们才勉强填饱肚子,哪里有余钱请先生呢。两位女施主若是做些善事,可比做法事强多了。”
黛玉听了心里一动。晚间歇下后,向林寒川道:
“姐姐,想不到有的人想读书都请不到先生。”
“别说读书了,吃不饱饭的都不少呢。”
“姐姐,咱们帮帮他们吧,一时他们着实可怜,二来积些功德,爹娘在泉下也好过些,银子我有呢。”林黛玉以前对银子没什么概念,在贾府虽寄人篱下,但除了打赏下人们钱,没有什么花银子的地方。
“你想怎么帮?要不咱们开个学校?”
“什么是学校,义学么?”
“对,就是义学,以父亲的名义开个义学。请几个先生来,再招些学生。”
“这法子倒好,也不要学生的银子。”黛玉道,姐妹两人计议到半夜,次日说与谢彦听,果然一拍即合。
“先生我来请,此次会试有不少落第的举子,在京里待不下去准备回原籍呢,我这就将他们留下来。”
回府后,林寒川便命人在京郊买了一个庄子,自己画了设计图,请了工匠们修建。谢彦已请了七八位书生,暂且寓居在自己院子里。
不过一个月,便盖成了第一批房子,林寒川约了黛玉去看,方方正正的竟然没遭嫌弃,谢彦可是看不惯的很。
“姐姐,如今可把那些孩子接来了。”
“不着急,总得有个名字才行。”
“停云书院怎么样?”黛玉沉吟了半晌道。
“不错。我们是去停云寺才起了这个念头的;既然是以父亲的名义办的,要是妹妹舍得,不妨把父亲批注过的书籍都放在书院的房子里,就取名做图书馆。”
黛玉自然愿意,回府后便到了老太太房里。
“你姐姐又接你出去了?”贾母搂着问道,玉儿最近的气色是越来越好了,这个庶出姐姐看来倒没有坏心思。
“恩,姐姐和我以父亲的名义开了个书院,想着把父亲留下的书籍都放过去,不知外祖母可同意。”
“即是你父亲留给你的,自然由你做主。”
“外祖母,开个书院也要不少银子。父亲留给玉儿的银票,玉儿想支些出来。”
“那是你父母留给你的嫁妆,动不得的。”银子早修了园子了,哪里拿得出来?
第13章 回到主线任务()
“还有一件事求外祖母。”林黛玉捏了捏手帕道。
“只要外祖母有的,玉儿只管提。你爹娘将你托付给我这个老婆子,自然不会让你有一丝委屈。”贾母虽不喜林黛玉开口要银子,但素日疼爱惯了的,也不忍总拂了黛玉的意。
“停云书院是以父亲的名义办的,玉儿想将父亲的藏书都挪到书院里。父亲若泉下有知,想必是愿意的。”
“可怜玉儿的一片孝心。我这就让你琏二哥哥去办。”贾母银子搂的死紧,对书却不甚在意。当初要不是黛玉上京时执意要将书籍全带着,只怕贾琏也不肯替她搬了来。
林黛玉见外祖母同意,很是高兴,又陪了一会方往回走,路过怡红院,见一大群丫鬟围着宝玉,不由疑心,忙过去看。却见宝玉正一针一线绣着桃花,见黛玉来笑道:“快看看我的手艺如何,比得上雪雁不?”
“你往日里斗草簪花也罢了,如今竟绣开花了,仔细二舅舅知道了。”林黛玉素知宝玉不喜读书,也不劝他,只担心被贾政知道了。
贾琏办事颇为迅速,不几日了几车,运送到停云书院。黛玉只留了书房里常用的。
林家藏书果然丰富,林寒川随意翻了翻,谢彦同几位先生却翻来翻去,看的如痴如醉。
林寒川虽看不太懂,却比谢彦他们更清楚这些书籍的价值。有不少珍贵文本后世已经散佚,这些书籍应当妥善保管才好。
当下照搬现代图书馆的设置,将书都按次序陈列好,在内设了些桌椅方便看书。又趁兴制定了一些规则。
林黛玉一条条看去,有的颇为不解。
“姐姐,借书牌是什么?”
“从书架上拿书时将借书牌放上去,看完了再替换回来,免得混放。”
“这法子倒好。姐姐,为什么不得外借?”
“父亲的藏书极为珍贵,借出去恐不小心磨损。”
“那在图书馆里的案桌上放些笔墨纸砚,若有想借的可抄份副本回去。”
“如此甚好。”林寒川说着将黛玉的意见添上去。
林黛玉来了兴致,又逐条看姐姐给书院列的规则。
“姐姐,晨跑是做什么?”
“就是让他们早早起来锻炼身体。身体健康才是本钱阿,有多少试子是从科场抬出来的?学问再好身子不抵事也是无用。”
“君子六艺,本来就有骑射之道。只是后来只注重文章罢了,姐姐此举倒是好意,除了晨跑外,还可再请些教骑射的先生。”
“妹妹说的有理。”
“姐姐,考核是什么?前百分之十有奖励,后百分之十罚款?”黛玉素来熟读诗书,竟念得磕磕绊绊。
“就是每半年考一次诗,若是有一百人,前十名奖励银子,后十名罚他们的银子。”
“姐姐,奖励银子这个法子不错,学子们肯定争抢着用功读书得前十名,可是罚款就不必了吧,停云书院是以父亲名义办的义学,又何必罚银子,再说,强迫他们读书也不好。”
姐妹俩逐一核对规则,林黛玉有不少见解颇为可行,林寒川都依了。恰逢林二夫妇回来,便使他夫妇二人带了些小厮管理书院。
“妹妹是学富五车的才女,不如也在书院教上一门课?”
“姐姐说笑了,哪有女子抛头露面在书院的?”
林黛玉边说边拈了一块点心,又坐了片刻便告辞出来,在院子里瞧见有几个丫鬟在桃树上摘花瓣,忙停下问道:
“姐姐,这桃花好端端地开着,摘它做什么呢?”
“做桃花饼阿,妹妹刚才吃着味道如何?”可惜做不出桃花冰激凌来。
“原来桃花还是可以吃的。”
“还可以做花果茶泡水喝,只是偶尔尝尝鲜,吃多了也不好。可惜院子里只有一棵桃花,明年定要多种几棵。”
“地上也落了不少,倒是可惜了。”林黛玉见桃花被丫鬟们踩踏,不由有些怜惜。
“不可惜,落在地上化了花肥,明年能开得更好呢。”林寒川说完才想起葬花一节,不由有些后悔。
黛玉回了老太太那,却见宝玉正黏在鸳鸯身上,见是黛玉方才松开了。两人一起往前去见了贾母。
原来贾赦身子不舒服,贾母要遣了宝玉去探望。
林黛玉听了,也要随宝玉一同过去,却被贾母拦住:
“你身子弱,去那乌烟瘴气的地方作什么,宝玉也去去就回来。”
林黛玉知贾母素来不喜大舅舅,也只得罢了,自去回房休息。
次日,惦记着园子里的桃花,带了紫鹃雪雁并几个贴身的小丫鬟,去采摘桃花,不想撞见宝玉在桃花下看书,见黛玉来了,慌忙将手里的书藏了起来。
黛玉见了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