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武举因为有些仓促,只要获得五人以上的官员保举就可以参加。不过是五个名额,对于世子来说不知道有多简单,这参加武举的肯定有不少世子的人,京都这几天的事情也应该有他们的手笔。
贾赦之所以叫贾琏要谨守门户,就是预料到武举不会太平。这对于世子而言,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机会。
也许皇上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会有开武举的打算。京都是天子脚下,有什么事情都能最快做出反应,优势甚大。就好比皇上的人在平安州根本吃不开一样,那里做主的从来不是皇上的人。
“也亏皇上有心思现在出来,这京都就数现在最混乱了。”贾赦看着几步前的皇上心里暗暗想着。
早朝之后,贾赦还有另外几个大臣就被皇上叫住,跟着他私访京都城。
“偷了东西还不承认,京都人都是这么做的吗?”
贾赦正胡思乱想,就看到了前面围着一大群人,里面还传出叫骂的声音。
“走,我们也去凑凑热闹!”显然不止贾赦一个人好奇发生了什么事,皇上也很想知道。
“皇上,人多眼杂,还是微臣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吧!”贾赦还没开口,就有人抢先说道。
“有什么,今天我不过是普通百姓罢了,走开才让人奇怪呢!”皇上开口说道。
“这……”说话劝阻的大臣还是有些迟疑,皇上已经往前面走去了。
贾赦邹邹眉头,皇上今天的举动有些反常,也不知有什么用意在里面。正想着,众人已经走进里圈了。
贾赦一看,果然闹事的又和参加武举的人有关。人多的一方应该都是同乡,站在一起给领头的那个作势。被抓的应该是京都的人,看着有些贼眉鼠眼的,不像好人。
贾赦原本以为挑事的肯定是那群外地的,可看那被抓的人畏畏缩缩的样子,又有些犹豫了。
“知道被抓的那个是谁吗?”贾赦小声朝身边站着的一个中年人问道。
“不清楚,以前没见过。”中年人摇摇头说道。
“我倒是知道一些,这个人不是我们这一带的,是靠近城门那一边的。”边上的另一个人说道。
“这人平日为人怎么样?”贾赦好奇地问。
“这人没什么正经事做,不过祖上颇有点家财,也不必为生计担忧。”那人好像也有些想不明白,摇着头说道:“不过怎么会到这边来,又被抓住就不得而知了。”
“原来是这样。”贾赦点点头,谢过那人解惑。
“恩侯,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贾赦的问话边上人自然都听到了,那人的回答也没有错过。眼看一群差役过来,贾赦等人也退了出来,就近找了一家酒楼休息。
“还能有什么想法,要不就是那人真的偷了东西,要不就是被冤枉了。这些衙门应该能理清楚,我们没必要多加猜测。”贾赦想了想说道:“不管是那种情况,京都的坏名声是传出去了。”
“恩侯说的没错,老爷,这种情况不得不防啊!”林如海朝皇上说道。
“都坐下说话吧!”皇上让几人都坐下才继续开口说道:“就等着他们跳出来呢,京都的情况的确不怎么好,现在有人替我们出头,不也是好事?”
“老爷,现在京都人员混杂,如不早做打算,迟早会酿成惨剧。”另一个大人也开口劝说,显然对于现在的情况十分不看好。
“京都治安有顺天府和提督衙门管理,出不了什么大问题。不过离考试开始还有大半个月,人还会越来越多,的确要早做打算,诸位可有什么看法?”
“不如专门安排一个地方安置参加武举的人,以免给百姓带来麻烦!”林如海身为文臣,一开口就剑指参加武举的人。
“如海此举有些不妥,要是有些人暗传流言,恐怕会得不偿失。”李大人不赞同地说道。
人集中在一块的确便于管理,可要是出事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小打小闹了。一群会武的住在一起,一定会争个高低,到时候一个收不住手就会有死伤。再有人挑拨几句,那事情绝对会闹大。
习武的大多都是有点财力的,出现死伤可不容易摆平,所以林如海说的想法虽然好,却不怎么可行。
“不如提前开始选拔吧!”贾赦开口说道:“参加会试的都已经是举人了,可参加武试的多是平头百姓,现在就开始比试,也省的到时人满为患。”
“现今还有人没到,提前开始怕是会惹人说嘴。”李大人摇摇头,还是不同意。
“我倒是觉得恩侯说的可行,现在这个时候其实该来的人都已经来了,没来的已经所剩无几。”林如海说道:“定个规矩,参加武举的人必须要胜几场才行,想来那些人应该也不会反对。”
“也不必打几场,府,县就不提了,只各省一定名额选拔,想来谁也说不出话来。”贾赦说道。
要是混战,说不定有些省市连一个名额都拿不到,传出去绝对会闹出事来。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内斗,选出一定的名额来,要是有人能够贿赂所有人直接进人名单,那也没有人能说嘴。
“恩侯这想法可行,不过每省名额怎么定又是一个难题,不可能都是一样的定额。”李大人有些为难地说道:“南方弱武,要是和北方名额一样,估计都不必选了。”
“这个简单!”皇上突然开口说道:“看每省人数多少,刷去一半或更多不就可以了。”
“老爷说的好,我现在就回去安排。”李大人一听,顿时觉得茅塞顿开,马上就想着回去完善制度。
“不急,不急。几天出来就是为了看看有那些问题,多看些也能做出应对的法子。”皇上制止道。
“那就听老爷的。”
几人又聊起了其他事情,后又离开酒楼继续在京都行走。
皇上回宫之后,贾赦又跟着林如海去林府喝酒。
“如海,今天可有看出什么?”贾赦喝了口酒,朝林如海问道。
“这京都就要乱了,我们走走停停的,就在一条街上都遇到了两次争吵事件。百姓都习以为常了,可见这事情发生地有多么频繁。”林如海感叹地说道:“看皇上的神色,应该是早有预料,难不成皇上是准备引蛇出洞?”
“说不准,第一次暂且不说,第二次一看就是没事找事。”贾赦说道:“我是觉得里面绝对有世子的人,就是不知道皇上到底怎么打算的。”
“说句实话,我现在宁可在外为官,京都的水太深了。”林如海有些感慨。
“这话你说了不止一遍了!”贾赦笑着说道。
“我就是想说,这日子越过,感触就越深啊。我压着熳儿(林黛玉)的婚事,就是想在外任时再说。”林如海也笑了。
“你这想法不好,外任时间不过三年,要是你三年之后回到京都,想再见可就难了。”贾赦虽然赞同林如海想要外任的想法,不过对于在外地替林黛玉说亲却不怎么赞同。
“你错了,我打算再做几任,等煊儿成长起来就辞官归居。到时我就长驻姑苏了,离熳儿也不会太远。”林如海说道。
“你的意思是想去姑苏,然后就留在那里了。”贾赦有些吃惊,没想到林如海是打这个主意。
“没错,京都我是不想呆了。我知道姑苏富庶,想去那里的多不胜数,今日请你过来也是想问问你的想法。”林如海对着贾赦说道。
他知道贾赦可能有些底牌,所以得皇上看重,今日也是想求贾赦帮个忙。
“如海,你还真是为难我。甄家当初势大,也没有在金陵为官。以我的能力还真是做不到,而且以你现在的品阶,也不可能做个小官。”贾赦摇头苦笑。
“真的就没有别的法子吗?”林如海也知道贾赦说的是实话,就是有些不死心。
“照你的想法,能去的也就是江南省了。甄家的事造成一大批官员落马,你要是现在就上书,也许还有机会。”贾赦想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江南啊,离姑苏是不远。就是不知道皇上有什么想法,江南官场现在可是一个人都没有动。”林如海有些迟疑地说道。
“迟早会动的,不过如果到时再上书,那就晚了!”
“可现在上书,好像有些……”林如海还是觉得时机不对。
“你不过是请求外任,有谁能说出话来?”贾赦不以为然。
林如海最后还是决定照贾赦说的先上书,在皇上心中留个印象,其他的就以后再说了。
第90章 小番外()
我是贾琮,荣国府大老爷的庶子。我和二老爷的庶子贾环一般;都是不受府里重视的。为了不让我们碍了眼;老太太就连请安都给免了。除了逢年过节;几乎没有人能想起我;就算想起我,也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慈善。
有一天,我记得当时正在小花园里和环儿一起嬉闹,我的奶嬷嬷急急忙忙跑过来说老爷要见我。然后不由分说地就抱着我离开小花园;回到我的小院。
她替我换了衣服,就抱着我去见老爷了。我能感觉到她当时抱着我的手很坚硬,后来我知道她那是紧张的;因为老爷突然说要见我。
对于老爷;那时的我根本就没有什么印象。除了过年的时候能远远看到一面,其他时候根本就看不到。当然也是因为那时候年纪太小,记不住什么事情。所以在见到老爷的时候,我其实和看陌生人差不多,可是没想到老爷竟然抱了我,还和我一起用饭。当时我就感觉到了之前完全没有过的感受。
当时的老爷在下人心中其实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除了大房住的地方,其他人的不拿老爷的话当回事。因为府上的事情都是二太太做主,而代表府里出面的也是二老爷。就好像荣国府里根本就没有大老爷这样一个人一般,不止府里如此,外面提到荣国府也是提到二老爷的多。
可是,就在那一天后,一切好像都有了转机。先是一直替二老爷跑腿的琏二哥哥突然去边疆了,然后琏二嫂子也不再替二太太做事,反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
琏二哥哥和琏二嫂子的举动,让府里大吃一惊。尤其是琏二哥哥,竟然放着京都的好日子不过,反而跑去边疆吃苦受累。不过后来琏二哥哥立功归来,说明他的苦没有白吃,他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光辉道路。
如果说琏二哥哥的选择让人第一次注意到老爷,那么老爷私自带着我们离开京都应该让老太太深深感受到老爷的变化。
老爷离开京都的理由是为了祭祖,可我知道那根本不是祭祖的时候。这不过是老爷的借口罢了,老爷在金陵的举动也说明了这一切。
也是在金陵,我第一次看到老爷冷酷无情的一面,那么多人在老爷一声令下,被打得血肉模糊,奄奄一息。 其实和我一起看到这一幕的还有迎春姐姐,当时她在恐惧,我清楚地明白这一点。可是那时的我不知道如何替老爷开脱,因为我也觉得老爷有些残忍。
我不知道那些人后来怎么样了,不过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那些下人痛苦的哀叫声让我做了好几天的噩梦,就是后来我作为监斩官,在刑场看到人头落地的一面也没有那时印象深刻。
老爷带着我们在金陵住了好几天,以行动教会我许多道理,让我现在想来还印象深刻。金陵也是在那个时候成为老爷的后盾,因为老爷改变了金陵族人的一生。
老爷处理完金陵的事情之后,就再次去了扬州,我原本以为是去接林姐姐的,却没有想到林姐姐没有跟着回京都不说,我也留在了扬州。
我已经忘记老爷说起我会留下来时,我心里再想些什么。我只记得老爷和我说的,我的将来从我出生开始就受了限制,想要打破这个限制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在扬州跟着林姑父启蒙,是我的第一步路。
应该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老爷一直在替我安排。在王府求学,让我结交了世子殿下。在先生家里上课,让我得了名声。到后来回到金陵,让我学会怎么做一个上位者。老爷几乎把一切都替我安排好了。
我不知道这一切是不是都是老爷的算计,不管结果如何,我都是感激的。从我初入官场开始,就不断有人以出身攻击我,可却没有一人得逞,因为时时有人替我说话。当然,那个时候琏二哥哥手掌兵权,对我却没有什么隔膜也是一个原因。
老爷一直希望我们兄弟文武互补,不得不说他的想法实现了。我与琏二哥哥一文一武的确配合的很好,我们虽然没有做到文武臣之首,却没有人能小瞧我们两个。
不过也正是因为我们兄弟没有什么矛盾,我们也就止于现在的职位了。不过我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