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工匠心-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方青瓷的汝州窑及其附近的青瓷,是一种带有褐色而涩滞的色调,不似南方青瓷那样的显现绮丽之色。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釉中的铁分不能全部还原而成氧化亚铁,其中一部分变成三氧化二铁,这种三氧化二铁的黄色与氧化亚铁的绿色相混,于是产生北方青瓷特有的橄榄绿。

    在哥窑中见到的所谓紫口铁足,就因为素胎中的铁分子过多,失败后无意发现紫口铁足与釉的绿色相映成趣,愈显出青瓷的美丽。

    后来为专门烧成紫口铁足的样子,待窑中温度降低后,稍微放进一点多余新鲜空气。这时空气中的氧便与高热瓷器相遇,将未挂釉而裸露的坯中铁分,以及釉薄的口边坯中的铁氧化,于是紫口铁足的颜色就更加显著。

    不过这种变化进行的时间非常短促,掌握火候确实妙不可言,完全是几代积累下来的经验结晶,并不是文字和语言所能道尽,所以哥窑才弥足珍贵。

    经过对金手指读取信息的深度分析,鲁善工基本掌握秘色瓷釉料的关键配方,主要还是长石质的含量,最少要达到百分之八以上,才能得到如冰似玉的透明质感。

    “要是能进故宫,亲手感觉一下法门寺出土的完整器就好了!”

    鲁善工放下笔,看着手里小小碎瓷,毕竟信息量有限,如果能多接触点实物,特别是完整器,进度肯定更快。

    “对了,丁老!”

    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丁老,对方好像也是故宫名誉鉴定专家,更是瓷器泰斗耿宝昌的入室弟子,这个身份应该有资格进故宫,甚至带人参观吧?

    鲁善工拿起电话,打给丁老,说自己无意捡漏秘色碎片,希望邀请老爷子一起去故宫参观,请教点技术问题。

    “哈哈,你个小家伙还跟老头子玩心眼?不就是想进故宫开开眼?好,我安排一下,明天等我电话!”

    鲁善工嘿嘿一笑,挂断电话,十分兴奋。其实以前也去过几次故宫,都是爷爷带着,也是去提高眼力。可当时漫不经心,根本没有任何感觉,现在不同,无论眼力和经验都飞速增长,再看宝贝肯定受益匪浅。

    刚吃过饭,丁老打来电话,说明天下午两点东华门见,到时候跟他一个意外之喜。

    鲁善工有些纳闷,老爷子还给自己玩保密?不过无所谓,能进故宫看宝贝就行,最好有机会上手更爽!

    第二天下午鲁善工早早来到约定地点,望眼欲穿终于见到丁老,两人来到故宫,跟着专家果然不一样,直接走特别通道。

    “哎,其实故宫也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神秘,前段时间不是流传一个片子叫我在故宫修文物?”

    丁老带着鲁善工,两人慢慢悠悠步行往里走,看着鲁善工好奇表情,笑道:“怎么样?如果你愿意,推荐你来紫禁城工作?以你现在的水平,在造办处混个一官半职问题不大!”

    “别,您还是放过我吧!”

    鲁善工赶紧摇头,笑道:“我自由自在惯了,真要进这里工作肯定不适应,没事跟您老转转,开开眼看看宝贝已经足够。”

    丁老叹口气,有些可惜,没办法,人各有志,鲁善工年纪轻轻已经达到如此水平,前途不可限量。在社会上规矩少,发展空间大,真要进故宫条条框框多,反而更麻烦。

    “故宫看东西规矩最多,人数有严格限定,级别界定也严。十几年前敏求精舍几个大藏家来找师傅,有徐展堂、天民楼的葛洪明等七八个人,级别很高。”

    “院长亲自陪着看东西,结果人家等了半天,只拿来一个康熙、一个雍正和一个乾隆,就三件!”

    “当时徐展堂就火了,说谁家没这么一大堆东西?还要跑千里迢迢专门跑来这里看?结果气得不行。”

    “我师傅就坐在旁边,脸红得很,面子拿不下来,但他也没办法。等到临走,偷偷拍拍徐展堂的肩,让第二天到东华门等他。”

    天气很好,丁老心情不错,带着鲁善工边走边聊道:“第二天见面才看到一个永乐压手杯、一个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还有一个成化斗彩,总算满意而归。”

    “师傅解释说,故宫有明文规定,超过多少人,一级品就不能拿出来。昨天人太多,院长也没办法。”

第80章 最牛导游() 
鲁善工哈哈大笑,幸亏是敏求精舍几个顶尖藏家来,否则连看的资格都没有。圈里有两大顶级收藏团体,一是港岛的敏求精舍,二是宝岛的清玩雅集,每个都是资深藏家,底蕴深厚,赫赫有名。

    “这就是你说的鲁善工?”

    丁老带着鲁善工来到大殿后面的办公室,刚进门就听见一个声音,抬头一看,沙发上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

    “师傅,他就是鲁善工,很有灵气的年轻人。”

    鲁善工大吃一惊,赶紧走上去,深鞠一躬,恭敬道:“耿老好,晚辈鲁善工有礼。”

    “好,好,不用客气,坐下聊。”

    鲁善工没想到今天居然能见到瓷器泰斗,丁老的师傅耿宝昌?这可是尊大神,绝对权威,连院长见面都要行弟子礼。

    三人坐下聊天,鲁善工先把秘色瓷片交给耿老,老爷子接过掂量几下,笑道:“是真品,可惜是瓷片,否则价值无法估量。”

    “看形制应该是个小碗,跟法门寺那些如出一辙,很有研究收藏价值,难得,难得!”

    鲁善工不由感叹,鉴定水平达到这种级别,基本都是一眼准,靠的全是直觉,钻研几十年,经验全部转化成感觉,眼睛一扫,用手一摸,真假立断。

    丁老看鲁善工跃跃欲试的表情,对着耿宝昌请求道:“师傅能不能带着小家伙开开眼,见识一下真正精品?”

    耿宝昌哈哈大笑,其实故宫也没有那么神秘,经常有贵客外宾来参观,站起身笑道:“好,有朋自远方来,自然要好好款待,走!”

    鲁善工很兴奋,跟着耿宝昌参观瓷器区,走进藏宝库,各种稀世之宝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北宋定窑花莲荷纹斗笠碗,新官款!”

    “定窑白瓷刻双鱼纹盘,官字款!”

    “北宋钧窑窑变大花盆,三字款!”

    “北宋钧窑八方弦纹瓶,八字款!”

    “南宋官窑粉青釉箸瓶,修内司窑!”

    耿宝昌看见鲁善工兴奋的表情,如同猫见到鱼,笑道:“宋瓷代表着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由官府直接营建。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早期南宋官窑多薄胎薄釉,晚期多薄胎厚釉。厚釉器施釉多至几层甚至十几层,釉的厚度甚至超过胎骨。”

    “釉色以粉青为主,也有青灰、青黄、灰绿、黄绿和炒米黄等色。釉面有开片,以蟹爪纹为主,也有冰裂纹等,大多是较稀疏的浅黄色开片。在开片中以暗红色的所谓“鳝血纹”为上品,黑色的“梅花片”次之,墨纹再次之。”

    鲁善工偷偷咽口唾沫,看着精美绝伦的官窑,暗道:“什么时候哥才能凑齐一套宋五大名窑,那才叫牛逼!”

    耿宝昌没有注意到身旁年轻人的宏图大志,指着定窑莲花碗道:“记得前年坂本五郎送拍一件差不多的定窑莲纹大盘,苏福比的仇国富拍出。5亿港元,刷新定窑的最高纪录。”

    “定窑的铭文内容很多,如“官”、“新官”、“易定”、“会稽”、“尚药局”、“尚食局”、“乔位”、“德寿”。。。

    “定窑和钧窑传世较多,特别是钧窑,自宋徽宗起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入住宫廷,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

    然后指着大花盆介绍道:“最美是窑变,钧瓷属北方青窑,独特之处是使用一种乳浊秞,即通常说的窑变色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高温烧制后,会产生出如夕阳晚霞、或如秋云春花等,再有经验的工匠也不知道出来的成果,鬼斧神工,浑然天成。”

    “钧窑的款识最特别,从一到十的数字,一最大,十最小。当年主要是宋徽宗做花盆用,所以传世有很多盆和缸。”

    “还有一种说法是,数字为了釉色的区分,《饮流斋说瓷》认为,一三五七九单数代表朱红色器物,二四六八十双数代表青蓝色器物。”

    说到这里摇头可惜道:“现在故宫所藏钧窑款识还差五六七,要是我能活着见到一到十,死也瞑目!”

    耿宝昌直接带着两人来到最里面的展柜,指着一个天青色三足笔洗道:“这应该是所有瓷器藏家的终极梦想吧?”

    “这……”鲁善工全身大震,激动看着笔洗,颤声道:“南宋……汝窑!”

    “雨过天晴云破晓,千峰碧波翠色来!”

    鲁善工痴迷的看着小小笔洗,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全世界收藏有汝窑瓷器的博物馆不到十家,有过拍卖纪录更是寥寥无几。苏福比在202年4月4日举行古典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一件来自山中家族,传承900年历史的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经34次叫价,以天价2。08亿港元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也是掌门人仇国富引以为豪的战绩之一。

    耿宝昌不由赞叹道:“汝窑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

    “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究其原因,乃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以今天科学的角度解读,玛瑙是一种石英,由二氧化矽沉积而成。在釉中加入玛瑙粉末对瓷器的釉色、质感、开片会造成显著的影响。”

    “汝窑釉厚,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汝窑瓷片的断面,肉眼可见一些稀疏的气泡嵌在釉层的中下方。”

    鲁善工第一次近距离欣赏汝窑,上面开片如蟹爪纹,冰裂纹,蝉翼纹,鱼子纹等。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曰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美轮美奂,令人沉迷其中。

第81章 家贼难防() 
“哎,如果当年没有分家产,那现在……”

    丁老在旁边突然有感而发,看着汝窑无奈道:“两大故宫相提并论,如果单纯比较藏品数量,咱们故宫无疑完胜。可真比较精品的话,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当年溥仪虽为逊帝,但花销派头丝毫不差,400万两白银很快败光,开始入不敷出。只能将故宫珍宝向中外银行抵押贷款,结果难以赎回而大量流落海内外。”

    “不光如此,他还有计划地利用溥杰、溥佳每天下学出宫的机会,将宫中珍宝以赏赐名义带出宫。仅1922年众多国宝被分六批盗运出宫。”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墨迹《曹娥碑》、《二谢帖》;钟繇、怀素、欧阳询、米芾、赵孟、董其昌等人的大量真迹;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原稿;宋马远的长江万里图;甚至连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没有幸免于难。”

    说到这里老爷子痛心疾首,呵斥道:“就连太监、大臣、宫女等也纷纷效仿,偷偷盗取宝贝,拿不走的就藏起来。当偷盗之事快要曝光时,居然丧心病狂的用一场大火将诸事化为灰烬。”

    耿宝昌长叹口气,他是事件的亲历者,最有发言权道:“宝岛故宫之所以能跟咱们分庭抗礼,就是因为当年为保护文物不被战争洗礼,三次大规模南迁所致。”

    “最大规模历时8年,行程万余里,运送文物的车辆人员艰难行走于蜀道之间。沿路敌机轰炸,遭遇匪类,不断临时更改行走路线和存放地点。最后以微小损失完成这场历时长久,数量巨大的文物迁徙之路,被国内外人士称为奇迹。”

    “最后解放前夕,政府意识到大势已去,下令当时故宫院长马衡将文物运往金陵,再和金陵分院文物一起运往宝岛。经过马老的多方周旋和拖延,计划才搁浅,京城文物最终保留至今。”

    看似平淡无奇的言语中,鲁善工能听出当年千钧一发的危机感,如果没有爱过人士的舍生忘死,现在留下的说不定只有空空如也的紫禁城。

    “在满洲当傀儡皇帝的溥仪计划潜逃,随身携带精心挑选出的57箱珍宝逃往通化大栗子沟,被老毛子军队俘获。其中文物很多散失,清明上河图就在其中,后来几经波折才回到故宫。”

    “其他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