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游宫老中医-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周毁损,天柱塌陷的灾劫尤且历历在目——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巫妖二族应劫而去,轮转风水,终于到了人族成为了天地之间的主宰。

    再之后便是三皇五帝之劫,玄门由此兴盛;再又至天庭封神,三教……应劫。

    对于过去的一切种种,通天实在是,非常非常的遗憾。

    无论好坏,此行所得者何,他逆溯岁河而上,重归于此间,不是为了再重证一次既定命数之不可挽回的。

    于是他很是嫌弃地挥袖将面前嚣张翻腾的水汽尽数镇压下去,对罗睺道:“羲和爱怎么都随她高兴,你先能有个身体从这里出去再去管别人的闲事罢。”

    突然就被通天贴上注孤生标签的罗睺气了个倒仰,转身就扎进水中沉底了,不打算再作理会对方,怒而自去发奋修炼不提。

    ……

    虽然罗睺这般的化身重修,和通天这样自带曾为天道圣人记忆的颇有相似之处,都一样是境界的上碾压,曾经看到过层云之上的风景,再重走一遍登仙路也就毫无迟疑踟蹰,格外顺畅。但罗睺本身的根脚禀赋却与一般的神通者并不相同,行道也各异——他本体为死气与执念所化,为天地间的第一只魔物,与灭世黑莲伴生于幽冥血海之中,出世之后,修为境界随天地杀劫而增,完全不可用常人修行来衡量。第一次量劫落定之前,罗睺便已远远超于准圣境之上——所以他以往的一切经验,全都是*型性速成所得,现在连魔种都丢与旁人,换了个要中规中矩走道修之路的莲身……这么说吧,道理罗睺都懂,但并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当真等到日后截教的客卿先生能化形入道,从冰寒的莲花池中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孔宣能够化形、正式拜入通天门下成为二弟子的第二年了。

    “这化身选得不成啊,禀赋这般差,连凤族异种都比不过,还能不能行了?”通天候在山下,张口就是对他幸灾乐祸。

    这凤族异种说的当然是孔宣,他虽然还是凤身,但和鲲鹏一样,为天地之气交感而生,另有气运之累。是以虽然身具五色神光,看着厉害,修为进益却为天道之力压制,进境缓慢。罗睺寄身的莲子被栽入昆仑山巅莲池中的时候,孔宣刚刚开口能言,起点上二者可说是差不多,罗睺化形比孔宣还晚,可不就是如通天所言。

    罗睺心塞得不行,啪得往通天脸上甩了一团碧碧绿的物事,瞧着与当初通天拿着糊了他一脸的颇有相似之处,没好声气道:“……你闭嘴吧。”

    通天抬手接住,随瞄了一眼,又掂了掂,乐道:“要我恭喜你改邪归正成功吗?”

    这话真是假的不行,罗睺冷笑不语。

    就像混沌青莲结了四颗莲子,唯有净世青莲呈色不变,其余的三颗莲子均异变降品一般,灭世黑莲的莲子开花成熟之后,果然又有变化,罗睺开出的并不是黑色的花,亦有降品。而等他化出了切实形体之后,看起来果然与从前假说自己是灭世黑莲所化之时,给人的感觉很是不同,但大概是在池子里冻得久了,纵是眸中明火,也像是被封存于薄冰之后,归作浮动的磷光。

    为了从鸿钧眼皮子底下暗渡,再寻到个方外之地搅一搅这天道局势,罗睺也算是下尽血本了,虽然有没有用,这都还是两说之数。

    通天也不想帮他纠结,打了个呵欠便转身下山,意思意思地帮罗睺引个路,带人回去自家院中——他随手将池畔诛仙剑阵所设的禁制收起,感受着四剑微微的振鸣,一股子分外亲近之意,不由觉得有些好笑。无他,此剑阵初初认主的时候那可是高冷得很,结果现在结阵在外拱卫,陪了旧日主人这么些年,反倒成这样了:也不知道罗睺对它们做了些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他转而又有些忧郁地想,等长琴过段时候游历回来,或者自己再收几个徒弟,这峰头可就住不开了,玉虚峰位处昆仑最东端,进去得绕过太清和玉央的居处,麻烦不说,能看入眼的峰头左近也没有几个,峰顶都高不过层云,但若是绕得太远纵跨上大半个昆仑山,未免也太不像样。在昆仑山中再行外扩领地之事,能有的结果也就那样了,琢磨到得最后,通天觉着还是得另辟上一个道场为好。

    与从前收在座下的四名弟子并诸多徒儿入门时候的情况不同,仲兄在前一世里总爱诟病他收徒太过不挑捡,那些所谓“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拜入截教门下的时候当然是已入修途,于早年寻道其时,多数的性情皆已定下,当可自行料理生活,可以说那会儿收徒弟当然是管教不管养的。然而这一回却很是不同,他现下的两名弟子都是从化形之前便被他带在身边,之前考虑得更多的也是养小孩子的诸多麻烦。徒弟都小的时候,为着照料并走不太开,既然不分住那地方当然也是尽够的,结果等到了现在他才突然惊觉此事,

    说来等后来仲兄余下的十一位弟子入门之后,他眼下住着的小遥峰也要捉襟见肘了,最后便举迁到了昆仑以北的麒麟崖上,设下昆仑玉虚宫,为阐教道场——总之在有些无关紧要之处,玉央的趣味一向是惊人的恶劣,通天也懒得一项项去置噱了。

    前面漫无边际地想了这么多,其实通天他只是现在才突然意识到某事,从而心生感叹而已:

    ……话说我现在连带孩子也学会了。

    他模模糊糊地打算着,再过段时间就该是葫芦藤出世的时候了,到那时便去往东海看看,若是合意,便把蓬莱之地给圈下,不过还是想先去秦岭走上一遭,再说些别的罢。

    ……

    通天飞得极远的思绪,很快就被耳边突然响起的说话声音打断了,原来已经到了玉虚峰与小遥峰相接的栈桥上了。他前头还拿来当做由头,来嘲笑罗睺根脚不过尔尔的次徒孔宣,就盘坐在栈桥边上柔软浮动的白云中,双手撑在身前略略探身,发与衣带都被风乱吹到身后,他眨着眼,纯然好奇地打量着远远地缀在通天身后的那位,问他师傅:“这不是山顶那池子里的白莲花吗,他化形之后,是不是就成我师弟了?”

    ……前几天不还想着怎么把它给烧了吗,怎么转头就问起了这个,通天抽了抽嘴角,若要真回答是,也不晓得孔宣会是个什么反应。

    通天默默地转头看了一眼罗睺的脸色,又默默地把小孩儿从云上抱下来,那地方实在危险,顺手便揣在了怀里,一边答他:“你师傅我也不是什么人都往家捡的好不。”

    “……哦。”孔宣在通天怀里蹭到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又帮忙整了下对方被他蹭乱的衣襟,这才心满意足地抬手勾住他师傅的肩颈——通天简直都不想去看二弟子神色间的半信半疑。但接着孔宣很快就以颇为热情的口气。又带着点不知道哪来的愧疚,这么对罗睺道:“你去小遥峰试试!二师伯他连四不相都能要,你化形这么快,根脚定然也不错,定然能行。”

    罗睺阴森森地从牙缝里挤出一句:“……我谢谢你啊。”

    通天憋着笑,随手把孔宣的脑袋按下去,免得他再接着拉仇恨,有点不想承认在孔宣口中把他和玉央这么一对比……自己其实有被取悦到。

    就算许多年过去了,但他还是这么幼稚不行吗_(:3ゝ∠)_

第51章 丹青第三境() 
孔宣被闷在人怀里,还是坚持不懈地出声作死,问通天:“那可否问他要上几片叶子来?师傅你上回说用它烹肉可好吃。”说着还挣扎着抬起头,用晶亮的眼神盯住通天看,以示自己问得诚恳,是真的挺想吃那什么荷叶鸡的。

    通天转头看了眼似笑非笑的罗睺,顿时只觉自己嘴贱,早就辟谷餐风饮露了还无事念叨些什么从前在谷中乃至行走四方所见闻的美食,当作趣闻说,结果让孔宣听着格外馋这些,竟然都记了个全。譬如孔宣念叨的这道菜便是他曾经到过洞庭君山之时,所见到的,以莲荷花叶入味本就是颇为风雅的烹调之法,但荷叶鸡却全然不是这样的菜肴:它更沾地气一些。

    他啪得把人又按下去,没好气道:“你当自己是饕餮吗,成天想着吃。”

    孔宣顿时就闭口不言了,软肋被捅得精准,他历来最不乐意被拿来与玉央门下的四不相比较,两人之间谁也看不惯谁,一个是雏凤一个是幼年麒麟,这都是族中经年积怨所致,三族掐了这么些元会,到后来生出的幼子天生血脉中简直是自带看彼此不惯的因子,都不用人教的。四不相多少还算半个同门,平时较劲也就罢了,至于别的可真没这么“好”待遇。鲲鹏被带在外面,但也常写了信回来,有不少抱怨的还不少,是以孔宣也晓得有这么个兄长,天天在北海看着龙族嘴馋下不了嘴,那对头的名字也教他一并记下了,有志一同地嫌弃到不行。

    通天……通天也不想管他犯蠢了,虽然同门情谊浅薄但终究还是有的,只不过孔宣的标准是只要还没拜师入门,就一概不算的,也不知是哪来的怨念。

    通天亦不晓得究竟是哪里有了不对,他既然记起了上一辈子的事,当然也知道孔宣在后世并非籍籍无名之人,封神一战之中,他镇守成汤气运,也算是个己方队友,可威风得很,是个颇能打的,同现在怀里的小童怎么都联系不到一处去;而就孔宣现在的性格来看,坚持不懈作死,不分己我嘴炮,脑洞也开得歪到天边去,也不太像是堂堂殷商元帅、三山关总兵那高深莫测的人设。通天看着趴在怀里的小童黑鸦鸦的发顶,开始反省自己带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才把他教成这样?

    不过你看一回生二回熟,孔宣这已经是第二个熊孩子了,你看前面的长琴不是挺好么,这显然也不是第一次带孩子,过程不熟悉的问题。

    孔宣刚刚化形之时的一头软发还够不到能够齐整束结起来的长度,于是被通天摁着在头顶扎了个特别蠢的小发揪,随着他的动作一晃一晃的,孔宣对此反抗未果,只能安慰自己也不会蠢太久的,等再长上一些就能摆脱这个发型——这个所有万花谷弟子年少时都曾经历过的噩梦。而现在通天看着在眼皮子底下晃着的发揪,想,也对,现在傻没什么,等长大了说不定就好了呢……当然就会好了的。

    他一边兀自出神,孔宣趁他没注意伸手在空中一抓,捏住了刚从云中穿出的一羽纸鹤,身手那是敏捷得不得了,看了一眼便举到通天面前献宝:“是师兄来的信!”这师兄当然是喊年前外出游历的长琴,他们既有血脉之亲,又都拜在通天门下,怎么称呼都是两可之事,通天也不管这事的,随他们高兴。还是长琴拍板定下,循师门之中的称呼便可。

    通天咦了一声,几步便跨入院中,将怀中的小孩往花树之间的青石墩上一放,接过了那只折得格外精巧的纸鹤。前几日长琴游至了西南地界后,每每到得新的地头才会传封信来,而这一带的山与水连绵广袤,南明过去便是须弥,远接高天原,又连天山余脉,英水注入虞渊。山川叠嶂,江水汤汤,种种景致一步一换,游看不尽,脚程决不会这般快的,近来音讯相传也少,是以孔宣才会这般兴奋。长琴未隔几天便又来信,只能是遇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儿了。

    通天展阅之后,不由笑出声来。

    长琴的行程是自昆仑而下,往不周探看一眼旧地,而后一路往南方而去,至南明复往西折,绕过须弥山,在前封信中的报备,他刚刚来到西方虞渊与天山所接之处,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友人。

    果真是颇为有趣——因喜乐声,而被凤来琴音从虞渊水中引出的异士,自称其名为帝江。

    通天当然记得帝江为何人,那是与妖族天庭相争不下,最终填入天地间第二次量劫的巫族一族中人。统属巫族者,为最初从盘古精血中的诞生的十二巫神,其后陆续诞生的族人各自秉其神通,归附一位巫神,而成群落,巫神帝江正是十二位巫神之中的最长者,也是唯一不曾接受族人归附,一向独往独来的怪客。若不是在终战之中他出世入阵,主导都天大阵,撼动周天星辰列斗,最后陨于此劫,只怕未必会有人探得他所在何处,其威名也终将不为人所知。

    通天将思绪从天地塌陷九州散裂,在摇落的星辰之下其人狂歌长笑,日月仓皇失色的末日景象中抽回。他略静了静心神,方引来栖于窗棂之上的纸鹤,落在他手里的这一只恰巧叠得七扭八歪的,竟然别出心裁地安了四只翅膀,一看就是孔宣的手笔,通天也不在意,将要传的话都说了,孔宣还高高兴兴地凑上来补了几句,与通天一同看着纸鹤歪歪斜斜地飞起,目送它远去。因为翅膀折得怪异,它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