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惠望了一眼方亮,眸中询问,方亮轻轻的摇了摇头,两人没有发一言。方二福腾的站起身来,三步并做两步来到厨房门口,看着方平垂丧的脸,忍了忍问道:“你在老青那里赊药呢?”

    方平抬头,眸里有泪水,方二福见了,也不见动容,他只关注那药钱。

    “爹,不关青叔的事,忠儿他娘是真的不行了,我若不救她,将来两孩子就没人照看了,我农忙过后去镇上打零工赚钱,我自己还给青叔,不用家里的钱。”

    方二福脸色更加不好看,“每年农忙过后你们都会打小工,这些钱本来就是家里的,怎么就变成你自个儿的,老三媳妇这一病不知要浪费多少钱银。”

    方平一句话也没有说,垂着头闷不哼声的往灶里加柴。

    苏小月买了那么多的豆子,第二日就开始做起了豆芽。

    做豆芽是个简单活,小时候爷爷常常有做,读中学的时候,她要带弟弟妹妹,有时候也做一些豆芽换个口味。

    在三种豆芽当中,苏小月最喜欢的是豌豆苗,翠绿色的往肉汤里一烫,味蕾都勾引出来了。

    苏小月在屋后面寻了几个大木桶,有些破旧,肯怕是方家用了好些年用坏了的丢在那儿,等着哪日拿来做柴火烧。

    她捡回来,扛到河里洗衣服的时候一同给洗了。

    木桶下面的底隔地上有一些距离,只是衔接的每块木板被太阳晒得都裂开了,装不了水。苏小月把木桶放在水里浸泡了一个上午,拿出来,木板吃了水,间隙小了不少,她把木桶上围着的两圈铁箍拧紧。

    一番弄下来,成了她发豆芽的容器。

    白天洗了木桶,晚上泡了豆子,三只木桶,各做一样。苏小月从衣柜里翻出了旧麻布衣,完全不能穿的直接剪成布块洗干净晒干。

    家中一大一小两人尽看着她忙忙碌碌,不知道她要做什么。

    第二日,豆子泡发了,捞去浮起来的坏豆子。木桶放在屋中角落,里面掂了布,豆子放在布上。

    黄豆和绿豆上面盖了一层布,豌豆上就不用。

    以后每隔二个时辰就往木桶里撒一点水,有时用手摸摸布,若是太干了就撒水,毕竟是夏天,白日里热得慌,水也流失的快。

    这个任务苏小月就交给床上的人和小家伙了,她仔细把注意的事情告诉方河,直到他们都知道怎么做了。苏小月才出了门。

    家里的柴火不多了,小家伙吃的甜高粱也没有了。

    大中午上山,山上没有人,苏小月挎着篮子摘了不少茅梅。

    甜高粱上的籽红通通的,她扯了几根折成一截一截的放在竹篮子里,摘了一些空心菜,空心菜有些老。

    摘金银花的时候,苏小月看到了花椒树,她顺带摘了不少花椒下来。等她捡了柴扛回来时,全身上下已被汗水湿透。

    她堂堂一个大学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生活长大的,就算中学以前给家里干个农活,那也是机器化,没这么亲力亲为的做过。

    为了填饱肚子她也是蛮拼的。

    回到屋里坐在凳子上休息。

    小家伙爱干净,把茅梅用清水洗了拿碗装好,喂给苏小月吃,她不太爱吃,要他拿回房里跟他爹分享。

    上次摘的金银花晒干了,她自己捡柴后,就再没有喝个生水,这会儿家里的茶壶里用了金银花烧的茶水,她喝了几口止了渴。

    进屋后,把甜高粱拿给方河啃,三人坐在床上各啃一根。

    呆会熬骨头汤,里面放空心菜,苏小月今天摘了花椒子,想磨成粉,撒一点放汤里试试,毕竟这汤水除了盐就没有别的调味了。

    休息够了,苏小月带着孩子拿了一升黄豆和花椒来到祖屋。

    祖屋外面排队的人少了,没想在这儿见到了大哥方亮夫妇,两人扛着家里的麦秆排队用石碾。

    苏小月没有打招呼,带着孩子来到角落准备磨豆粉。上次磨豆浆,后来发现好是好喝,就是划不来,家里那个食量这么大,得悠着点。

    做豆粉糊糊目前是家里的主要吃食,一升黄豆磨成了粉,用荷叶装好放在篮子中。拿出花椒时,有几双目光望来。

    方家村里穷,见识也短,大家吃都吃不饱,谁会想着上山找调料。

    当然方二福家里长年豆饭最为落泊,别个家还是可以的,不要说餐餐疙瘩汤,至少两天吃一顿疙瘩汤不成问题。

    哪像方二福家里只有小孩和读书郎有的吃,还吃不饱的份量,就那一碗疙瘩汤,家里几个萝卜头就能给你一口气吃个精光,谁知那一半汤头还得给读书郎的。

    山上的花椒研磨成粉,苏小月给呛了一下,有村人在酒楼做过的,闻着味道,说道:“这是花椒粉,掌厨的都喜欢用这个,富贵人家里不可少的一味调料。”

第19章 赚钱门路() 
个个一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东西能卖钱吗?那村人知道大家的意思,说道:“镇上药铺里尽是这些,别的村里人早知道这个能赚钱就摘去卖,现在就很难卖出去了,药铺里根本不缺。”

    大家听后不能赚钱也就失了兴趣,家里能吃饱就不算了,要什么调料。

    齐惠目光深沉的望着苏小月,她这么仔细一看,发觉她精神好了不只一点,皮肤没有晒黑,反而白里透着红,比以前苍白死气的一张脸好看多了。那秀气温腕的眉眼,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庄稼人,若不是她下巴尖尖瘦弱模样,真的很难想象这是几日前那个拿菜刀砍人的泼辣妇人。

    齐惠靠近方亮,小声说道:“你有没有发现二弟妹这段时间变了,那眼神儿明亮,精神气十足,一个人养着一大一小,也不见她愁眉不展,平时做吃的也比我们这边的要香一些,你说二弟醒来,是不是手里藏了银两没有给娘?”

    方亮看向苏小月远去的背影,想了想说道:“你别瞎猜了,上次二弟回来的银子拿给了娘,娘说这次回来二弟给的不多,生病后花了不少,也差不多了,现在还躺在床上,若是真有银子,怎么不去镇上看病呢?”

    齐惠被方亮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理,便没再多想,只是心里有些不太平衡,大家同处一个屋檐下,他们每天都过得水深火热,生怕饿肚子,可看这新妇却一脸匆容,没有半分忧愁,使人看了不爽快。

    往骨头汤里加了花椒粉,方河居然说好喝,苏小月无语,这味道还真有些怪,不过她一向喜欢辣味,也还算凑合吧。

    小家伙自然是不能喝了,喝了两口直喝茶水,苏小月忍不住想笑,好在事先给小家伙的汤乘了出来。

    骨头上没肉,苏小月柴火加得足,煮得烂,连里面的骨髓都煮了出来,汤头里冒出了油花,加上野菜,果然是比没有荤腥的有味道多了。

    四天后,做的豆子发芽了,方为一脸新奇的望着三个木桶看过不停,这可是小家伙一手浇灌的,特别有成就感。

    苏小月这次做的不多,就想着初八集市的时候拿去试试,若张府的人喜欢,她到时回来再多种一些。

    初八那天开市,苏小月用麻袋装了一大袋子,背着上路,走二十几里路,步子都□□练出来了,没有刚开始时觉得累。

    进了镇区,直接奔向张府。

    在小侧门上敲了敲门,有仆人开门,是个精个的小伙,看到苏小月一张生面孔,不免有些奇怪,他见是一个农家妇人装束,虽然满身补丁,却还挺干净的。

    “请问喜姑在吗?”苏小月含笑问道。

    精个小伙听到喜姑的名头就反应了过来,“莫非你是上次那个送野蜂蜜的农家女?”

    “是了。”苏小月忙点头。

    “你等着。”

    门又关上了,没多久,喜姑的笑声传来,门开了,见是苏小月,看向她背上的麻袋,好奇的问道:“这麻袋里装的什么呢?”

    苏小月立即把麻袋放下,打开给她看。

    这时代有没有豆芽苏小月不知道,但这个镇子上是没有人卖过的。

    果然喜姑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还拿起来闻了闻,一股青草香味。

    麻袋里分了三个小袋,有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苗。苏小月一一解释,喜姑觉得新奇,就是不知道怎么弄来吃。

    这个简单,今天苏小月是有备而来的,她说道:“喜姑若不嫌弃我的厨艺,我可以做给您尝一下,若觉得味道好再买也不迟。”

    这个主意不错。下人也有下人们用的厨房,精个小伙把苏小月领去下人厨房里,进去一瞧,一应俱有,连调料瓶大大小小的排列,这张府看来是个极有钱的。

    苏小月把麻袋放下,挽起袖子就开始做起来。

    黄豆芽她准备做凉拌,厨房里调料多,她先是准备了凉拌的酱汁,这时代的酱汁也简单,苏小月第一次尝到,却并不觉得味道好,等她有钱了,她要自己做酱,定然也能赚上一笔。

    黄豆芽汆烫捞起,这边用醋、糖、蒜蓉、芝麻、酱汁调好,她自己带来了花椒,往里撒了一点调匀,往捞起的黄豆芽上一淋,一道菜就成形了。

    喜姑见她做法简单,不由有些好奇,苏小月给两人递上筷子,精个小伙不敢上前,在喜姑落后一步。

    喜姑尝了一口,眼前一亮,这味道,喜欢猎奇的老爷肯定喜欢。

    苏小月这边开始做第二道菜,第二道菜复杂一些,是绿豆芽炒面。张府有钱,用的是精面。

    苏小月手脚利落的做成了拉面,拉得略有些粗,往开水时一滚,捞出来用凉水一冲,接着下油锅,放上葱姜蒜爆香,开始炒面,面快炒成金黄时加入绿豆芽,出锅撒了一点花椒粉。

    苏小月喜欢花椒的味,什么菜都会放一点,她怕别人不喜欢,所以放得很少,重在提味。

    起锅后端到喜姑眼前,喜姑尽管没吃已经对苏小月的厨艺折服,就她拉面的手段和炒面不粘锅的手段,就是这永丰镇也没有第二人,她不但不忌讳旁人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这农家姑娘也是个实诚的人。

    喜姑跟着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人品,那是一眼一个准,先前买她野蜂蜜的时候就觉得这人不错。

    第三道菜是豌豆苗,绿油油的,怎么做都会好吃。这次苏小月做的原汁原味的豆苗汤。

    锅底加油爆香蒜瓣,加瘦肉爆炒至香,添一碗水煮开,放了盐,水滚就下豆苗,将筷子拔散后立即起锅。

    只见汤汁里绿油油的豆苗跟刚放入时一个颜色。喜姑瞧这颜色就喜欢,喝了两口汤,更觉得味道鲜美。

    张府要这些豆芽菜,一麻袋子嫌少了。

    苏小月只怕你不要,要的话,她能种很多出来,不过她没有告诉他们这是花几天时间种出来的,她说是自己地里种的。

    黄豆芽的出产率低一点,一升黄豆能长出八斤左右的豆芽,连着豆子一起食用。绿豆出产高,一升绿豆可长出二十斤左右的豆芽,豌豆可以割两次,割一次不要伤害到根部还能再长出一批,一升豌豆一批大概能长五六斤左右。

    苏小月带来这一麻袋若有三十几斤,喜姑给了她一文一斤,三个价格没有区别,苏小月也没有解释,一下子就给了三十五文钱。随后又赏了她一两银子,这让她很意外,为何要赏她这么多钱?

    没想喜姑认为她的厨艺就是这样白白交给张府的厨子了,炒了这三道菜,苏小月为了推荐自己的豆芽又写下几道菜名,教会厨子怎么做,这钱就为着这几道菜谱来着。

    张府喜欢时新,还吩咐苏小月下次赶集的时候多送点过来,喜姑知道老爷的口味,连着那研磨好的野花椒也让送一些,就准备着放豆芽菜里。

    这次苏小月顺带打探到了一个消息,喜姑告诉她,张府老爷是南国大儒,早在十年前带着妻儿回了永丰县老家,如今在县学里开办了学府,门下学子无数。听苏小月能一年四季提供豆芽,喜姑高兴,若她得力,能稳定提供的话,以后这县学里的伙食就加入这道菜,毕竟到了冬季,连新鲜菜都少了,这豆芽菜可是好味道,不比这蔬菜多的夏季。

    苏小月没想着自己一个举动,还能打进县学府,方家的读书郎不就是县学里的学生么?虽然常不见他回县学里读书,但那名额还在的,时不时也会进县里问夫子学问,这无意间还打入内部了,真是巧。

    得了这一两多银子,苏小月首先想到是买点肉包子回去,于是一口气买了二十个肉包子,又买了一些骨头和猪肺,

    回去的路上苏小月想着家里的豆子不多,张府要的多,这次就多发一些,这豆子用陈年的旧豆也不行,铺子里很容易渗进陈豆,上次就捞了不少坏豆子,倒是可以在村里买去年下半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