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驻马秦川-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们快走。”李国亭说道。

    三个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押着这一老一少,就来到离村庄不远的一处废弃的,长满荒草和荆棘的砖瓦窑。

    进了黑乎乎的砖瓦窑,李国亭命令那老头坐在地上,让马飞解下自己的裤腰带,把老头的双手也反绑起来。嘴里塞上布条。不让他出声,让后,把手里的那把匕首交给马飞,让马飞看着老头。又过去帮赵二虎把冯家小公子推进砖瓦窑里。

    受了这场惊吓,冯家小公子哭泣起来。他身体蜷缩着,发着抖,依靠在老头的身上。

    干完这一切,李国亭额头上也冒出了汗。他还是有些害怕,毕竟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干这种事。心里没底。他有些不放心地走出砖瓦窑,躲在窑口,四下张望了一番。看有没有人发现,或者有什么人跟来。

    砖瓦窑外,除过晚风吹动荒草引起的‘哗哗’声,再没听见其它什么声音,远处,夜幕下的村庄恬静而沉寂,炊烟从村庄里升起,偶尔也会传过来几声狗吠和老牛的‘哞哞’声。

    李国亭这才放下紧张的心,重新走走进砖瓦窑。他把马飞拉过来,小声问:“二弟,下一步怎么办?”

    马飞说:“大哥,我都想好了,那个小子的马背上有书籍和纸张,还有笔。我写上一封信,让二虎给他们家送去。管保他们乖乖地把银元送给我们。”

    “灵吗,兄弟,这事我可没干过,这是第一次啊。”李国亭说道。

    “放心吧,大哥,他们会把银元送来的。我们拿了银元就走。鬼知道是我们干的。”马飞胸有成竹地说道。

    很快,马飞就从冯家小公子骑着的那匹马背上的褡裢里,取出纸张和毛笔,又摸出一截蜡烛和洋火,躲进废弃的砖瓦窑里面,写了一封敲诈信,交给站在砖瓦窑门口的赵二虎,叮嘱到:“三弟,你乘着天黑,溜进村里去。把这封信放到冯老财家的门口,放完,就赶紧回来。记着,别直接往这里走,你到外面绕一圈,看看后面有没人跟踪,没人跟踪,再回来。”

    赵二虎把那封信揣进怀里,说道:“二哥,你就放心吧,这点小事,没问题。准办好。”

    李国亭也走过来,拍了一下赵二虎的肩膀,说道:“三弟,千万留意啊,办完,快点回来。”

    “嗯,大哥,放心吧。我走啦。”说着,赵二虎就告别李国亭和马飞,一猫腰,从砖瓦窑跑了出去。

第二十四章 祸从天降() 
冯世友家住在村子的中央一个公共土场边上,他们家在城关村算不上最富有的,充其量就是个富农。自有几十亩地。顾着三个长工和一个老仆人王守林。日子过的还算富裕。

    这天早晨,冯世友像往常一样,叮嘱老仆人送儿子进县城学堂读书一定要照顾好儿子,还再三说一路上多加小心,放学了不要在路上多耽搁,赶快回家。

    老仆人发现主人今儿个怎么了,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就像是果真要发生什么事一样。这让他一直不解。这两年,冯家小公子去县城上学堂,几乎都是他每天早晨送去,中午在学堂吃午饭,有时候,也领他到学堂斜对面的一家饭馆吃点,那都是冯家老爷吩咐过的,钱也是冯家老爷给他的。下午,学堂放学,他把小公子接上,一起回家。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

    虽说这些年世道较乱,外面到处在打仗,兵、匪横行。但,大竹这边,还算安宁,兵、匪祸害地方百姓的事情少有发生。所以,大家到不是对治安很担心。日常,从城关村去县城里做买卖的人也不少,基本都是早上进城去,傍晚从县城回来。从来没有在这条距离县城很近的路上发生过什么事情。

    当然,老仆人不理解,冯世友可不是这样。这天早晨起来,他就觉得自己右眼皮老是跳个不停。最迷信的他,相信民间那句传言:左眼跳,进财宝。右眼跳,招灾祸。这一大早起床,右眼皮就跳,看来不是个好兆头。

    等到老婆做好早饭,一家人吃完,到了该送儿子冯登科去县城学堂读书了,老仆人王守林像往常那样备好鞍马,把小主人要带的学习用具装进马背上的褡裢里,再把小主人扶上马,准备出门的时候,冯世友突然觉的自己心慌起来。那心里就像被抽空的皮球,空的难受。

    看到仆人王守林像往常那样牵着马缰绳,送儿子进城,他就像个爱唠叨的老太婆,不住地叮咛老仆人王守林,一定要看好儿子,要早点回来。

    直到王守林用他那沙哑的声音保证安全把儿子送到城里,安全地把儿子送回来,冯世友这才放下心,回到自己家里。

    这也难怪他这么小心,冯登科是他唯一的儿子,又是他晚年得子。他自然把儿子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容不得半点闪失。年青的时候,他的媳妇身体不好,一直没有生育,到四十岁上,才生了这么一个聪明伶俐,宝贝的像金子一般的儿子,能叫他不高兴吗。

    儿子走后,一上午,冯世友都感觉自己那个右眼皮跳个不停。这让他厌烦,就找来一颗大点的花椒,按在眼皮上,据说,那样眼皮就不跳了。

    老婆看出冯世友心神不宁,就问:“当家的,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不舒服吗?”

    “哎,不知咋回事儿,今儿个眼皮皮老挑,心里慌的很,该不会出什么事吧。”冯世友对老婆说。

    “眼皮跳,那是你没睡好,乱想个啥子。咱家会出个啥子事。你去睡一会,就好了。”老婆对他说。

    “睡不着,还睡呢,心也慌的不行,我就担心娃儿去县城,别出个啥子事了。”冯世友说道。

    “娃儿会出啥子事,都好好地,那是你乱想。走,我陪你睡会去。”老婆连推带搡地把冯世友推回内室。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旁晚时分,天色黑下来了,还不见老仆人和儿子回来,冯世友有些坐不住了,就对老婆说:“这么晚了,守林和登科还没回来。咋搞地吗?”

    老婆抬头看看天空,也皱起眉头,脸上带着凝重的神情,对冯世友说;“老头子,你去看看。就是啊,往常,他们早回来了。今儿是咋会子事。”

    冯世友踱步出了院门,来到村口,焦急地东张西望的等了好大一阵,也没见到老仆人王守林和儿子冯登科的身影。村里早晨进城做买卖的人都陆续回来了,看看,村前通往县城的大路上,行人稀少起来。冯世友越发担心起儿子来。

    “咋个弄地些,搞个啥子鬼,这么晚了,还没回来,天都黑的了。你个王守林,跑那里去了,看老子晚上不好好收拾你。”冯世友责怪着老仆人王守林,又向回村的人打听,路上看见他们主仆二人没有。回村的人摇摇头,都说没看见。

    于是,一脸无奈地冯世友心神不宁地在村口又等了好一阵,也没见着两人身影,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了自己家里。

    一进院子,老婆就迎上来:“回来了没有?”老婆焦急地问。

    “回来个鬼。这个王守林,搞他妈个啥子,把娃儿带到那去了,这么晚了,还不回来,看他回来,老子非骂他不可。”冯世友气哼哼地说道。

    两口子又守着煤油灯,等了两个时辰,还不见儿子回家来,就坐不住了。冯世友起身就捧着煤油灯往外走,走到大门口,伸手拉开院子的大门,一低头,就发现地上有一个白色的东西,便弯腰拾起来,借着手上捧着的煤油灯一看,是一封用毛笔写的信。信的封面上写着送:城关村冯老先生亲收。没有下款。

    冯世友就感到疑惑,他抬头四下看看,也没见送信人的人影,便站在大门口,拆开那封信,就着煤油灯低头看起手上的那封信来。

    信是这么写的。

    “冯老先生钧鉴:

    我们是华蓥山下来的土匪,路过贵村,缺少盘缠,特向你借大洋五十块。希望贵老先生,不自吝惜,尽快将五十块大洋筹齐,包好,一更前,放入村南边靠近竹林边的一颗老榆树下。

    你儿子在我们手上,若要想保住你儿子的性命,就不要报官,更不能派人跟踪、盯梢、偷看。你要不遵守上述条件,明天早晨,就到村外的稻田地里,收取你儿子的尸体吧。我们说话是算数的,你要按照我们说的去做,我们保证不伤害你儿子的性命,明天早晨,你儿子就会安全回家。

    想要你儿子的性命,就照我们说的快去办。

    信无下文,结尾也没留签文。

    读完这封信,冯世友喊了一声;“我的登科娃子。”眼前一黑,一下子栽倒在门口,昏死过去。

    “老爷子,你咋啦,出啥子事了啊。老爷子,你醒醒啊。”听到门口响动声,冯世友的老婆匆忙跑到大门口,一低头,看见冯世友到在地上,手里捧着那盏煤油灯也打翻在地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赶忙喊起家里的人来:“快来人啊,老爷子昏过去了。”

    冯家院子里还住着他们顾的三位长工。这天傍晚,长工们才从地里回来,正准备吃晚饭,听到大门口传来东家老婆的喊声,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放下手中的饭碗,从后院的住处跑了出来。

    “东家怎么了?东家怎么了。”三个长工围在老东家身旁,问。

    “我也不知道啊。你们老东家刚出来,就摔倒在地上了。呜呜――。”老婆哭起来。

    一个年长的有经验的长工,上前扶起冯世友,又是掐人中,又是揉太阳穴,不一会,冯世友喘了一口气,苏醒过来,刚睁开眼睛,就张手哭喊道:“我的儿子,我的儿子――。”

    “儿子?我儿子发生什么事了啊。”冯有才的老婆止住哭声,赶忙抱住冯有才问。

    冯有才把手中那封信摇了摇,哭喊到:“他被土匪绑去了。我的儿啊――。”

    老婆一听,身体一歪,也瘫软在地上。

    长工们帮忙,把老两口扶进屋里,两口坐在太师椅上,好久才喘过气来。

    三个长工轮番劝老两口,老两口这才稍稍安定了一些。

    冯有才把手中拿封信又重新给老婆和三个长工念了一遍。几个人都没了主意。

    还是那位年长点的长工听完信后,想了一下,说道:“东家,还是想办法筹办银元吧,先把儿子赎回来再说。那些土匪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你就这一个儿子。儿子没了,你说你要再多的钱还有什么用。就按土匪信上写的,把银元给他们,把儿子赎回来要紧。”

    冯世友点点头,说道:“只好这样办了。但愿那些天杀的土匪,拿了我们的银元,不要伤害我的娃儿,就好了。”

    一更前,冯世友按照马飞信上写的要求,凑齐了五十块大洋,亲自来到村南边的那块竹林边上的老榆树下,把装有五十块银元的布袋子,放到了树下。

第二十五章 暗中撕票() 
就在冯世友按照马飞信中所说,将凑齐的五十块大洋,装进一个布袋里,在一更前,放到信中指定的稻田旁的竹林边那颗老榆树下时,远处,竹林边,一个长满杂草的土堆下面,一双贪婪的眼睛已经等在那里很久了。那双眼睛始终紧盯着那颗老榆树下面的动静,像猎人在盼望久已期待的猎物出现。

    那双眼睛不是别人,正是赵二虎。

    赵二虎按照二哥马飞的要求,带着那封马飞亲笔书写的敲诈信,乘天黑,偷偷溜进城关村。在村子里,也遇到过一些人,但大家都没注意这个半大的小孩。平时,村里像赵二虎一般年纪的孩子多了去,又是天黑,谁会注意他。

    赵二虎在村里转悠了一会,就来到冯世友的那座院子门前。就在这时,他看见冯世友倚在门框前,和老伴一起翘首向村口张望。嘴里还叫着儿子冯登科的名字。就判定这个老头就是冯登科的父亲,他没敢在门口停留,而是迈步装作没事似的从冯世友面前走过去。

    冯世友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他倚门张望还未归家的儿子冯登科的身影时,刚刚参与绑架他儿子的一个绑匪,就从他眼皮底下若无其事地走过去了。

    就在冯世友翘首等待儿子冯登科和老仆人王守林归家,而失望地转身回到自己的院子那一刻,赵二虎又从前面一户人家的门前回过身来,他见冯世友已经回去了,就快步走到冯世友家门前,隔着半掩的门缝往里瞅瞅,发现冯世友和老伴正往屋里走去,便急忙从怀里掏出那封敲诈信,隔着门缝,塞进门槛里,然后,转身四下看看,身后没有人。就匆忙离开了冯家大院门口。

    送完了信,赵二虎长出了一口气,等走出了村子,重新站在稻田的田垄上,赵二虎止不住突然失声笑了。“呵呵,冯老财啊冯老财,谁叫你有钱呢。你要是像我赵二虎这样,什么也没有,就穷光蛋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