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号红人-第1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作为美国第五大城市、第四大都会区、曾经的美国首都,在十九世纪中叶,就已经很有城建规模了,高楼林立。而我国包括京城在内的各大城市,在十九世纪中叶还都只是以城池的方式存在,除去王公贵族的宅院外,大多数都是平房居民区,这怎么跟人家比?

    “紫萱就是在这座城市被绑架的!”

    李睿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眼神开始变得迷茫空洞,自动脑补当日二女被恐怖分子绑架的情景。

    杨香面无表情地说道:“还是国内安全!”

    前面的外联人员听到了这话,回过头来确认道:“还真别说,全世界各地,最安全的国家排名,咱们中国要是自认第二的话,没有谁敢自认第一。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最有钱最强大的国家又怎么了,国内还不是经常发生恐怖事件,动不动就来个枪击案,公民的安全很难得到保证,还是咱们国内好。”

    李睿深以为然的附和道:“咱们国家在国内安全方面的工作做得确实非常不错,至少不会有ISIS组织的恐怖分子潜入国内做坏事。”心中暗想,如果紫萱这次可以被救出来,估计她以后都不会再出国了,就算出国,怕也绝对不敢再来美国。

    半小时后,公务车停在了费城市中心希尔顿酒店的门口,高国泰父子目前暂住这里,等待消息。

    李睿与杨香下车,在外联人员的陪同下进入酒店,去与高国泰父子见面。这里必须点明一下:李睿来美国可不是来和高家父子汇合的,但是现在当着外联人员的面,必须走个过场,等糊弄过去以后,再与徐达展开行动。

    上楼的过程中,李睿给徐达打去电话,让他赶来接应自己二人。

    进入十层一个房间后,李睿见到了高国泰父子,这对父子在这里的八天时间几乎是度日如年,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高国泰这个老头显得更老了,身形也瘦削很多,似乎整个人老了十岁;高冬冬虽然没有明显变瘦,神情却也非常憔悴。

    在外联人员的注视下,李睿与杨香只能暂时演戏,以各自的身份与二人问候寒暄。其中李睿扮演的是紫萱的干哥,要叫高国泰干爹;杨香扮演的是紫萱的表妹,要叫高国泰舅舅。至于高冬冬那边,就不用称呼了,客套两句就算了。

    外联人员随后找到美国方面负责受害者亲属食宿的工作人员,他们已经给今日到达美国的李睿二人安排了两个房间。外联人员拿到房卡后,分别交给李睿与杨香二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二人将会住在这里。

    不过李睿与杨香清晰的知道,未来的几天,尤其是今明两日,自己二人应该是不会住在这儿的。

    等外联人员离开后,李睿二人与高氏父子暂时道别,一起回到李睿的房间里,等候徐达的到来。

    徐达也没让二人久等,李睿二人刚到房间不久,就听到有人敲门,咚咚两声,节奏轻快,声音沉闷。

    李睿意识到是徐达赶到了,快步走到门后,将门拉开一看,果不其然,外面站着的正是徐达。不过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陪着一个穿着白衬衣黑西裙的白人美女。

    这女子年纪在二十六七岁,一头金色长发全部绾在脑后,只留个尾髻,露出光洁明媚的额头,鬓边各自垂下一缕发梢,十分的时尚干练;肤色极白,一张标致的鹅蛋脸,五官精致,尤其是那双眼睛,又大又美,里面是碧绿色的瞳孔,在美丽之外增添了几分神秘,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长袖衬衣,袖口系得紧紧的,下身穿着一条黑色的紧身西式长裤,衬衣下摆扎进了裤子里面,显得干净利落,脚上蹬着一双黑色的中跟皮鞋。

    李睿目测了一下,这女人赤足身高应该在一米六八左右,不算矮,也不算太高,她身量苗条,曲线玲珑,可以用魔鬼身材来形容,而这样长得既美身材又好的女人,在欧美国家可是极不多见的,大多数的欧美年轻女人,身材都已走形,不是粗腿就是肥臀,要么就是孕妇肚,令人不忍直视。

第2364章:卡住了() 
    李睿打量过这位姿容气质堪比好莱坞女星的美女,脑海中已经划过一道神交已久的女子形象,心头怦怦乱跳,暗道:“这个美女,不会就是令徐达老弟念念不忘魂牵梦萦的女特工伊莲了吧?如果真是她的话,也就怪不得徐达老弟看不上国内的女人们了,换成是谁,与眼前这位白雪公主一般的大美妞发生过感情纠葛后,怕也不会再移情别恋了。连自己都有点动心呐……”

    关上屋门后,已经走进房间的徐达为李睿、杨香二人介绍了这个白人美女,果不其然,正是伊莲?克里斯蒂娜,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高级探员!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是特工。

    伊莲非常友善,或许也是爱屋及乌的关系,对李睿与杨香非常热情,主动和二人握手,并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顿二人听不懂的美语。

    徐达把她的话翻译给二人听,大意是:欢迎你们来到美国,之后有任何需要,包括生活中与案件上,都可以和她提,她会尽量满足你们。

    李睿把伊莲这话当成了客套话,也没往心里去,当下先向徐达询问这两日的案情进展。

    徐达其实也是从伊莲口中听来的,他介绍说,作为受害人之一的曾宝华(也就是玛丽)逃出来后,专案组制定了“逆向追查”的破案思路,即反向追溯曾宝华的逃离路线,最终确定恐怖分子巢穴所在。当然,除去这个手段之外,也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准确定位恐怖分子巢穴。曾宝华在当日被绑架时,倒是在紫萱的提示下,对于路途距离和环境做了记忆,但最终下车位置十分抽象,无法准确描述,也就不能当作有效线索被专案组采纳。

    专案组根据曾宝华所提供的线索,又走访了从阿斯特河河边救起曾宝华的华人杨青青,通过二女描述,确定了曾宝华在阿斯特河中漂流的大概时间范围,再通过测算阿斯特河河水平均流速,最终划定了一段曾宝华落水的范围,即从杨青青发现曾宝华的地点开始算起,上溯三英里到二十英里这样一个区间。

    之所以区间范围如此之广,是因为无法准确判定曾宝华在河中的漂流时间,曾宝华在最初落水后,在大脑清醒的状态下,漂流了两三英里左右,随后后脑受伤,就此晕迷,等被杨青青发现的时候,尚人事不省,她自己不知道晕迷后又漂流了多久,而救下她的杨青青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河边的,是刚刚被河水推到河边,还是已经在河边待了两个钟头?

    所以专案组只能从曾宝华的描述里,推断出她落水的大概时间(早上十点左右),作为下限,再设定杨青青发现她的时间(中午十二点前后)为上限,上下限之间的时间差乘以河水平均流速,得出来的长度就是她落水的最远点;最近点则设定为三英里(她落水后到晕迷前的漂流长度),即假设她刚晕迷就被冲到河边停住不动了;最近点与最远点之间就是她的落水区间范围。在这个区间里,任何一个点都可能是曾宝华落水的地方。

    确定了这个区间后,专案组使用最笨拙同时也是最基本的探查手段——带曾宝华乘坐直升飞机,从杨青青发现她的地点沿河流上溯,通过肉眼观察,在确定的区间范围内寻找落水点。

    这个思路是淳朴的,理论上也是有用的,但奈何阿斯特河在区间范围内的流域所在环境景观几乎没有太大差别:河流穿森林而过,时而两岸如壁,河水湍急;时而两岸平坦,河水缓慢,短短的一英里内,这样的景致就可能重复四五处,何况是三英里到二十英里的巨大区间内?(一英里约折合一点六公里)

    这一趟飞下来,曾宝华眼睛都花了,神智也迷糊了,却也没发现自己当初的落水点在哪。事实上,她根本都不知道落水点附近的环境为何,因为当日她刚听到河水声就失足坠入河中,连河面都没见到,又怎能找得到落水点?倒是可以通过这一点,推测出她落水的地方一定有着高峭的河岸,但类似有着高峭河岸的地方,在阿斯特河边举不胜举,又怎么一一确认?

    寻找恐怖分子巢穴的行动在这里遇到了第一个麻烦,当然专案组也不是吃干饭的,很快确定了两套解决方案:一套是,派出数支小分队,在曾宝华的落水区间范围内,分段进行查找,步行寻找当日曾宝华留下来的痕迹如脚印等,但是这个方案的难度很大,成功率不高,因为曾宝华当日的逃离路线全在森林之内,而森林地面上堆积着枯枝败叶,很少有露出泥土的地方,也就留不下什么脚印,又如何找得到她行走过的痕迹?

    第二套方案是,舍繁就简,放弃“逆向追查”的破案思路,而是直接在阿斯特河两岸(主要是曾宝华落水的区间范围内)的森林外围寻找所有存在的垃圾厂,再一一前往进行排查,最终找到曾宝华逃出的那家垃圾厂。这个方案无疑更加的高效,只要找到那家垃圾厂,就能通过车辆与司机的工作路线,找到恐怖分子的老巢。

    两套方案都已经展开行动,到现在,第一套方案的行动小组还未传来消息,应该是还未有任何发现;第二套方案则又一次遇到了麻烦:不论是在地图还是在地方上,专案组在阿斯特河两岸都找不到任何一家垃圾厂,所找到的一家距离阿斯特河最近的垃圾厂,也在五十英里开外,是费城郊区的一家垃圾焚烧发电厂,而以当日曾宝华离开垃圾厂时的步速与奔走时间推算,五十英里她就是走上一天也走不完,所以那家垃圾厂也就自动被排除掉了。

    专案组里也有不死心的探员,特意打印了那家垃圾处理厂的外景图片,拿给曾宝华过目辨认,希冀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她就是从那里离开的。但曾宝华看过图片后摇了头,说根本不是这家垃圾厂。如此一来,第二套方案便陷入了僵局,暂时止步不前。

    综上所述,如果说解救紫萱可以分为三步走的话,第一步是找到曾宝华逃离匪巢的中转站、那个垃圾厂,第二步是通过垃圾厂来找到恐怖分子居住地,第三步则是施展营救行动,那么现在就卡在了第一步上。而这第一步又至关重要,如果连这一步都不能完成的话,救出紫萱也就无从谈起。

    李睿听完后沉思良久,最后说道:“我觉得破案的关键,还是在于那家垃圾厂。曾宝华曾经到过那家垃圾厂,但专案组又在地图与现实中找不到它,这个情况很值得深思。会不会那家垃圾厂是新建的,地图上既没有记载,地方上也没人知道?”

    徐达摇头道:“就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伊莲,伊莲说,专案组已经和涉案范围内的市县政府相关部门询问过,新建垃圾厂必须备案,而目前并没有营建中或者试运行却未备案的垃圾处理厂,所以不存在这种可能。”

    李睿皱起眉头,道:“就算排除了这个可能,我也觉得这一点另有猫腻。曾宝华肯定不会说谎,何况她确实是被垃圾车救出匪巢的,那她最终到达的肯定也只能是垃圾厂,可现在却找不到这么一家符合案情的垃圾厂,你们不觉得奇怪吗?这事应该是另有内情。”

    徐达将他的疑惑翻译过来,跟伊莲说了。伊莲表情严肃的说了一大通。

    徐达翻译道:“伊莲说,曾宝华离开垃圾厂后的逃离路线其实十分清晰,先是在森林里跑跑走走一个多小时,所行里程在三到五英里之间,然后失足落水,在水里漂浮了三到二十英里。这两段路线其实可以看作是三角形的两个边,就以两段路线的最大值计算,能算出垃圾厂到她被发现地点的直线距离,也就是三角形的第三个边,这个边的长度大概是比二十英里多一些。以曾宝华被发现的地点为圆心,以计算出来的第三条线为半径画圆,就能涵盖那个垃圾厂的所有可能位置。而实际行动中,专案组派出的行动小组也这么找过,可仍是找不到,这足以说明,曾宝华所谓的垃圾厂,只是她理解的垃圾厂,事实上很可能是别的厂子。”

    李睿奇道:“别的厂子?别的厂子会用垃圾车运送垃圾吗?”

    徐达点头道:“据我所知,一些化工或者生物工厂,也是会利用垃圾作为原料的。何况,谁说了垃圾车出现的地方就一定是垃圾厂?难道没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家工厂收购垃圾,所以附近的垃圾车收了垃圾后,都送到那里?而曾宝华显然是想当然就把那里看成了垃圾厂。其实别说是她了,换成是我们,处在一样的情形下,怕也会那么看。”

第2365章:找寻痕迹() 
    这话直接给李睿的大脑开了一扇窗,他惊喜的叫道:“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种可能?曾宝华口口声声说有那么一家垃圾厂,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